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考語文“圖表題”專項指導:從實踐中得到啟發

中考語文“圖表題”專項複習

圖表題是語言和圖形的綜合題, 具有簡明直觀, 概括性強, 知識覆蓋面廣, 涉及學科多等特點。

流覽近幾年來各地中考語文試題,

我們會注意到, 圖表類材料不時出現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語文試題中, 並有方興未艾的趨向。 這類題型的出現無疑使較為單一的文字材料變得活潑而生動。 而且圖文轉換綜合考查考生對材料的分析能力, 它要求從原始材料中篩選資訊, 進行分析、綜合, 並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觀點。 近年各省市中考語文科的命題, 更加突出對考生語文綜合能力的考查, 注重考生創造能力的發揮, 試題注意情境的設置, 內容更貼近現實生活, 體現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工具性特點。 在這些思想的指導下, 圖表分析題型理應得到重視。 下面談談圖表分析題的解題思路。

圖表題她一般是給出一幅圖表, 要求考生能根據圖表的資訊作出相關的答題,

主要考察學生認圖判斷、查找相關資訊和語言表述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例如:下面是對不同學段學生體育鍛煉的科學性的調查。 閱讀下表, 你得出什麼結論?

體育鍛煉的科學性

參與運動前的準備活動

活動結束做整理

做了

無所謂

不需要

做了

無所謂

沒有

小學

37.3

33.6

29.1

30.7

27.3

42

初中

38.1

33.4

28.5

35.2

32.7

32.1

高中

50.3

24.4

25.3

45.8

15.4

38.8

結論: 。

第一步:仔細審讀扣題旨。 包括審讀圖表的標題、內容和題目要求。 有些細節(如表注)也要認真審讀。

一審標題。 標題往往是對整個圖表內容的概括, 反映了圖表的主題。 因此標題對我們答題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標題, 就圈定了答題的範圍, 把握了答題的主題, 明確瞭解題方向, 答題就不會走題。 上題中圖表的標題為“體育鍛煉的科學性”,

也就告訴我們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學段對體育鍛煉科學性的認識的深淺, 而不僅是不同學段參加體育鍛煉人數的不同了。

二審圖表。 圖表是得出結論或反映問題的主要依據。 在審圖表時, 要特別重視資料變化。 資料的變化往往說明了某項問題, 而這可能正是這個材料的重要之處, 這也是得到結論的源頭。 我們可對圖表中的資料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 在比較中發現變化, 發現差距, 發現問題, 從而得出結論。 上題中, 通過橫向比較表中的資料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學段的學生認識不到體育鍛煉科學性(認為“無所謂”和“不需要”)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要遠遠高於認識到體育鍛煉科學性(“做了”)的比例;通過縱向比較表格中的資料可以看出這樣一種變化趨勢:隨著年級的升高,

“做了”人的數比例越來越高, 而認為“無所謂”和“不需要”的人數比例越來越低。

三審要求。 根據考題要求提供的“資訊”, 帶著“問題”審讀圖表, 使審讀圖表更具指向性, 更準確地把握圖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圖表沒有標題, 但在題目要求中告訴你這是一張什麼圖表時)。 同時也只有根據要求答題, 才能有的放矢, 避免答題偏向。

第二步:認真思考找規律。 在前面仔細審題的基礎上, 根據觀察所得, 結合標題、圖表內容和要求, 運用比較、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思維方法進行思考, 分析出表中有關材料的相互聯繫, 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閱讀圖表首先應讀圖名、讀圖例、讀內容、讀功能、讀附注等環節,

不局限於某一點或某一面, 不放過圖表中的任何一個細節, 進行正面和側面、縱向和橫向的多維思維。 其次, 及時篩選資訊, 努力尋找資訊點, 從圖表中提取有效資訊, 找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揭示圖表的本質和要旨, 然後把資料或圖示資訊轉換成文字, 實現質的飛躍。 上題中, 我們把通過橫向縱向比較看出的內容, 進行分析、綜合、判斷, 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不同學段的學生都不太注意體育鍛煉的科學性, 對體育鍛煉的科學性認識比較膚淺, 但隨著年級的升高注意體育鍛煉科學性的人數比例在提高, 說明對體育鍛煉科學性的認識在提高。 ”

