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慧農業的發展需要多方力量攜手共進——專訪托普雲農朱旭華

近年來, 智慧農業發展突飛猛進, 眾多技術、資金、人才的流入, 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平臺機遇。 在剛舉辦的“互聯網+現代農業”暨智慧農業高峰論壇上, 就當前智慧農業、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現狀, 主辦方托普雲農副總經理朱旭華接受了採訪, 立足智慧農業的發展生態圈, 呼籲多方力量攜手共同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

“智慧農業作為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 不可能是一家企業能做的完的、做的好的, 要想持續健康發展, 還需要更多的合作共贏、互幫互助。 ”在朱旭華看來,

這種合作並不是簡單的你依附我, 我依附你, 而是產生倍增效應, 1+1一定要大於2。 一號檔代表政府的引導和市場的方向, 尤其是農業供給側改革這個概念。 一些電商的人認為今年一號檔的側重點是電商, 做物聯網的認為是物聯網, 做食品安全的認為是食品安全, 這都是比較孤立的想法。 所有這些板塊都是供給側, 都是智慧農業的組成部分, 都是農業改革的一部分。

如今, 智慧農業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新風口, 傳統粗放式的農業需要利用大資料進行產業轉型升級。 通過新一代物聯網、大資料、3S等資訊化技術有效整合省市縣各級涉農資源, 構建互聯共用的“互聯網+農業”資訊服務體系, 最終實現科學指導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政府決策監管和社會公眾服務。

在智慧農業大資料的應用方面, 托普雲農除了打造一套系統化的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之外, 還不斷整合物聯網與大資料的資源, 努力打造智慧農業雲平臺。

據悉, 托普雲農從2010年開始, 就導入了“互聯網+”的概念。 在原先的設備基礎之上進行反覆運算升級, 把原先的單機版變成網路版, 把原有的感測器變成線上監測感測器, 原先的一個資料端變成現在的雲端處理。 在托普雲農的朱旭華看來, “我們即是連接者, 也是被連接者。 我們即是產品的提供者, 也是產品的推廣者。 無論是從事農資行業, 還是經營農業電商, 都可以相互整合, 借助資源嫁接來助推行業的整體發展。 ”

目前, 托普雲農已與海康威視、中國電商縣域聯盟、金禾天成、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大疆創新科技等多家企業簽署了跨領域、跨行業的戰略合作協定,

踐行產業合作的新戰略。 一方面整合上下游資源, 另一方面誠邀行業同仁, 攜手眾多力量共同打造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作為一項龐大的工程, 眼下無論在技術、產品、人才、資源等方面, 都存在很多制約因素。 對於智慧農業的未來, 朱旭華談到, 還需要用創新去尋找方向, 用創新去突破, 用創新去挖掘。 無論是產品技術上的創新、運營模式的創新、客戶服務的創新, 要將互聯網+元素融合到智慧農業的方方面面。 把行業當中有特色有優勢的產品相互整合對接, 從而實現倍增效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