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豆瓣日記: 扶婁少女

本文作者“錦翼”, 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我是一名飛天

我不願意

飛在冷冰冰的神佛面前

我願意

為你歌舞

只求你

用愛來供養我

飛天

《牛蛇錄》新的一篇還沒寫好, 發個舊文大家看看

南垂有扶婁之國。 其人善能機巧變化……大則興雲霧, 小則入纖毫。 ……能吐雲噴火, 鼓腹則如雷霆之聲……或於掌中備百獸之樂, 宛轉屈曲於指間。 人形或長數分, 或複數寸, 神怪倏忽, 炫麗于時。

—— 晉·《王子年拾遺記》

傍晚的時候, 明崇儼正在彈琴, 那聲音又響了起來。

聲音厚重沉悶, 似乎是鼓聲。

但什麼樣的鼓能響遍整個黃州呢?

這聲音響起來, 寺廟的鐘磬, 營伎的琵琶、琴瑟、箜篌, 百姓家裡的碗筷, 官府門前的鳴冤鼓……還有督無咎腰間的佩刀都嗡嗡作響。

今天跟往常一樣, 響了一個時辰這才停了。

這已經是連續第十一天了。

一開始黃州刺史過問此事, 督無咎十分惱怒, 他對明崇儼說:“一定要在上巳節前抓到賊人。

明天就是上巳節了。

別說賊人, 明崇儼連督無咎也沒見到。

明崇儼詢問衙役, 衙役說:“督少府一直在監獄內操練呢。 ”

“操練什麼?”

“每年上巳節督少府都要囚犯操練拔河、踩繩、踏歌等百戲, 組織全城百姓觀看, 連刺史都要過來觀看呢。 ”

明崇儼心頭苦笑, 對衙役道:“帶我去看。 ”

衙役帶著明崇儼走過去, 還沒到監獄, 就聽見踏歌聲、管弦聲還有號子聲。

進得監獄, 囚室之內, 犯人們三五成群的或在把臂而歌、或在擊鼓拔河、或在演奏管弦, 熱鬧得如同一個百戲團。

督無咎正在教一個囚犯在舞劍, 看見明崇儼過來, 趕忙上前施禮。

明崇儼問道:“剛才響徹全城的鼓聲是督少府奏出來的嗎?”

“怎麼可能?”督無咎笑道, “我踏遍全城也沒找出源頭,

這鼓聲如此響亮定然不是凡間音律, 三月陽春, 驚蟄早過, 或許是旱雷吧。 ”

砰地一聲, 明崇儼回頭看去, 身後陰面的牢房裡, 一個犯人用手上的鐐銬砸著木欄。

整個牢房裡別的囚犯都在自由操練著, 唯獨這一個人戴著手腳鐐銬關在牢房裡。

嘴裡兀立哇啦說著什麼, 聲音激動而又急促, 完全聽不懂。

督無咎拔出刀來指著他斥責道:“安靜點, 否則……”

“這是什麼犯人?”明崇儼打斷他問道。

“這是我去年在明府來之前抓的命犯。 ”督無咎將刀入鞘, 有點得意道, “去年中秋時節, 有胡人帶一少女來此表演歌舞音樂, 少女歌舞絕妙, 最為奇特的是這少女能大能小, 小時如纖毫, 大則如一十五六歲女娃, 當時舉城圍觀, 我請本州刺史也就是我的舅舅公孫楷前來觀看,

但少女剛從纖毫長大, 一陣狂風刮來, 少女不見, 那胡人項間被一根細絲穿過, 當時斃命, 幸好刺史無事, 眾百姓也無傷亡。 ”

“居然敢在縣尉面前殺人, 殺人者呢?”

“當時就一陣狂風刮過, 這胡人脖頸間就穿了一條細絲, 未見殺人者。 ”督無咎面上一紅, 指著剛才那囚犯道, “第三天就見他拿著一幅畫走在鬧市, 畫上一個少女, 全城的人都認識, 正是那能大能小的少女。 凡有人來看他就上前, 嘴裡哇啦哇啦說著什麼, 似有詢問, 誰也聽不懂。 ”

“於是我把他收了監。 ”督無咎說, “這人一句漢話也不會說, 沒人能聽懂他說的什麼, 將他關押起來, 他就天天咆哮。 什麼也審問不出來, 只好這麼關押。 ”

明崇儼細看這人相貌, 高眉深目, 膚色絳紫, 認不出是哪國人。

明崇儼仔細聽他的話, 還是一點也聽不懂。

明崇儼沉思一陣, 問道:“那個能大能小的少女呢?”

督無咎道:“那胡人死了以後, 我回頭也去找過, 但什麼也沒有找到, 想必一起被那大風給刮走了吧?”

“你說那胡人被什麼所殺?”

“細線!”

“拿來我看!”

督無咎回頭吩咐了獄卒,一會獄卒拿著根竹管走了過來。

打開上面的蓋子,裡面盤著一團細絲。

明崇儼慢慢抽出來,這細絲如同蠶絲般粗細,有繞指之柔,但折之不斷,堅如百煉之鋼。

明崇儼拿著細絲,走近那囚犯,問道:“這是琴弦嗎?”

看見細絲,這囚犯更加激動了,費力站起來,拖著腳鐐,一步步走過來。

“明府小心。”督無咎上前攔在明崇儼面前。

明崇儼將他推開,到囚房木欄之前,將細絲系在一根木柱上,扯過來在另一根木柱上纏繞一下,又折過去在原來木柱上纏繞一下,再折回來……如此再三,直到細絲盡頭才在木柱上系住。

兩根木柱間上下崩了五根弦。

明崇儼伸手撥了一下,錚錚聲響。

這囚徒忽然安靜下來,臉上露出喜色。

他也伸手想談,無奈枷鎖困著,夠不著。

明崇儼令道:“給他開鎖。”

“不行!”督無咎道,“他可是擅長用這細絲殺人的?”

明崇儼不理他,對獄卒道:“開鎖。”

獄卒進去將枷鎖打開,督無咎拔出刀緊張地站在明崇儼身邊。

這囚犯活動下筋骨,走到纏著細絲的木欄後,伸手也撥弄了一下。

督無咎聽得都是錚錚聲響,跟剛才明崇儼彈的毫無區別。

明崇儼臉上卻露出笑容,自言自語了一句:“這樣便好。”伸手又彈了幾下。

這囚徒紫色的臉龐上第一次露出笑容,他伸手又彈了幾下。

兩個人就這樣你來我往地彈著,刑監內錚錚的音律不斷。

時高時低,時急時緩。

督無咎聽得好不心煩,將刀收了,遠遠站在一邊。

聲音忽然停止。

明崇儼對督無咎令道:“你帶人到東市口,那裡有個乞丐,那響徹全城的鼓聲便是這乞丐所為。”

“原來明府用這琴聲來審問!”督無咎恍然大悟明崇儼彈琴的用意,更加佩服,應了一聲,快步跑出去。

明崇儼繼續揮弦,眾囚犯也不操練了,好奇地看著這位新任縣令用琴聲來審問。

明崇儼琴聲再次停住的時候,督無咎恰從外面回來。

督無咎氣喘吁吁道:“我雖然沒有見著,但附近的人說,這裡的確有個身材高大的乞丐,每天在市里撿些剩菜吃,也不去乞討。每天傍晚他都會橫臥在衡門下,鼓腹而歌。”

明崇儼點頭道:“這就對了,那鼓聲便是從此而來。”

督無咎卻無奈道:“可是今天他歌完,對人說一會捕賊尉要來抓我了,我得跑了。就不見了蹤影。”

哦,明崇儼也是吃了一驚,轉身又撥弄了一下琴弦,詢問這囚犯。

這囚犯卻只是搖頭,不去撥弄那琴弦。

督無咎指著他問:“是不是你通風報信?”

