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公路養護工的清路“神器”

在湛江市公路局雷州分局, 有這麼一群人, 他們白天修補路面、清理垃圾、修剪花草樹木等。 晚上, 大家又聚在一起, 共同研發改進清路設備, 先後研發製作了輕型瀝青灌縫機和改進了保潔吹路機、路面清掃車等設備, 大大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 節約養護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被譽為清路“神器”。

公路養護工吳伯輝每天都開著保潔車清掃和養護路面。 本報記者 李忠 攝

今年46歲的莊有勇是這支科研團隊的“領頭雁”, 當年從廣東省交通技工學校公路養護管理專業畢業後, 就紮根基層甘當一名養護工。 從普通養護工到養護站站長再到分局養護中心副主任, 20多年來, 他把青春和汗水全部傾灑在所鍾愛的公路事業上, 為單位修舊利廢、技術創新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一個好漢三個幫。 作為莊有勇的得力助手, 雷城養護站作業組組長吳伯輝雖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但修理工出身的他, 一直善於鑽研, 肯動腦筋, 在業餘時間總是喜歡圍在養護機具周圍進行研究, 積極進行小改小革, 被工友們親切地稱為“創新達人”。 此外, 鄧恒雙、王有傑、王珠佑、曹春健等, 也是科研團隊的一員。

作為公路養護人, 冬冒嚴寒夏戰酷暑,

平凡之中充滿著艱辛。 由於工區人手少, 養護里程長, 清掃路面、清理邊溝等養護作業又耗時耗力, 工人經常超強度勞動。 面對這些問題, 莊有勇就想從養護機具方面做文章, 一有空就圍在養護機具旁找靈感, 並請吳伯輝等隊友提供合理化建議。 在工作中, 他們發現現有的養護機械不能完全適應實際工作需要, 經過反復琢磨, 他們決定改良吹路機。 半年後, 一款多功能、實用性強的加強版吹路機終於“誕生”了, 清掃效果顯著, 一台機器相當於50人的勞動力, 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降低了人工作業的安全風險。

由莊有勇(右二)帶頭的科研團隊,改造出加強版的吹路機, 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報記者 李忠 攝

多年來, 對水泥混凝土路面伸縮縫、裂縫的灌縫處理, 一直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層面上。 結合灌縫施工實際, 科研組決心改變施工工藝和機具的落後狀況, 並于2013年自行設計製造了現在的輕型灌縫機, 工作效率比傳統灌縫方法提高5倍以上。 目前, 該機械已經在湛江市公路局各分局推廣,

好評如潮。

鄉鎮部分路段砂石等垃圾極為普遍, 因此清掃車上路作業損耗也極為嚴重。 針對這些問題, 科研組經過長期細心觀察、思考和摸索, 對清掃車極易磨損的一些部件進行了改良, 如在鼓風機葉輪外殼內壁易磨損處用橡膠傳送帶牢牢鉚上一層;在垃圾出風口上端受力點加鉚上橡膠等;有效改善了清掃車的使用性能, 延長了清掃車使用壽命。 據瞭解, 改良清掃車吸筒, 僅此一項每年每車可節約1000多元;改良鼓風機葉輪壁, 此項每年每車可節約11000多元。

市公路局雷州分局相關負責人稱, 雖然這些都是小發明、小創新, 但在實際工作中卻發揮了大作用、大效益, 養護工人們為公路事業積極探索、銳意創新的精神可嘉, 營造了人人參與發明創新的良好氛圍。

營造了人人參與發明創新的良好氛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