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連接川渝百年情緣,廣安華鎣火燒灘五星古橋遊記

在華鎣慶華火燒灘, 有一座古廊橋, 連接了川渝兩地的百年情緣。

因為這座古廊橋自建成後就連接川渝兩地, 橋頭東屬於廣安華鎣市慶華鎮寶馬坎村,

橋頭西屬於重慶合川區雙槐鎮雙門村。 美麗的華鎣河緩緩流過, 成了川渝的自然分界線, 因此當地人也稱之為“界橋”。

橋頭對面住戶房牌落款就是重慶市發改委

這是一座五拱廊橋, 名曰五星橋, 建在華鎣河火燒灘上。 據《華鎣市志》和《合川縣誌》記載, 該橋始建于清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 距今已有195年歷史。

五星橋曾被稱為橋上街市, 建橋時, 橋面還修造了房屋, 原是給過往行人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 後來有人住了進去, 開起了商店、藥房等, 由此形成別致的“橋上街市”。

橋房相重, 房下有橋, 橋上有房, 房中有道, 不僅可以行人, 還可以為行人遮風擋雨, 也作集市貿易。 2011年前, 橋上有5戶人家在橋上經營藥店、飯店和副食店等。 經年累月, 古老的橋不堪重負, 於是住戶遷出, 橋上的房屋也陸續拆除。

只是現在橋上景象空寂, 行人稀少。 兩邊仍可看到木欄圍上曾經用於作集市貿易的地方。

五星橋為東西走向, 長60米, 寬6米, 高5米, 橋面近400平方米。 整座橋由5個石拱組成, 每孔淨跨度達8.8米, 橋墩寬3米,河底至橋面均用方石砌成。

古廊橋上是硬山式穿鬥木結構廊房建築,17柱16開間,橋上過道寬3米,由碧瓦遮蓋。據說當朝霞或夕陽映照,河面波光粼粼,透過5個石拱折射到水面上,好似5顆閃亮的星星,因此廊橋名曰“五星橋”。

五星橋下是火燒灘,河床為一體青石,順水而下,千年流水沖刷,灘上大大小小坑窪無數,形態各異,鬼斧神工。傳說,古時此灘荊棘遍佈,與水混淆,旺水舟船不能行,枯水人畜不能涉,苦煞兩岸百姓。一酷暑水枯,突起天火焚之,河床現露青石本貌,火燒灘由此得名。

五星橋曾是廣安、岳池、華鎣山以東地區人們步行去合州,下重慶的必經之路,每天在橋上往返或休閒的人們絡繹不絕。

當橋通兩岸,聚來人氣,續在兩岸建起五廟、三牌坊,一方佛文化建築群應運而起。

由築橋剩餘木料、磚石所建的清華寺,至今仍倖存於橋東。

兩地邊界文化經濟由此興旺,為華鎣山一隅繁華之靈地。

雖至今時過境遷,橋寺冷丁凋落,仍可感慨曾經盛況。

路線:從慶華至伏龍路上出慶華城不遠路邊有一標有至火燒灘路牌,按路牌指示往左方進入鄉村公路,前行5公里左右,在公路左下方可看見古橋。

橋墩寬3米,河底至橋面均用方石砌成。

古廊橋上是硬山式穿鬥木結構廊房建築,17柱16開間,橋上過道寬3米,由碧瓦遮蓋。據說當朝霞或夕陽映照,河面波光粼粼,透過5個石拱折射到水面上,好似5顆閃亮的星星,因此廊橋名曰“五星橋”。

五星橋下是火燒灘,河床為一體青石,順水而下,千年流水沖刷,灘上大大小小坑窪無數,形態各異,鬼斧神工。傳說,古時此灘荊棘遍佈,與水混淆,旺水舟船不能行,枯水人畜不能涉,苦煞兩岸百姓。一酷暑水枯,突起天火焚之,河床現露青石本貌,火燒灘由此得名。

五星橋曾是廣安、岳池、華鎣山以東地區人們步行去合州,下重慶的必經之路,每天在橋上往返或休閒的人們絡繹不絕。

當橋通兩岸,聚來人氣,續在兩岸建起五廟、三牌坊,一方佛文化建築群應運而起。

由築橋剩餘木料、磚石所建的清華寺,至今仍倖存於橋東。

兩地邊界文化經濟由此興旺,為華鎣山一隅繁華之靈地。

雖至今時過境遷,橋寺冷丁凋落,仍可感慨曾經盛況。

路線:從慶華至伏龍路上出慶華城不遠路邊有一標有至火燒灘路牌,按路牌指示往左方進入鄉村公路,前行5公里左右,在公路左下方可看見古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