明崇儼搖頭:“如果他通風報信,他又何必告訴我們是這乞丐所為?”

“那他跟這乞丐是何關係?”

明崇儼搖搖頭:“他不肯講,只說去年那胡人是這乞丐所殺。”

“那他和那胡人是什麼關係?他來自哪裡?叫什麼名字?”督無咎將內心的疑惑一股腦全說出來,恨不得自己去撥那琴弦。

“他自稱薩兀廉,其餘什麼樣也不說,不過……”明崇儼掃視一眼身後囚犯操練的百戲說,“他說他會踩繩技,想要明天為你表演助興。”

“不用了。”督無咎有點不屑地說,“我們有人了。”

“他說他的踩繩技與眾不同。普通踩繩都是要將繩子系在高處兩端,一個人在上行走,他踩繩不需要,只要將繩子扔在空中,他就可以踩著來回走?”

“有這等事?”督無咎大感好奇,吩咐獄卒為他開了腳鐐。將一根繩子扔了進去,說,“你且跳來?”

這薩兀廉將繩子往空中一拋,不待落下,他縱身一躍,跳在繩子上。

那繩子在他腳下立刻繃緊,停留在半空中,仿佛兩邊有人緊緊拉著一樣。

薩兀廉就從繩子一頭走過去,到在盡頭,一個空翻,又走回來,這才跳下來。那繩子也隨即落地。

“絕技啊。”督無咎驚得連連拍手,“明天我舅舅見了一定會高興的。”轉身又吩咐獄卒為薩兀廉準備一套衣服,準備好酒好飯。

督無咎好像忘了自己剛才還在為這人的身份而焦急。

明崇儼看著薩兀廉,露出笑容,暗道:“我好像知道你從哪兒來了。”

招呼也不打,轉身走了。

上巳節,三月三日,天氣清新。

督無咎在倒水河邊搭起一座檯子,台前從倒水河裡引出一股溪水,蜿蜒繞行,最終複流入河。

溪水經行之處,都鋪著紅毯,供人坐臥。

督無咎說:“刺史和明府一樣是讀書人,所以我專門修了這曲水流觴之地。”

他還真是用心,明崇儼卻絲毫顯不出興趣,問道:“那薩兀廉踩繩所用的繩子可曾備好?”

“自然備好。”督無咎說,“這是今天的重頭戲……”

“繩子拿來我看。”

督無咎以為明崇儼比他還要用心,忙差人將繩子拿來。

明崇儼仔細看看這繩子,隨手一抖將繩子打開,足有十幾丈之長。

明崇儼仔細一步一步丈量繩子,走在一處,敲打一下:“在此處打一個結。”又走一處,又說:“在此處打一個結。”一連打了八個結,才讓衙役將繩子拿走。

一輛馬車馳來,督無咎看一眼就高興地說:“刺史到了。”大步迎了過去。

明崇儼愣了一下,也跟了過去。

馬車停住,車上下來一個微胖的女人,年齡五十上下,隨後又走下一人,眼睛以下裹著一塊藍布。

督無咎愣了一下,才上前喊了一聲:“舅舅,舅母。”

明崇儼確定他是刺史公孫楷夫婦,上前見禮。

督無咎看著公孫楷的臉疑惑道:“舅舅這是怎麼了?”

公孫楷歎息一聲說:“得了怪病。”

舅母也流下眼裡。

督無咎疑惑道:“什麼病?”

公孫楷掀起臉上藍布,

鼻子下長了一塊贅肉,大得都超過了鼻子,長得都越過了嘴唇。細看這贅肉的根部居然出自他鼻子裡面,恍若吊墜在這裡,頭部一動,便滾來滾去。

“這是怎麼回事?”督無咎大吃一驚。

“這幾日才開始長出的,十幾天就長了這麼大!”公孫楷歎息一聲,“請了各方名醫都束手無策。”

督無咎看向明崇儼:“明府可有辦法?”

明崇儼上前仔細看了看,搖搖頭表示無能為力。

督無咎拉住舅舅舅母,說道:“舅舅吉人天相,一定會好的。”拉著他們二人到曲水流觴處就坐。明崇儼也在他們下首坐了。

這時周圍的百姓都已經聚集在周圍,人越來越多。

督無咎示意節目開始。

先是拔河,後又是踏歌,雖是熱鬧異常,公孫楷心中有事,卻怎麼也提出起興趣,不時歎息一聲,低頭飲酒,不多說一句。

督無咎本來想讓薩兀廉最後一個壓軸的,現在唯恐舅舅看不完就走,吩咐衙役下一個就表演踩繩。

薩兀廉拎著一大盤繩子走上台來,掃了一眼人群。

他握住繩子一頭,手腕猛抖,那盤好的繩子在半空中就像車輪一樣向前急速滾去。

越滾越小,卻並不跌落,懸在半空,依然筆直向前。

薩兀廉輕輕一躍已經踩在繩子上,他快跑幾步,居然追上繩子前端滾動的“車輪”。

他人在繩子上疾馳,如同禦風而行,身形毫不晃動。

台下亂哄哄的人群,刹那之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仰頭觀望。

那繩子滾到盡頭,薩兀廉眼前似乎“無路”。他站在繩子前端,微微一跳,繩子仿佛一根長棍一樣翹起來,向前落去。

薩兀廉身子在空中一個漂亮的旋轉,他已經站在繩子末端,再次向前奔去。

就這樣他踩著繩子,在人們頭上來去如飛。

這哪裡是踩繩子?分明是弄潮兒。

公孫楷頓時忘了病,拍手叫了一聲好,眾人才從驚奇中醒過神來,一起叫了一聲好。

薩兀廉看一眼公孫楷,沖他微微笑了一笑。

忽然他不笑了,他的身體晃了一晃,差點從繩子上跌落。

穩了一下,這才站好。

身形卻再無剛才的瀟灑飄逸,變得十分拙笨。

他皺著眉頭,望著眾人,似乎在尋找什麼。

明崇儼聽了出來,他在尋找一個聲音。

一個樂聲。

聲音細若髮絲,卻綿綿不絕,隨著微風慢慢蕩漾。

這音律十分陌生,明崇儼從未聽過,聽不出說的什麼。

極目四望,想找出音律之源,但這音律在風中忽左忽右,時東時西,完全無法捕捉。

忽然半空中“砰砰砰”一陣聲響,響徹全城那鼓聲這時響了起來,如同驚天霹靂。

那細微的音律戛然而止。

這鼓聲已經響了十餘天,眾人見怪不怪,依舊緊緊盯著薩兀廉。

薩兀廉卻被驚得一個趔趄,臉色大變。

抬頭向天,一隻黃布口袋從天而降,兜頭罩來。

薩兀廉急忙踩著繩子想前跑去,那口袋緊追不捨,如影隨形。

眾百姓不明就裡,越看越覺得過癮,連連叫好。

明崇儼對督無咎道:“督少府,你能射下那只口袋嗎?”

