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德興股份:用工業理念,發展現代農業,探索標準化可複製豬場模式

六合諮詢第190家公司198篇研報

全文 5,845 字

預計閱讀 11 分鐘

注重產學研結合, 生豬育種領域國內領先

德興股份專注生豬養殖與銷售21年,

產品主要包括商品豬、仔豬、種豬, 開創“自繁自養一體化生態養殖模式”, 打造環境友好、綠色健康的生豬生態養殖產業。 公司是集種豬繁育、豬苗培育、商品豬養殖、現代化豬場建設及技術推廣於一體的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 立足廣東養殖基地, 依託獨有標準化可複製豬場建設模式, 向全國其他地區延伸。

公司注重環境友好, 保護動物福利, 獲業內認可。 公司先後被國家農業部授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生豬標準化示範場”、“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國家設施農業裝備與技術示範單位”;被農業部全國畜牧總站授為“全國豬聯合育種協作組成員單位”;為“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畜牧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在國際上獲得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福利養殖金豬獎”、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示範農場”稱號。

公司用工業理念, 發展現代農業, 建設標準化可複製性豬場。 公司推廣建設現代化的環保集約型豬場, 在充分利用土地基礎上, 合理配備智慧化養殖設備, 開創國內領先自繁自養一體化養殖模式, 建立標準化生態養殖基地十餘個, 助力各豬場生產流程與產品的一致性控制。 公司逐步構建全國各區域自有豬場佈局, 依託遍佈各地生豬可持續供應能力, 全方位開拓當地商品豬、仔豬、種豬市場。

公司在育種領域國內領先, 優化種豬繁育系統, 打造自有種豬品牌。

公司在種豬育種領域具有多年理論研究與實踐基礎, 建立國家生豬育種核心場、省級種豬場, 培育出“綠都”杜洛克種豬。 公司在引進優質種豬基礎上, 與美國謝福種豬基因育種有限公司、美國國家種豬登記協會同步育種合作, 構建達到國際標準的育種體系, 提高優質良種基因穩定性, 優化種豬繁育系統, 打造自有種豬“德興品牌”, 豬仔2016年產量近25萬頭。

公司注重產學研結合, 積極與科研院校、同行企業開展合作。 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校簽訂農業科技專案合作開發協定, 研究開發技術創新;將技術研發應用于新品種培育、節能減排, 依託科技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公司與同行企業互派骨幹團隊,

到生產現場技術交流, 重點提高種豬育種、疫病防治、生產管理能力。

多次逆市擴張, 成就行業龍頭。 擁有十多年打漁經驗的姚輝德, 1996年初看到一個關於新希望集團劉永好的報導後, 萌生養豬想法;在走訪正大康地牧業基地之後, 姚輝德從該基地引進50頭母豬, 轉行養豬。 1998~2002年行業低谷, 汕頭地區有近半數豬場倒閉, 姚輝德逆市擴大規模, 2002年有存欄母豬五六百頭。 2003年姚輝德四處籌資, 拿下存欄1,000多頭原種豬的正大康地基地。 隨後低迷的行情開始攀升, 2005年公司母豬養殖規模達4,000頭。 在2014年行情低迷時期, 德興再次逆勢而行, 擴大養殖規模, 2015年母豬存欄量達1.5萬頭, 在2015~2016年生豬市場回暖中獲利。

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從業經驗豐富, 業內影響力強。

董事長、總經理姚輝德, 1959年生, 現任汕頭市人大代表、汕頭市養豬協會會長、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畜牧業協會副會長。 技術總監余功本, 1985~1995年任職湖北沙洋農場管理局;1995~2013年與正大集團從事養豬技術管理, 歷任副經理、副總經理、總監等;2013~2014年, 任湖北襄大實業集團養豬公司總經理;2014~2015年, 任正邦集團東北區副總經理。

公司1996年成立, 目前共有5家全資子公司、5家分公司, 總股本5,177萬股。 公司2014~2016年員工人數分別為274人、311人(+13.5%)、348人(+11.9%)。

截至2016年末公司員工結構(單位:人)

董事長、總經理姚輝德,直接持有公司1,505萬股(占29.1%);董事、董事長助理陳麗群,直接持有公司987萬股(占19.1%),並通過控制德鵬投資間接持有公司313萬股(占6.0%)。姚輝德、陳麗群夫婦合計持有公司2,805萬股(占54.2%)。公司股東姚志鵬、姚志翔為姚輝德與陳麗群之子;姚燕青、姚燕雲為姚輝德與陳麗群之女。

