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線上等!面對轉業心神不定的丈夫,我該如何勸慰?

親愛的哨子們, 《軍嫂幫幫忙》欄目由軍嫂互助團傾情打造, 該欄目依託于全新上線的軍嫂Club中的【軍嫂幫幫忙】論壇, 互助團的嫂子們將會選取論壇裡的各類典型求助問題並邀請志願者回答後進行整理推送, 伴軍路上, 我們願為你撐起一把傘, 讓你不再孤獨迷茫。

@軍嫂齊雅的來信:嫂子們, 按理說這次軍改, 兵哥也是有所準備的, 可當他得知被轉業時, 還是無法接受, 尤其在得知某個戰友轉業後在地方單位遭遇“冷板凳”後更加無法釋懷, 最近關注的也多是這方面的負面新聞。

我雖是駐地軍嫂, 和兵哥在一起的時間還是很少, 他忙起來根本顧不上家, 我一直都希望他轉業。 我勸他如果不想進單位就自主擇業好了, 他又擔心無法適應外面的環境。 為此他還去找領導理論, 把事情鬧得挺大, 事後也後悔了。 他一會兒讓我跟他回老家發展, 一會兒又說把駐地的房子賣了去做點什麼生意,

他現在心很不定, 對什麼都莫名的擔心。 我想問問大家有沒有什麼好辦法陪他度過這個緩衝期, 他一直都很優秀, 我相信他能走出來, 只是這會子慌了神。

以下解答來自軍嫂互助團志願者

常言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軍隊是執行國家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 必須時刻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而退老補新, 正是保持部隊生機與活力, 鞏固部隊戰鬥力的重要保證。

面臨軍改大潮, 部分人難以如願。 部隊難以完美安排所有的官兵, 迷茫取捨之時, 個人的心理素質和職業規劃各有不同……近期我們收到了好幾起這方面的諮詢, 在我們的志願者微信群裡也引發了熱烈討論, 且來看看軍嫂互助團的集體回復。

樂觀篇

@桃子兵哥:首先, 我覺得這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情。 要知道還有好些想走的都沒走成呢, 我也理解你是一個想在部隊幹出一番事業, 想對部隊多做貢獻的人, 那麼現在部隊需要你離開, 服從組織的決定就是你目前能做的最大貢獻;其次, 我不太敢苟同你的想法。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你在部隊這樣高負荷高標準高要求的地方都能幹出成績, 去哪兒不能一展身手?不要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只能說你對自我的認識還不夠充分;最後是一點祝願。 組織已經做出決定, 完全沒必要浪費精力掙扎, 邁開腳步走好未來的路才是正道。

@雨霏霏:兵哥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了, 我家兵哥都巴不得轉業呢!這樣所有欠我的旅行都可以償還了。

新聞裡有好多轉業軍人發家致富的故事, 要敢於想像, 敢於創造。 我現在就在努力為兵哥的自主擇業鋪路, 等他一回來, 我們考察的項目就可以上馬了!為齊雅嫂子點贊, 如此堅定地陪在兵哥身邊, 相信有了你這位元賢內助, 一切都會變好的。

悲觀篇

@別樣煙火:沒有經歷過的人自然無法體會, 我就特能理解兵哥的心情, 或許是自己的生活規劃被打亂了, 他一時難以適應。 我和兵哥異地五年, 好不容易考上駐地的公務員, 他卻移防了, 真的是欲哭無淚。 我已經不想再動了, 何況這份工作各方面都很不錯, 再放棄我就一無所有了, 現在天天一個人待在陌生的城市裡, 特別無助, 迷茫。

@鳶尾花:我家兵哥就是去年轉業的,

到現在都沒緩過勁來, 新單位的人也不好應付, 都拿他當“空降兵”對待, 早知道這樣, 還不如自主了。 真的希望各地區都做好相關工作, 一下子裁去30萬, 地方貌似消化不了這麼多人。 最後我只希望所有的轉業軍人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別忘了, 他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奉獻給了國家!