此題要求具體明瞭, 題幹的要旨比較容易把握。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統計結果”,不僅要把圖表的內容敘述清楚,還隱含另一層意思

第三步:準確歸納善表述。首先要根據要求來答題,問什麼答什麼,怎樣問怎樣答;其次,歸納概括是這類題目的共同點,不少題目常有字數限定,所以語言表達一定要簡明、扼要、有條理。上題的結論就可以概括為“學生普遍對體育鍛煉的科學性認識較膚淺,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對此認識也逐漸提高。”

總之,解答看圖表述題時一個完整的過程:仔細審題是前提,認真思考是關鍵,準確表述既是目的又是終結。只要掌握瞭解題技巧,進行一定的訓練,重點抓好書面表達的準確性,就一定能做好圖表分析題的。

年代

土地沙漠化面積

(單位:平方公里)

沙塵暴發生次數

(單位:次)

典型受災情況

70年代

1560

13

降塵25600噸/平方公里

80年代

2100

14

20萬畝農作物受害,直接經濟損失5000多萬元

90年代

2460

23

46.1萬畝農作物受害,11.09萬頭(只)牲畜死亡,156萬人受害,直接經濟損失8億元

從時間、土地沙漠化面積、沙塵暴發生次數和典型受災情況四方面概括,如果只是逐一說明表格內容,就不合要求。明白了這一道理,答案就不難得到:70年代到90年代,我國土地沙漠化面積越來越大,沙塵暴發生次數越來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

【解答圖表分析題要把握好四個方面】:

1.注重整體閱讀。對這類考題,應當先對材料或圖表資料等有一個整體的瞭解,把握一個大主題或方向。要通過整體閱讀,搜索有效資訊。

2.重視資料變化。資料的變化往往說明了某項問題,而這可能正是這個材料的重要之處,這也是得到觀點的源頭。

3.注意圖表細節。圖表中一些細節不能忽視,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圖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題要求。根據考題要求進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時考題要求往往對內容有一定的提示性。這樣,比較分析有關內容,就可準確回答問題。

5.簡要歸納概括。解答這類問題的共同點是歸納概括。解答前,要正確分析圖表中所列內容的相互聯繫,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分析出有關材料的內在聯繫,再歸納概括為一個結論,也就符合簡答要求了。

【隨堂練習】

1.下面是一份對200名初中生課外閱讀的調查情況表,請根據這個調查情況,回答後面的問題。

初中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統計表

閱讀內容

人數

百分比

卡通畫

112

56%

時文雜誌

32

16%

武俠小說

30

15%

文學名著

26

13%

①從表中資料可以得出一個結即:

②看了這一統計結果,你對同學的建議是:

2.認真閱讀圖表,完成下列三小題。(3分)

某市職業技術類學校招生及就業情況統計表

年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職業技術類學校錄取新生人數

占初中畢業生總人數的百分比

50.01%

50.02%

50.01%

職業技術類學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

80.76%

84.48%

87.35%

職業技術類學校應屆優秀畢業生就業率

99.95%

99.97%

100%

上表顯示的資料表明:

①近三年,該市職業技術類學校錄取新生人數占初中畢業生總人數的百分比呈現出的態勢。

②近三年,該市職業技術類學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呈現的趨勢。

③職業技術類學校學生可以從以上資料中得到這樣的啟示:職業技術類學校的學生只要

3.分析下面的表格內容,把表格傳達的主要資訊補寫完整。

世界城市化進程:擁有8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數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

全世界

11

23

36

發達國家(地區)

6

6

6

發展中國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擁有80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數量,由1975年的11個發展到23個,其中增加的12個全都來自發展中國家。預計到2015年,

。由此可見,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城市化進程中 。

4、觀察下面表格,分析看表格反映的情況說明了什麼問題?請簡要回答。

科學家姓名

伽利略

牛頓

愛迪生

楊振寧

李政道

年齡

17歲

24歲

32歲

33歲

34歲

30歲

取得的成果

發現鐘擺原理

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發明白熾燈

發明電車

共同發現了宇稱不守恆定律,榮獲諾貝爾物理獎

上面表格反映的情況說明了什麼問題?請簡要回答。

5、近年來,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學段農村戶口的學生實行免收學雜費的優惠政策。下面是某實驗學校近三年學生人學及收費情況統計表,請認真觀察後答題。