公司股權結構圖

公司申報上交所IPO,擬發行不超過1,726萬股,募集6.0億,主要用於現代化智慧養殖基地建設,擬投入6.0億。公司將引進歐洲生豬養殖配套設備,綜合國外先進養殖模式和德興養殖經驗,建造歐洲標準的規模化豬場,打造綠色生態園林式豬舍,實現低碳畜牧;進一步提升公司生豬養殖自動化程度,預計生產效率提高一倍,平均每人飼養250頭母豬,每頭母豬每年可提供超過25頭斷奶仔豬,高於國內平均水準。

募集資金情況(單位:百萬元)

中國生豬產銷量領先全球,規模化轉型推動養殖水準提升

全球生豬養殖主要集中在中國、歐盟、美國等國家地區,中國生豬產量世界第一。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2016年中、歐、美國地區豬肉產量分別為0.52億噸、0.23億噸、0.11億噸,占世界總產量80%以上。世界豬肉產量從2012年1.07億噸到2016年1.08億噸,基本保持穩定。2012~2016年,中國豬肉產量遙遙領先世界其它國家,約占世界豬肉總產量50%;其次是歐盟與美國,豬肉產量分別約占全球總產量20%和10%。

2012~2016年世界主要豬肉生產國豬肉產量(單位:千噸)

豬肉消費量與生產量水準基本一致,中國豬肉消費量世界第一。中國豬肉消費量近五年一直居於世界首位,占世界總消費量50%以上,其次是歐盟和美國。中、歐、美三大消費主體共占全球總消費量約80%。

2012~2016年世界主要國家豬肉消費量(單位:千噸)

歐盟及美國生豬養殖業總體水準高於中國。美國盛產玉米,擁有豐富的飼料資源,養殖成本低;同時良種培育技術領先,在國際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2006年開始,美國豬肉市場超過60%供給來自年存欄量5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經營模式上,以大型肉類企業為代表的一體化生產模式在美國生豬養殖業中占主導地位。這些企業覆蓋包括飼料加工、遺傳育種、生豬養殖、生豬屠宰及肉製品加工等產業環節,形成全產業鏈聯動。國家建立了完善的畜牧業生產信貸制度、市場訊息服務體系及成熟的生豬期貨交易市場來調節生產,養殖業總體規範程度高,運行有序。

歐盟生豬養殖業總體水準較高,丹麥、荷蘭為主要養殖國家。丹麥、荷蘭豬業協會規定養豬規模與土地面積比例,極力推行動物福利養殖模式(為生豬提供安全、自由、優質的自然環境,使其免受疫病、惡劣天氣侵襲)。與美國規模化集約生產模式不同,丹麥主要以家庭農場經營方式為主,養豬場與農田處於同一生產區域,豬場排出的糞汙被轉化為天然肥料加以利用。丹麥生豬養殖各環節由專業化主體運營,其中公豬精液由全國範圍內測定選育出的最優秀的公豬站供應,病死豬和屠宰場的廢棄物由專門工廠進行回收處理。丹麥總體養殖技術水準較高,PSY值(每頭母豬每年提供斷奶仔豬數量)可達30頭。丹麥對歐洲其他國家出口豬苗,其商品豬也銷往世界80多個國家地區。

中國在養殖技術及養殖成本上與其他先進養殖國家存在較大差距,規模化養殖帶動總體養殖水準持續提升。中國現階段養殖方式仍以農戶散養為主,生產方式停留在原始的家庭圈養階段。散養戶生產具有很大盲目性,對市場預測及抗市場風險能力差,小生產與大市場間矛盾問題突出。國內養殖業規模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自動化及資訊化應用水準明顯進步,總體養殖水準不斷提高,中國生豬養殖業處於轉型階段的開端,未來發展勢態良好。現階段生豬養殖模式主要包括散養及規模養殖兩種模式,散養模式一般以家庭養殖模式為主,規模養殖主要有“公司自繁自養”及“公司+農戶”兩種模式。

國內主要生豬養殖模式

國內商品豬出欄量總體保持穩定,商品豬出欄量從2012年6.96億頭到2016年6.85億頭,存欄量有所下降。。2015年受2014年市場價格低迷、養殖積極性下降等因素導致下滑外,之前年份保持增長;2016年由於受環保政策實施影響,仍有所下降,但下降趨勢減緩。2012~2016年存欄量受市場變化影響,有所下滑。

2012~2016年國內商品豬存出欄情況(單位:萬頭)

國內生豬市場產銷量基本對等,市場缺口小。豬肉占國內肉類消費總量60%左右,產量從2012年0.53億噸,到2016年0.52億噸,幾年間波動不大。豬肉消費量從2012年0.539億噸,到2016年0.541億噸,基本穩定。產銷量大體上保持穩定,基本達到自給自足,市場缺口較小,對進口依賴程度低。

