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咸陽市中心醫院打響“對抗出血熱”全線保衛戰

陝西網訊(通訊員 淩晨 張小莎)“喂!你好, 咸陽市中心醫院傳染科一病區嗎?我是禮泉縣醫院, 我們這裡有個出血熱合併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

情況緊急, 需要送往你處救治!”

“好的!我馬上聯繫120急救中心, 請留下聯繫方式……”

“劉主任, 剛剛門診又收住一例出血熱患者, 正在從總院轉來的路上!”

“快, 醫護人員分頭行動, 務必在患者到科前做好各項準備!”

“張醫生, 快來看看9床患者……!"

近日, 在咸陽市中心醫院傳染科一病區, 類似的一幕幕時刻在上演著……

腎綜合征出血熱是陝西西安、咸陽、渭南、寶雞一帶高發的傳染病, 發病後病情危急, 併發症多, 病死率高, 目前已進入其流行的高峰季節。

作為全市傳染病定點收治醫院, 咸陽市中心醫院東郊分院傳染科一病區自今年10月份起, 收住了比往年同期較多的重型、危重型出血熱患者。

特別是進入11月以來, 出血熱病人數量一直居高不下, 且今年收治的患者病情相對往年更加危重, 入院時往往出現休克、少尿、吐血、昏迷等症狀, 絕大多數患者需要進行血液透析(CRRT)治療。 收治的人群中年齡最小的5歲、最大的76歲, 大部分為45歲左右。

他們本應該坐在教室中學習, 或在家中含飴弄孫,

或是為工作和家庭奔波忙碌, 卻在疾病的折磨下孤單痛苦地躺在病床之上, 那麼虛弱、那麼無助。 然而, 疫病無情人有情, 一群美麗、溫柔的白衣天使用瘦弱的身軀鑄成一座鋼鐵長城, 他們用精湛技術與病魔拔河較量, 他們用天使真情撫慰了一個個不安無助的心靈。

不懈努力默默堅持

11月22日, 傳染科一病區住院病人總數83人, 其中出血熱患者34人, 包含危重出血熱在內各類危重症患者41人。

11月28日, 傳染科一病區住院病人總數93人, 其中出血熱患者59人, 包含危重出血熱在內各類危重症患者56人。

11月30日, 傳染科一病區住院病人總數100人, 其中出血熱患者69人, 包含危重出血熱在內各類危重症患者78人。

截止發稿之時, 傳染科一病區病人數量最高已達106人。

不斷增長的數字背後是醫務人員一件件被汗水浸透又慢慢幹了的白大褂, 是始終等不到主人來“享用”的飯菜, 是家裡的孩子、愛人和父母等了又等、盼了又盼累癱在沙發上的身影。 沒有一個人退卻, 沒有一個叫苦, 因為他們知道, 戰勝疾病,

還患者健康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職責!

眾志成城全線應戰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牽動著每一個中心醫院人的心。 院領導帶領相關職能部門深入病區一線, 關心看望醫務人員和患者, 現場對高峰期出血熱等傳染病應對進行安排部署, 協調困難解決問題。

工作人員、病床及相關設施設備順利調配、補充到位,確保了患者得到高效優質的救治。分院血液透析室、檢驗科、影像科、後勤保障辦等科室同樣加班加點,堅守崗位,隨叫隨到,全力保障。

看到醫護人員常常忙的顧不上吃飯,食堂就安排專人負責每天將飯菜送到病區辦公室;考慮到醫護人員常常加班到深夜回家不便,分院就安排專車每天將深夜下班的他們送到家門口;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忙得幾天回不了家,同事們自發地為他們承擔起接送孩子、看望老人的責任。

疫病無情醫者有情

從禮泉縣轉來的患者李偉(化名),38歲,家庭十分貧困,轉入院時“皮膚粘膜出現大量的出血點及瘀斑,多器髒衰竭,心率30次/分,呼吸頻率6次/分,心率減慢,同時發生了嘔血,情緒煩躁,意識不清”。

伴他同來的老爹緊張地向接診醫生趙文軒說:“我們家窮得很,一時拿不出錢給娃看病呀!”面對患者複雜緊急的病情,趙文軒一邊準備救治工作,一邊安排同事向醫院總值班報告,為李偉開通了“綠色通道”。

經過緊張的救治,李偉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這時,工作人員發現李偉的老父親尚未吃飯,順勢就將餐廳送到辦公室的飯菜用微波爐熱一熱,送給了老人。

接收李偉的當晚,病區還有另外一位重要且特殊的患者——一位元需要做引產手術的愛滋病孕婦。當終於處理完所有緊急情況後,時間已接近清晨五點。醫務人員相視一笑,一股“白衣天使” 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們用手機定格下了這一灑滿汗水又欣喜欣慰的難忘時刻。

