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唐朝以前觀音是男兒身,後來成為皇后,解救百姓才有了女觀音

在中國, 對中國人影響最為深刻的宗教當屬佛教, 而在佛家人物中, 最受人們歡迎的並不是釋迦摩尼, 而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在佛經中, 觀世音菩薩是如來佛祖在無量劫中的轉世, 她的任務就是普度眾生, 而且作為佛家人物中少數的女性形象, 她十分受人敬仰。 但其實, 所謂的觀世音是女兒身的說法是民間流傳的, 在佛教的記載中, 觀世音是男子形象, 但為什麼後來大眾認識中的觀世音成為了一個女性呢?

在唐朝以前, 觀世音的塑像都是男人形象, 臉上留有淡淡的鬍鬚, 足以證明男人身份。 但是後來, 觀世音就變成了一個女子,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觀世音從男到女的變化的原因。

這其中緣由, 要從一位陳朝皇后沈婺華身上說起。

南北朝時期朝代交替頻繁, 陳朝陳宣帝奪位之後, 進行了社會改革, 一時間國家上下一片繁榮之象。

但是好景不長, 陳宣帝一心想著搞一統, 但是他沒有看清自己有幾斤幾兩, 兩次北伐戰爭皆以失敗告終。 這種戰爭是很危險的, 贏了的話自然是于國大有好處, 輸了的話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二次北伐戰爭失敗後, 陳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陳宣帝當時身體也不好, 他最後做了一番規劃, 把太子位給了陳叔寶, 給他娶了妻子叫沈婺華。 陳宣帝薨, 陳叔寶就走馬上任當了皇帝。 但是陳宣帝看走了眼, 陳叔寶就是個頑劣之徒, 他當了皇帝之後終日聲色犬馬, 不理國事, 眼看著朝廷上下皆在崩潰邊緣, 陳叔寶依然不管不顧, 大興土木造暖閣以供取樂之用。

歷史上有記載, 沈婺華生性冷淡, 從來不給昏庸皇帝陳叔寶好臉色看, 陳叔寶也因此厭煩沈婺華, 反而寵倖貴妃張麗華。 沈婺華每日清茶淡飯, 時常誦經拜佛。 陳叔寶幾乎是半年才去見沈婺華一次, 也是坐幾分鐘就走, 沈婺華倒也從來不留。

後來, 隋文帝想來一個“大一統”, 南下討伐陳朝。 隋朝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擊潰陳朝軍隊,

活捉陳叔寶和一眾陳朝皇室成員, 將他們一併押送入長安。 隋朝完成“大一統”之後, 依然對陳朝的這些皇室成員以禮相待。 後來隋朝滅亡, 沈婺華亦是為隋煬帝誦經超度。

後來, 沈婺華漂泊多地, 最終回到故鄉。 沈婺華看盡人間繁華,

做出了一個決定:出家。

她入住天靜寺, 法號“觀音”。

後來, 吳國為了抓壯丁, 竟然要強行抓當地的一千多名百姓充軍。 當時負責徵兵的將領於心不忍, 就請“觀音”普度眾生, 解救百姓于水火。

沈婺華答應了此事, 她假扮神仙下凡, 成功嚇住了吳國的軍兵, 吳國的官員甚至將軍餉捧出獻給沈婺華。 沈婺華把這些錢都給了老百姓, 讓他們拿著這些錢離開此地。

沈婺華自知不宜久留,輾轉去了東萊山,入住白雲庵。傳說,白雲庵在此地明悟正道,成就金身果位。後來,沈婺華的事蹟被傳到了全國,她“觀音”的名號也被世人熟知,成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沈婺華自知不宜久留,輾轉去了東萊山,入住白雲庵。傳說,白雲庵在此地明悟正道,成就金身果位。後來,沈婺華的事蹟被傳到了全國,她“觀音”的名號也被世人熟知,成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