2012~2016年國內豬肉產銷量及進口量對比圖(單位:千噸)

公司主要競爭對手

公司引進優質種豬,構建完整繁育體系

公司生豬生產體系健全,具有從曾祖代核心種豬,再到父母代二元種豬(兩個不同品種純種豬雜交育成),最終到商品代三元生豬(由終端父本與二元種母豬雜交育成;終端父本即三元生豬父本,多選用杜洛克豬)完整繁育體系。公司具有集種豬繁育、豬苗培育、商品豬養殖、豬場建設、技術推廣為一體的完整生豬養殖產業,主要採取自繁自養生產模式,公司自主培育種豬直至商品豬出欄一整套生產流程都在自有豬場內進行。公司現有種豬場、公豬站、育肥場等細分生產場區,每個場區負責整個養殖系統的一項專門環節;並配有飼料廠、測定站等配套場區,為養殖生產提供相應支援。

公司引進優質大白、長白、杜洛克等原種種豬,選配繁育優秀品系。公司引進原種種豬後代,經過專業性能測定與全面評估,選取其中性能保持優異的留作曾祖代核心種群,保持純種種豬核心種群規模與穩定性;部分性能優良後代作為父母代種豬進行擴繁,進行下一步繁育。公司培育種豬除自用外,也有部分作為種豬產品對外銷售。

公司主要產品

公司按照特定培育方案,繁育三元豬仔。公司將不同品系祖代種豬進行雜交,選取其中性能優良的二元種豬培育成父母代種豬,即二元大長種豬(以大白種豬為父本、長白種豬為母本雜交獲得)或長大種豬(以長白種豬為父本、大白種豬為母本雜交獲得),繁育至父母代二元種豬性成熟後獲得二元種母豬,再將其與擴繁後的杜洛克純種種公豬雜交獲得三元豬仔杜大長(以杜洛克種豬為父本、大長種豬為母本雜交獲得)或杜長大(以杜洛克種豬為父本、長大種豬為母本雜交獲得),將三元豬仔直接對外出售或經過育肥之後作為商品豬銷售。

公司生豬自繁自養模式示意圖

公司依據現代化生豬養殖分階段、按流程飼養理念,採用“五階段飼養生產流程”。生產流程以此按照母豬配種、懷孕、分娩哺乳、仔豬保育和中大豬育肥共5道工序。

公司各階段養殖生產週期

公司採取“全進全出”飼養管理制度,保持較高產能利用率。公司基於防疫需要,採用“全進全出”飼養管理制度,使得各個養殖場欄位均有一定空欄率,造成產能無法完全利用。公司採用扣除空欄率後實際產能指標,用生豬產量與實際產能比率作為產能利用率。

公司產能利用情況

公司各個場區建設現代化、標準化豬舍,提升生產效率。公司各場區配套飼料輸送系統、飲水淨化系統、懷孕母豬群養系統、產房母豬智慧化供料系統、仔豬專業管理系統、智慧化控溫系統等技術設備,為豬群提供乾淨飲水、清潔飼料,及溫度適宜、乾燥清潔的生活環境。

公司客戶以屠宰戶、豬販子為主,供應商採購集中度高

公司產品銷售均採用直銷方式,主要客戶群體為屠宰戶、豬販子。公司生豬產品均用於活體銷售,特定生產階段結束後即轉欄用於繼續生產或銷售,公司生豬產銷率為100%。公司客戶主要為豬販子、養殖場、個體屠宰戶等。公司生豬主要銷往廣東、福建、江西、山西等地,華南地區銷售收入占比超過60%。

公司商品豬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華南、華東地區(單位:百萬元)

公司商品豬銷量整體有所波動,受市場影響顯著。公司2014~2016年商品豬銷售量分別為8.5噸、10.8噸、9.4噸。2015年商品豬銷售數量較2014年增長較多,增幅為26.2%,主要因為2014年商品豬平均市場價格較低,2014年末存欄頭數較多、頭均重量較高,隨著2015年國內商品豬平均市場價格回升,當年商品豬銷售頭數與總體銷售重量明顯增加。

公司商品豬平均售價與廣東省、福建省市場價格對比(單位:元/千克)

受益於市場需求增長,公司仔豬銷量迅速提升。公司2014~2016年仔豬銷量分別為7.7萬頭、11.5萬頭(+50.2%)、14.9萬頭(+29.4%)。2015年公司仔豬銷量增長50.2%,主要因為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刺激養殖合作社與中小養殖戶對仔豬需求,商品仔豬銷量增長較快。2016年仔豬銷售數量增長29.4%,主要因為公司根據市場價格增加毛利率較高的仔豬銷售。