點滴溫情情暖人心

11月28日是傳染科一病區護士吳凡26歲的生日,由於職業的特殊性,難得與家人共度生日,今年的生日再一次因為工作而無法與家人共度。當晚11點多,工作上的事情終於忙完一段落,細心的同事們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蛋糕,仔仔細細插上彩色蠟燭,大家同唱生日快樂歌,共同為小吳迎來她26歲美好的年華。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病區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和精心照護下,有許多像李偉這樣的重症出血熱患者病情終得好轉,目前病區已有十多個患者順利痊癒出院。

看著這些危重患者轉危為安直至痊癒,還有出院患者在寒冬中送來的鮮豔錦旗,醫務人員備受鼓勵,隨即又投入到另一批患者的搶救工作中。

堅守奉獻矢志不渝

在咸陽市中心醫院,在每一次傳染病疫情爆發時,上述的故事幾乎每一天都在上演。2003年,咸陽市首例且唯一一例重症非典患者在這裡被成功治癒。面對隨後而來的H7N9禽流感、埃博拉疫情以及季節性爆發的手足口、結核等傳染病,傳染科人、中心醫院人從未退卻,戰時,他們“呼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備戰時,他們苦練技能、強化演練。

還記得,現任呼吸內科主任何小鵬不顧個人安危進入非典隔離區毅然決然的背影;感動於,2012年手足口病爆發,時任傳染科主任劉海玲忍著身體的不適,在病區一堅守就是一個月……努力著,堅守著,奮鬥著,因為挽救生命是醫者的職責,更因為疫病無情人有情!

工作人員、病床及相關設施設備順利調配、補充到位,確保了患者得到高效優質的救治。分院血液透析室、檢驗科、影像科、後勤保障辦等科室同樣加班加點,堅守崗位,隨叫隨到,全力保障。

看到醫護人員常常忙的顧不上吃飯,食堂就安排專人負責每天將飯菜送到病區辦公室;考慮到醫護人員常常加班到深夜回家不便,分院就安排專車每天將深夜下班的他們送到家門口;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忙得幾天回不了家,同事們自發地為他們承擔起接送孩子、看望老人的責任。

疫病無情醫者有情

從禮泉縣轉來的患者李偉(化名),38歲,家庭十分貧困,轉入院時“皮膚粘膜出現大量的出血點及瘀斑,多器髒衰竭,心率30次/分,呼吸頻率6次/分,心率減慢,同時發生了嘔血,情緒煩躁,意識不清”。

伴他同來的老爹緊張地向接診醫生趙文軒說:“我們家窮得很,一時拿不出錢給娃看病呀!”面對患者複雜緊急的病情,趙文軒一邊準備救治工作,一邊安排同事向醫院總值班報告,為李偉開通了“綠色通道”。

經過緊張的救治,李偉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這時,工作人員發現李偉的老父親尚未吃飯,順勢就將餐廳送到辦公室的飯菜用微波爐熱一熱,送給了老人。

接收李偉的當晚,病區還有另外一位重要且特殊的患者——一位元需要做引產手術的愛滋病孕婦。當終於處理完所有緊急情況後,時間已接近清晨五點。醫務人員相視一笑,一股“白衣天使” 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們用手機定格下了這一灑滿汗水又欣喜欣慰的難忘時刻。

點滴溫情情暖人心

11月28日是傳染科一病區護士吳凡26歲的生日,由於職業的特殊性,難得與家人共度生日,今年的生日再一次因為工作而無法與家人共度。當晚11點多,工作上的事情終於忙完一段落,細心的同事們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蛋糕,仔仔細細插上彩色蠟燭,大家同唱生日快樂歌,共同為小吳迎來她26歲美好的年華。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病區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和精心照護下,有許多像李偉這樣的重症出血熱患者病情終得好轉,目前病區已有十多個患者順利痊癒出院。

看著這些危重患者轉危為安直至痊癒,還有出院患者在寒冬中送來的鮮豔錦旗,醫務人員備受鼓勵,隨即又投入到另一批患者的搶救工作中。

堅守奉獻矢志不渝

在咸陽市中心醫院,在每一次傳染病疫情爆發時,上述的故事幾乎每一天都在上演。2003年,咸陽市首例且唯一一例重症非典患者在這裡被成功治癒。面對隨後而來的H7N9禽流感、埃博拉疫情以及季節性爆發的手足口、結核等傳染病,傳染科人、中心醫院人從未退卻,戰時,他們“呼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備戰時,他們苦練技能、強化演練。

還記得,現任呼吸內科主任何小鵬不顧個人安危進入非典隔離區毅然決然的背影;感動於,2012年手足口病爆發,時任傳染科主任劉海玲忍著身體的不適,在病區一堅守就是一個月……努力著,堅守著,奮鬥著,因為挽救生命是醫者的職責,更因為疫病無情人有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