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於天敏: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全面推進檢察隊伍建設

最高人民檢察院 2017-11-27 14:31:31

遼寧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于天敏

檢察隊伍建設是全部檢察工作的根本, 在檢察事業發展中居於基礎性、戰略性地位。

推進檢察隊伍建設, 必須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 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以更長遠的眼光、更開闊的視野、更有效的舉措, 為檢察環節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任務提供強有力的組織和人才保障。

從全域和戰略高度,

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檢察隊伍建設重大意義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檢察機關必須站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高度, 著眼檢察工作實際, 深刻認識新時期加強檢察隊伍建設的重大意義。

加強檢察隊伍建設是檢察機關參與全面依法治國實踐的重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國, 強調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徒法不足以自行”,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歸根到底需要一支高素質政法隊伍來保障實現,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專門法律監督機關, 在法治國家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必須按照“五個過硬”的要求, 大力加強過硬檢察隊伍建設, 努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檢察隊伍。

加強檢察隊伍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司法制度和司法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司法是否公正、是否具有公信力是衡量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準之一。 建設一支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檢察隊伍直接關係到檢察機關在國家治理體系中職能作用的發揮。 必須充分認識加強檢察隊伍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堅持以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為方向, 在新起點上不斷推動司法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

加強檢察隊伍建設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必然要求。

檢察隊伍的思想、能力、作風狀況, 直接關係到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和國家憲法法律的實施執行, 關係到法律監督工作與民主法治建設的契合度, 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完善發展。 在社會思想多元多樣多變趨勢更加明顯的情況下, 檢察機關必須始終堅定“四個自信”, 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和政治定力, 堅定不移完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

加強檢察隊伍建設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做好各項檢察工作的根本保證。 作為監督者, 只有具備更高的法律素養和專業水準, 才能發現執法司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才能有效進行監督。 檢察機關必須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 大力加強業務能力建設, 從檢察工作職業特點和專業性要求出發, 下大氣力提高正確認識和把握大局能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能力、應對複雜局面能力、群眾工作能力、科技應用能力和社會溝通能力。

切實增強憂患意識, 客觀審視當前檢察隊伍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 檢察隊伍在整體素質與能力方面不斷提升, 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到, 檢察隊伍建設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還存在差距, 特別是基層檢察隊伍的素質、能力和水準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檢察隊伍司法水準與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要求匹配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一是全域觀念、大局意識有待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新情況關注不夠、研究不夠,正確處理打擊與保護、維護權益與維護穩定、保障安全與司法為民等關係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二是部分一線檢察人員仍抱有單純辦案的觀念,就案辦案、機械司法,不注重“三個效果”有機統一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三是監督不到位現象在有的地方仍然存在,不敢監督、不願監督、不善監督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檢察隊伍管理水準與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一些制約檢察工作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沒有完全破除,檢察組織體系、隊伍管理機制、司法保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檢察隊伍履職能力與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

一是在落實司法責任制過程中,部分檢察人員在司法觀念、辦案方式上還沒有跟上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辦案依賴層級審批、領導拍板等慣性思維尚未徹底消除,司法不規範的現象仍然存在。

二是隊伍專業化水準不夠高,辦理高科技犯罪、金融犯罪、涉眾型經濟犯罪等案件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是在開放、透明、資訊化條件下辦案,輿論引導能力不足,運用現代科技辦案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堅持“1+4+5”思路,全面提升檢察隊伍建設水準

檢察機關要以黨的十九大對幹部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為指引,全面加強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既政治過硬又本領高強的新時代檢察隊伍。通過大力實施“四大工程”、著力用好“五大抓手”,不斷提升檢察人員的政治素養、專業素養和綜合素養。

堅持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檢察隊伍建設方向。

正規化是對政法隊伍有效履行職責使命的整體要求。堅持正規化方向要求旗幟鮮明地堅持党的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求遵循司法規律,構建權責清晰的執法司法責任體系,完善執法司法責任追究制度。專業化是對政法隊伍履職能力建設的要求。

專業化建設要求加強專業標準建設,並按照標準對司法人員進行專業化訓練。要求大力弘揚敬業精神,強化業績導向。

職業化是增強政法隊伍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根本保證。職業化建設要求把培育職業精神放在首位,不斷加強職業倫理、職業操守教育,進一步健全職業保障體系。

檢察機關要緊緊圍繞檢察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準確把握檢察隊伍建設基本規律,科學合理佈局檢察隊伍建設,推動檢察隊伍全面科學發展。

大力實施“四大工程”。

一要實施“忠誠鑄魂”工程。堅持把堅定理想信念宗旨作為檢察隊伍建設的靈魂工程,自覺用党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提升政治素養,鑄就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教育引導檢察人員堅定“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二要實施“素能提升”工程。要把對優秀人才的培養作為隊伍建設的關鍵,以實施崗位素能基本標準為契機,建立完善以崗位素能基本標準為基礎的人才准入與選任工作程式和流程,全面提升檢察人員專業素養。

三要實施“作風錘煉”工程。檢察隊伍必須認真學習貫徹新修訂的黨章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堅持高標準與守底線相結合,細化幹警行為規範,發揮道德感召力,強化紀律約束力,把嚴的要求、鐵的紀律貫穿隊伍建設全過程,積極推動檢察機關作風建設制度化常態化。