公司仔豬平均售價與廣東省、福建省、全國市場價格對比情況(單位:元/千克)

公司生豬銷售數量分析

公司採用“款到發貨”方式,給予少部分客戶信用賬期。公司收款方式包括銀行轉帳、POS機刷卡及現金收款,應收賬款主要為個別長期合作、信用較好客戶的應收款項。公司2014~2016年應收賬款帳面價值分別為329萬、157萬、127萬,應收賬款餘額占營收比例分別為2.2%、0.7%、0.4%,總體占比較小。

公司前五名客戶銷售情況(單位:百萬元)

公司前五名供應商採購情況(單位:百萬元)

注:預混料指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的簡稱,它是將一種或多種微量組分與稀釋劑或載體按要求配比,均勻混合後製成中間型配合飼料產品。教槽料指教會過渡階段仔豬食用植物性飼料的飼料。

商品豬+仔豬雙輪驅動,公司業務穩步增長

總收入:2014~2016年分別為1.58億,2.27億(+43.5%)、3.10億(+36.5%)。

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014~2016年分別為0.08億、0.42億(+401%)、1.03億(+144%)。

毛利率:公司生豬產品毛利率與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變動趨勢基本一致,主要受市場因素影響,2014~2016年分別為8.1%、21.1%、42.1%。

淨利率:2014~2016年分別為5.3%、18.6%、33.5%。

公司歷年財務簡表(單位:百萬元)

可比上市公司生豬毛利率情況

商品豬收入穩步增長,仔豬業務進入爆發期

商品豬: 2015 年國內商品豬平均市場價格回升,帶動商品豬銷售頭數、銷售額增長。2014~2016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1.10億、1.56億(+41.3%)、1.65億(+6.0%),毛利率分別為6.9%、18.5%、39.4%。

仔豬: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刺激養殖合作社與中小養殖戶對仔豬需求,商品仔豬銷量增長較快。2014~2016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0.41億、0.67億(+62.5%)、1.29億(+93.6%),毛利率分別為1.9%、25.4%、44.9%。

種豬:2014~2016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0.06億、0.03億(-42.0%)、0.14億(+347.2%),毛利率分別為73.1%、51.4%、49.4%。

公司主業收入分析(單位:百萬元)

公司合併利潤表(單位:百萬元)

公司合併資產負債表(單位:百萬元)

公司合併現金流量表(單位:百萬元)

相關公司研報:

【雙11重磅特輯】六合君電商系列經典研報推薦

六合君閱讀量Top30經典研報誠意推薦

新三板,我們有個九宇會家族

【重磅】六合君2016~2017上半年累計184篇原創報告合集

【重磅】六合君100家公司研報特輯,歷時1年,近1500頁,近70萬字

新三板破萬思考:新三板日交易量10年100倍?

養元飲品(擬IPO): 六個核桃,從瀕臨破產到年銷售超過40億聽核桃乳,2016年淨利潤超27億

有友食品(擬IPO):泡鹵風味休閒食品領導者,泡椒鳳爪年銷售6.3億,市場佔有率達20%

香飄飄:專注杯裝奶茶11年,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20圈,連續5年細分市場份額第1

廣州酒家(擬IPO):傳承82年,中華老字型大小,4家國家特級酒樓,147家餅店,打造一流飲食集團

三隻松鼠(擬IPO):連續3年翻番增長,2016年收入超44億,天貓成交額多年排名品類第1

回頭客(擬IPO):銅鑼燒、華夫餅單品年銷售2億+,覆蓋終端銷售網站100萬+

鹽津鋪子(擬IPO):吃貨必備、年貨好禮,進駐1,700多家賣場,1年賣出近2萬噸零食

天地壹號(832898.OC)—醋飲料品類開創者,2015年銷售收入超15億

絕味食品(擬IPO)—7,000多家門店,每天賣出100萬根鴨脖,成熟門店網路+實力供應鏈領跑“舌尖”經濟

周黑鴨(港股擬IPO)—700多家自營店,1年賣出近3萬噸鴨鹵製品,強勢品牌+優勢管道打造優質零售食品品牌

毛戈平(擬IPO):“魔術化妝師”毛戈平掌舵,立足東方美學理念,打造符合東方人氣質妝容

珀萊雅(擬IPO):知名化妝品品牌,與400多家經銷商合作,覆蓋線下網點超過2萬家

丸美(擬IPO):專注眼部護膚,梁朝偉、周迅傾情代言,致力打造國產眼霜第一品牌

禦家匯(擬IPO):打造10億級品牌禦泥坊,致力成為領先民族護膚品企業

麗人麗妝(擬IPO)—簽約50多個知名美妝品牌,年銷售額超12億,打造領先的線上美妝專櫃

十月媽咪(擬IPO):瞄準一、二線城市育齡女性,全管道銷售孕產用品,構建產業一體化入口平臺

十月媽咪(擬IPO)—孕產用品全管道品牌零售商,構建母嬰生態服務平臺

起步股份(603557):知名兒童品牌服飾運營商,覆蓋2,273家經銷門店,2015年童鞋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一

