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以資訊化跨越發展實現審判執行飛躍——我省法院資訊化建設工作綜述

將資訊化建設納入法院工作, 使人民法院與時代同步, 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發展, 既是司法工作的客觀需要, 也是資訊時代的現實要求。

近年來, 全省法院按照最高法院關於資訊化工作的戰略部署, 堅持建設與應用並重, 在實現欠發達地區法院資訊化工作的跨越發展上邁出了新步伐。 我省法院資訊化建設取得的成就, 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說:“青海法院資訊化建設成效明顯, 難能可貴。 ”

傾力投入

讓資訊化建設提速再提速

近年來, 全省法院資訊化建設突出“一庫、二中心、三平臺”建設重點和“網上辦案、網上辦公”兩個應用抓手,

不斷加大投入力度, 強力推進資訊化工作。 據統計, 近五年來, 全省法院投入近3億元, 共建成了4大類76種業務應用系統。

記者瞭解到, 已經建成的審判資訊資源庫通過對全省法院審判執行案件資料、司法人事管理資料、司法行政業務資料的集中彙聚, 形成青海法院資料中心, 能夠為全省法院提供資料品質檢查、司法統計、審判動態分析、大資料智慧分析、審判決策支援、快速檢索等服務。

省高級人民法院和各中級人民法院建成了具備遠端指揮、視頻會商、請示彙報等功能的執行指揮中心。 全省法院“點對點”執行查控系統實現了與省公安廳、人民銀行西寧支行、青海銀行、青海農信社、工商銀行的專線聯網,

並不斷拓展聯網範圍。 全省法院均與最高人民法院“總對總”查控系統實現對接, 執行查控系統利用資訊化手段查物找人, 有效提高了執行工作中的效率。 人民法院執行案件流程資訊管理系統在青海法院率先使用, 實現了執行案件的一體化、規範化、智慧化、聯動化管理。 為全省法院配備執行單兵系統184套, 確保執行過程的全程記錄、全程指揮、全程再現。 同時, 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單位積極探索, 開通了與當地公安、工商、土地、房產等部門的點對點查控系統。 全省法院均建成訴訟服務中心, 配備訴訟服務一體機和自助查詢機, 為案件當事人提供訴訟指南、案件資訊查詢、裁判文書自助列印等服務;建成訴訟服務資訊系統和12368電話熱線,
為當事人通過互聯網等新載體提供網上立案、遠端調解、電子送達、網上閱卷、自助查詢、訴訟指南、法律諮詢等服務;部署了涉訴信訪管理系統, 建成遠端視頻接訪系統。

狠抓應用

不被現代化步伐落下

資金保障到位, 設施條件過硬, 資訊化應用能力和水準一定不能低。 儘管面臨著各地區發展不平衡等種種困難, 但加快資訊化應用提速升級是社會發展對法院工作提出的要求。

案件資訊補錄補正工作是第一步。 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 法官和工作人員們加班加點, 僅僅利用兩個月的時間, 便完成了全省法院2011年以來共計13萬餘件案件的資訊補錄補正工作。

當然, 這僅僅只是開始, 很快各種問題接踵而來。 面對各種聲音和情況, 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橫下一條心, 提出力爭用五個月時間率先實現網上辦案, 提出資訊化工作是入額法官的必備要求, 同時對資訊化工作不積極、不主動的審判庭負責人作出調整, 對工作沒有起色的院領導調整分工。

經過強力推進, 省高級人民法院基本實現了系統資訊數位化、法官辦案智慧化、司法公開常態化、司法為民便捷化、審判管理精細化, 帶動和促進了全省法院資訊化應用。 通過狠抓網上辦案, 向科技要人力、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品質, 審判工作也呈現出良性運行態勢。 2015年和2016上半年, 全省法院總收案增長22.91%、10.1%的情況下, 案件結案率分別上升18.87%、8.9%,

法官人均結案數顯著提升。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資料集中管理平臺資料統計, 青海法院案件資料的正確率從2014年初的50%提升至目前的99.99%至100%, 裁判文書上傳正確率達到99.27%, 案件資料品質在全國法院中排名前列。