四要實施“精神提振”工程。要牢牢把握“五個過硬”總要求,傳播弘揚檢察職業精神內核,最大限度激發檢察人員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氣神。

著力用好“五大抓手”。

一是抓認識。以全面提升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能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建設過硬檢察隊伍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抓好隊伍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是抓“關鍵”。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優化領導班子年齡、專業等結構,進一步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以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

三是抓創新。堅持問題導向,更加自覺地以改革創新精神破解檢察隊伍發展難題。不斷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和育人機制,積極探索符合檢察工作實際的檢察隊伍建設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不斷提高檢察隊伍建設科學化水準。

四是抓“環境”。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全面、客觀評價幹部,注重發揮潛能。著眼於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要求,對不同類別崗位的人員採用不同管理模式。

五是抓青年。青年幹警承載著檢察事業的未來和希望,要高度重視青年幹警隊伍建設,主動為青年幹警搭建實踐鍛煉平臺、爭先創優平臺、成長進步平臺,促進青年幹警更好更快成長,為檢察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培養中堅力量。(檢察日報)

一是全域觀念、大局意識有待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新情況關注不夠、研究不夠,正確處理打擊與保護、維護權益與維護穩定、保障安全與司法為民等關係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二是部分一線檢察人員仍抱有單純辦案的觀念,就案辦案、機械司法,不注重“三個效果”有機統一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三是監督不到位現象在有的地方仍然存在,不敢監督、不願監督、不善監督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檢察隊伍管理水準與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一些制約檢察工作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沒有完全破除,檢察組織體系、隊伍管理機制、司法保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檢察隊伍履職能力與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

一是在落實司法責任制過程中,部分檢察人員在司法觀念、辦案方式上還沒有跟上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辦案依賴層級審批、領導拍板等慣性思維尚未徹底消除,司法不規範的現象仍然存在。

二是隊伍專業化水準不夠高,辦理高科技犯罪、金融犯罪、涉眾型經濟犯罪等案件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是在開放、透明、資訊化條件下辦案,輿論引導能力不足,運用現代科技辦案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堅持“1+4+5”思路,全面提升檢察隊伍建設水準

檢察機關要以黨的十九大對幹部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為指引,全面加強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既政治過硬又本領高強的新時代檢察隊伍。通過大力實施“四大工程”、著力用好“五大抓手”,不斷提升檢察人員的政治素養、專業素養和綜合素養。

堅持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檢察隊伍建設方向。

正規化是對政法隊伍有效履行職責使命的整體要求。堅持正規化方向要求旗幟鮮明地堅持党的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求遵循司法規律,構建權責清晰的執法司法責任體系,完善執法司法責任追究制度。專業化是對政法隊伍履職能力建設的要求。

專業化建設要求加強專業標準建設,並按照標準對司法人員進行專業化訓練。要求大力弘揚敬業精神,強化業績導向。

職業化是增強政法隊伍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根本保證。職業化建設要求把培育職業精神放在首位,不斷加強職業倫理、職業操守教育,進一步健全職業保障體系。

檢察機關要緊緊圍繞檢察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準確把握檢察隊伍建設基本規律,科學合理佈局檢察隊伍建設,推動檢察隊伍全面科學發展。

大力實施“四大工程”。

一要實施“忠誠鑄魂”工程。堅持把堅定理想信念宗旨作為檢察隊伍建設的靈魂工程,自覺用党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提升政治素養,鑄就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教育引導檢察人員堅定“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二要實施“素能提升”工程。要把對優秀人才的培養作為隊伍建設的關鍵,以實施崗位素能基本標準為契機,建立完善以崗位素能基本標準為基礎的人才准入與選任工作程式和流程,全面提升檢察人員專業素養。

三要實施“作風錘煉”工程。檢察隊伍必須認真學習貫徹新修訂的黨章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堅持高標準與守底線相結合,細化幹警行為規範,發揮道德感召力,強化紀律約束力,把嚴的要求、鐵的紀律貫穿隊伍建設全過程,積極推動檢察機關作風建設制度化常態化。

四要實施“精神提振”工程。要牢牢把握“五個過硬”總要求,傳播弘揚檢察職業精神內核,最大限度激發檢察人員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氣神。

著力用好“五大抓手”。

一是抓認識。以全面提升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能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建設過硬檢察隊伍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抓好隊伍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是抓“關鍵”。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優化領導班子年齡、專業等結構,進一步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創造力,以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

三是抓創新。堅持問題導向,更加自覺地以改革創新精神破解檢察隊伍發展難題。不斷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和育人機制,積極探索符合檢察工作實際的檢察隊伍建設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不斷提高檢察隊伍建設科學化水準。

四是抓“環境”。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全面、客觀評價幹部,注重發揮潛能。著眼於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要求,對不同類別崗位的人員採用不同管理模式。

五是抓青年。青年幹警承載著檢察事業的未來和希望,要高度重視青年幹警隊伍建設,主動為青年幹警搭建實踐鍛煉平臺、爭先創優平臺、成長進步平臺,促進青年幹警更好更快成長,為檢察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培養中堅力量。(檢察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