孩子王(839843):深耕母嬰童,線下174家門店,線上會員388萬,全管道運營超過2,800個品牌,2016年營收超44億

媽媽網(834093.OC)—10年打造一站式母嬰平臺,垂直社區+電商構建“大母嬰”生態圈

寶貝兒(擬IPO)—國內中高端嬰童用品綜合提供商,致力打造完善嬰童消費 品體系

愛嬰室(擬IPO)—長三角領先的高端母嬰商品連鎖零售企業,構建一站式母嬰生活服務平臺

裂帛股份(擬IPO)—每年設計服裝約1萬款,賣出500萬件,打造互聯網時尚品牌孵化平臺

匯美時尚(擬IPO)—多品牌深挖粉絲經濟,時尚品牌+電商+社群行銷打造互聯網時尚品牌生態圈

韓都衣舍(擬掛新三板)—柔性供應鏈模式下“快時尚”電商品牌,打造互聯網時尚品牌孵化運營平臺

若羽臣(834647.OC)—掘金“她經濟”,打造母嬰美妝品牌電商綜合服務平臺

東田時尚(835547): 深耕時尚美業17年,打造“東田”時尚生活方式,全方位掘金顏值經濟

博士眼鏡(擬IPO):全國知名眼鏡連鎖品牌,視光+定制馳名中高端市場,逐步發展時尚潮牌

明通四季(838567.OC)—快時尚眼鏡品牌,線上試水“網紅+直播+電商”新模式,線下逐步開設旗艦店

請務必閱讀免責聲明與風險提示

董事長、總經理姚輝德,直接持有公司1,505萬股(占29.1%);董事、董事長助理陳麗群,直接持有公司987萬股(占19.1%),並通過控制德鵬投資間接持有公司313萬股(占6.0%)。姚輝德、陳麗群夫婦合計持有公司2,805萬股(占54.2%)。公司股東姚志鵬、姚志翔為姚輝德與陳麗群之子;姚燕青、姚燕雲為姚輝德與陳麗群之女。

公司股權結構圖

公司申報上交所IPO,擬發行不超過1,726萬股,募集6.0億,主要用於現代化智慧養殖基地建設,擬投入6.0億。公司將引進歐洲生豬養殖配套設備,綜合國外先進養殖模式和德興養殖經驗,建造歐洲標準的規模化豬場,打造綠色生態園林式豬舍,實現低碳畜牧;進一步提升公司生豬養殖自動化程度,預計生產效率提高一倍,平均每人飼養250頭母豬,每頭母豬每年可提供超過25頭斷奶仔豬,高於國內平均水準。

募集資金情況(單位:百萬元)

中國生豬產銷量領先全球,規模化轉型推動養殖水準提升

全球生豬養殖主要集中在中國、歐盟、美國等國家地區,中國生豬產量世界第一。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2016年中、歐、美國地區豬肉產量分別為0.52億噸、0.23億噸、0.11億噸,占世界總產量80%以上。世界豬肉產量從2012年1.07億噸到2016年1.08億噸,基本保持穩定。2012~2016年,中國豬肉產量遙遙領先世界其它國家,約占世界豬肉總產量50%;其次是歐盟與美國,豬肉產量分別約占全球總產量20%和10%。

2012~2016年世界主要豬肉生產國豬肉產量(單位:千噸)

豬肉消費量與生產量水準基本一致,中國豬肉消費量世界第一。中國豬肉消費量近五年一直居於世界首位,占世界總消費量50%以上,其次是歐盟和美國。中、歐、美三大消費主體共占全球總消費量約80%。

2012~2016年世界主要國家豬肉消費量(單位:千噸)

歐盟及美國生豬養殖業總體水準高於中國。美國盛產玉米,擁有豐富的飼料資源,養殖成本低;同時良種培育技術領先,在國際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2006年開始,美國豬肉市場超過60%供給來自年存欄量5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經營模式上,以大型肉類企業為代表的一體化生產模式在美國生豬養殖業中占主導地位。這些企業覆蓋包括飼料加工、遺傳育種、生豬養殖、生豬屠宰及肉製品加工等產業環節,形成全產業鏈聯動。國家建立了完善的畜牧業生產信貸制度、市場訊息服務體系及成熟的生豬期貨交易市場來調節生產,養殖業總體規範程度高,運行有序。

