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眉山:千名返鄉創業大學生成村(社區)幹部“源頭活水”

瞄準一村後備幹部, 並在一個月前順利當選高袁村婦女主任。 在去冬今春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 我市有近千名像王玉梅一樣的返鄉創業大學生當選村(社區)兩委幹部。

拓寬來源提前“人才回引”。 我市通過大學生村幹部留任、配備網格員、本地黨員人才中遴選、外出務工經商能人中物色等多管道為村“兩委”班子儲備大學生後備幹部。 全市將226名大學生村幹部全部納入幹部遞進培養計畫, 將118名成熟的大學生後備幹部提前安排進村(社區)班子頂崗鍛煉;為村(社區)選拔配備871名大專以上、年齡35歲以下的網格員;全市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還通過從本地回鄉創業優秀青年中公開選拔,

遴選儲備756名大專以上學歷村後備幹部;從大學畢業後在外創業的優秀青年中物色後備幹部330名。 仁壽縣龍馬鎮、始建鎮公開考試選拔出的35名後備幹部中, 有34人成功當選村兩委幹部。

鮮明導向助推“能者當選”。 市、區縣明確要求換屆後大專以上高學歷幹部、35歲以下年輕幹部比例要適當提高, 各區縣委組織部負責對各鄉鎮村(社區)幹部配備進行總體結構把關。 各村(社區)召開6000餘場次黨小組會、群眾代表會議和黨員代表大會, 深入宣傳“兩委”班子配備結構要求和回引年輕高學歷人才在知識結構、創新能力、素質修養等各方面優勢, 營造歡迎大學生回鄉參選氛圍。

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分工負責與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536名擬調整退下幹部逐一談心談話, 駐村幹部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分工負責與村(社區)黨員、村(居)民小組長和威望人士逐一談心談話, 引導大家統一思想認識, 積極支援回引大學生參選。

搭建實踐平臺“充電蓄能”。 提前將32名跨村競職的大學生村幹部調整到競職村任職;採取設崗定責、任命為副書記、選拔為村(居)民小組長等方式, 將379名後備幹部提前安排到崗鍛煉;給587名報名參選的村(社區)網格員壓擔子, 安排承擔征地拆遷等重點任務。 仁壽縣始建鎮提前兩年安排14名村(社區)年輕後備幹部到村(社區)“充電蓄能”。 馬湖村趕場小站電商負責人韓薇參加鎮黨委公選成為村(社區)後備幹部,

在村兩委跟班鍛煉兩年後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僅一個月就借助電商平臺將一萬多斤馬湖村沙地紅薯賣到了城裡人的餐桌上。 馬湖村群眾紛紛感慨, 新村支書的辦法就是多。

組合出拳確保“拴心留人”。 我市堅持待遇留人、事業留人和感情留人, 確保“引得回”還能“留得下”。 全市堅持面向優秀村(社區)幹部定向招考公務員、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等政策, 讓回引大學生看到成長上升空間。 在省定標準基礎上, 根據地方經濟情況適當提高村幹部基本報酬標準。 支持回引人才創辦創業示範專案368個, 領辦專合組織78個, 牽頭承擔現代農業、旅遊三產、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1328項, 用創業平臺、幹事機遇、出彩機會激勵他們紮根基層。

選好領路人, 齊步奔小康。 返鄉創業大學生的“加盟”不僅讓村級組織幹部隊伍結構明顯優化, 更為新農村發展建設注入“源頭活水”。 仁壽縣富家鎮九泉村黨支部書記徐文霞是返鄉創業就業大學生。 春節期間, 徐文霞兩次走訪就成功調解該村4組廖文先、張碧光兩戶群眾長達4年多的土地邊界糾紛, 贏得幹部群眾的認可。 2015年夏天, 大學畢業生萬進傑回到洪雅縣高廟鎮黑山村, 利用自家林中荒坡種植了6畝雅連, 還流轉了近千畝草場用於養殖“寒山黃牛”。 今年1月, 萬進傑順利當選為高廟鎮黑山村黨支部委員。 履新之後, 萬進傑迫不及待地開展寒山黃牛養殖環境適應性實驗,

打算帶動全村村民開闢養牛增收新管道。 “鄉村特別需要這樣能為老百姓致富增收找到新路子的帶頭人!”高廟鎮組織委員成韋萱說。

“基層既需要德高望重的老鄉賢, 更需要視野開闊、闖勁十足的新村幹部。 ”市委組織部組織科負責人認為, 為村(社區)選拔配備熟悉現代農業、旅遊三產、電子商務的大學生村幹部, 能夠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