督無咎也覺出不對,聽明崇儼一說,當即道:“探囊取物罷了。”

伸手從懷裡掏出一個彈弓,拿起一粒鐵丸就要射擊

明崇儼按住他,從身上居然拿出一個東西來說:“用這個。”

督無咎接過,這竟然是一粒小木丸,完全用木頭削成,疑惑道:“這個……”

明崇儼道:“快射,否則薩兀廉就要被抓走了。”

督無咎顧不上那麼多,將彈弓拉圓,對準那口袋將木丸射出。

督無咎技術自是沒說,木丸砰地一聲結結實實打在黃布口袋上。

半空中一縷火苗燃起,黃布口袋和木丸一起灰飛煙滅。

薩兀廉長噓一口氣,一個空翻,已經落在舞臺上,那繩子跟著他的腳飛回臺上,整整齊齊盤成了一圈。

他將繩子向上一遞,這繩子像一條蛇一樣筆直向天上爬去,直到最後整根繩子就那麼直上直下垂在半空。

薩兀廉抓住繩子像爬樹一樣向上攀援,速度非常快,幾下就到頂。

他將繩子向上一甩,下面的繩子又指向高空,薩兀廉接著爬。

如是再三,他的身影越來越小

眾人發出一陣驚呼。

“哎呀!”督無咎猛拍一下大腿,“他不會跑了吧?”

明崇儼說:“已經跑了。”

抬頭再看,半空中垂著一根繩子,上面白雲飄飄,早無薩兀廉身影。

督無咎一粒彈丸打上去。

繩子帶著空中飄落,沒有人影。

明崇儼上前撿起。

私放囚犯可是大罪。

督無咎簡直欲哭無淚,看向舅舅。

公孫楷一臉嚴肅道:“速速追捕。”看一眼明崇儼,說道:“今日就到這裡吧。”和夫人一起上了馬車,打道回府了。

眾百姓意猶未盡,還要再看,督無咎跳上臺不耐煩地說:“都散了都散了吧。”

督無咎請明崇儼帶著犯人回監,自己就要騎馬去尋。

明崇儼把玩著手裡的繩子說:“清點囚犯系縣尉職責,我堂堂縣令怎能做這等事!”

背著雙手優哉遊哉地回縣衙去了。

督無咎氣得說不出話來。

只好自己清點了囚徒,帶著他們先回獄中。

安置好囚徒,天色早已過午,督無咎騎馬就要出去尋找。

明崇儼像是從地下鑽出來一樣,站在他馬前問道:“督少府哪裡去尋?”

督無咎惱怒道:“我哪裡知道?”

明崇儼將手舉起,他手裡還拿著薩兀廉所踩的繩子,說道:“他既然從這繩子逃走的,自然還要從這繩子找起。”

“這繩子怎麼找?”

明崇儼伸手一抖,那繩子拋出,停在半空。

督無咎奇道:“你也會踩繩?”

“我又不是扶婁國人。”明崇儼笑道,“不過在他表演之前我在繩子上布了一個陣法,這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薩兀廉去了哪裡,卻是一清二楚。跟著這繩子即可。”向前揮手,繩子如得號令,向前飛去。

督無咎打馬跟上,明崇儼也早備好了馬匹,飛身上馬,疾馳而去。

繩子引著二人飛出縣城,奔上官道,向東南而去。

督無咎皺眉道“前面是黃岡縣,莫非他去黃岡?”

明崇儼不應他腔,只是跟著繩子向前。

賓士一陣,果然到黃岡縣城。

進得城來,百姓見一條繩子飛在半空,無不稱奇。

繩子飛了一陣,走到一處宅院前,跌落在地。

督無咎抬頭看了一眼,奇怪道:“這是我舅舅家,難道他跑到我舅舅家?”

“刺史府上?”明崇儼一愣,突然笑了,“那就對了。”

他話音剛落,就聽府門內有人喊道:“跟你說了多少遍,使君去了黃安……”

隨後有人哇哇大叫,完全不知所云。

督無咎高興得大喝一聲:“薩兀廉!”

一把推開門,就見一個老僕人正與一人推攘。

正是薩兀廉。

督無咎上前,一把摁住,揮拳要打,明崇儼走進來擺擺手讓他住了。

僕人認識督無咎,忙讓了座,奉上茶湯。

督無咎要押著薩兀廉回去。

明崇儼說:“不急,既然來了,我們就為刺史治了鼻下那塊贅肉再走吧。”

督無咎聽了大喜,將薩兀廉捆結實了,一起坐下吃茶。

按說刺史一家應該在他們之前來到的。

但他們等了一個時辰還是沒有回來。

明崇儼漸漸感覺不妙了。

薩兀廉的臉色也愈發焦急。

一直等到黃昏時分,聽得門口有人馬車聲響。

三人急忙迎了出去。

公孫楷夫婦滿臉笑容回來了。

公孫楷臉上那塊布已經撤去了,鼻子下光光的一無所有。

與正常人毫無二致。

明崇儼吃驚道:“路上到底出了什麼事?”

公孫楷面上一派輕鬆,說道:“從黃安回來路上,有個乞丐攔住了我們的車,說他可以為我治病。將我們帶到一處宅院,拿了點藥水在鼻子下抹了一點,這肉瘤就輕鬆掉了,毫不疼痛,我給他錢財也不要,只讓我們把這肉瘤送他。”

明崇儼看下薩兀廉。

薩兀廉雖然聽不懂說得是什麼,但見他鼻下沒了贅肉,明崇儼一臉無奈,也能猜出所以然來,急得哇哇直叫,連連頓足。

明崇儼走過去,一把解開他的繩索,將他所踩的繩子遞給他。

督無咎叫道:“明府,你要放走他嗎?”

明崇儼點點頭。

薩兀廉將繩子向空中一拋,攀援而上。

督無咎要上前攔阻,明崇儼拉住他,說道:“他不是殺害胡人的兇手,我們要找真正的兇手。”

薩兀廉爬得飛快,不一會就消失在夜空裡,一根繩子飄搖而下。

明崇儼對公孫楷施禮道:“使君勿怪,我自有分寸。”

撿起繩子揮在半空,翻身上馬又對督無咎說:“我們跟過去!”

