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能手機:迎來換機市場高☆禁☆潮

過去的2016年, 智慧手機市場風起雲湧, 各大手機品牌幾度沉浮。 蘋果推出新產品但銷量不如預期, 三星note7“爆炸門”讓國產手機市場一度繁榮, 但也有數家中國手機企業在2016年紛紛倒下。

2017年, 隨著各大品牌陸續推出新機型, 新一輪搶佔市場的戰爭又將打響。 自2016年起, 智慧手機不論是從機身材質、設計、性能配置, 還是在系統智慧方面, 都有很大突破, 2017年推陳出新的智慧手機將會迎來替換市場的高潮。

OLED曲面屏走俏

2017年手機廠商在手機外觀設計上也會追求更薄、更美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小米、VIVO、華為等企業都相繼推出了曲面屏手機,

最新發佈的三星S8手機採用了“全視曲面屏”, 今年蘋果或將加入這一陣營, 這也將引發更多國產手機企業“跟風”。

消費者對螢幕的要求越來越高, 大比例螢幕將是2017年智慧高端機的賣點。 部分手機品牌已經使用AMOLED螢幕替代傳統液晶顯示幕, 不過, 不管是曲面螢幕還是OLED顯示幕, 三星幾乎都掌握著絕對話語權。 以蘋果為首的公司的湧入必將導致OLED曲面屏大規模缺貨, 雖然國內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已經開始投產建設產品線, 但短期內供貨量會跟不上, 對於2017年的國產手機企業而言, OLED曲面屏是中高端智慧手機的標配。

在手機外觀設計上, 全金屬機身逐步成為中低端手機的選擇, 中高端手機在朝玻璃機身進化。

手機廠商也希望能夠乘上人工智慧這班“順風車”, 為了吸引眼球, 未來可能會將人工智慧語音助手作為噱頭, 但真正在技術上未來幾年內不會有質的提升。 蘋果CEO庫克看好AR在手機端的應用, 2017年能否順利應用AR技術, 還需看應用軟體的接入情況。

銷售管道轉向線下

2017年第一季度國內智慧手機銷量平平, 隨著三星旗艦機S8的推出和下半年蘋果新一代手機的問世, 市場會進行新一輪的廝殺。

國產手機在iphone7問世後銷量不降反升,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GfK公開的資料顯示, 2016年上半年中國手機市場零售規模達到2.3億部, 同比上漲15.5%。 中高端(2500元~4000元)成為智慧手機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2500元~3000元價位上漲111%, 3000元~4000元價位上漲70%。

2016年以來, 互聯網手機品牌陷入銷售瓶頸,

線上銷售已經觸及天花板。 樂視手機險些因供應鏈危機倒閉, 紅極一時的小米手機也被迫退出手機行業第一戰線的競爭。 新的一年線下管道將會成為國產手機廠商發力的重點, 對於互聯網品牌手機來說, 佈局線下銷售管道尤為重要。 部分品牌戰略從線上轉戰線下也會加劇線下智慧手機市場的競爭。

2017年智慧手機將會迎來全面替換市場, 消費者會替換價位更高一級的產品。 元器件價格上漲導致未來一年手機價格上漲趨勢成為必然, 國產手機將集體衝鋒中高端市場, 4GB RAM+64GB ROM的記憶體組合將成為2017年手機主流配置。 國產手機價位多在1800元~3500元之間的6G+64G配置也可能會成使用者首選。 手機廠商升級智慧手機的配置,

改用64位元晶片將提升智慧手機在運行速度、功率效率、影像處理能力和網路連線速度等關鍵領域的性能。

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中高端規模將進一步放大, 持續推動中國手機市場結構升級。

專家觀點

小米公司董事長、創始人兼CEO雷軍:未來線下市場是挑戰

小米推出自主研發松果處理器, 因為處理器晶片是整個手機行業的制高點, 如果想在手機行業裡面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並使公司走得更遠, 就需要在核心技術上有自主權。

小米在印度市場的表現遠超我們的預期, 去年, 小米印度市場營收超過10億美元。 IDC資料顯示, 小米的線上智能手機銷量在印度排名首位。 在過去的兩個季度, 線上每售出三部手機, 就有一部是小米。

