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河北官員的治霾表態很及時

摘要

中青評論

王鐘的

3月7日河北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活動, 和先前一樣, 媒體記者最關心的, 依然是這個環繞京津兩大直轄市的省份的環保問題。

石家莊市市委書記邢國輝提出了“三年治霾”之諾——計畫在3年內調整若干工業企業、關閉礦山、壓減水泥產能。 他認為, 大氣污染治理推進到這個程度, “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也是記者的熟面孔, 他說, “問題一定要正視, 老天不幫忙更需人努力, 我們不能靠天吃飯。 ”

經歷無數輪輿論的“窮追猛打”, 可以看到, 對霧霾治理負有守土之責的官員務實了許多。

實事求是地承認問題和困難, 給出具體的解決措施, 是當前治霾工作中洋溢的“好空氣”。

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答記者問

要爭取所有有利於環保的力量, 必須統一官方和民間的兩個輿論場。 對政府而言, 應當耐心做好解釋工作。

比如, 環保部門發佈2016年全年空氣質量數據後, 公眾的感受和資料之間存在差距, 環保部部長陳吉甯就回應說:“現在的問題是冬季空氣污染改善的幅度非常小甚至沒有什麼改善。 ”這種回應有力地解答了公眾的困惑。

環保不能靠天吃飯, 這是任何一個理性人士都應該明白的道理。 “等風來”式的調侃歸調侃, 歸根結底, 每個人都明白周邊環境的改善不能靠天氣。 “老天不幫忙更需人努力”, 河北省環保廳廳長的發言表達了清醒的認識。

目前, 環境保護尤其是公眾集中關注的大氣污染治理, 已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對嚴峻的環境治理形勢, 發展工業的速度可以緩一緩。 去年末,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及國家發改委等制定的配套指標體系中,

大幅提升環境考核項目權重、降低GDP考核權重, 各級政府再也不會把環保當成兒戲。

有別於經濟、社會領域的治理, 環境治理是最難立竿見影的。 環境改善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在一屆政府的有限任期內, 追求量變才是務實的施政理念。 上一屆留給下一屆更好的治理基礎, 才能使得環境改善循序漸進, 最終實現質變。

公眾對治霾成果的理解是直觀的, 大家以是否擁有藍天白雲的好天氣為評判標準。 對政府來說, 啃下難啃的硬骨頭, 群眾自然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