歐盟生豬養殖業總體水準較高,丹麥、荷蘭為主要養殖國家。丹麥、荷蘭豬業協會規定養豬規模與土地面積比例,極力推行動物福利養殖模式(為生豬提供安全、自由、優質的自然環境,使其免受疫病、惡劣天氣侵襲)。與美國規模化集約生產模式不同,丹麥主要以家庭農場經營方式為主,養豬場與農田處於同一生產區域,豬場排出的糞汙被轉化為天然肥料加以利用。丹麥生豬養殖各環節由專業化主體運營,其中公豬精液由全國範圍內測定選育出的最優秀的公豬站供應,病死豬和屠宰場的廢棄物由專門工廠進行回收處理。丹麥總體養殖技術水準較高,PSY值(每頭母豬每年提供斷奶仔豬數量)可達30頭。丹麥對歐洲其他國家出口豬苗,其商品豬也銷往世界80多個國家地區。

中國在養殖技術及養殖成本上與其他先進養殖國家存在較大差距,規模化養殖帶動總體養殖水準持續提升。中國現階段養殖方式仍以農戶散養為主,生產方式停留在原始的家庭圈養階段。散養戶生產具有很大盲目性,對市場預測及抗市場風險能力差,小生產與大市場間矛盾問題突出。國內養殖業規模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自動化及資訊化應用水準明顯進步,總體養殖水準不斷提高,中國生豬養殖業處於轉型階段的開端,未來發展勢態良好。現階段生豬養殖模式主要包括散養及規模養殖兩種模式,散養模式一般以家庭養殖模式為主,規模養殖主要有“公司自繁自養”及“公司+農戶”兩種模式。

國內主要生豬養殖模式

國內商品豬出欄量總體保持穩定,商品豬出欄量從2012年6.96億頭到2016年6.85億頭,存欄量有所下降。。2015年受2014年市場價格低迷、養殖積極性下降等因素導致下滑外,之前年份保持增長;2016年由於受環保政策實施影響,仍有所下降,但下降趨勢減緩。2012~2016年存欄量受市場變化影響,有所下滑。

2012~2016年國內商品豬存出欄情況(單位:萬頭)

國內生豬市場產銷量基本對等,市場缺口小。豬肉占國內肉類消費總量60%左右,產量從2012年0.53億噸,到2016年0.52億噸,幾年間波動不大。豬肉消費量從2012年0.539億噸,到2016年0.541億噸,基本穩定。產銷量大體上保持穩定,基本達到自給自足,市場缺口較小,對進口依賴程度低。

2012~2016年國內豬肉產銷量及進口量對比圖(單位:千噸)

公司主要競爭對手

公司引進優質種豬,構建完整繁育體系

公司生豬生產體系健全,具有從曾祖代核心種豬,再到父母代二元種豬(兩個不同品種純種豬雜交育成),最終到商品代三元生豬(由終端父本與二元種母豬雜交育成;終端父本即三元生豬父本,多選用杜洛克豬)完整繁育體系。公司具有集種豬繁育、豬苗培育、商品豬養殖、豬場建設、技術推廣為一體的完整生豬養殖產業,主要採取自繁自養生產模式,公司自主培育種豬直至商品豬出欄一整套生產流程都在自有豬場內進行。公司現有種豬場、公豬站、育肥場等細分生產場區,每個場區負責整個養殖系統的一項專門環節;並配有飼料廠、測定站等配套場區,為養殖生產提供相應支援。

公司引進優質大白、長白、杜洛克等原種種豬,選配繁育優秀品系。公司引進原種種豬後代,經過專業性能測定與全面評估,選取其中性能保持優異的留作曾祖代核心種群,保持純種種豬核心種群規模與穩定性;部分性能優良後代作為父母代種豬進行擴繁,進行下一步繁育。公司培育種豬除自用外,也有部分作為種豬產品對外銷售。

公司主要產品

公司按照特定培育方案,繁育三元豬仔。公司將不同品系祖代種豬進行雜交,選取其中性能優良的二元種豬培育成父母代種豬,即二元大長種豬(以大白種豬為父本、長白種豬為母本雜交獲得)或長大種豬(以長白種豬為父本、大白種豬為母本雜交獲得),繁育至父母代二元種豬性成熟後獲得二元種母豬,再將其與擴繁後的杜洛克純種種公豬雜交獲得三元豬仔杜大長(以杜洛克種豬為父本、大長種豬為母本雜交獲得)或杜長大(以杜洛克種豬為父本、長大種豬為母本雜交獲得),將三元豬仔直接對外出售或經過育肥之後作為商品豬銷售。