我們的最大挑戰是供應和製造問題。 以最近的紅米4A為例, 在4分鐘的時間內就售出了25萬部。 這意味著還有大量想購買我們手機的消費者不能如願以償, 由此給他們帶去了較差的用戶體驗。

縱觀整體手機市場, 線上份額相對較小。 小米一直關注線上市場, 中國線下市場對於小米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當前, 小米在中國市場遭遇線下銷售乏力的問題, 將來, 線下市場問題也可能出現在印度。 在中國, 小米的線上規模已經達到較高水準, 未來的挑戰是如何線上下有效地發展。

金立集團董事長劉立榮:國產品牌衝擊高端市場

手機行業發展到現在, 已經進入了全方位競爭。

第一批智慧機快速崛起, 是由運營商推動, 在這個時候產品需要滿足運營商的定制規範和價格體系, 實際上是階段性市場形態;接下來是快速發展,但起最終作用的是性價比路線;最後需要走品牌路線、用戶體驗路線,不再走性價比路線。這是時代發展到現在的一種必然要求,走品牌路線是智慧手機行業的必然選擇。如果不能在中國市場站穩品牌路線的腳跟,打開世界市場會更難。

國產品牌正在全力衝擊高端市場,面對競爭,最後能剩下來的手機廠商,一定是在高端市場有所建樹的廠商,聚焦在中低端市場廝殺的廠商最後會死得很慘。集體衝擊高端、集體出海,是國產手機品牌的兩大趨勢。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未來手機就是機器人

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工智慧快速發展,智慧手機之後將是智慧手機的時代。未來人工智慧最有效的載體,是人工智慧+智慧手機,即我們所說的智慧手機。在智慧手機時代,手機遠遠超越了通話和上網設備的功能,不僅成為每個個體貼身、貼心的助理,甚至可以使人分身。

智慧手機將引入全新的資訊管理架構。我們現在的時代,人通過手機和數字世界交互。有兩個關鍵的改變:一方面是手機與現實世界的關係,包括主動認知現實世界和現實世界交互;另一方面是手機和人的關係,手機從以前的被動使用,變成今天的主動認知,雙向溝通。智慧手機通過這樣的資訊管理架構,來應對資訊文明的進一步爆炸。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的智慧手機,將結合機器語音、機器視覺、先進演算法、大資料、雲服務、更多的感測器等技術,成為一種沒有長胳膊和腿的機器人。(鄧聰)

實際上是階段性市場形態;接下來是快速發展,但起最終作用的是性價比路線;最後需要走品牌路線、用戶體驗路線,不再走性價比路線。這是時代發展到現在的一種必然要求,走品牌路線是智慧手機行業的必然選擇。如果不能在中國市場站穩品牌路線的腳跟,打開世界市場會更難。

國產品牌正在全力衝擊高端市場,面對競爭,最後能剩下來的手機廠商,一定是在高端市場有所建樹的廠商,聚焦在中低端市場廝殺的廠商最後會死得很慘。集體衝擊高端、集體出海,是國產手機品牌的兩大趨勢。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未來手機就是機器人

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工智慧快速發展,智慧手機之後將是智慧手機的時代。未來人工智慧最有效的載體,是人工智慧+智慧手機,即我們所說的智慧手機。在智慧手機時代,手機遠遠超越了通話和上網設備的功能,不僅成為每個個體貼身、貼心的助理,甚至可以使人分身。

智慧手機將引入全新的資訊管理架構。我們現在的時代,人通過手機和數字世界交互。有兩個關鍵的改變:一方面是手機與現實世界的關係,包括主動認知現實世界和現實世界交互;另一方面是手機和人的關係,手機從以前的被動使用,變成今天的主動認知,雙向溝通。智慧手機通過這樣的資訊管理架構,來應對資訊文明的進一步爆炸。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的智慧手機,將結合機器語音、機器視覺、先進演算法、大資料、雲服務、更多的感測器等技術,成為一種沒有長胳膊和腿的機器人。(鄧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