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播撒道德種子 彙聚文明力量——看渭城好人故事的“蒲公英效應”

萬東河, 一名普通的公廁管理員, 八年如一日, 揣著“寧願一人髒, 換來萬人淨”的樸素理念, 默默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 遇困幫困, 遇急幫急, 用執著、用勤勞、用愛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1月份, 萬東河入選敬業奉獻類“咸陽好人”。

像萬東河這樣的好人在渭城還有很多。 近年來, 該區深入開展“人人尚德 文明萬戶”公民思想素質道德提升、道德講堂和“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等系列活動, 湧現出一大批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孝老愛親、敬業奉獻、誠實守信、自強勵志的典範, 好人事蹟如春風化雨, 催生的“蒲公英效應”讓推薦好人、學習好人、爭當好人蔚然成風。

平凡人的視角講述平凡人的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 青海省駐咸陽幹休所老幹部郭銀樹剛由青海高原返回陝西老家離職休養, 在青海工作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因病和車禍相繼去世, 扔下兩個殘缺的家庭和幼年的孫子, 老伴不堪打擊精神失常, 接連不幸讓老人苦不堪言。 1998年, 老人的小兒子結婚了, 馬豔走進了這個家庭, 義無反顧地撐起了這個家。

“屋漏偏逢連陰雨。 ”1999年, 馬豔罹患“席漢氏綜合征”, 需要常年服藥和定期輸血。 即使這樣, 她每天拖著病體服侍公婆, 撫養孩子, 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2003年夏天, 公公因做腰椎手術失敗癱瘓臥床;2011年10月, 災難再次降臨這個多難的家庭, 馬豔的丈夫患了胃癌,

手術後一年就去世。 即使這樣, 馬豔依然沒有放棄, 精心照料好這個家……在社區、街道辦事處的大力舉薦下, 馬豔的故事傳遍大街小巷, 讓人深受感動。 2016年, 馬豔成功登上“中國好人”。

平凡人的視角講述平凡人的故事。 近年來, 渭城區不斷加大好人的推薦力度, 從街辦到部門、從社區到村組, 進行全方位篩選, 鼓勵各街辦、各部門及時發掘和推薦身邊好人, 特別是注重從基層群眾中尋找發現, 並將各街辦、各部門報送好人線索入庫情況納入年終精神文明考核。 湧現出中國好人馬豔, “光膀哥”王弢, “愛心舍友”康強、曹陽, “最美環衛工人”田雅麗、許春芳, “最美少年”姜新昊、柏卓然等一大批好人典範。 截至目前, 該區共有中國好人2人,

陝西好人5人, 市級道德模範14人, 咸陽好人32人。 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撐。

平凡人的故事感化平凡人的心靈

趙銀鳳, 咸陽二紡機一名普通的退休職工, 2005年, 46歲的趙銀鳳被確診為甲狀腺腫瘤, 病情危急。 在她絕望之際, 市總工會、市婦聯向她伸出援手, 她贏得第二次生命。 從此, 趙銀鳳帶著一顆感恩的心, 踏上了慈善之路。

2006年8月, “銀風感恩普濟協會”正式成立, 唯一的基金就是她的愛心和每月800餘元的退休金。 寒來暑往, 從工廠到社區, 從渭城到秦都, 她挨家挨戶去收舊衣服, 每天都背著大包小包走街串巷。 她將收來的衣服一件件洗淨、消毒、熨平整、分類、打包。 她帶著乾糧, 乘公車去偏遠山村挨家挨戶送衣服 ……走過哪些地方她都記不清了。

在她的感召下, 500多位志願者加入到這個收舊衣的團隊中來, 人們不忍心讓趙銀鳳四處去取衣服, 親自把衣服送到她家來……近年來, 趙銀鳳先後被評為咸陽道德模範、入選陝西好人, 成為身邊群眾學習的榜樣。

平凡人的故事感召平凡人的心靈。 近年來, 渭城區依託“道德講堂”、 社區活動中心、農村文化大院等宣傳陣地, 充分發揮單位、社區的宣傳欄、黑板報、閱報欄的作用, 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大力宣傳凡人善舉的故事, 讓人們切身感受到好人就在身邊。 同時, 組織好人代表深入學校、企業、機關、社區、農村進行宣講, 邀請“道德模範”呼秀珍、“窮人慈善家”趙銀鳳等先進人物與廣大幹部群眾互動交流,

讓群眾近距離感受道德的力量, 使崇德尚禮、至善至孝的精神不斷昇華。

平凡人的力量傳承平凡人的美德

呼秀珍, 咸陽道北中學一位70多歲的退休特級返聘教師, 至今仍工作在教學第一線, 被稱為“永不退休的雷鋒”。 從教50多年來, 沒有耽誤過學生一節課, 沒有放棄過一個調皮學生, 沒有收過學生一分錢的補課費, 堅持為“家長學校”公益講課15年, 在《中國婦女報》“呼媽媽家教熱線”欄目中, 為廣大家長指點迷津。

呼秀珍的事蹟被發掘後, 渭城區大力宣傳, 層層推薦, 呼秀珍先後榮獲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標兵, 全國“五好家庭標兵”, 陝西省第二屆道德模範, 陝西省勞動模範, 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陝西省“教書育人終身榮譽獎”等50多項殊榮,她的家庭先後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2012年,市委、市政府將呼秀珍家庭命名為“雷鋒式家庭”,2013年,陝西省委宣傳部組織呼秀珍“雷鋒式家庭”報告團在全省巡迴作報告,呼秀珍“雷鋒式家庭”享譽三秦。

為了讓好人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由渭城區宣導修建的“愛滿人間--呼秀珍雷鋒式家庭”的事蹟展館在道北學校悄然建起。該區還投資140多萬元在道北學校建設好人館,把吳運鐸、趙夢桃、呼秀珍、萬東河、李靜怡等渭城古今好人的事蹟盡收其中;投資60多萬在火車站、鳳凰廣場等人口密集區打造好人廣場,用好人事蹟感染人、教育人,讓平凡人的美德得到傳承和發揚,使好人故事的“蒲公英效應”充分發揮。目前,全區志願團體註冊378個,註冊人數達到51017人,開展志願服務專案1825個,服務總時長25.7小時。

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陝西省“教書育人終身榮譽獎”等50多項殊榮,她的家庭先後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文明家庭”。2012年,市委、市政府將呼秀珍家庭命名為“雷鋒式家庭”,2013年,陝西省委宣傳部組織呼秀珍“雷鋒式家庭”報告團在全省巡迴作報告,呼秀珍“雷鋒式家庭”享譽三秦。

為了讓好人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由渭城區宣導修建的“愛滿人間--呼秀珍雷鋒式家庭”的事蹟展館在道北學校悄然建起。該區還投資140多萬元在道北學校建設好人館,把吳運鐸、趙夢桃、呼秀珍、萬東河、李靜怡等渭城古今好人的事蹟盡收其中;投資60多萬在火車站、鳳凰廣場等人口密集區打造好人廣場,用好人事蹟感染人、教育人,讓平凡人的美德得到傳承和發揚,使好人故事的“蒲公英效應”充分發揮。目前,全區志願團體註冊378個,註冊人數達到51017人,開展志願服務專案1825個,服務總時長25.7小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