法院資訊化給當事人及代理人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去年, 青海匯元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蓉代理了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的一個行政訴訟案件。 當事人收到法院發來的一條案件資訊, 由於對漢字不熟悉, 他隨即將資訊轉發給張蓉, 資訊裡說明了網上查詢案件進程的方式。 張蓉說:“如果沒有資訊化手段, 以傳統方式辦這樣一個案子, 花錢就不說了, 時間精力耗不起啊。 ”她算了一筆賬, “坐大巴從西寧到囊謙縣單程需要近30個小時, 天氣好了不用說,遇上雨雪天,耗費的時間更多。一個官司打下來,立案、查詢、開庭等多個環節,律師至少要跑三五趟。現在,法院資訊化建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掌握案件動態,非常透明、高效。”

司法為民

讓審判權在陽光下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法院率先向當事人以電子送達的方式送達了法律文書;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人民法院率先應用遠端視頻為遠在上海的當事人開庭審理了一起跨省離婚糾紛案件;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二庭以遠端提訊的方式,對遠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被告人作了訊問;省高級人民法院與西寧東川監獄數位法庭對接,對3件減刑案件採用遠端視頻方式開庭審理。網上辦案的縱深開展,有效減輕了人民法院辦案成本和當事人訴訟成本,解決了刑事案件中押解被告人的安全隱患,方便法官審案、檢察機關出庭和當事人訴訟,受到法官、檢察官和當事人歡迎。

全省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堅持“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走在全國法院前列。截至去年10月28日,全省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累計公佈裁判文書80155份。同時開始加強少數民族文字裁判文書上網工作,累計上網少數民族文字裁判文書44份,少數民族文字裁判文書上網工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表揚。

經過近兩年時間狠抓數位法庭應用工作,全省三級法院已基本實現“每庭必錄”。去年10月20日至10月28日,省高級人民法院率先通過網路直播公開審理5件案件,取得良好效果。去年11月1日起,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所有公開審理案件庭審進行直播,為全省法院即將開始的庭審公開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全省法院的庭審公開平臺也已全部開通,截至目前,共有1223 件案件的庭審現場在互聯網上公開。

強化頂層設計,實現資訊化建設有序發展;突出青海特色,實現資訊化建設特色發展;找准補齊短板,實現資訊化建設跨越發展,這是我省法院與全國法院同步建成人民法院資訊化3.0版的工作思路,也是我省法院努力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鏗鏘足音。

天氣好了不用說,遇上雨雪天,耗費的時間更多。一個官司打下來,立案、查詢、開庭等多個環節,律師至少要跑三五趟。現在,法院資訊化建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掌握案件動態,非常透明、高效。”

司法為民

讓審判權在陽光下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西寧市城西區人民法院率先向當事人以電子送達的方式送達了法律文書;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人民法院率先應用遠端視頻為遠在上海的當事人開庭審理了一起跨省離婚糾紛案件;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二庭以遠端提訊的方式,對遠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被告人作了訊問;省高級人民法院與西寧東川監獄數位法庭對接,對3件減刑案件採用遠端視頻方式開庭審理。網上辦案的縱深開展,有效減輕了人民法院辦案成本和當事人訴訟成本,解決了刑事案件中押解被告人的安全隱患,方便法官審案、檢察機關出庭和當事人訴訟,受到法官、檢察官和當事人歡迎。

全省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堅持“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走在全國法院前列。截至去年10月28日,全省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累計公佈裁判文書80155份。同時開始加強少數民族文字裁判文書上網工作,累計上網少數民族文字裁判文書44份,少數民族文字裁判文書上網工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表揚。

經過近兩年時間狠抓數位法庭應用工作,全省三級法院已基本實現“每庭必錄”。去年10月20日至10月28日,省高級人民法院率先通過網路直播公開審理5件案件,取得良好效果。去年11月1日起,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所有公開審理案件庭審進行直播,為全省法院即將開始的庭審公開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全省法院的庭審公開平臺也已全部開通,截至目前,共有1223 件案件的庭審現場在互聯網上公開。

強化頂層設計,實現資訊化建設有序發展;突出青海特色,實現資訊化建設特色發展;找准補齊短板,實現資訊化建設跨越發展,這是我省法院與全國法院同步建成人民法院資訊化3.0版的工作思路,也是我省法院努力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鏗鏘足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