理性篇

@溫暖:在我現在看來無論是在軍隊還是地方工作, 性質沒有太大的區別, 曾經我們也希望在軍隊一直待著, 現實是不允許的。 試著慢慢融入新圈子, 或許會有另一片天地。 當然對於軍轉資訊也是要充分瞭解的, 每個地方都不太一樣, 我們單位挺多軍轉幹部都幹得挺好的, 凡事總有一個適應期, 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

@沁心:既然轉業已經是確定的事情,那麼如何規劃好轉業後的工作生活才是重點。轉業後會有什麼好處?會有什麼機會?這些問題都可以和兵哥討論,引導兵哥去思考一些積極的問題。

對於如何幫助他穩定或者調整情緒,我們需要幫助他遵守幾個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破壞周圍的環境。當他知道自己被轉業的時候,因為不能理解為什麼自己會在名單中,做出了衝動的行為,雖然這樣的行為不可取,作為妻子,我們可以接納他的這個行為,他是在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他想不明白,自己怎麼就被轉業了?

事後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這個時候嫂子的安慰也很重要,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這個時候家對他來說就是一個依靠,家人對他的行為所產生的態度尤為重要,這種態度既不是同情,也不是責備,而是尊重,關心和接納。因為有情緒,人會顯得消極,很容易被負面消息左右,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同樣可以用正面資訊去影響他呢,轉業後發展得很好的例子也有很多的,多用正能量事例激勵他!

軍嫂互助團有話說

可以說,轉業是一個軍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轉捩點,有想法是正常的。面臨轉業,絕大多數同志都能夠坦然面對,但也有的戰友缺乏思想準備:有的對部隊懷有深厚情誼,不想走;有的對地方感到陌生,不願走;有的對自己缺乏信心,不敢走。說到底都是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好在兵哥還有齊雅嫂子這麼賢慧的女人陪伴在側,總會走過這一段難熬的路。

只是心理健康的問題不容忽視,不是說優秀的人就不會產生心理問題。按照來信所述,這位兵哥的的初始情緒已經泛化一段時間了,不再停留在不願轉業這個基礎上,而是開始對一系列問題都產生了莫名的焦慮,按心理學來說,可考慮焦慮神經症和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只是要精准判斷,還得收集兵哥更多的資料。比如信中提到,他為轉業的事去找領導理論等,是否他一直都性格衝動等,一般心理問題的產生多是由負性事件引起,再加上個人的性格特質、錯誤認知和不良的行為模式等。我們還是建議兵哥去看下心理醫生,不要延誤病情。

戰友們確定轉業後,由於身份、環境等都發生了一些變化,心理上也會相應失落、不平衡等。主要表現在:由“最可愛”的人到需要政府安置照顧的人,產生了失落心理;從“官”到“民”的轉變,產生了不平衡心理;從熱血英雄到人才市場被冷落的物件,產生了無奈心理。只有努力調試好心態,才能適應社會和環境,儘快投入到“二次擇業”之中。其次,作為“能打勝仗”的軍人,實在不必太過擔心自己的前途,要知道部隊是一所大學校,軍營的這個特殊環境,為社會造就了大批複合型人才。建國以來,軍隊已有360余萬幹部轉業到地方工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部隊幹部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優良的思想作風和過硬的綜合素質,這種人到哪裡都是受歡迎的。

也有的兵哥就很懂得在這期間調節自己的心理。有的在家裡練書法平復心情,有的撿起多年沒有從事的體育運動揮灑汗水,也有的乾脆帶著妻兒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有的直接大刀闊斧跟人開公司。轉業,是機遇也是挑戰,給人生來一個新的開始,讓世界多一個維度,豈不是更好。

最後我們也希望部隊和地方有個好的銜接,讓這些昔日“拋頭顱,灑熱血”的軍人不至於被冷落,善待退役軍人才是最好的徵兵廣告。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紛紛圍繞退役軍人安置工作建言獻策,堅決維護退役軍人權益。我們也希望善待退役軍人能夠迅速成為一種洪流和共識,讓退役軍人生活的更加幸福。

