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黃道鄉“四個從嚴”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

萬山區黃道鄉圍繞造就一支素質高、能幹事、作風好的村幹部隊伍, 堅持從嚴選拔、從嚴教育、從嚴監督、從嚴考核, 有效提升了村幹部規範化建設水準, 為夯實基層組織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

從嚴選拔任用, 選優配強班子。 嚴格選任標準, 在遵照有關法規條例對村幹部選任資格條件嚴格把關的基礎上, 按照思想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一好雙強”標準好中選優、優中選強, 用高標準選標準高的人。 大力培養後備幹部, 出臺《關於加強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的意見》, 採取黨員推薦、群眾推薦、組織考察相結合的辦法,

先後從知識青年、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青年中推選出後備幹部45人, 為村幹部隊伍建設提供了活水源泉。 積極拓寬選拔管道, 採取公開選拔、“兩推一選”等方式, 引導經濟能人、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大學畢業生、優秀後備幹部走上了村幹部崗位, 全鄉村主要幹部中經濟能人、致富帶頭人占到75%。

從嚴教育培養, 提升素質能力。 每年投入專項經費, 組織大規模培訓活動, 邀請專家教授授課、到附近區縣現場參觀學習等方式, 為村幹部在招商引資、征地拆遷、專案落地、環境保障等方面支招。 依託道德講堂、農村黨員現代遠端教育等平臺, 採取“請進來”與“走出去”、“分層次”與“分類別”、“點題式”與“功能表式”相結合等形式,

幫助村幹部開闊視野, 理清工作思路, 增強發展經濟、促進和諧的能力。 鄉村堅持“三會一課”制度, 定期召開村幹部學習會, 通過舉行黨員電化教育、定期開展讀書看報等學習活動, 加強村幹部對政策、法律知識和科學知識的學習。 今年來, 累計培訓45個班次2800餘人次, 村幹部逐步從“經驗型”向“知識型”、“能力型”轉變, 切實增強了致富帶富能力, 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嚴監督管理, 規範用權行為。 注重多環節管理監督, 出臺《黃道鄉村幹部規範化管理暫行辦法》, 健全完善村幹部日常出勤、去向公示、外出管理等制度, 特別對村幹部上下班、請銷假、坐班值班等做出具體規定, 讓村幹部既“不敢走”, 也“走不了”。 完善村級事務決策制度,

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 在村級重大決策中,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 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切實落實黨員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 堅持黨務、村務流程化管理, 規範村級辦事流程, 定期公開公示黨務、村務、財務以及涉及民生的低保、救助、計生獎扶對象等名單, 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全鄉11個村居選舉產生了村民監督委員會, 村監委會主任通過對村務決策、民主管理等環節全程監督, 切實規範村幹部的用權行為, 促進權力在陽光運行。

從嚴考核評價, 確保履職盡責。 全面推行村幹部任期目標責任制管理, 通過公開承諾亮諾、履諾評諾, 把村上經濟發展、農民增收以及党的建設等過去的“軟”任務變成了硬性指標,

變成了考核村幹部的主要內容, 使村班子和村幹部幹有目標、管有依據、評有尺規。 認真落實省、市、區關於村幹部補貼的新政策, 制定出臺《黃道鄉村幹部補貼實施辦法》, 村幹部年均7200元的績效補貼與年終考核掛鉤, 根據村幹部日常出勤、平時工作、群眾評議以及工作實績情況確定考核等次, 作為選拔任用、評先樹優、獎優罰劣等的重要依據, 進一步激發了村幹部工作熱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