名稱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享受“兩免一補”的人數

172

350

686

享受免雜費的人數

0

0

512

未享受優惠的人數

886

746

0

學生總人數

1058

1096

1198

入學率

97.7%

98.2%

99.1%

從上表中可以得出什麼主要資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緣志願者”收集了以下兩則材料,準備在向水庫周邊群眾發放宣傳材料中,說明我們今天的節水效果並不明顯,節水工作還很艱巨。請你從下面兩則的材料中概括出一條資訊,使他們的宣傳材料更有說服力。(2分)

某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年用水量統計表

年 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用水量

35噸

34.5

34.0

33.2

33.1

33.05

某企業回水利用率統計表

年 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利用率

5.1%

5.3%

5.5%

5.7%

5.9%

6.0%

答:

答題技巧:

①對圖表基本內容進行概述:要忠實於圖表,不要想像或虛構,主語一般是題目的調查物件,謂語部分概括主要資料的變化。一般用主謂句陳述。

②第二問一般問從該圖中得出什麼觀點或結論。

答題要思考比較數字後得出的結果+調查的目的或調查得出的結果所蘊含的意義。

答案用語不能離開調查的物件、目的,可優先選用題幹(表題)中的詞語

參考答案:

1、①大多數初中生課外閱讀喜歡看卡通畫而不喜歡閱讀文學名著 ②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 ①穩定②上升③不自暴自棄,努力學習,就不難就業

3、8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將發展到36個,增加的數量仍全部來自發展中國家“扮演了主要角色”或“起決定性作用”。

4、青年時期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時期。

5、1)近三年來,國家對農村學生扶持(或優惠或實行免收學雜費)力度逐年加大。

(2)2006年,所有農村學生都免收學雜費,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享受了“兩免一補”。

(3)近三年來,隨著國家幫扶力度的加大,學生入學人數逐年上升。(答對一點可得分)

6、城鎮居民節水量少,企業回水利用率低。

題幹的要旨比較容易把握。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統計結果”,不僅要把圖表的內容敘述清楚,還隱含另一層意思

第三步:準確歸納善表述。首先要根據要求來答題,問什麼答什麼,怎樣問怎樣答;其次,歸納概括是這類題目的共同點,不少題目常有字數限定,所以語言表達一定要簡明、扼要、有條理。上題的結論就可以概括為“學生普遍對體育鍛煉的科學性認識較膚淺,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對此認識也逐漸提高。”

總之,解答看圖表述題時一個完整的過程:仔細審題是前提,認真思考是關鍵,準確表述既是目的又是終結。只要掌握瞭解題技巧,進行一定的訓練,重點抓好書面表達的準確性,就一定能做好圖表分析題的。

年代

土地沙漠化面積

(單位:平方公里)

沙塵暴發生次數

(單位:次)

典型受災情況

70年代

1560

13

降塵25600噸/平方公里

80年代

2100

14

20萬畝農作物受害,直接經濟損失5000多萬元

90年代

2460

23

46.1萬畝農作物受害,11.09萬頭(只)牲畜死亡,156萬人受害,直接經濟損失8億元

從時間、土地沙漠化面積、沙塵暴發生次數和典型受災情況四方面概括,如果只是逐一說明表格內容,就不合要求。明白了這一道理,答案就不難得到:70年代到90年代,我國土地沙漠化面積越來越大,沙塵暴發生次數越來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

【解答圖表分析題要把握好四個方面】:

1.注重整體閱讀。對這類考題,應當先對材料或圖表資料等有一個整體的瞭解,把握一個大主題或方向。要通過整體閱讀,搜索有效資訊。

2.重視資料變化。資料的變化往往說明了某項問題,而這可能正是這個材料的重要之處,這也是得到觀點的源頭。

3.注意圖表細節。圖表中一些細節不能忽視,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圖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題要求。根據考題要求進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時考題要求往往對內容有一定的提示性。這樣,比較分析有關內容,就可準確回答問題。