那繩子向前飛去,明崇儼也打馬出門。

督無咎愣了一愣,也趕忙跟了過去。

這次倒沒有跑多遠。

出得城來,在一片樹林裡,那繩子便落了下來。

兩人走過去,恍惚見薩兀廉跪在一人面前。

那人身材高大,頭髮披散,衣衫襤褸,赤著雙腳,似乎一個乞丐。

薩兀廉跪在他面前,哀哀切切說著什麼,似有所求。

但完全聽不懂。

明崇儼四下看了一番,掏出十餘粒木丸,遞給督無咎:“我要去請個救兵,你在這裡看著,如果這乞丐對薩兀廉有所不利,你就用木丸射他。”

今日督無咎見過這木丸的威力,連連道:“好好。”

明崇儼拿出兩張紙,督無咎看去,上面畫著一匹馬。

明崇儼口中念念有詞,將紙分別貼在兩條腿上。

督無咎但見一條黑影閃過,倏忽之間已經不見明崇儼身影。

督無咎更加佩服這位縣令。

正自感歎,忽聽一聲咆哮,震得兩耳嗡嗡。

抬頭看去,乞丐伸手掐住薩兀廉的脖子,薩兀廉嘴張腿蹬,眼見就要斃命。

督無咎急忙拉起彈弓,一粒彈丸射出,正中在這乞丐眉心。

打得這乞丐後退幾步,跌坐在地上。

掐這薩兀廉的手不由自主就鬆開了。

督無咎大為興奮,忍不住叫了一聲好。

薩兀廉看過來,認出了他,哇啦哇啦對那乞丐說了些什麼。

那乞丐站起身來,拱手道:“原來是督少府,我這院奴多承督少府照看,先謝過了。”

督無咎自持利器在手,說起話來就充滿傲氣,“什麼院奴?你們都是我要捉拿的凶徒。”

這乞丐倒也不惱怒,道:“去年中秋那胡人的確是我所殺,但事出有因,這胡人誘騙我飛天女,來滿足世俗好奇之心,怎麼不該殺?”

“什麼飛天女?”

這乞丐才明白督無咎對他們一無所知,道:“少府有所不知,我們不是唐人,我們來自扶婁國,扶婁國有飛天院,專門供養飛天女。飛天女不食五穀,要寄養在他人五官中,以氣味為食,以音律為水,以舞蹈為光。我們選取少年讓他們聞美味、掌音律、習舞蹈,就為供養飛天女,供養七十年,飛天女如果被天竺來的使者選中就會成為菩薩和佛身邊的飛天。”

督無咎恍然大悟,指著薩兀廉說道:“我知道了,他就是一個供養者。”

乞丐點頭道:“正是,他供養飛天女三十年,自己動了邪念,居然要帶著飛天女私奔,兩人約好時間地點,就要離開扶婁國,私奔那天,薩兀廉卻被我發現,未能赴約。飛天女苦侯不至,被那胡人遇見,胡人以為奇貨可居,就帶著飛天女來到中土,為人表演歌舞。”

督無咎拍手道:“這下我便明白了,你殺胡人時,飛天女化成纖毫鑽入刺史鼻內,逃了過去。”

“就是這樣。”乞丐道:“我找不到他,只好回到扶婁國,故意放薩兀廉出來,想以他為餌引出飛天女,同時我鼓腹發聲,旁人聽來如同鼓聲,對飛天女卻同春雷催新芽,她的身體不由自主要長大,所以公孫楷鼻子下面就長了一塊贅肉。”

乞丐說完,對督無咎深深一揖道:“督少府是明理之人,不應糾纏於我們這些私事。”

“這可不是私事。”督無咎不依不饒道,“在我的地盤犯有命案,怎麼能放你走?”

乞丐一臉和藹不見了,怒道:“我敬你只是不願傷及無辜,我身為飛天院的掌戒者,豈是你一個捕賊尉所能捉拿得了的。”

“掌戒者有什麼了不起的。”督無咎舉起彈弓,“不行咱們就再試試。”停了一下,決定也給自己說個壯膽的身份,把腰一挺道:“我可是李淳風弟子!”

言語間,又一粒彈丸射出。

掌戒者露出不屑的面容,手勢揮動,映出一道銀光,那彈丸在他身邊一丈多遠的地方爆裂。

督無咎這才看清,他手裡多了一根銀白的細絲。

暗暗拿了三顆彈丸在手,一起發出,卻分上中下三路攻去。

掌戒者手裡細絲揮動,他周身竟然起了一道銀幕,三粒彈丸一起破裂。

督無咎這才知道此人不是自己所能對付得了的,難怪明崇儼也要去搬救兵。

掌戒者狠狠道:“該讓你看看我的了。”

督無咎就見銀光如縷,直奔自己而來,他拔刀在手,沖著銀光砍去。

錚的一聲,銀光纏在他的刀上,掌戒者向後一拉,督無咎的刀脫手飛去。

督無咎順勢抄起彈弓,三粒彈丸一起射出。<>

掌戒者銀絲在外,不及護身。

三粒彈丸結結實實打在他身上。

掌戒者一聲痛叫,跌倒在地。

手中銀絲也飛出。

督無咎得意道:“咱倆這算平手。”

掌戒者的肚子猛然鼓起來。

薩兀廉面色大變,捂住了耳朵。

督無咎又拿出三粒彈丸剛剛射出。

掌戒者輕敲自己的肚子,張口發出嘭的一聲,就如同一聲炸雷在耳邊響起。

那三粒彈丸遠遠就碎成粉末了。

督無咎就見狂風卷著樹葉,所過之處,樹折木斷,都卷裹在其中,如同巨浪兜頭向自己襲來。

督無咎想跑,可是找不到腳在哪裡了。

恍然間,當的一聲,鐘聲在耳邊響起,聲音宏亮,餘音渺渺,蕩蕩不絕。迎著巨浪飛去。

那巨浪登時被撕裂,化作七八團小風向四面八方飛去。

塵土散去,督無咎看見明崇儼站在前面,手裡拎著一個鼓囊囊的口袋。

掌戒者一臉驚恐看著明崇儼,問道:“你這是……”

“豐山霜鳴。”明崇儼拍了拍口袋,說,“豐山離此不遠,我到那裡借了十聲鐘鳴過來。九口鐘,一鐘一聲,最後一聲是九鐘合鳴,足以對付你這春雷吼了。”

掌戒者疑惑道:“豐山霜鳴不是霜降才鳴嗎?”

明崇儼笑道:“那是無知之人的理解,霜鳴是指聲音清亮,潔如白霜,與霜降何干?”舉起口袋道:“或可再聽一聲。”

掌戒者面色一變,無奈道:“你們今天必要我為那胡人償命嗎?”

督無咎上前一步要說話,明崇儼拉住他,道:“不敢,那胡人該死,我們只要你放了這飛天女和薩兀廉,讓他們結為夫妻。”

督無咎大吃一驚,沒想到明崇儼目的竟是這個。

掌戒者也未料到,問:“為什麼?”