公司生豬自繁自養模式示意圖

公司依據現代化生豬養殖分階段、按流程飼養理念,採用“五階段飼養生產流程”。生產流程以此按照母豬配種、懷孕、分娩哺乳、仔豬保育和中大豬育肥共5道工序。

公司各階段養殖生產週期

公司採取“全進全出”飼養管理制度,保持較高產能利用率。公司基於防疫需要,採用“全進全出”飼養管理制度,使得各個養殖場欄位均有一定空欄率,造成產能無法完全利用。公司採用扣除空欄率後實際產能指標,用生豬產量與實際產能比率作為產能利用率。

公司產能利用情況

公司各個場區建設現代化、標準化豬舍,提升生產效率。公司各場區配套飼料輸送系統、飲水淨化系統、懷孕母豬群養系統、產房母豬智慧化供料系統、仔豬專業管理系統、智慧化控溫系統等技術設備,為豬群提供乾淨飲水、清潔飼料,及溫度適宜、乾燥清潔的生活環境。

公司客戶以屠宰戶、豬販子為主,供應商採購集中度高

公司產品銷售均採用直銷方式,主要客戶群體為屠宰戶、豬販子。公司生豬產品均用於活體銷售,特定生產階段結束後即轉欄用於繼續生產或銷售,公司生豬產銷率為100%。公司客戶主要為豬販子、養殖場、個體屠宰戶等。公司生豬主要銷往廣東、福建、江西、山西等地,華南地區銷售收入占比超過60%。

公司商品豬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華南、華東地區(單位:百萬元)

公司商品豬銷量整體有所波動,受市場影響顯著。公司2014~2016年商品豬銷售量分別為8.5噸、10.8噸、9.4噸。2015年商品豬銷售數量較2014年增長較多,增幅為26.2%,主要因為2014年商品豬平均市場價格較低,2014年末存欄頭數較多、頭均重量較高,隨著2015年國內商品豬平均市場價格回升,當年商品豬銷售頭數與總體銷售重量明顯增加。

公司商品豬平均售價與廣東省、福建省市場價格對比(單位:元/千克)

受益於市場需求增長,公司仔豬銷量迅速提升。公司2014~2016年仔豬銷量分別為7.7萬頭、11.5萬頭(+50.2%)、14.9萬頭(+29.4%)。2015年公司仔豬銷量增長50.2%,主要因為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刺激養殖合作社與中小養殖戶對仔豬需求,商品仔豬銷量增長較快。2016年仔豬銷售數量增長29.4%,主要因為公司根據市場價格增加毛利率較高的仔豬銷售。

公司仔豬平均售價與廣東省、福建省、全國市場價格對比情況(單位:元/千克)

公司生豬銷售數量分析

公司採用“款到發貨”方式,給予少部分客戶信用賬期。公司收款方式包括銀行轉帳、POS機刷卡及現金收款,應收賬款主要為個別長期合作、信用較好客戶的應收款項。公司2014~2016年應收賬款帳面價值分別為329萬、157萬、127萬,應收賬款餘額占營收比例分別為2.2%、0.7%、0.4%,總體占比較小。

公司前五名客戶銷售情況(單位:百萬元)

公司前五名供應商採購情況(單位:百萬元)

注:預混料指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的簡稱,它是將一種或多種微量組分與稀釋劑或載體按要求配比,均勻混合後製成中間型配合飼料產品。教槽料指教會過渡階段仔豬食用植物性飼料的飼料。

商品豬+仔豬雙輪驅動,公司業務穩步增長

總收入:2014~2016年分別為1.58億,2.27億(+43.5%)、3.10億(+36.5%)。

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014~2016年分別為0.08億、0.42億(+401%)、1.03億(+144%)。

毛利率:公司生豬產品毛利率與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變動趨勢基本一致,主要受市場因素影響,2014~2016年分別為8.1%、21.1%、42.1%。

淨利率:2014~2016年分別為5.3%、18.6%、33.5%。

公司歷年財務簡表(單位:百萬元)

可比上市公司生豬毛利率情況

商品豬收入穩步增長,仔豬業務進入爆發期

商品豬: 2015 年國內商品豬平均市場價格回升,帶動商品豬銷售頭數、銷售額增長。2014~2016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1.10億、1.56億(+41.3%)、1.65億(+6.0%),毛利率分別為6.9%、18.5%、39.4%。

仔豬: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刺激養殖合作社與中小養殖戶對仔豬需求,商品仔豬銷量增長較快。2014~2016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0.41億、0.67億(+62.5%)、1.29億(+93.6%),毛利率分別為1.9%、25.4%、44.9%。

