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長安區: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今年以來, 西安市長安區扎實開展扶貧物件核實和資料清洗工作, 共確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801戶5565人。 這些群體儘管在全區總人口中占比不足1%, 但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 為此, 長安區委、區政府圍繞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要求, 全面實施“12345”工程, 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脫貧攻堅“組合拳”。

“智慧脫貧”平臺 讓幫扶更精准

11月28日, 西安市長安區扶貧辦的電話響起, 來自五星街道辦事處的幫扶幹部熊毅打來電話, 稱自己在貧困戶家中, 已經把幫扶日誌和幫扶照片上傳至長安“智慧脫貧”平臺, 查詢是否傳到後臺。

經過工作人員的操作, 這些資訊被迅速輸入到長安“智慧脫貧”平臺中。

今年9月以來, 西安市長安區與百度創新公司合作, 自主研發建設了長安“智慧脫貧”平臺。 該平臺涵蓋全區扶貧總體情況、貧困戶類別及致貧原因、貧困戶基本資訊、精准幫扶計畫、駐村聯戶幹部管理, 以及採取的精准幫扶措施和成效等模組。 一方面, 通過“智慧脫貧”平臺, 可對貧困人口、致貧原因、脫貧措施等所有資訊進行數位化處理, 做到直觀可視。 另一方面, 可通過對全區幫扶幹部進行跟蹤式管理, 實現對貧困戶動態化監測, 做到“缺什麼、幫什麼、補什麼”, 實現精准幫扶、穩定脫貧。 目前, 長安“智慧脫貧”平臺已全面上線運行。

實施兩大行動 增強“造血”功能

為了增強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能力, 西安市長安區今年集中實施了金融扶貧和產業脫貧兩項攻堅行動。 在產業脫貧方面, 他們規劃建設中蜂養殖、苗木花卉等產業片區, 通過建設產業片區, 實現對貧困戶全覆蓋。 針對貧困戶缺乏創業資金的實際, 按照每戶1萬元標準, 該區財政列支2801萬元, 切塊到街道辦事處、直補到農戶, 確保貧困戶創業有資金。 針對貧困戶經營能力較差的實際, 通過推廣“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貧困戶”“農業園區+貧困戶”等模式, 讓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受益。 目前, 該區已有182戶貧困戶將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到農業示範園區, 除每年至少獲得1000元紅利外, 還可以優先到農業園區接受培訓和務工。

在金融扶貧方面,

該區協調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長安支行、中國農業銀行長安支行等4家金融機構, 對有產業發展能力的貧困戶, 鼓勵個人申請貸款, 發展特色產業專案;對缺乏發展能力的貧困戶, 推廣“貧困戶+銀行+龍頭企業”發展模式, 確保貧困戶固定分紅、持續增收。

三大提質工程 提升生活品質

大兆街道辦事處三益村村民董吉利這幾天高興得合不攏嘴, 逢人就說, “入冬前我就住到了新房, 跟做夢一樣, 黨的政策太好了!”董吉利是三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今年, 西安市長安區政府實施了危房改造項目後, 他搬進了新居。

實施精准幫扶, 讓貧困群眾生活達到“兩不愁、三保障”, 這僅僅是達標, 只有切實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品質,

才能讓群眾滿意、社會認可。 今年以來, 西安市長安區自提標準、自籌資金, 實施了脫貧攻堅三大提質升級工程。

健全“四項”機制 精准扶貧不“打折”

脫貧攻堅既是一項政治任務, 也是一項群眾性工作, 需要在不折不扣貫徹上級決策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創新。 今年以來, 西安市長安區結合黨建工作、群眾工作和社會工作特點, 先後創新建立了四項工作機制。

一是創新建立了駐村聯戶幫扶幹部管理機制。 將全區劃分為21個脫貧攻堅“戰區”, 由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對轄區內駐村工作隊、村幹部等各方力量進行統一管理、統一督導、統一考核, 確保各項脫貧攻堅工作標準一致、部署一致、步調一致。 同時, 配套建立了聯席會議、固定幫扶日、定期檢查、學習交流等4項制度,

為精准幫扶工作常態化、規範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創新建立了大學生志願者幫扶機制。 目前, 西安市長安區首支大學生志願者幫扶隊已在高新科技職業學院正式成立, 先後開展理髮、整治環境衛生等活動70多次。 三是創新建立了扶志長效機制。 目前, 該區已評選自立脫貧明星291人。 四是創新建立了黨建引領機制。 在狠抓貧困村黨組織建設, 選優配強黨支部隊伍的基礎上, 把非公企業、農業園區、專業合作社等作為有效載體, 促進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

農村“三變”改革 實現“五個”目標

今年以來, 西安市長安區牢牢把握“三變”改革內涵, 以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統領, 加快實現“無物不股、無奇不股、無事不股、無資不股、無人不股”的目標。

目前,該區在集中推進5個市級“三變”試點村改革的基礎上,將試點範圍擴大到40個村,並以試點村為基點培育打造特色小鎮,有效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同時,該區將農村“三變”改革與產業脫貧、金融扶貧相結合,充分發揮區內涉農企業眾多的優勢,鼓勵貧困戶將產業補助資金、小額貸款委託企業經營管理,使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確保貧困群眾有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該區有943戶貧困戶以小額貸款入股企業,享受到固定分紅實惠。

加快實現“無物不股、無奇不股、無事不股、無資不股、無人不股”的目標。

目前,該區在集中推進5個市級“三變”試點村改革的基礎上,將試點範圍擴大到40個村,並以試點村為基點培育打造特色小鎮,有效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同時,該區將農村“三變”改革與產業脫貧、金融扶貧相結合,充分發揮區內涉農企業眾多的優勢,鼓勵貧困戶將產業補助資金、小額貸款委託企業經營管理,使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確保貧困群眾有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該區有943戶貧困戶以小額貸款入股企業,享受到固定分紅實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