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擺上紅酒,聊聊文化的傳承

道家•勿忘花開過

前兩天在杭州做了一個道家主題的分享會, 大會場結束之後, 還有很多同學留下來繼續提問。 但是已經超過了會場使用時間, 所以大家轉到酒店大堂吧, 排好桌子擺上紅酒繼續聊。 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分享。

其中有一個問題讓我印象深刻。 有同學問:“我們應該怎麼樣傳承傳統文化?”

我警惕了, 這也許是個偽命題。 一個新時代, 如何可以傳承舊時代的東西?如果依然傳承, 新時代憑什麼是新時代?

我對同學們說:

其一。 我們要厘清的是這個文化是否需要傳承, 值不值得傳承, 有沒有必要傳承。 傳統不一定是對的, 不一定還適用。

其二。 如果是一直適合時代的, 不可或缺的, 那麼根本談不上傳承。 正如莊子指出, 參萬歲而一成純, 多久之前的東西算是傳統了。 當我們可以放開時間的視野, 2000年很久嗎?5000年很久嗎?對於生命史的時間尺度來說,

人類沒什麼在傳承。 把古代文化放在整體文明的書店裡, 只不過是早些時候寫出來的另一本書。 我們可以拿任何時代的書來橫向對比, 選出適合當下的文化。

其三。 每一個時代都有適合當時的文化, 但是隨著時代進步, 新文化又會產生。 用風水做例子, 秦漢時期堪輿學是觀測和地理勘察, 唐宋時期, 堪輿學就跟五行八卦結合形成近代風水。 到了今天, 電器出現, 高鐵出現, 新的建築形式越來越多, 舊有的風水學無法囊括這個世界, 必須要有所進化。 如果不能進化, 就應該放下。 風水學要往前走一步, 需要統一實驗驗證, 統一學術技術, 統一教學研究, 統一人員考核標準, 並且因應科技對生活的影響和變化, 及時修正發展。

道家文化, 有以術入道的傳統, 我們並不是在講風水, 而是借著今天晚上說的這個體系來講一個態度, 一種精神。

道家認為, 一切都在不可遏制地進化, 除了尊道貴德, 重生護生, 真正的道家應該與時俱進, 與當代一起進步, 創造下一個時代。

文化有共鳴, 事情來的特別有機緣。 第二天王東嶽先生講佛教歷史與文化, 正好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他聽到有些同學說佛教是救世的宗教, 於是專門辟時間談了這個話題。 總結起來有三點。

一。 佛教是因為古印度的婆羅門社會制度, 種姓壓迫, 土地耕種資源緊張等等問題產生的文化現象。

二。 2000多年每在社會最動盪的時候, 因為佛教獨特的原理, 對社會產生消極被動的作用, 並沒有起到拯救的作用。 如果這是一個可以拯救社會的文化, 早就拯救了, 憑什麼認為可以拯救這個時代呢?

三。 瞭解某種傳統文化, 並不是為了讓自己找到信仰, 而是為了盡可能全面客觀瞭解人類文明發展, 從而走這個時代的路。 每一個新時代的發生都是因為新的宇宙觀,

世界觀, 被重新構建, 而不是守舊。

紅塵非常支持學習更多古代文化, 對於學習來說, 無論多少都不夠。 但並非什麼都要傳承, 在所謂傳承的內容上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那些被我們傳承的東西, 曾經也是一種創新與革命。 比如甲骨文, 我們應該學習, 應該建立專家團隊研究, 應該保護文化遺產, 但是沒有必要在整個社會上推廣, 更加沒有必要重新應用。 時代已經不同了, 我們有更好的文字語言和交流方式。

說到這裡就想起了方言的衰落。 在政府引導和社會變化中, 各地方言都逐步被普通話取代。 有很多方言, 無論是歷史價值, 還是文化價值, 都比通用的普通話有價值得多, 但是都逃不過衰落的命運。 這個時代會說方言的少年兒童越來越少, 在學校講普通話,回到家裡依然在講普通話,讓老一輩心寒。但是回頭想一想,方言是怎麼形成的呢?無非是每個時代的移民交融在一起,產生新的發音,比如客家移民散佈在中國各地,每個地方的客家話就不一樣。就算今天一切方言都消失,明天每個地方依然會產生出新的方言。我們堅守著過去的時候,與其說是傳承文化,不如說是保護著情感。那一句鄉音有著百味交陳的回憶。那一脈傳承,讓我們記得根在哪裡。

花總會凋謝,但是不要忘記花開的時候--傲然美麗。

在學校講普通話,回到家裡依然在講普通話,讓老一輩心寒。但是回頭想一想,方言是怎麼形成的呢?無非是每個時代的移民交融在一起,產生新的發音,比如客家移民散佈在中國各地,每個地方的客家話就不一樣。就算今天一切方言都消失,明天每個地方依然會產生出新的方言。我們堅守著過去的時候,與其說是傳承文化,不如說是保護著情感。那一句鄉音有著百味交陳的回憶。那一脈傳承,讓我們記得根在哪裡。

花總會凋謝,但是不要忘記花開的時候--傲然美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