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白色補肺、黑色養腎,調養五臟你吃對顏色了嗎?

紅色代表激情、藍色代表憂鬱、灰色代表深沉……就像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意象一樣, 我們的五臟也分別對應五種不同的顏色。

古人認為, 自然界中綠、紅、黃、白、黑分別對應了五臟的肝、心、脾、肺、腎, 這個理論稱之為“五色入五臟”, 最早出自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

通過五臟對應的不同顏色, 制定適合自己的調理方案,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哦!

綠色:疏肝理氣養肝血

喜歡亂髮小姐脾氣的你,

不僅讓男朋友屢屢崩潰, 連你的肝臟也會被怒氣所傷!生氣、熬夜、喝悶酒都是刺向肝臟的三把刀, 肝臟“過勞”或受損, 都可能導致肝氣無力升發而鬱滯, 進一步引起脾胃功能受損或情緒鬱結等症狀。

養肝小技巧:

1.兩手四指併攏覆在雙眼上,

先由內向外輕輕轉摩24次, 再向內轉摩24次

2.選擇一個安靜且空氣清新的地方, 閉目獨坐, 安心養神, 這樣做有助於疏通全身經絡, 使氣血通暢。

養肝穴位——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拓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情志不暢或生氣時, 常按太沖穴可疏肝理氣,

平復情緒, 另外, 有高血壓的患者按摩太沖穴也有降壓的作用哦。

按摩時, 注意用手指沿著足部拇趾, 次趾的夾縫向上移壓, 每次持續按壓4—5分鐘左右即可。

食療關鍵字:綠色、酸、鮮果

肝火旺盛或者體質虛弱的人士可以多吃酸味的水果, 比如木瓜、酸棗、檸檬、鳳梨等等都有不錯的改善效果,

或者試試用青梅泡酒, 酸甜清爽又益肝。

青梅泡酒

材料:青梅500克, 白酒500克, 冰糖100-200克, 鹽少許

做法:

1.青梅洗乾淨備用

2.鍋裡燒開水, 放入一小勺鹽, 倒入青梅保持大火, 5秒左右撈出瀝幹水分

3.瀝幹表面水分的青梅裝入瓶中, 分兩次倒入冰糖,然後倒入白酒,密封6—7天后可飲用!

紅色:調節心疾養心火

同肝火相似,心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情緒催生的。七情鬱結者,氣鬱化火,又或者嗜食肥膩厚味及煙酒辛辣之物、過服溫補藥物都可能導致心火旺盛。此症容易引起心氣衰竭、帶來心臟病等疾病風險。雖說在冷冰冰的冬季不容易引起心火,但也不得不防!

降心火小技巧:

1.坐在凳子上,兩手掌疊於肚臍處,兩眼微閉。

2.呼吸放緩,在一呼一吸間,體會小腹微微開合的感覺。

3.五分鐘後睜開雙眼,兩手掌先順時針按摩腹部數周,再做逆時針摩腹。

養心穴位——神門穴

神門穴位於腕橫紋小指側端的凹陷處,按摩此穴有安定心神、瀉心火的作用。

最好在夜晚就寢前按摩,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門穴5—10次,再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右手,不僅能養心神,還有利於入睡。

食療關鍵字:紅色、苦

強壯心臟的食物有紅葡萄、山楂、紅豆等紅色蔬果,另外,辣椒也可振奮心臟,但由於其性熱辛辣,不宜經常食用。

苦味的食物也可解熱清心火,比如萵苣葉、絲瓜、苦瓜、蓮子芯等等。

黃色:養脾護胃助消化

脾胃不好,上廁所也難受!我們的脾臟控制著人體消化系統和肌肉四肢。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脾胃的保養,或用脾過度,就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而脾胃濕熱則容易出現倦怠、乏力等症。

