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文明城市,“俺萊蕪有”!

作者:蘇打水, 山東萊蕪人, 新聞傳播碩士, 現為重慶市公務員

幾天前的下午兩點多, 我的手機提示音忽然密集大作, 打開一看, 是“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公佈的消息正被各個新聞用戶端推送。 趕忙點開一個仔細閱讀, 看著看著, 看到了自己想看的:我的家鄉——山東萊蕪市成功當選全國文明城市。

萊蕪當選全國文明城市當然會令嬴牟大地(筆者注:為該市的古代別稱)充滿喜悅, 誰能想像得到, 在相距一千九百公里之外的重慶, 有個人也為此而笑出了聲——就是從這嬴牟大地走出, 如今作為一名“渝漂”的我。

華僑圈子裡有句話, 大意是當一個人離開了祖國, 才能深切感受到有一個強大祖國的意義。 我覺得這句話縮小範圍之後仍然適用, 當人離開了自己的家鄉, 更能夠為家鄉的消息所吸引, 更能為家鄉的成績而驕傲。 在獲知這個消息的一刹那間,

自己心裡的喜悅之情發乎心卻止乎語, 只能去笑, 去體會。

從2009年出門讀書開始, 離開這座小城已經有八年多的時間, 從剛開始的志在四方為逃脫那座小城而開心興奮, 到現在馬上而立之年鄉愁漸起, 這其中, 幾多酸甜苦辣, 幾多成長挫折。

雖然現在可以隨時跟家裡的親人視頻聊天,

但這種看得見摸不著的束縛感反而加重了思鄉的心緒。 這次家鄉終於當選全國文明城市, 又是狠狠地“撩”了自己一下, 家鄉的山山水水, 一草一木走馬燈似的湧進腦海, 令自己心馳神往。 正好, 可以趁此機會, 回頭流覽一下生我養我的那片土地, 那座內心深處永遠的家園。

這是一座小而有趣的城市。

萊蕪最大的特點就是小, 它實在是太小了, 不論土地面積還是人口以及GDP在山東省十七個地級市中總是穩居倒數第一。

想當年上中學時自己騎著自行車, 用不了半天就能夠繞城一圈, 中途還能抽個空去買個火燒吃。

誰能想像, 不到二十層的聯通大樓竟然雄踞萊蕪第一高樓的寶座數年。

一些調侃也紛至遝來, 如:“萊蕪市很大, 七十一條街, 九十一條路”(筆者注:其真正涵義是“其實一條街;就是一條路”, 利用方言特色的諧音遊戲罷了)。

萊蕪的名氣和影響力相對而言也不是很大, 雖然地理位置上處於山東省的最中心, 但是北邊有山東省會濟南、東邊有全國著名工業城市淄博、西邊和南邊有世界著名旅遊城市泰安, 在這三個強勢鄰居的星耀下, 我可愛的家鄉可能確實有點暗淡無光了。

然而恰恰就在這個人口少、面積小、名氣也小的地方,卻存在著很多精彩。

從春秋時期的曹劌論戰到新中國黎明前夕的萊蕪戰役,萊蕪的精彩是被書寫出來。兩千多年前魯國名士曹劌在戰場上的泰然指揮,創造了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被後世傳為美談;而在幾乎同樣的地方,1947年在陳毅、粟裕指揮下的華北野戰軍在萊蕪戰役中,同樣創造了三天殲敵5.7萬的壯舉。

從中國“三辣之鄉”到作為重工業後起之秀卻迅速打出全國影響力的萊蕪鋼鐵,萊蕪的精彩是被生產出來的。雖然萊蕪經濟總量不大,但卻充滿特色,爐邊飛濺的燦爛鋼花、漫山遍野的蔥薑蒜,無不訴說著這座城市經濟的活力及物產的豐饒。

從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永久舉辦地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褒獎的房幹村,萊蕪的精彩是被玩出來的。飛機盤旋、傘花綻放——航空體育節之於萊蕪,猶如啤酒節之於青島、風箏節之於濰坊,是一張響亮名片。而林幽谷深、民風淳樸的房幹村近年來也逐漸成為有全國影響力的旅遊景點。

從膾炙人口的萊蕪梆子到火遍網路的搞笑歌曲《萊蕪二妮子》,萊蕪的精彩是被吟唱出來的。萊蕪梆子又被稱作萊蕪謳,是萊蕪人共同的鄉音。

除了專業的萊蕪梆子劇團外,在萊蕪的各個山村,總會有那麼幾個人,喜歡在茶餘飯後吼上那麼幾嗓子。而《萊蕪二妮子》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將最原生態的萊蕪方言展現出來,雖然內容略顯粗獷,但卻別有一番韻味。

從享譽百年的順香齋南腸到近年來風靡全省的彌家烤雞,萊蕪的精彩是烹出來、吃出來的。鹹香醇厚的滋味連接著歷史與未來,連接著遊子與故鄉。

萊蕪就是這樣精彩,有歷史、有產業,有吃的、有玩的。但這些都不是上天恩賜,而是由一百三十多萬萊蕪人用雙手創造出來的,勤勞、勇敢、樸實、義氣——萊蕪人的性格,像極了萊蕪最著名的特產——那遍野的老薑。