種豬:2014~2016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0.06億、0.03億(-42.0%)、0.14億(+347.2%),毛利率分別為73.1%、51.4%、49.4%。

公司主業收入分析(單位:百萬元)

公司合併利潤表(單位:百萬元)

公司合併資產負債表(單位:百萬元)

公司合併現金流量表(單位:百萬元)

相關公司研報:

【雙11重磅特輯】六合君電商系列經典研報推薦

六合君閱讀量Top30經典研報誠意推薦

新三板,我們有個九宇會家族

【重磅】六合君2016~2017上半年累計184篇原創報告合集

【重磅】六合君100家公司研報特輯,歷時1年,近1500頁,近70萬字

新三板破萬思考:新三板日交易量10年100倍?

養元飲品(擬IPO): 六個核桃,從瀕臨破產到年銷售超過40億聽核桃乳,2016年淨利潤超27億

有友食品(擬IPO):泡鹵風味休閒食品領導者,泡椒鳳爪年銷售6.3億,市場佔有率達20%

香飄飄:專注杯裝奶茶11年,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20圈,連續5年細分市場份額第1

廣州酒家(擬IPO):傳承82年,中華老字型大小,4家國家特級酒樓,147家餅店,打造一流飲食集團

三隻松鼠(擬IPO):連續3年翻番增長,2016年收入超44億,天貓成交額多年排名品類第1

回頭客(擬IPO):銅鑼燒、華夫餅單品年銷售2億+,覆蓋終端銷售網站100萬+

鹽津鋪子(擬IPO):吃貨必備、年貨好禮,進駐1,700多家賣場,1年賣出近2萬噸零食

天地壹號(832898.OC)—醋飲料品類開創者,2015年銷售收入超15億

絕味食品(擬IPO)—7,000多家門店,每天賣出100萬根鴨脖,成熟門店網路+實力供應鏈領跑“舌尖”經濟

周黑鴨(港股擬IPO)—700多家自營店,1年賣出近3萬噸鴨鹵製品,強勢品牌+優勢管道打造優質零售食品品牌

毛戈平(擬IPO):“魔術化妝師”毛戈平掌舵,立足東方美學理念,打造符合東方人氣質妝容

珀萊雅(擬IPO):知名化妝品品牌,與400多家經銷商合作,覆蓋線下網點超過2萬家

丸美(擬IPO):專注眼部護膚,梁朝偉、周迅傾情代言,致力打造國產眼霜第一品牌

禦家匯(擬IPO):打造10億級品牌禦泥坊,致力成為領先民族護膚品企業

麗人麗妝(擬IPO)—簽約50多個知名美妝品牌,年銷售額超12億,打造領先的線上美妝專櫃

十月媽咪(擬IPO):瞄準一、二線城市育齡女性,全管道銷售孕產用品,構建產業一體化入口平臺

十月媽咪(擬IPO)—孕產用品全管道品牌零售商,構建母嬰生態服務平臺

起步股份(603557):知名兒童品牌服飾運營商,覆蓋2,273家經銷門店,2015年童鞋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一

孩子王(839843):深耕母嬰童,線下174家門店,線上會員388萬,全管道運營超過2,800個品牌,2016年營收超44億

媽媽網(834093.OC)—10年打造一站式母嬰平臺,垂直社區+電商構建“大母嬰”生態圈

寶貝兒(擬IPO)—國內中高端嬰童用品綜合提供商,致力打造完善嬰童消費 品體系

愛嬰室(擬IPO)—長三角領先的高端母嬰商品連鎖零售企業,構建一站式母嬰生活服務平臺

裂帛股份(擬IPO)—每年設計服裝約1萬款,賣出500萬件,打造互聯網時尚品牌孵化平臺

匯美時尚(擬IPO)—多品牌深挖粉絲經濟,時尚品牌+電商+社群行銷打造互聯網時尚品牌生態圈

韓都衣舍(擬掛新三板)—柔性供應鏈模式下“快時尚”電商品牌,打造互聯網時尚品牌孵化運營平臺

若羽臣(834647.OC)—掘金“她經濟”,打造母嬰美妝品牌電商綜合服務平臺

東田時尚(835547): 深耕時尚美業17年,打造“東田”時尚生活方式,全方位掘金顏值經濟

博士眼鏡(擬IPO):全國知名眼鏡連鎖品牌,視光+定制馳名中高端市場,逐步發展時尚潮牌

明通四季(838567.OC)—快時尚眼鏡品牌,線上試水“網紅+直播+電商”新模式,線下逐步開設旗艦店

請務必閱讀免責聲明與風險提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