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楊裕生院士的說和做

近期, 一些媒體把“炮轟”一詞當成了楊裕生院士的標籤, 喜歡用“楊裕生院士‘炮轟’XXXXX”來吸引讀者眼球, 樂此不疲。

圖為中國工程院楊裕生院士接受電池中國網採訪

在剛剛落幕的2017’第二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 楊裕生院士作了一場關於補貼退坡後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應用的前瞻性報告, 得到了現場專家和業內人士的普遍認可, 現場參會人員為楊老的精彩演講爆發出陣陣掌聲。 報告結束後, 楊院士接受了電池中國網的採訪。

事實上楊院士也確實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政策進行過針砭。 楊院士總能敏銳地捕捉到政策可能存在的弊端, 細緻地分析出政策導向可能產生的後果, 用淵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來預測產業的發展方向, 做出一些別開生面的深刻解讀。 在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 楊院士頻繁發聲, 正是體現出他對產業發展的憂慮,

希望能為國家再效犬馬之勞。

在接受採訪過程中, 85歲高齡的楊院士, 始終目光堅定、炯炯有神, 思維清晰, 聲音鏗鏘有力, 衣著十分樸素, 特別是老人腳上穿著的“解放鞋”, 散發出老一輩建設者特有的氣質。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也許便是楊裕生院士最好的寫照。 楊裕生院士早年從事核放射分析, 創建了中國核子試驗煙雲取樣和核武器威力與性能的放化分析診斷技術。 提出裂變燃耗、鈾同位素全譜、鋰燃耗、鈾鈈分威力等測試原理並指導研究成功。 1998年楊裕生院士再次轉行, 進入電池領域的研究。 1997-1998年籌建我軍第一個化學電源實驗室, 從1998年至今一直從事高能密度二次電池、超級電容器等研究開發,

是我國高能二次電池-鋰硫電池的開拓者。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時刻牽動著老人的心。 2012年, 80歲高齡的楊院士出版了自己第一本關於電動汽車的文集《縱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 共收集了他的64篇文章、報告、訪談錄, 詳細地闡述了我國“純電動車應以微小型為突破口, 大中型車應主要發展增程式”的有關電動汽車發展路線的觀點。 如今, 五年時間過去了, 楊裕生院士依然將電動汽車的發展路線作為自己研究的重點。 五年來, 楊裕生院士受各類論壇和學術會議邀請作了140餘次演講、報告, 他將自己的發言稿件、報紙雜誌刊登的文章和給領導寫的信件, 再次編撰成《縱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續集)》和《續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兩本文集,

結合2012年後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形勢, 楊裕生院士重申了自己對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思考。

在談及可能出現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和電池企業生存狀況時, 楊裕生院士表示, 新能源汽車高額的補貼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的出現, 補貼退坡是常態化的政策趨勢。 在政策調整過程中應當打好提前量, 留給企業準備的時間, 讓補貼穩步退出;車企和電池企業一定要轉變觀念, 形成緊密的產業融合體系, 不能走以前傳統汽車發展的老路。

對於國家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楊裕生院士建議, 還是應該走“純電動車應以微小型為突破口, 大中型車應主要發展增程式”的路線, 贊成研究並發展高比能電池,

但不欣賞為了追求純電動里程而將比能量放在第一位、安全性放在第二位的行為。 在傳統燃油車向純電動汽車過渡過程中, 政府不應該給自己設限, 政策要結合當前的國內生產力水準, 而增程式汽車更符合當前形勢的發展特點。 當然, 到底哪種路線更符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但楊院士這種憂國憂民之心值得敬仰。

楊裕生院士曾表示:“十多年來, 在我參加了約300場論壇、研討會後, 得出一個強烈的印象, 就是一些官員宣講了政策後夾起皮包就離場, 能繼續坐下來聽聽技術進展和群眾意見的是極少數。 也許他們真的太忙了, 但對於太需要學習的人而言, 捨棄這種大好的交流、學習機會真是莫大的損失。 ”

今年1月份,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7上,針對還在草擬的《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標準相關技術要求,楊裕生院士直面國家某部委一位主管部門負責人,激動地呼籲政府相關部門對低速電動車的管理應該讓市場主導,他說道:“中國的低速電動車標準不應該限制鉛酸電池,應該讓市場當裁判員。”

10月25日,在2017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的“汽車強國與低碳發展”高層論壇上,楊裕生院士就“雙積分”政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發展電動汽車的目的是節能減排,新能源汽車補貼停止之後,我們主要依靠積分來激勵電動汽車的發展,但是積分與里程掛鉤嚴重背離了低碳發展方向。另外,對於整備品質大的車,電耗隨之放寬要求,這也背離了輕量化發展的方向。

採訪進行了15分鐘後,楊裕生院士突然率性地打斷了媒體記者們的提問,從椅子上站立起來,表示自己要去聽會議接下來的報告。之後老人一直端坐在會場,仔細聆聽每一場報告。

楊裕生院士曾說,專家學者要“暢利國利民之言”,不可“暢隨心所欲之言”,要對自己的話負得起責,更要接受群眾監督。楊裕生院士是這樣說的,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今年1月份,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7上,針對還在草擬的《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標準相關技術要求,楊裕生院士直面國家某部委一位主管部門負責人,激動地呼籲政府相關部門對低速電動車的管理應該讓市場主導,他說道:“中國的低速電動車標準不應該限制鉛酸電池,應該讓市場當裁判員。”

10月25日,在2017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的“汽車強國與低碳發展”高層論壇上,楊裕生院士就“雙積分”政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發展電動汽車的目的是節能減排,新能源汽車補貼停止之後,我們主要依靠積分來激勵電動汽車的發展,但是積分與里程掛鉤嚴重背離了低碳發展方向。另外,對於整備品質大的車,電耗隨之放寬要求,這也背離了輕量化發展的方向。

採訪進行了15分鐘後,楊裕生院士突然率性地打斷了媒體記者們的提問,從椅子上站立起來,表示自己要去聽會議接下來的報告。之後老人一直端坐在會場,仔細聆聽每一場報告。

楊裕生院士曾說,專家學者要“暢利國利民之言”,不可“暢隨心所欲之言”,要對自己的話負得起責,更要接受群眾監督。楊裕生院士是這樣說的,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