萊蕪地處齊魯交界之地,萊蕪人的性格,兼具了齊文化的冒險開放包容與魯文化的善良淳樸尚德。敢愛敢恨,崇勇尚義的勁兒,一如老薑的那口辛辣,而善良淳樸,也與老姜同樣醇香寬厚,回味無窮。

正是那一百三十多萬如這些“老生薑”一樣的人民,不怕苦累,建設家園,把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建設成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每一個人都在奮鬥,每一個人都享受奮鬥的成果。

最近自己的朋友圈被家鄉的親朋好友刷了屏,有的曬入選全國文明城市之後自己的開心喜悅,有的曬自己為創建文明城市做了多少貢獻,有的曬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不難看出,每一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開心喜悅,今天的全國文明城市,就是對這群可愛的人兒最好的獎賞吧。

萊蕪有兩條母親河,嬴汶河和牟汶河,兩條河分別從東北和東南滾滾西行,最後匯成大汶河,成為黃河的最後一條支流。大汶河的流向與中國大多數的河流相反,汶水倒流成為萊蕪一景,家鄉人民也常常津津樂道於此。

大汶河邊上的大汶口文化(主要遺跡位於泰安市境內),是中國進入父系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而生活在汶河沿岸的人民也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地耕耘奮鬥,從遠古到現在,再到未來。

雖然遠離家鄉,但自己始終關注著這座城市,懷念她的一切,我從來不吝惜對家鄉最直接的表白:I love you!對,這裡再次諧音回俺家方言,就是“俺萊蕪有”!

(文章本網編輯部有改動)

然而恰恰就在這個人口少、面積小、名氣也小的地方,卻存在著很多精彩。

從春秋時期的曹劌論戰到新中國黎明前夕的萊蕪戰役,萊蕪的精彩是被書寫出來。兩千多年前魯國名士曹劌在戰場上的泰然指揮,創造了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被後世傳為美談;而在幾乎同樣的地方,1947年在陳毅、粟裕指揮下的華北野戰軍在萊蕪戰役中,同樣創造了三天殲敵5.7萬的壯舉。

從中國“三辣之鄉”到作為重工業後起之秀卻迅速打出全國影響力的萊蕪鋼鐵,萊蕪的精彩是被生產出來的。雖然萊蕪經濟總量不大,但卻充滿特色,爐邊飛濺的燦爛鋼花、漫山遍野的蔥薑蒜,無不訴說著這座城市經濟的活力及物產的豐饒。

從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永久舉辦地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褒獎的房幹村,萊蕪的精彩是被玩出來的。飛機盤旋、傘花綻放——航空體育節之於萊蕪,猶如啤酒節之於青島、風箏節之於濰坊,是一張響亮名片。而林幽谷深、民風淳樸的房幹村近年來也逐漸成為有全國影響力的旅遊景點。

從膾炙人口的萊蕪梆子到火遍網路的搞笑歌曲《萊蕪二妮子》,萊蕪的精彩是被吟唱出來的。萊蕪梆子又被稱作萊蕪謳,是萊蕪人共同的鄉音。

除了專業的萊蕪梆子劇團外,在萊蕪的各個山村,總會有那麼幾個人,喜歡在茶餘飯後吼上那麼幾嗓子。而《萊蕪二妮子》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將最原生態的萊蕪方言展現出來,雖然內容略顯粗獷,但卻別有一番韻味。

從享譽百年的順香齋南腸到近年來風靡全省的彌家烤雞,萊蕪的精彩是烹出來、吃出來的。鹹香醇厚的滋味連接著歷史與未來,連接著遊子與故鄉。

萊蕪就是這樣精彩,有歷史、有產業,有吃的、有玩的。但這些都不是上天恩賜,而是由一百三十多萬萊蕪人用雙手創造出來的,勤勞、勇敢、樸實、義氣——萊蕪人的性格,像極了萊蕪最著名的特產——那遍野的老薑。

萊蕪地處齊魯交界之地,萊蕪人的性格,兼具了齊文化的冒險開放包容與魯文化的善良淳樸尚德。敢愛敢恨,崇勇尚義的勁兒,一如老薑的那口辛辣,而善良淳樸,也與老姜同樣醇香寬厚,回味無窮。

正是那一百三十多萬如這些“老生薑”一樣的人民,不怕苦累,建設家園,把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建設成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每一個人都在奮鬥,每一個人都享受奮鬥的成果。

最近自己的朋友圈被家鄉的親朋好友刷了屏,有的曬入選全國文明城市之後自己的開心喜悅,有的曬自己為創建文明城市做了多少貢獻,有的曬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不難看出,每一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開心喜悅,今天的全國文明城市,就是對這群可愛的人兒最好的獎賞吧。

萊蕪有兩條母親河,嬴汶河和牟汶河,兩條河分別從東北和東南滾滾西行,最後匯成大汶河,成為黃河的最後一條支流。大汶河的流向與中國大多數的河流相反,汶水倒流成為萊蕪一景,家鄉人民也常常津津樂道於此。

大汶河邊上的大汶口文化(主要遺跡位於泰安市境內),是中國進入父系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而生活在汶河沿岸的人民也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地耕耘奮鬥,從遠古到現在,再到未來。

雖然遠離家鄉,但自己始終關注著這座城市,懷念她的一切,我從來不吝惜對家鄉最直接的表白:I love you!對,這裡再次諧音回俺家方言,就是“俺萊蕪有”!

(文章本網編輯部有改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