“不為什麼?難得有情人。”明崇儼道,“現在修道人都為道而絕情,難得有為情而舍道,這是我同道中人。”

掌戒者沉思一陣,最後道:“也罷,我扶婁國不缺飛天女。”

從懷中掏出一個肉瘤,伸手剖開,就見一個拇指大小的少女瑟瑟發抖躺在裡面,薩兀廉一步走上前去,滿是柔情的看著。

掌戒者嘴裡說了些什麼,薩兀廉接過,少女在他手中,頓時安詳下來。慢慢站起身來,身形晃動,頓時變得如同手掌般大小。

再一搖晃,又如同一棵小樹苗,慢慢長高,倏忽之間,已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生得長眉細目,面容清秀爽朗,赤腳浮在空中。

薩兀廉對她說了一些什麼,帶著她向明崇儼走來,對明崇儼和督無咎分別深深一拜,滿臉都是感激之情。

掌戒者一聲歎息:“本是飛天質,偏要淪溝渠。”縱身一躍,不見蹤影。

明崇儼不屑道:“飛天又如何?不過是萬古的冷清與寂寞,怎比俗世一起品歌舞,享音律。”又對薩兀廉道:“你二人到長安去吧,那裡有綠腰舞,有驚鴻舞,有淩波舞,有胡旋舞,有胡騰舞,有羽衣舞……音律更是數不勝數,足以夠你們夫妻二人享樂一生了。”

督無咎將地上繩子撿起道:“給你二人坐騎。”

明崇儼拿過來,將上面打的結一一解開,道:“這樣就無人能知你們蹤跡了。”

薩兀廉接過來,飛天女身形一悚就鑽入他鼻端,薩兀廉把繩索向天伸去,攀援而上,恰巧天邊一月如鉤,那繩索似乎掛在月亮上,兩人宛若爬進了月宮。

明崇儼正看著入神,督無咎拿過明崇儼身邊的口袋,說道:“那鐘聲甚妙,我再聽聽。”

明崇儼剛要說不,督無咎頭已經深入口袋。

霎時之間,督無咎就覺自己站在一口鐘內,外面木槌撞擊不斷。

周遭全是鐘聲。

震得他眼前一陣金星炫動,嗵地一聲跌倒在地。

本人豆瓣閱讀的作品錦翼在售作品,其中專門講故事的有

微信公眾號錦翼 ,歡迎關注

故事是瞎編的,但也是有淵源的 下面是知識點啊。

1. 踩繩技

踩繩技起源於印度,唐朝的時候傳入中國,許多筆記小說裡都有涉及,《聊齋志異·偷桃》中最為有名,說有個表演魔術的要為官員們上天偷蟠桃,就送一根繩子上天,小孩攀著繩子爬上去,一會被肢解成好幾塊扔了下來,說上天看果園的抓住他了云云。其實類似故事在之前就有人記述,蒲松齡也是根據前說改變。英國統治印度期間,也為這門神技所吸引,當時登報尋找神人,並且許以重金,但重賞之下卻無勇夫,沒人出來應徵。想必這神技也就只是一個傳說罷了,抑或擁有此等神技早就扯起一根繩子爬到歐美國家移民了,誰還會當“阿三”。

2上巳節

上巳節是中國古代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漢代之前這個節日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所以稱為上巳節。但後來就固定為農曆的三月初三。這一天最重要的習俗就是要在水濱祓禊,也就是在水邊清潔身體,去災求福。在古代這一天更吸引人的習俗“會男女”,就是鼓勵男男女女們自由戀愛(好吧,古代叫野合)——可惜這麼好的規定沒有流傳下來。到了魏晉時期,人們還發展出了新的玩法“曲水流觴”,大名鼎鼎的《蘭亭序》就寫於上巳節。後來民間還傳說這一天是王母娘娘舉辦大型專題自助餐的時間------蟠桃會。這一下可是天上與人間同樂了。

3豐山霜鳴

豐山霜鳴在《山海經》裡就有記載了“豐山……有九鐘焉,是知霜鳴”。東晉郭璞注:“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也就是說這裡的豐山的鐘每到霜降則自鳴,現代物理學上的解釋是這裡有大溶洞。溶洞有4個大廳,自西南向東北伸展,經勘探長約300米,最高處數十米。所謂霜鳴就是風吹溶洞的聲音。但古人卻稱為神跡,把霜鳴被稱為令人神清志明的聲音。 李白 《聽蜀僧濬彈琴》詩:“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全文完)

本文作者“錦翼”,現居邯鄲,目前已發表了93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錦翼”關注Ta。

“細線!”

“拿來我看!”

督無咎回頭吩咐了獄卒,一會獄卒拿著根竹管走了過來。

打開上面的蓋子,裡面盤著一團細絲。

明崇儼慢慢抽出來,這細絲如同蠶絲般粗細,有繞指之柔,但折之不斷,堅如百煉之鋼。

明崇儼拿著細絲,走近那囚犯,問道:“這是琴弦嗎?”

看見細絲,這囚犯更加激動了,費力站起來,拖著腳鐐,一步步走過來。

“明府小心。”督無咎上前攔在明崇儼面前。

明崇儼將他推開,到囚房木欄之前,將細絲系在一根木柱上,扯過來在另一根木柱上纏繞一下,又折過去在原來木柱上纏繞一下,再折回來……如此再三,直到細絲盡頭才在木柱上系住。

兩根木柱間上下崩了五根弦。

明崇儼伸手撥了一下,錚錚聲響。

這囚徒忽然安靜下來,臉上露出喜色。

他也伸手想談,無奈枷鎖困著,夠不著。

明崇儼令道:“給他開鎖。”

“不行!”督無咎道,“他可是擅長用這細絲殺人的?”

明崇儼不理他,對獄卒道:“開鎖。”

獄卒進去將枷鎖打開,督無咎拔出刀緊張地站在明崇儼身邊。

這囚犯活動下筋骨,走到纏著細絲的木欄後,伸手也撥弄了一下。

督無咎聽得都是錚錚聲響,跟剛才明崇儼彈的毫無區別。

明崇儼臉上卻露出笑容,自言自語了一句:“這樣便好。”伸手又彈了幾下。

這囚徒紫色的臉龐上第一次露出笑容,他伸手又彈了幾下。

兩個人就這樣你來我往地彈著,刑監內錚錚的音律不斷。

時高時低,時急時緩。

督無咎聽得好不心煩,將刀收了,遠遠站在一邊。

聲音忽然停止。

明崇儼對督無咎令道:“你帶人到東市口,那裡有個乞丐,那響徹全城的鼓聲便是這乞丐所為。”

“原來明府用這琴聲來審問!”督無咎恍然大悟明崇儼彈琴的用意,更加佩服,應了一聲,快步跑出去。

明崇儼繼續揮弦,眾囚犯也不操練了,好奇地看著這位新任縣令用琴聲來審問。

明崇儼琴聲再次停住的時候,督無咎恰從外面回來。

督無咎氣喘吁吁道:“我雖然沒有見著,但附近的人說,這裡的確有個身材高大的乞丐,每天在市里撿些剩菜吃,也不去乞討。每天傍晚他都會橫臥在衡門下,鼓腹而歌。”

明崇儼點頭道:“這就對了,那鼓聲便是從此而來。”

督無咎卻無奈道:“可是今天他歌完,對人說一會捕賊尉要來抓我了,我得跑了。就不見了蹤影。”

哦,明崇儼也是吃了一驚,轉身又撥弄了一下琴弦,詢問這囚犯。

這囚犯卻只是搖頭,不去撥弄那琴弦。

督無咎指著他問:“是不是你通風報信?”

