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安慶市2017年碧水行動方案》出臺

3月8日, 安慶新聞網、安慶日報記者從市環境保護工作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獲悉, 為持續改善水環境品質, 我市出臺了《安慶市2017年碧水行動方案》, 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80%以上, 水兩項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為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比上年下降0.75%、2.41%。

全面建立“河長制”

加強流域生態系統修復和環境綜合治理。 6月底前, 完成未達到水質考核要求的龍感湖、菜子湖斷面水體達標方案的編制、審批、備案公開工作並加大治理力度。

全面建立“河長制”, 9月底前出臺《安慶市“河長制”實施方案》, 建立和落實市、縣、鄉鎮三級“河長制”,

逐級落實管理全覆蓋, 落實管護區段河流的入水水質達標責任, 強化考核問責。

年前完成市區石塘湖備用水源應急供水工程建設, 完成石塘湖截汙管線主要工程並不斷改善水質;潛山縣和望江縣完成備用水源建設;嶽西縣和太湖縣要啟動備用水源建設, 2018年建成。 年前全市91個加油站(點)全部更新為雙層罐或完成防滲池設置。

整治城市黑臭水體, 年前建成區黑臭水體實現河面“三無”:無大面積漂浮物、河(湖、塘)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

完成重點企業清潔化改造

10月底前, 桐城雙新經濟開發區、潛山源潭經濟開發區配套汙水處理廠建成並投運。 年底前全市所有工業集聚區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總排污口按規定安裝自動線上監控裝置並聯網。

對要求全面取締的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加強日常排查和監管。 年底前完成重點行業企業清潔化改造工作。 鼓勵廢水深度處理和中水回用, 降低外排污染強度。

治理城鄉生活水污染

年底前, 城東汙水處理廠負荷達到80%以上, 各縣(市)生活汙水處理廠負荷要達到90%以上;城市和縣城建成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0%以上, 鄉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40%以上。 北部新城汙水處理廠建設基本完成, 太湖縣城東汙水處理廠建成投運。

新建城區嚴格實行雨汙分流。 年底前, 基本完成城區“四湖兩河”(蓮湖、菱湖、西小湖、東大湖、康熙河、花亭大溝)的截汙工程。

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於年底前基本完成達標改造;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75%以上。

年底依法完成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社區)和養殖專業戶的關閉或搬遷工作, 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覆蓋率和資源化利用率達71%以上。

推廣一批清潔生產技術, 實現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達24%, 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35%, 農藥、化肥使用量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

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完成66個建制村的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達到汙水處理率6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70%、畜禽糞便利用率70%、飲用水衛生合格率90%。

節約保護水資源

建立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價體系, 實行承載能力監測預警,

已超過承載能力的縣(市)區要實施水污染物削減方案。 推動污染企業退出, 全面排查城市建成區現有石化、化工、印染、農藥、電鍍等污染較重企業, 制定企業搬遷改造或依法關閉方案並分年度實施。

建立健全覆蓋市、縣兩級行政區域的地表水、地下水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 實施區域取用水總量控制。 2017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22.77億立方米以內。

公共建築必須採用節水器具, 限期淘汰公共建築中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生活用水器具。 對使用超過50年和材質落後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 到2017年, 全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22%以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