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晉源區政府出臺專項獎勵補貼政策

本報11月27日訊今日, 記者來到難老泉畔赤橋村, 村民任玉龍正坐在稻田邊休息。 “今年是我們村復種水稻的第二個年頭, 全村種植的500畝水稻長勢喜人, 畝產可達1200斤左右, 按去年行情, 每斤都可以賣到7到8元。 ”種了一輩子大米的任玉龍臉上掛滿了笑容。

晉祠大米種植歷史悠久, 因難老泉水潤澤而與眾不同, 是太原農耕文化的品牌和榮耀。 晉祠大米曾因泉水在資源型經濟喧囂中的破壞而銷聲匿跡, 如今重獲新生。 今年來, 晉源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以生態保護和修復為引領,

以政策扶持為抓手, 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 打好政策、生態、市場3張牌, 讓晉祠大米再飄香。

激發耕種熱情, 出好政策牌。 晉源區政府出臺了專項獎勵補貼政策:農民恢復種植一畝稻田, 可獲1000元資金補助;農民每年種植一畝水稻, 政府再補貼300元。 專項補助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 也為村民增產增收創造了條件, 更為晉祠大米復種提供了有力保障。

晉源區採用大戶承包的方式, 用市場化手段, 通過土地流轉, 置換農民手中的土地使用權, 將種植面積逐步擴展, 進一步保證了水稻的規範化、標準化和集約化種植;聘請省農科院專家和技術人員, 培育“晉稻7號”“晉稻8號”“晉稻10號”3個優良新稻種, 並大面積推廣;購置插秧機、收割一體機等機具,

進行機械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 節約了水稻插秧的成本和時間, 提高了種植效率。 一系列密集的市場化手段和措施, 調動和激發了稻農的耕種熱情, 晉祠大米的復種面積大幅提高, 口感品質接近歷史最好水準, 晉祠大米品牌重獲新生。

此外, 晉源區通過整治西邊山地區, 關停搬遷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業, 關井壓采等措施保護和恢復水生態環境。 同時將西邊山地區作為植樹造林的主戰場, 僅2015年、2016年兩年造林1萬余畝, 充分涵養了區域水源, 水生態恢復效果明顯。 據水文觀測顯示, 2008年至今, 難老泉地下水位累計上升24.56米左右。 地下水位離難老泉泉口為4.20米左右, 較去年同期上升0.39米, 回升顯著。 水位回升、水量增大給保護和恢復晉祠大米帶來了希望和信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