明崇儼搖頭:“如果他通風報信,他又何必告訴我們是這乞丐所為?”

“那他跟這乞丐是何關係?”

明崇儼搖搖頭:“他不肯講,只說去年那胡人是這乞丐所殺。”

“那他和那胡人是什麼關係?他來自哪裡?叫什麼名字?”督無咎將內心的疑惑一股腦全說出來,恨不得自己去撥那琴弦。

“他自稱薩兀廉,其餘什麼樣也不說,不過……”明崇儼掃視一眼身後囚犯操練的百戲說,“他說他會踩繩技,想要明天為你表演助興。”

“不用了。”督無咎有點不屑地說,“我們有人了。”

“他說他的踩繩技與眾不同。普通踩繩都是要將繩子系在高處兩端,一個人在上行走,他踩繩不需要,只要將繩子扔在空中,他就可以踩著來回走?”

“有這等事?”督無咎大感好奇,吩咐獄卒為他開了腳鐐。將一根繩子扔了進去,說,“你且跳來?”

這薩兀廉將繩子往空中一拋,不待落下,他縱身一躍,跳在繩子上。

那繩子在他腳下立刻繃緊,停留在半空中,仿佛兩邊有人緊緊拉著一樣。

薩兀廉就從繩子一頭走過去,到在盡頭,一個空翻,又走回來,這才跳下來。那繩子也隨即落地。

“絕技啊。”督無咎驚得連連拍手,“明天我舅舅見了一定會高興的。”轉身又吩咐獄卒為薩兀廉準備一套衣服,準備好酒好飯。

督無咎好像忘了自己剛才還在為這人的身份而焦急。

明崇儼看著薩兀廉,露出笑容,暗道:“我好像知道你從哪兒來了。”

招呼也不打,轉身走了。

上巳節,三月三日,天氣清新。

督無咎在倒水河邊搭起一座檯子,台前從倒水河裡引出一股溪水,蜿蜒繞行,最終複流入河。

溪水經行之處,都鋪著紅毯,供人坐臥。

督無咎說:“刺史和明府一樣是讀書人,所以我專門修了這曲水流觴之地。”

他還真是用心,明崇儼卻絲毫顯不出興趣,問道:“那薩兀廉踩繩所用的繩子可曾備好?”

“自然備好。”督無咎說,“這是今天的重頭戲……”

“繩子拿來我看。”

督無咎以為明崇儼比他還要用心,忙差人將繩子拿來。

明崇儼仔細看看這繩子,隨手一抖將繩子打開,足有十幾丈之長。

明崇儼仔細一步一步丈量繩子,走在一處,敲打一下:“在此處打一個結。”又走一處,又說:“在此處打一個結。”一連打了八個結,才讓衙役將繩子拿走。

一輛馬車馳來,督無咎看一眼就高興地說:“刺史到了。”大步迎了過去。

明崇儼愣了一下,也跟了過去。

馬車停住,車上下來一個微胖的女人,年齡五十上下,隨後又走下一人,眼睛以下裹著一塊藍布。

督無咎愣了一下,才上前喊了一聲:“舅舅,舅母。”

明崇儼確定他是刺史公孫楷夫婦,上前見禮。

督無咎看著公孫楷的臉疑惑道:“舅舅這是怎麼了?”

公孫楷歎息一聲說:“得了怪病。”

舅母也流下眼裡。

督無咎疑惑道:“什麼病?”

公孫楷掀起臉上藍布,

鼻子下長了一塊贅肉,大得都超過了鼻子,長得都越過了嘴唇。細看這贅肉的根部居然出自他鼻子裡面,恍若吊墜在這裡,頭部一動,便滾來滾去。

“這是怎麼回事?”督無咎大吃一驚。

“這幾日才開始長出的,十幾天就長了這麼大!”公孫楷歎息一聲,“請了各方名醫都束手無策。”

督無咎看向明崇儼:“明府可有辦法?”

明崇儼上前仔細看了看,搖搖頭表示無能為力。

督無咎拉住舅舅舅母,說道:“舅舅吉人天相,一定會好的。”拉著他們二人到曲水流觴處就坐。明崇儼也在他們下首坐了。

這時周圍的百姓都已經聚集在周圍,人越來越多。

督無咎示意節目開始。

先是拔河,後又是踏歌,雖是熱鬧異常,公孫楷心中有事,卻怎麼也提出起興趣,不時歎息一聲,低頭飲酒,不多說一句。

督無咎本來想讓薩兀廉最後一個壓軸的,現在唯恐舅舅看不完就走,吩咐衙役下一個就表演踩繩。

薩兀廉拎著一大盤繩子走上台來,掃了一眼人群。

他握住繩子一頭,手腕猛抖,那盤好的繩子在半空中就像車輪一樣向前急速滾去。

越滾越小,卻並不跌落,懸在半空,依然筆直向前。

薩兀廉輕輕一躍已經踩在繩子上,他快跑幾步,居然追上繩子前端滾動的“車輪”。

他人在繩子上疾馳,如同禦風而行,身形毫不晃動。

台下亂哄哄的人群,刹那之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仰頭觀望。

那繩子滾到盡頭,薩兀廉眼前似乎“無路”。他站在繩子前端,微微一跳,繩子仿佛一根長棍一樣翹起來,向前落去。

薩兀廉身子在空中一個漂亮的旋轉,他已經站在繩子末端,再次向前奔去。

就這樣他踩著繩子,在人們頭上來去如飛。

這哪裡是踩繩子?分明是弄潮兒。

公孫楷頓時忘了病,拍手叫了一聲好,眾人才從驚奇中醒過神來,一起叫了一聲好。

薩兀廉看一眼公孫楷,沖他微微笑了一笑。

忽然他不笑了,他的身體晃了一晃,差點從繩子上跌落。

穩了一下,這才站好。

身形卻再無剛才的瀟灑飄逸,變得十分拙笨。

他皺著眉頭,望著眾人,似乎在尋找什麼。

明崇儼聽了出來,他在尋找一個聲音。

一個樂聲。

聲音細若髮絲,卻綿綿不絕,隨著微風慢慢蕩漾。

這音律十分陌生,明崇儼從未聽過,聽不出說的什麼。

極目四望,想找出音律之源,但這音律在風中忽左忽右,時東時西,完全無法捕捉。

忽然半空中“砰砰砰”一陣聲響,響徹全城那鼓聲這時響了起來,如同驚天霹靂。

那細微的音律戛然而止。

這鼓聲已經響了十餘天,眾人見怪不怪,依舊緊緊盯著薩兀廉。

薩兀廉卻被驚得一個趔趄,臉色大變。

抬頭向天,一隻黃布口袋從天而降,兜頭罩來。

薩兀廉急忙踩著繩子想前跑去,那口袋緊追不捨,如影隨形。

眾百姓不明就裡,越看越覺得過癮,連連叫好。

明崇儼對督無咎道:“督少府,你能射下那只口袋嗎?”

