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科普角」12歲少年患上痛風!原因竟與水果有關……

不少人都喜歡喝果汁

酸酸甜甜很好喝

感覺比吃大魚大肉更健康

有人還把果汁當做代餐食品

希望能夠減肥

而操心孩子健康的家長們

也往往更願意給孩子喝果汁

“孩子愛喝果汁, 總比愛喝雪碧可樂之類的甜飲料更健康吧!”大多數家長怕是都會這樣想。 不過, 果汁同樣不能替代水, 不能喝太多!

武漢一名12歲的男孩豆豆,

小小年紀患上了痛風。

究其原因, 竟然與鮮榨果汁有關……

12歲孩子竟得了痛風

一個月前, 豆豆(化名)的左腳趾關節隱隱作痛。

剛開始以為是活動時受了傷, 誰知第二天疼痛難忍, 於是他被送到武漢市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門診就治。

不查不知道, 一查嚇壞了豆豆媽。

才12歲的豆豆, 經診斷竟然患上了痛風!!!

過量飲用果汁致痛風

豆豆只有12歲, 為什麼會患上痛風呢?醫生詢問了豆豆的飲食習慣。

原來, 豆豆平時愛喝鮮榨果汁、超市瓶裝果汁等飲料, 幾乎不喝白開水。 家長認為果汁也還挺健康, 就沒有過多干預。

而果汁裡大量的果糖, 就是導致豆豆患上痛風的原因之一。

說起痛風, 我們都知道飲酒、海鮮、動物內臟等飲食習慣會導致痛風, 而近幾年的研究發現, 果糖的攝入增多是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果糖在人體代謝過程中, 會使尿酸增加, 尿酸鹽晶體在關節等部位沉積, 明顯增加痛風發病率。

17世紀至20世紀, 隨著糖消耗量增加, 英國的痛風發病率也明顯增加了。

而不論是鮮榨果汁還是瓶裝果汁,其中果糖含量都不小。果汁喝下後沒有太大的飽腹感,很容易喝下好幾杯,這時候體內的果糖就嚴重超標了。

喝果汁不如吃水果

為了我們自身的健康,專家建議,只要有能力的人,都應該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這裡面是有科學依據的~

保留更多營養素

這些成分當中易溶于水的,如糖、鉀元素、花青素會跑到果汁裡,而不溶性的果膠和纖維素,以及鈣、鐵等不溶性元素是不會進去的,除非連水果渣子一起吃掉。

而且,水果中的細胞是完整的,氧氣進不去,而壓榨和打漿都會破壞細胞結構,造成與氧氣接觸,其中後者更嚴重,直接接觸氧氣,會令很多營養素和抗氧化物質發生損失。

保護牙齒

很多人都知道碳酸飲料會腐蝕牙齒,但是果汁對牙齒的酸蝕不亞於碳酸飲料。

果汁壓榨後會釋放出更多的糖分和果酸,軟化牙釉質,時間長了這層保護層就會脫落,當口腔裡的細菌遇上高糖,也會發酵產酸,加速牙釉質脫礦溶解。

曾有新聞報導,一名11歲男孩門牙“泡腐”脫落,醫生認為,原因就是家長自從孩子半歲之後,每天給孩子喝一杯鮮榨果汁。

而且,哪怕喝果汁後馬上刷牙也不能防止酸蝕的發生。

剛喝完果汁、優酪乳後,牙釉質上會形成很多細小的微孔,硬度下降,這時候刷牙會對它形成二次傷害。正確的方法是用清水漱口,半個小時後再刷牙。

維持血糖平穩

水果是固體狀態,需要咀嚼,胃排空的速度較慢;而果汁是液體狀態,不用咀嚼,在胃裡的排空速度很快,在腸道中的吸收速度也很快,血糖上升也快得多。

保證攝入不過量

人們喝果汁的速度遠遠大於吃水果的速度,而喝果汁所帶來的飽腹感卻遠遠小於啃水果。

啃一個蘋果就挺辛苦,胃裡也挺滿了;連續吃兩個蘋果之後,沒有人會要求第三個。但是,喝一杯果汁非常輕鬆,連喝兩三杯也一點不辛苦。

然而,果汁中包含了水果中所有的糖分,也就是集中了水果中所有讓人長胖的力量,升高血糖的力量。

一個蘋果或梨,最多也就榨半杯果汁;喝兩三杯果汁,就等於喝進去了 4 ~ 6 個水果的糖分!