5.簡要歸納概括。解答這類問題的共同點是歸納概括。解答前,要正確分析圖表中所列內容的相互聯繫,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分析出有關材料的內在聯繫,再歸納概括為一個結論,也就符合簡答要求了。

【隨堂練習】

1.下面是一份對200名初中生課外閱讀的調查情況表,請根據這個調查情況,回答後面的問題。

初中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統計表

閱讀內容

人數

百分比

卡通畫

112

56%

時文雜誌

32

16%

武俠小說

30

15%

文學名著

26

13%

①從表中資料可以得出一個結即:

②看了這一統計結果,你對同學的建議是:

2.認真閱讀圖表,完成下列三小題。(3分)

某市職業技術類學校招生及就業情況統計表

年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職業技術類學校錄取新生人數

占初中畢業生總人數的百分比

50.01%

50.02%

50.01%

職業技術類學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

80.76%

84.48%

87.35%

職業技術類學校應屆優秀畢業生就業率

99.95%

99.97%

100%

上表顯示的資料表明:

①近三年,該市職業技術類學校錄取新生人數占初中畢業生總人數的百分比呈現出的態勢。

②近三年,該市職業技術類學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呈現的趨勢。

③職業技術類學校學生可以從以上資料中得到這樣的啟示:職業技術類學校的學生只要

3.分析下面的表格內容,把表格傳達的主要資訊補寫完整。

世界城市化進程:擁有8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數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

全世界

11

23

36

發達國家(地區)

6

6

6

發展中國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擁有800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數量,由1975年的11個發展到23個,其中增加的12個全都來自發展中國家。預計到2015年,

。由此可見,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城市化進程中 。

4、觀察下面表格,分析看表格反映的情況說明了什麼問題?請簡要回答。

科學家姓名

伽利略

牛頓

愛迪生

楊振寧

李政道

年齡

17歲

24歲

32歲

33歲

34歲

30歲

取得的成果

發現鐘擺原理

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發明白熾燈

發明電車

共同發現了宇稱不守恆定律,榮獲諾貝爾物理獎

上面表格反映的情況說明了什麼問題?請簡要回答。

5、近年來,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學段農村戶口的學生實行免收學雜費的優惠政策。下面是某實驗學校近三年學生人學及收費情況統計表,請認真觀察後答題。

名稱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享受“兩免一補”的人數

172

350

686

享受免雜費的人數

0

0

512

未享受優惠的人數

886

746

0

學生總人數

1058

1096

1198

入學率

97.7%

98.2%

99.1%

從上表中可以得出什麼主要資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緣志願者”收集了以下兩則材料,準備在向水庫周邊群眾發放宣傳材料中,說明我們今天的節水效果並不明顯,節水工作還很艱巨。請你從下面兩則的材料中概括出一條資訊,使他們的宣傳材料更有說服力。(2分)

某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年用水量統計表

年 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用水量

35噸

34.5

34.0

33.2

33.1

33.05

某企業回水利用率統計表

年 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利用率

5.1%

5.3%

5.5%

5.7%

5.9%

6.0%

答:

答題技巧:

①對圖表基本內容進行概述:要忠實於圖表,不要想像或虛構,主語一般是題目的調查物件,謂語部分概括主要資料的變化。一般用主謂句陳述。

②第二問一般問從該圖中得出什麼觀點或結論。

答題要思考比較數字後得出的結果+調查的目的或調查得出的結果所蘊含的意義。

答案用語不能離開調查的物件、目的,可優先選用題幹(表題)中的詞語

參考答案:

1、①大多數初中生課外閱讀喜歡看卡通畫而不喜歡閱讀文學名著 ②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 ①穩定②上升③不自暴自棄,努力學習,就不難就業

3、8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將發展到36個,增加的數量仍全部來自發展中國家“扮演了主要角色”或“起決定性作用”。

4、青年時期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時期。

5、1)近三年來,國家對農村學生扶持(或優惠或實行免收學雜費)力度逐年加大。

(2)2006年,所有農村學生都免收學雜費,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享受了“兩免一補”。

(3)近三年來,隨著國家幫扶力度的加大,學生入學人數逐年上升。(答對一點可得分)

6、城鎮居民節水量少,企業回水利用率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