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永做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紮根生活沃土 服務牧民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在錫林郭勒盟引起強烈反響

在文化強盟的建設實踐中展現新作為做出新貢獻

11月22日, 錫盟委書記羅虎在主持召開2017年第36次委員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的回信重要指示精神, 要求各地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回信重要指示精神, 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黨中央關於文化建設的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有關工作要求緊密結合, 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建設文化強盟的實際行動, 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熱潮。

自11月21日, 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的回信後, 在錫盟廣大幹部群眾中迅速引起熱議, 特別是在全盟烏蘭牧騎隊員中引起的反響更為熱烈。

在11月23日至26日, 記者在蘇尼特右旗採訪當中看到, 這裡的每一名烏蘭牧騎隊員都把總書記回信的電子版下載到手機裡, 只要有空就反復學習, 互相交流討論。 就在收到回信的當晚, 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鋼寶力道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連夜創作了好來寶作品《乘愛啟程》。 他說,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既是肯定也是鼓勵, 既是鞭策又是希望。 今後, 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 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 紮根基層、服務群眾, 努力創作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 為全盟文藝事業繁榮興盛貢獻力量、再立新功。

“11月21日下午, 我從各大媒體平臺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的回信,

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來來回回讀了好幾遍, 激動得都睡不著覺了。 ”見到錫林郭勒盟烏蘭牧騎藝術總監寶音時, 他的喜悅之情久久不能平復: “12歲時, 我就成為了東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的一員, 對烏蘭牧騎的感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烏蘭牧騎培養了像我一樣許許多多的隊員, 我們也見證了烏蘭牧騎的發展壯大。 今天, 烏蘭牧騎再次得到党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寄予厚望, 我相信所有的烏蘭牧騎隊員都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 ”

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的回信, 情真意切、意蘊深厚。 習總書記回信重要指示精神鼓足了鑲黃旗烏蘭牧騎演員們紮根生活沃土,

服務牧民群眾, 推動文藝創新的幹勁兒, 他們決心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轉化為開啟新征程的動力, 努力建設富裕文明美麗家鄉。 烏蘭牧騎的演員們還向旗委宣傳部主動請纓, 決心把總書記的囑託轉化為實際行動, 用“文藝精品+理論食糧”, 回饋草原, 服務牧民。

西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隊長阿榮高娃剛剛帶隊從銀川演出歸來, 她說:“當隊員們聽到這個喜訊後, 大家不約而同地唱起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表達喜悅之情。 這麼多年來, 我們的烏蘭牧騎能夠受到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喜愛, 能夠不斷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就是牢牢把握了‘紮根生活沃土, 服務牧民群眾’這個宗旨。

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託, 繼續傳承和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為群眾送去更多的精神食糧。 ”

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在阿爾山廣大幹部群眾和文藝工作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發揚烏蘭牧騎精神 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

“巍巍大興安, 托起著故鄉的祈福, 神奇的聖泉, 哺育著人們的安康……欣賞著阿爾山美麗的風景, 今年我們創作了《讚美阿爾山》這首蒙語歌曲。 ”阿爾山市烏蘭牧騎老隊員畢力格說, “從24歲時參加烏蘭牧騎, 這10年裡我和阿爾山烏蘭牧騎共同成長。 總書記在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中說很高興地看到了烏蘭牧騎的成長與進步。 這對我們是一種鼓舞, 也是激勵, 我們會繼續發揚烏蘭牧騎精神, 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

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勉勵大家繼續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阿爾山市廣大幹部群眾和文藝工作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總書記的回信是對烏蘭牧騎隊員們的親切關懷,更是對全市幹部群眾和文藝工作者的巨大激勵和鞭策。

阿爾山是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阿爾山烏蘭牧騎成立10年,隊員10名。雖然成立時間短、隊伍人員少,可是僅2017年已經演出100餘場。通過開展精准扶貧文化下鄉、參與中俄蒙消夏音樂節等文化活動,充分發揮了文藝輕騎兵的作用。

從事文藝工作8年多的阿爾山市作協主席肖光在《人民日報》上看到總書記給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後說:“總書記回信中指出‘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為了創作出深入人心的作品,我曾多次下基層調查研究,貼近實際,主編創作了《阿爾山故事傳說》《認知阿爾山》等詩集,希望能以更多紮根人民的優秀作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前輩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帶上馬頭琴奔走在各個牧區,為牧民們表演節目,讓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傳遞著黨的聲音和關懷。時至今日,烏蘭牧騎仍然奔走在第一線,下鄉演出,為大家帶來歡聲笑語。今後,我們會更加努力的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用充滿生活氣息的作品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阿爾山市烏蘭牧騎現任隊長鄭明明激動地說。

阿爾山市文化館館長張彥生說:“總書記在回信中的勉勵,也是對我們文藝工作者的要求。我們會繼續培育、帶好文藝團隊,號召更多的文藝工作者下基層,開展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把文藝活動送到家鄉的各個地方。”

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

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勉勵大家繼續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在阿爾山市廣大幹部群眾和文藝工作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總書記的回信是對烏蘭牧騎隊員們的親切關懷,更是對全市幹部群眾和文藝工作者的巨大激勵和鞭策。

阿爾山是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阿爾山烏蘭牧騎成立10年,隊員10名。雖然成立時間短、隊伍人員少,可是僅2017年已經演出100餘場。通過開展精准扶貧文化下鄉、參與中俄蒙消夏音樂節等文化活動,充分發揮了文藝輕騎兵的作用。

從事文藝工作8年多的阿爾山市作協主席肖光在《人民日報》上看到總書記給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後說:“總書記回信中指出‘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為了創作出深入人心的作品,我曾多次下基層調查研究,貼近實際,主編創作了《阿爾山故事傳說》《認知阿爾山》等詩集,希望能以更多紮根人民的優秀作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前輩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帶上馬頭琴奔走在各個牧區,為牧民們表演節目,讓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傳遞著黨的聲音和關懷。時至今日,烏蘭牧騎仍然奔走在第一線,下鄉演出,為大家帶來歡聲笑語。今後,我們會更加努力的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用充滿生活氣息的作品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阿爾山市烏蘭牧騎現任隊長鄭明明激動地說。

阿爾山市文化館館長張彥生說:“總書記在回信中的勉勵,也是對我們文藝工作者的要求。我們會繼續培育、帶好文藝團隊,號召更多的文藝工作者下基層,開展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把文藝活動送到家鄉的各個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