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萊蕪橫山口村扶貧二三事

市委辦公室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組堅持把“辦實事”作為工作抓手, “上任”100天踏踏實實為村民辦了10多件實事好事, 請看———

■ 故事一

公車通到了家門口

——“橫山口村專列”讓村民出門不必再走五裡路坐車

11月23日早晨9點半, 在萊城區苗山鎮橫山口村, 村頭的小廣場上聚集了10多個村民, 距離發車時間還有幾分鐘, 村民三五成群靠著牆根曬著太陽拉著呱, 他們大都是去口鎮趕集或辦事。

“嘀, 嘀……”喇叭聲響起, 打破了村莊的寧靜, 一輛公車緩緩駛來。 67歲的村民楊永海不慌不忙地掏卡刷卡, 然後找了一個靠窗的座位, “剛辦的老年卡,

忒方便了, 真沒想到俺村也能通上公車, 更沒想到一天跑四趟。 ”

9月6日, 橫山口村正式通公交, 楊永海第二天就趕到城裡辦理了老年卡。 “原來不通車不大出門, 現在出門次數多了, 俺今天打算去口鎮灌10斤香腸。 ”像楊永海一樣, 村裡大部分老人都辦理了老年卡, 趕集進城不光方便還省錢。

今年8月份, 市委辦公室駐村“第一書記”尚建華和工作組成員許甯到任。 駐村後, 尚建華和許寧積極走訪調查, 得知老百姓都深感出門不方便, 於是兩人在和村委協商溝通後, 將通公交列為了為村民辦的第一件實事。 “雖然路修好了, 但出門坐車還得到灰堆村或漫道村, 再走五裡地坐車, 通公交成了群眾們的一塊‘心病’”。 尚建華說。

在多次協調對接市公交公司後,

工作組又爭取資金6萬元, 在原有進村道路基礎上拓寬了5處錯車道。 9月6日, 上任第20天, 駐村工作組完成了“一號工程”——— 通公交。

如今, 80路公車開通了兩個多月, 乘坐的90%以上都是橫山口村民, 村民們打趣道, 這路公車成了“橫山口村專列”。

■ 故事二

扶貧蔬菜大棚重新“上馬”

———協調扶貧資金17萬元, 使停了3個月的工程再開工

出了村委辦公室, 沿著一條水泥路向北半裡地, 放眼望去, 道路兩側是整齊的蔬菜大棚, 五六名農民正在給大棚覆蓋塑膠膜。

“多虧了尚書記, 為了協調扶貧資金跑了七八趟。 ”該村村主任邵憲鋒說。 因為資金問題, 今年初上馬的扶貧蔬菜大棚建了不到一半被迫停工。 瞭解情況後, 駐村工作組積極對上運作,

完善手續, 協調鎮上派專人評估驗收, 最終爭取到資金17萬元, 使得停了近3個月的工程重新動工。

60多歲的邵傳友在蔬菜大棚打工, 一天收入有40元。 “俺家有6畝地, 一年能收2000多斤花生、1000多斤玉米。 現在行情不好, 花生2.3元/斤、玉米0.8元/斤都沒人要。 忙一年收入僅有五六千元。 ”

據尚建華介紹, 目前蔬菜大棚共建成13個, 總面積12000平方米, 主要種植大蒜、菠菜等蔬菜。 專案全部投產後, 將年產優質蔬菜11.2萬公斤, 實現產值31.2萬元、利潤12.2萬元, 村集體收益9000元, 貧困戶收益59910元。

“俺村貧困戶還有34戶61人, 來年將考慮種植經濟價值更高的作物, 讓村民獲得更高的收益。 ”尚建華說。 目前, 工作組正在協調剩餘扶貧資金, 爭取早日全部到賬。

■ 故事三

文體廣場變身村莊“新地標”

———跳廣場舞有了好地方, 滿足了村民健身娛樂需求

“再過幾天, 俺們跳廣場舞就可以去新廣場啦!”30多歲的村民王玉玲高興地說, 自從今年5月份學會跳廣場舞, 她每晚都來。 “音樂一響, 在家就待不住。 ”

然而由於原先的老廣場管理不善, 廣場路面被壓爛, 各種建築垃圾, 甚至牛糞到處都是, 用了6年的體育器材風吹日曬, 破損嚴重。

整修文體廣場解決老百姓活動難題是工作組駐村後確定的實事之一。 工作組成員積極爭取體育部門支持, 投資5萬元, 在原廣場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硬化, 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高標準文體廣場, 目前已通過市、區體育部門驗收, 體育器材也已全部安裝到位。

工作做得好不好, 村民們最有發言權。

剛上任時, 村“兩委”對新來的兩個“80後”年輕人並不看好。 然而時間不長, 駐村工作組就得到了很多村民認可。 “真沒想到這‘兄弟倆’還挺能吃苦, 為俺村出了不少力。 ”邵憲鋒坦言道。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駐村工作組和村委班子也正籌畫著, 下一步將積極協調爭取更多的惠民扶持政策資金幫村裡幹更多實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