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沿途的風景再美,也留不住想要繼續前行的心

早上收到了一條微信, 是以前打工時遇到的來旅遊的小妹妹發的。 她說她正在準備留學, 可是她有個正在韓國釜山留學的學姐和她說, 韓國很爛, 讓她別來。 她其實也有點慌張, 拿不定主意, 所以就發微信來問我的意見。

和她聊完以後就想到了自己一路走來的過程, 時間真的過的太快了, 剛開始準備留學就像昨天才發生的事, 而明年的我就要研究生畢業了。 兩年的時間真的說短不短, 說長也不長, 今天的文章沒有什麼特別的主題, 就來隨意地掏心窩地聊一聊吧。

去哪兒留學都困難, 還不如待在國內最舒服

這話聽的挺多, 一般都是出自勸你別出國的人之口, 我覺得這話算是說對了一半吧。

留學是不容易, 語言只是許多障礙中的一個, 你要面對的是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飲食, 不同的宗教信仰, 甚至是不同的三觀。 但對於有些人來說, 比如我吧,

一個放(乖)蕩(巧)不(可)羈(愛)愛自由的水瓶座, 就是喜歡探索這種不同, 喜歡這種不同帶來的新鮮感。 我也有問過我的室友, 為什麼來留學, 她說不想待在國內, 做著父母安排的每日重複的工作, 於是換來了不知何時到頭的留學生活。 不過她也挺享受現在的生活, 大大小小的困難三天兩頭就有, 一開始處理起來是害怕的, 後來也算是不慌不忙了。

待在國內最舒服這話我是持反對意見的, 待在國內只是相對舒服, 比如最基本的吃穿住行, 要論起工作打拼, 創業奮鬥, 只怕是哪兒都不容易。 所以呢, 別人的話就當作是參考意見了, 做自己正真想做的事日後才不會後悔。

留學教會我的事

留學算是一個投資, 投資肯定是要有回報的, 那留學都給了我哪些回報呢。

首先是練習了外語。 我以前在國內是很少有機會開口說英語的, 甚至是大學也很少有用英語發表的機會, 不過來留學以後, 除了上課聽英語/韓語, 課後還要和來自美國, 越南, 韓國, 緬甸等等不同國家的同學交流,

無形之中就練習了外語。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 就算是你口語不太好, 只要邁出開始的那一步, 相信我, 你很快就會交到朋友的。

其次就是獨立生活的能力。 生活中的瑣事真的比想像的要多很多, 你要獨自解決你的網路, 水電, 房子, 打工, 各種要提交的文書等等, 但當你解決完這些事以後, 你會覺得再多的事也不算事了。

再來就是對不同意見的尊重, 對不同人的理解和寬容, 千瓦不要把別人的付出當作是想當然的事。 我之前在明洞的理髮店認識了一個韓國姐姐, 她說許多中國遊客理所當然地認為明洞店所有店都有會中文的職員, 一開口就和她們說中文, 她們也是既著急又無奈。 之前還遇到過一位中國遊客, 對著店員說中文,

店員表示聽不懂以後, 又更大聲地重複了一遍剛才說過的話, 店員也是很鬱悶。

出門在外, 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放大, 不要再說哪個國家的人歧視中國人了, 首先自己最起碼要做到言行有禮, 才能挺起胸膛來捍衛自己的名譽。

最後我學到的最重要也是我個人認為最有價值的一點就是經常審視自己, 激勵自己不斷前進。說實話,剛開始留學的第一學期是最有幹勁的,慢慢地到第三學期我也感覺到自己有些懈怠了,於是我開始回顧過去,審視自己,拿過去的自己激勵現在的自己,保持初心才能走的更遠。

激勵自己不斷前進。說實話,剛開始留學的第一學期是最有幹勁的,慢慢地到第三學期我也感覺到自己有些懈怠了,於是我開始回顧過去,審視自己,拿過去的自己激勵現在的自己,保持初心才能走的更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