養脾胃小動作

1.自然站立,兩膝蓋微微彎曲,兩手捧在小腹前,掌心向上。

2.左手翻掌經過胸前往上舉,右手翻掌向右胯旁下按,兩腿站直,把整個身體拉開。

3.略停兩秒後,兩手原路返回,重新合於小腹前。然後換為單舉右手,重複30次。

養脾的穴位——足三裡

足三裡位於外膝眼向下四橫指處。經常按摩可加強腸胃蠕動,調節脾胃功能,改善人體免疫力。

按摩時可用拇指直接揉按,按摩地點時間由自己支配,堅持即可。

食療關鍵字:黃色、甜、主食

甘甜的食物可養氣補血、調和脾胃,天然的甜食多為主食,比如山藥、南瓜、黃豆、玉米、米飯等等、細細咀嚼有“回甜”的感覺。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可以多用紅糖泡水喝,可祛風散寒,健脾暖胃;白糖性平,除了能健脾外,還入肺經,有潤肺生津的作用。

白色:潤肺滋陰緩咳嗽

人一旦咳嗽起來就沒完沒了,咳嗽的人撕心裂肺,旁邊聽的人也膽顫心驚。到了乾燥的冬季,肺部易受寒邪入侵,咳嗽、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症狀大加肆虐,此時一定要注意呵護肺部哦!

養肺小動作

1.兩掌合抱於胸前,然後左手變八字掌,右手像拉弓一樣變勾手,同時向左右兩側水準分開;

2.左臂伸展,右臂屈肘,就像古人開弓射箭一樣,展胸夾背,用力伸展,稍停兩秒;

3.接下來兩手均變掌,兩臂側平舉,然後合於胸前,再換右手做另一側,重複30次。

養肺穴位——太淵穴

太淵穴是肺經的源頭,其位於腕橫紋上脈搏動處,常按摩太淵穴可達到補氣養肺、止咳平喘的作用。

按摩時用左手拇指尖按壓右手太淵穴,緩慢屈伸右手腕,讓肌肉產生酸麻感,持續30秒後左右手交替,每次按壓5分鐘,每日兩次。

食療關鍵字:白色、辛、潤

中醫認為,辛入肺。辣、腥、味沖的食物都算“辛”,比如羊肉、大蔥、韭菜等。

此外,冬季養肺可以吃些滋潤的食物、比如白蘿蔔、白菜、蜂蜜、柚子、蘋果等。

黑色:補腎益精調腎虛

男人腎虛,感覺身體被掏空;女人腎虛,感覺衣服被偷光~~冷啊!中醫認為,腎貯藏人體的生命之氣,主導生殖發育。冬季補腎,一定要確保充足的休息,多曬曬陽光,補充“陽氣”。

養腎小動作:

把腳尖踮起來!踮腳尖可以有很多“變形”:如踮著腳跟走路,或者把足尖翹起來,用足跟行走。這樣可以鍛煉小腿前側的伸肌,起到疏通足三陽經的作用。

補腎穴位——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腳掌中線前三分之一處,常按摩湧泉穴有滋腎陰、補腎水的作用。

按摩時,將拇指放在湧泉穴上,施較強的力揉搓20—30次,兩腳都要按摩,晨起和睡前按摩,養腎效果比較好。

食療關鍵字:深色,鹹

鹹味具有養腎的作用,但每日食鹽攝入量最好不超過6克,可以吃一些天然帶鹹味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海參、牡蠣等。

另外、黑豆、紫茄子、黑桑葚等深色食物也有補腎益精的作用。

五色入五臟,我們平時需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食物來調理五臟,以正確的手法按摩相關穴位,堅持下去,身體的病痛自然會少很多。

分兩次倒入冰糖,然後倒入白酒,密封6—7天后可飲用!

紅色:調節心疾養心火

同肝火相似,心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情緒催生的。七情鬱結者,氣鬱化火,又或者嗜食肥膩厚味及煙酒辛辣之物、過服溫補藥物都可能導致心火旺盛。此症容易引起心氣衰竭、帶來心臟病等疾病風險。雖說在冷冰冰的冬季不容易引起心火,但也不得不防!