版權資訊:本欄目由軍嫂互助團特別策劃,本期編輯@子清,轉載請聯繫授權

編輯:黃大貓 責編:芽典

歡迎大家踴躍向平臺投稿,稿件請發至郵箱:jsclub@163.com

@沁心:既然轉業已經是確定的事情,那麼如何規劃好轉業後的工作生活才是重點。轉業後會有什麼好處?會有什麼機會?這些問題都可以和兵哥討論,引導兵哥去思考一些積極的問題。

對於如何幫助他穩定或者調整情緒,我們需要幫助他遵守幾個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破壞周圍的環境。當他知道自己被轉業的時候,因為不能理解為什麼自己會在名單中,做出了衝動的行為,雖然這樣的行為不可取,作為妻子,我們可以接納他的這個行為,他是在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他想不明白,自己怎麼就被轉業了?

事後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這個時候嫂子的安慰也很重要,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這個時候家對他來說就是一個依靠,家人對他的行為所產生的態度尤為重要,這種態度既不是同情,也不是責備,而是尊重,關心和接納。因為有情緒,人會顯得消極,很容易被負面消息左右,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同樣可以用正面資訊去影響他呢,轉業後發展得很好的例子也有很多的,多用正能量事例激勵他!

軍嫂互助團有話說

可以說,轉業是一個軍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轉捩點,有想法是正常的。面臨轉業,絕大多數同志都能夠坦然面對,但也有的戰友缺乏思想準備:有的對部隊懷有深厚情誼,不想走;有的對地方感到陌生,不願走;有的對自己缺乏信心,不敢走。說到底都是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好在兵哥還有齊雅嫂子這麼賢慧的女人陪伴在側,總會走過這一段難熬的路。

只是心理健康的問題不容忽視,不是說優秀的人就不會產生心理問題。按照來信所述,這位兵哥的的初始情緒已經泛化一段時間了,不再停留在不願轉業這個基礎上,而是開始對一系列問題都產生了莫名的焦慮,按心理學來說,可考慮焦慮神經症和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只是要精准判斷,還得收集兵哥更多的資料。比如信中提到,他為轉業的事去找領導理論等,是否他一直都性格衝動等,一般心理問題的產生多是由負性事件引起,再加上個人的性格特質、錯誤認知和不良的行為模式等。我們還是建議兵哥去看下心理醫生,不要延誤病情。

戰友們確定轉業後,由於身份、環境等都發生了一些變化,心理上也會相應失落、不平衡等。主要表現在:由“最可愛”的人到需要政府安置照顧的人,產生了失落心理;從“官”到“民”的轉變,產生了不平衡心理;從熱血英雄到人才市場被冷落的物件,產生了無奈心理。只有努力調試好心態,才能適應社會和環境,儘快投入到“二次擇業”之中。其次,作為“能打勝仗”的軍人,實在不必太過擔心自己的前途,要知道部隊是一所大學校,軍營的這個特殊環境,為社會造就了大批複合型人才。建國以來,軍隊已有360余萬幹部轉業到地方工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部隊幹部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優良的思想作風和過硬的綜合素質,這種人到哪裡都是受歡迎的。

也有的兵哥就很懂得在這期間調節自己的心理。有的在家裡練書法平復心情,有的撿起多年沒有從事的體育運動揮灑汗水,也有的乾脆帶著妻兒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有的直接大刀闊斧跟人開公司。轉業,是機遇也是挑戰,給人生來一個新的開始,讓世界多一個維度,豈不是更好。

最後我們也希望部隊和地方有個好的銜接,讓這些昔日“拋頭顱,灑熱血”的軍人不至於被冷落,善待退役軍人才是最好的徵兵廣告。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紛紛圍繞退役軍人安置工作建言獻策,堅決維護退役軍人權益。我們也希望善待退役軍人能夠迅速成為一種洪流和共識,讓退役軍人生活的更加幸福。

版權資訊:本欄目由軍嫂互助團特別策劃,本期編輯@子清,轉載請聯繫授權

編輯:黃大貓 責編:芽典

歡迎大家踴躍向平臺投稿,稿件請發至郵箱:jsclub@163.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