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子單位上存入1bit資料 IBM你又贏了

近日, IBM利福利亞州聖荷西研究院的納米科學家們又做出了新的科研貢獻, 他們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最新研究證明了在單個原子上讀取和寫入1 bit資料的可行性。

圖片來自網路

目前, 硬碟驅動器想要存儲這1 bit資料資訊, 則需要使用大概10萬到100萬個原子。 可是在此次發佈的研究工作中, 納米科學家們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磁體, 僅一個原子。 而這個磁體是由鈥(Ho)元素的單個原子組成, 被放置在氧化鎂表面上。

這一小磁體也包含了南北磁極, 而由於氧化鎂的特性, 使得其即便受到了周圍的磁體干擾也可以保持問題, 並且使得兩個穩定的磁極方向分別定義了1和0狀態。 通過IBM發明獲得了諾貝爾獎的隧道掃描顯微鏡上的尖銳金屬針引入能夠翻轉原子南磁極和北磁極的電流, 從而使得原子能在狀態1和0之間進行變換, 這就相當於完成了寫入操作。

測量通過原子的磁通電流, 來判斷該原子處於狀態1或者0, 就相當於完成了讀取過程。

這一研究成果可謂意義非凡, 這意味著將來我們的迷你硬碟的存儲空間可能會變得更為可觀, 如果付諸實踐的話, 我們的存儲產品有望迎來新的時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