督無咎也覺出不對,聽明崇儼一說,當即道:“探囊取物罷了。”

伸手從懷裡掏出一個彈弓,拿起一粒鐵丸就要射擊

明崇儼按住他,從身上居然拿出一個東西來說:“用這個。”

督無咎接過,這竟然是一粒小木丸,完全用木頭削成,疑惑道:“這個……”

明崇儼道:“快射,否則薩兀廉就要被抓走了。”

督無咎顧不上那麼多,將彈弓拉圓,對準那口袋將木丸射出。

督無咎技術自是沒說,木丸砰地一聲結結實實打在黃布口袋上。

半空中一縷火苗燃起,黃布口袋和木丸一起灰飛煙滅。

薩兀廉長噓一口氣,一個空翻,已經落在舞臺上,那繩子跟著他的腳飛回臺上,整整齊齊盤成了一圈。

他將繩子向上一遞,這繩子像一條蛇一樣筆直向天上爬去,直到最後整根繩子就那麼直上直下垂在半空。

薩兀廉抓住繩子像爬樹一樣向上攀援,速度非常快,幾下就到頂。

他將繩子向上一甩,下面的繩子又指向高空,薩兀廉接著爬。

如是再三,他的身影越來越小

眾人發出一陣驚呼。

“哎呀!”督無咎猛拍一下大腿,“他不會跑了吧?”

明崇儼說:“已經跑了。”

抬頭再看,半空中垂著一根繩子,上面白雲飄飄,早無薩兀廉身影。

督無咎一粒彈丸打上去。

繩子帶著空中飄落,沒有人影。

明崇儼上前撿起。

私放囚犯可是大罪。

督無咎簡直欲哭無淚,看向舅舅。

公孫楷一臉嚴肅道:“速速追捕。”看一眼明崇儼,說道:“今日就到這裡吧。”和夫人一起上了馬車,打道回府了。

眾百姓意猶未盡,還要再看,督無咎跳上臺不耐煩地說:“都散了都散了吧。”

督無咎請明崇儼帶著犯人回監,自己就要騎馬去尋。

明崇儼把玩著手裡的繩子說:“清點囚犯系縣尉職責,我堂堂縣令怎能做這等事!”

背著雙手優哉遊哉地回縣衙去了。

督無咎氣得說不出話來。

只好自己清點了囚徒,帶著他們先回獄中。

安置好囚徒,天色早已過午,督無咎騎馬就要出去尋找。

明崇儼像是從地下鑽出來一樣,站在他馬前問道:“督少府哪裡去尋?”

督無咎惱怒道:“我哪裡知道?”

明崇儼將手舉起,他手裡還拿著薩兀廉所踩的繩子,說道:“他既然從這繩子逃走的,自然還要從這繩子找起。”

“這繩子怎麼找?”

明崇儼伸手一抖,那繩子拋出,停在半空。

督無咎奇道:“你也會踩繩?”

“我又不是扶婁國人。”明崇儼笑道,“不過在他表演之前我在繩子上布了一個陣法,這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薩兀廉去了哪裡,卻是一清二楚。跟著這繩子即可。”向前揮手,繩子如得號令,向前飛去。

督無咎打馬跟上,明崇儼也早備好了馬匹,飛身上馬,疾馳而去。

繩子引著二人飛出縣城,奔上官道,向東南而去。

督無咎皺眉道“前面是黃岡縣,莫非他去黃岡?”

明崇儼不應他腔,只是跟著繩子向前。

賓士一陣,果然到黃岡縣城。

進得城來,百姓見一條繩子飛在半空,無不稱奇。

繩子飛了一陣,走到一處宅院前,跌落在地。

督無咎抬頭看了一眼,奇怪道:“這是我舅舅家,難道他跑到我舅舅家?”

“刺史府上?”明崇儼一愣,突然笑了,“那就對了。”

他話音剛落,就聽府門內有人喊道:“跟你說了多少遍,使君去了黃安……”

隨後有人哇哇大叫,完全不知所云。

督無咎高興得大喝一聲:“薩兀廉!”

一把推開門,就見一個老僕人正與一人推攘。

正是薩兀廉。

督無咎上前,一把摁住,揮拳要打,明崇儼走進來擺擺手讓他住了。

僕人認識督無咎,忙讓了座,奉上茶湯。

督無咎要押著薩兀廉回去。

明崇儼說:“不急,既然來了,我們就為刺史治了鼻下那塊贅肉再走吧。”

督無咎聽了大喜,將薩兀廉捆結實了,一起坐下吃茶。

按說刺史一家應該在他們之前來到的。

但他們等了一個時辰還是沒有回來。

明崇儼漸漸感覺不妙了。

薩兀廉的臉色也愈發焦急。

一直等到黃昏時分,聽得門口有人馬車聲響。

三人急忙迎了出去。

公孫楷夫婦滿臉笑容回來了。

公孫楷臉上那塊布已經撤去了,鼻子下光光的一無所有。

與正常人毫無二致。

明崇儼吃驚道:“路上到底出了什麼事?”

公孫楷面上一派輕鬆,說道:“從黃安回來路上,有個乞丐攔住了我們的車,說他可以為我治病。將我們帶到一處宅院,拿了點藥水在鼻子下抹了一點,這肉瘤就輕鬆掉了,毫不疼痛,我給他錢財也不要,只讓我們把這肉瘤送他。”

明崇儼看下薩兀廉。

薩兀廉雖然聽不懂說得是什麼,但見他鼻下沒了贅肉,明崇儼一臉無奈,也能猜出所以然來,急得哇哇直叫,連連頓足。

明崇儼走過去,一把解開他的繩索,將他所踩的繩子遞給他。

督無咎叫道:“明府,你要放走他嗎?”

明崇儼點點頭。

薩兀廉將繩子向空中一拋,攀援而上。

督無咎要上前攔阻,明崇儼拉住他,說道:“他不是殺害胡人的兇手,我們要找真正的兇手。”

薩兀廉爬得飛快,不一會就消失在夜空裡,一根繩子飄搖而下。

明崇儼對公孫楷施禮道:“使君勿怪,我自有分寸。”

撿起繩子揮在半空,翻身上馬又對督無咎說:“我們跟過去!”