對於有孩子的家長來說,

給嬰幼兒喝果汁,

要更慎重。

美國兒科學會最新版本的

《兒童飲用果汁指南》中建議:

1歲以下孩子

絕對沒必要喝果汁

1-3歲以下的幼兒

每日的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半杯

(約為120毫升)

4-6歲兒童

每日的果汁攝入量不超過3/4杯

(約為120-180毫升)

7-18歲的青少年

每日的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1杯

(約為240毫升)

240毫升是多少?

一聽易開罐裝的可口可樂是330毫升。

營養專家也告訴我們,

水果是用來“吃”的,

不是用來“喝”的!

白開水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健康的“飲料”。

為了自己健康,

建議你把打算榨汁的水果,

直接吃掉吧!

而不論是鮮榨果汁還是瓶裝果汁,其中果糖含量都不小。果汁喝下後沒有太大的飽腹感,很容易喝下好幾杯,這時候體內的果糖就嚴重超標了。

喝果汁不如吃水果

為了我們自身的健康,專家建議,只要有能力的人,都應該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這裡面是有科學依據的~

保留更多營養素

這些成分當中易溶于水的,如糖、鉀元素、花青素會跑到果汁裡,而不溶性的果膠和纖維素,以及鈣、鐵等不溶性元素是不會進去的,除非連水果渣子一起吃掉。

而且,水果中的細胞是完整的,氧氣進不去,而壓榨和打漿都會破壞細胞結構,造成與氧氣接觸,其中後者更嚴重,直接接觸氧氣,會令很多營養素和抗氧化物質發生損失。

保護牙齒

很多人都知道碳酸飲料會腐蝕牙齒,但是果汁對牙齒的酸蝕不亞於碳酸飲料。

果汁壓榨後會釋放出更多的糖分和果酸,軟化牙釉質,時間長了這層保護層就會脫落,當口腔裡的細菌遇上高糖,也會發酵產酸,加速牙釉質脫礦溶解。

曾有新聞報導,一名11歲男孩門牙“泡腐”脫落,醫生認為,原因就是家長自從孩子半歲之後,每天給孩子喝一杯鮮榨果汁。

而且,哪怕喝果汁後馬上刷牙也不能防止酸蝕的發生。

剛喝完果汁、優酪乳後,牙釉質上會形成很多細小的微孔,硬度下降,這時候刷牙會對它形成二次傷害。正確的方法是用清水漱口,半個小時後再刷牙。

維持血糖平穩

水果是固體狀態,需要咀嚼,胃排空的速度較慢;而果汁是液體狀態,不用咀嚼,在胃裡的排空速度很快,在腸道中的吸收速度也很快,血糖上升也快得多。

保證攝入不過量

人們喝果汁的速度遠遠大於吃水果的速度,而喝果汁所帶來的飽腹感卻遠遠小於啃水果。

啃一個蘋果就挺辛苦,胃裡也挺滿了;連續吃兩個蘋果之後,沒有人會要求第三個。但是,喝一杯果汁非常輕鬆,連喝兩三杯也一點不辛苦。

然而,果汁中包含了水果中所有的糖分,也就是集中了水果中所有讓人長胖的力量,升高血糖的力量。

一個蘋果或梨,最多也就榨半杯果汁;喝兩三杯果汁,就等於喝進去了 4 ~ 6 個水果的糖分!

對於有孩子的家長來說,

給嬰幼兒喝果汁,

要更慎重。

美國兒科學會最新版本的

《兒童飲用果汁指南》中建議:

1歲以下孩子

絕對沒必要喝果汁

1-3歲以下的幼兒

每日的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半杯

(約為120毫升)

4-6歲兒童

每日的果汁攝入量不超過3/4杯

(約為120-180毫升)

7-18歲的青少年

每日的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1杯

(約為240毫升)

240毫升是多少?

一聽易開罐裝的可口可樂是330毫升。

營養專家也告訴我們,

水果是用來“吃”的,

不是用來“喝”的!

白開水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健康的“飲料”。

為了自己健康,

建議你把打算榨汁的水果,

直接吃掉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