降心火小技巧:

1.坐在凳子上,兩手掌疊於肚臍處,兩眼微閉。

2.呼吸放緩,在一呼一吸間,體會小腹微微開合的感覺。

3.五分鐘後睜開雙眼,兩手掌先順時針按摩腹部數周,再做逆時針摩腹。

養心穴位——神門穴

神門穴位於腕橫紋小指側端的凹陷處,按摩此穴有安定心神、瀉心火的作用。

最好在夜晚就寢前按摩,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門穴5—10次,再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右手,不僅能養心神,還有利於入睡。

食療關鍵字:紅色、苦

強壯心臟的食物有紅葡萄、山楂、紅豆等紅色蔬果,另外,辣椒也可振奮心臟,但由於其性熱辛辣,不宜經常食用。

苦味的食物也可解熱清心火,比如萵苣葉、絲瓜、苦瓜、蓮子芯等等。

黃色:養脾護胃助消化

脾胃不好,上廁所也難受!我們的脾臟控制著人體消化系統和肌肉四肢。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脾胃的保養,或用脾過度,就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而脾胃濕熱則容易出現倦怠、乏力等症。

養脾胃小動作

1.自然站立,兩膝蓋微微彎曲,兩手捧在小腹前,掌心向上。

2.左手翻掌經過胸前往上舉,右手翻掌向右胯旁下按,兩腿站直,把整個身體拉開。

3.略停兩秒後,兩手原路返回,重新合於小腹前。然後換為單舉右手,重複30次。

養脾的穴位——足三裡

足三裡位於外膝眼向下四橫指處。經常按摩可加強腸胃蠕動,調節脾胃功能,改善人體免疫力。

按摩時可用拇指直接揉按,按摩地點時間由自己支配,堅持即可。

食療關鍵字:黃色、甜、主食

甘甜的食物可養氣補血、調和脾胃,天然的甜食多為主食,比如山藥、南瓜、黃豆、玉米、米飯等等、細細咀嚼有“回甜”的感覺。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可以多用紅糖泡水喝,可祛風散寒,健脾暖胃;白糖性平,除了能健脾外,還入肺經,有潤肺生津的作用。

白色:潤肺滋陰緩咳嗽

人一旦咳嗽起來就沒完沒了,咳嗽的人撕心裂肺,旁邊聽的人也膽顫心驚。到了乾燥的冬季,肺部易受寒邪入侵,咳嗽、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症狀大加肆虐,此時一定要注意呵護肺部哦!

養肺小動作

1.兩掌合抱於胸前,然後左手變八字掌,右手像拉弓一樣變勾手,同時向左右兩側水準分開;

2.左臂伸展,右臂屈肘,就像古人開弓射箭一樣,展胸夾背,用力伸展,稍停兩秒;

3.接下來兩手均變掌,兩臂側平舉,然後合於胸前,再換右手做另一側,重複30次。

養肺穴位——太淵穴

太淵穴是肺經的源頭,其位於腕橫紋上脈搏動處,常按摩太淵穴可達到補氣養肺、止咳平喘的作用。

按摩時用左手拇指尖按壓右手太淵穴,緩慢屈伸右手腕,讓肌肉產生酸麻感,持續30秒後左右手交替,每次按壓5分鐘,每日兩次。

食療關鍵字:白色、辛、潤

中醫認為,辛入肺。辣、腥、味沖的食物都算“辛”,比如羊肉、大蔥、韭菜等。

此外,冬季養肺可以吃些滋潤的食物、比如白蘿蔔、白菜、蜂蜜、柚子、蘋果等。

黑色:補腎益精調腎虛

男人腎虛,感覺身體被掏空;女人腎虛,感覺衣服被偷光~~冷啊!中醫認為,腎貯藏人體的生命之氣,主導生殖發育。冬季補腎,一定要確保充足的休息,多曬曬陽光,補充“陽氣”。

養腎小動作:

把腳尖踮起來!踮腳尖可以有很多“變形”:如踮著腳跟走路,或者把足尖翹起來,用足跟行走。這樣可以鍛煉小腿前側的伸肌,起到疏通足三陽經的作用。

補腎穴位——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腳掌中線前三分之一處,常按摩湧泉穴有滋腎陰、補腎水的作用。

按摩時,將拇指放在湧泉穴上,施較強的力揉搓20—30次,兩腳都要按摩,晨起和睡前按摩,養腎效果比較好。

食療關鍵字:深色,鹹

鹹味具有養腎的作用,但每日食鹽攝入量最好不超過6克,可以吃一些天然帶鹹味的食物,比如海帶、紫菜、海參、牡蠣等。

另外、黑豆、紫茄子、黑桑葚等深色食物也有補腎益精的作用。

五色入五臟,我們平時需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食物來調理五臟,以正確的手法按摩相關穴位,堅持下去,身體的病痛自然會少很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