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歲臺胞難忘故鄉情,回河源家鄉慶壽!

山中難尋千年樹, 世上難得百歲人。 25日, 連平縣上坪鎮旗石村臺胞謝國振在老家舉辦100歲壽辰宴, 村民們一聽樂開了懷, 一大早就往謝國振四弟謝國芳的家裡趕去幫忙。

切菜、做飯、煲湯水……整個村裡呈現出喜氣洋洋的氣氛。

眾鄉親為老人祝壽

當天, 謝國振老人很早就起來了, 在客廳與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一起敘鄉情。 因為老人耳朵有點背, 四弟謝國芳就待在一旁給他做“傳聲筒”。

市縣台辦及市台協、上坪鎮及上坪文促會等也派出代表到場祝賀。 看到那麼多鄉里鄉親, 謝國振滿臉笑容, 精神煥發。

謝國振四代同堂, 他由他的曾孫們扶著走過紅地毯來到祖祠堂。 祠堂裡擺滿席位, 掛著紅燈籠、彩氣球、壽屏。 拜過祖宗後, 他的後輩給他穿上新衣服, 並扶他坐下。 親朋好友排著隊向老人送祝福。 一些小孩子也爭相來到謝國振面前不停地喊他:“叔公白”, 他時而撫摸孩子的臉,

時而捏捏孩子的耳朵, 笑顏逐開地說:“好好學習, 長大了才有大作為。 ”當生日蛋糕蠟燭點燃時, “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也在整個祠堂響起, 300多人都跟著打起了拍子唱起了歌, 表達了對老人深深的祝福。

銘記故鄉, 深懷鄉情

這一次是謝國振老人第5次回鄉。

1986年, 謝國振寫了一封信轉寄到上坪老家。 因為地名的變換, 這封信輾轉了好長時間才轉到他的親人手中。 收到信後, 大家非常驚訝:原來謝國振還在人世, 就在臺灣。 後來, 他的親人通過相關管道與謝國振聯得了聯繫。 1988年, 謝國振經香港到了深圳。 謝國芳特地到深圳迎接謝國振。 謝國振二女兒謝文美回憶說:“當時, 我父親兄弟倆一見面就相擁許久, 滿肚子的話化作行行熱淚,

讓在場的每一個人眼眶都紅紅的。 ”

見面後, 家人才知道謝國振坎坷的人生經歷。 1940年他外出打工, 在韶關市南雄縣遇到一老人, 老人得知謝國振尋活幹就把他留下來幫忙。 他覺得謝國振肯吃苦又厚道, 就讓謝國振做了上門女婿。 1941年, 謝國振思念家人心切,

回家經過江西省龍南縣時被抓做壯丁。 因為他讀過3年私塾, 後來被送到軍校學習了半年。 畢業後在某警衛團做士官, 曾跟著部隊在南京、上海、浙江一帶抵抗日軍, 後被選入空軍。 1945年, 他到了臺灣。 現在臺灣成家, 生有3個女兒。 他曾經給兩邊的家人寫過信, 但都杳無音訊。 無論南雄的還是上坪的親人都以為他已經不在人世了。 謝國振的母親, 每到他的生日時都會帶著他的兄弟姐妹及晚輩們一齊到家門口的小河邊燒香、點燭、放紙船。 謝國芳說:“母親每次都會念上好多話, 要謝國振在另一世界好好生活。 聽著母親的話全部人都啜泣不止。 母親逝世後, 我們一直遵照母親的遺願把這事做下去。 ”

謝國芳瞭解到謝國振在南雄縣還有親人時立即按照提供的地址去尋找。

原來謝國振在南雄縣有一兒子7個孫子女, 目前已經有30多個後輩了。

1990年, 謝國振再一次回家, 南雄的親人也特地到上坪與謝國振團圓。 1999年、2007年, 謝國振又各回了一次老家。

希望兩岸人民有更多交流

謝國芳的曾孫子謝明凱做為北京師範大學的交換生在台中亞洲大學讀書。 前不久, 謝明凱看望謝國振時, 說起按照老家的族譜記載, 謝國振今年已經100歲了, 建議叫老家的人到臺灣幫他舉辦100歲生日宴。 但謝國振思鄉情深, 想看到家鄉的親人, 不顧自己年紀大, 提出要到老家擺壽誕。 因此就促成了這事。

謝文美說:“還記得第一次陪父親回老家時的情景。 那時, 通往老家的路很不平整, 汽車顛簸,弄得腰酸背痛。但父親卻似沒事一樣,老是往窗外看。老家的房子也還是泥土房。但是現在就不同了,高速路已經通到了家門口,滿眼都是漂亮的鋼筋水泥屋,鄉親們的精神面貌也很好。”她希望兩岸人民多交流,多瞭解,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

本報記者| 謝雨望

通訊員| 謝小明

汽車顛簸,弄得腰酸背痛。但父親卻似沒事一樣,老是往窗外看。老家的房子也還是泥土房。但是現在就不同了,高速路已經通到了家門口,滿眼都是漂亮的鋼筋水泥屋,鄉親們的精神面貌也很好。”她希望兩岸人民多交流,多瞭解,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

本報記者| 謝雨望

通訊員| 謝小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