那繩子向前飛去,明崇儼也打馬出門。

督無咎愣了一愣,也趕忙跟了過去。

這次倒沒有跑多遠。

出得城來,在一片樹林裡,那繩子便落了下來。

兩人走過去,恍惚見薩兀廉跪在一人面前。

那人身材高大,頭髮披散,衣衫襤褸,赤著雙腳,似乎一個乞丐。

薩兀廉跪在他面前,哀哀切切說著什麼,似有所求。

但完全聽不懂。

明崇儼四下看了一番,掏出十餘粒木丸,遞給督無咎:“我要去請個救兵,你在這裡看著,如果這乞丐對薩兀廉有所不利,你就用木丸射他。”

今日督無咎見過這木丸的威力,連連道:“好好。”

明崇儼拿出兩張紙,督無咎看去,上面畫著一匹馬。

明崇儼口中念念有詞,將紙分別貼在兩條腿上。

督無咎但見一條黑影閃過,倏忽之間已經不見明崇儼身影。

督無咎更加佩服這位縣令。

正自感歎,忽聽一聲咆哮,震得兩耳嗡嗡。

抬頭看去,乞丐伸手掐住薩兀廉的脖子,薩兀廉嘴張腿蹬,眼見就要斃命。

督無咎急忙拉起彈弓,一粒彈丸射出,正中在這乞丐眉心。

打得這乞丐後退幾步,跌坐在地上。

掐這薩兀廉的手不由自主就鬆開了。

督無咎大為興奮,忍不住叫了一聲好。

薩兀廉看過來,認出了他,哇啦哇啦對那乞丐說了些什麼。

那乞丐站起身來,拱手道:“原來是督少府,我這院奴多承督少府照看,先謝過了。”

督無咎自持利器在手,說起話來就充滿傲氣,“什麼院奴?你們都是我要捉拿的凶徒。”

這乞丐倒也不惱怒,道:“去年中秋那胡人的確是我所殺,但事出有因,這胡人誘騙我飛天女,來滿足世俗好奇之心,怎麼不該殺?”

“什麼飛天女?”

這乞丐才明白督無咎對他們一無所知,道:“少府有所不知,我們不是唐人,我們來自扶婁國,扶婁國有飛天院,專門供養飛天女。飛天女不食五穀,要寄養在他人五官中,以氣味為食,以音律為水,以舞蹈為光。我們選取少年讓他們聞美味、掌音律、習舞蹈,就為供養飛天女,供養七十年,飛天女如果被天竺來的使者選中就會成為菩薩和佛身邊的飛天。”

督無咎恍然大悟,指著薩兀廉說道:“我知道了,他就是一個供養者。”

乞丐點頭道:“正是,他供養飛天女三十年,自己動了邪念,居然要帶著飛天女私奔,兩人約好時間地點,就要離開扶婁國,私奔那天,薩兀廉卻被我發現,未能赴約。飛天女苦侯不至,被那胡人遇見,胡人以為奇貨可居,就帶著飛天女來到中土,為人表演歌舞。”

督無咎拍手道:“這下我便明白了,你殺胡人時,飛天女化成纖毫鑽入刺史鼻內,逃了過去。”

“就是這樣。”乞丐道:“我找不到他,只好回到扶婁國,故意放薩兀廉出來,想以他為餌引出飛天女,同時我鼓腹發聲,旁人聽來如同鼓聲,對飛天女卻同春雷催新芽,她的身體不由自主要長大,所以公孫楷鼻子下面就長了一塊贅肉。”

乞丐說完,對督無咎深深一揖道:“督少府是明理之人,不應糾纏於我們這些私事。”

“這可不是私事。”督無咎不依不饒道,“在我的地盤犯有命案,怎麼能放你走?”

乞丐一臉和藹不見了,怒道:“我敬你只是不願傷及無辜,我身為飛天院的掌戒者,豈是你一個捕賊尉所能捉拿得了的。”

“掌戒者有什麼了不起的。”督無咎舉起彈弓,“不行咱們就再試試。”停了一下,決定也給自己說個壯膽的身份,把腰一挺道:“我可是李淳風弟子!”

言語間,又一粒彈丸射出。

掌戒者露出不屑的面容,手勢揮動,映出一道銀光,那彈丸在他身邊一丈多遠的地方爆裂。

督無咎這才看清,他手裡多了一根銀白的細絲。

暗暗拿了三顆彈丸在手,一起發出,卻分上中下三路攻去。

掌戒者手裡細絲揮動,他周身竟然起了一道銀幕,三粒彈丸一起破裂。

督無咎這才知道此人不是自己所能對付得了的,難怪明崇儼也要去搬救兵。

掌戒者狠狠道:“該讓你看看我的了。”

督無咎就見銀光如縷,直奔自己而來,他拔刀在手,沖著銀光砍去。

錚的一聲,銀光纏在他的刀上,掌戒者向後一拉,督無咎的刀脫手飛去。

督無咎順勢抄起彈弓,三粒彈丸一起射出。<>

掌戒者銀絲在外,不及護身。

三粒彈丸結結實實打在他身上。

掌戒者一聲痛叫,跌倒在地。

手中銀絲也飛出。

督無咎得意道:“咱倆這算平手。”

掌戒者的肚子猛然鼓起來。

薩兀廉面色大變,捂住了耳朵。

督無咎又拿出三粒彈丸剛剛射出。

掌戒者輕敲自己的肚子,張口發出嘭的一聲,就如同一聲炸雷在耳邊響起。

那三粒彈丸遠遠就碎成粉末了。

督無咎就見狂風卷著樹葉,所過之處,樹折木斷,都卷裹在其中,如同巨浪兜頭向自己襲來。

督無咎想跑,可是找不到腳在哪裡了。

恍然間,當的一聲,鐘聲在耳邊響起,聲音宏亮,餘音渺渺,蕩蕩不絕。迎著巨浪飛去。

那巨浪登時被撕裂,化作七八團小風向四面八方飛去。

塵土散去,督無咎看見明崇儼站在前面,手裡拎著一個鼓囊囊的口袋。

掌戒者一臉驚恐看著明崇儼,問道:“你這是……”

“豐山霜鳴。”明崇儼拍了拍口袋,說,“豐山離此不遠,我到那裡借了十聲鐘鳴過來。九口鐘,一鐘一聲,最後一聲是九鐘合鳴,足以對付你這春雷吼了。”

掌戒者疑惑道:“豐山霜鳴不是霜降才鳴嗎?”

明崇儼笑道:“那是無知之人的理解,霜鳴是指聲音清亮,潔如白霜,與霜降何干?”舉起口袋道:“或可再聽一聲。”

掌戒者面色一變,無奈道:“你們今天必要我為那胡人償命嗎?”

督無咎上前一步要說話,明崇儼拉住他,道:“不敢,那胡人該死,我們只要你放了這飛天女和薩兀廉,讓他們結為夫妻。”

督無咎大吃一驚,沒想到明崇儼目的竟是這個。

掌戒者也未料到,問:“為什麼?”

“不為什麼?難得有情人。”明崇儼道,“現在修道人都為道而絕情,難得有為情而舍道,這是我同道中人。”

掌戒者沉思一陣,最後道:“也罷,我扶婁國不缺飛天女。”

從懷中掏出一個肉瘤,伸手剖開,就見一個拇指大小的少女瑟瑟發抖躺在裡面,薩兀廉一步走上前去,滿是柔情的看著。

掌戒者嘴裡說了些什麼,薩兀廉接過,少女在他手中,頓時安詳下來。慢慢站起身來,身形晃動,頓時變得如同手掌般大小。

再一搖晃,又如同一棵小樹苗,慢慢長高,倏忽之間,已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生得長眉細目,面容清秀爽朗,赤腳浮在空中。

薩兀廉對她說了一些什麼,帶著她向明崇儼走來,對明崇儼和督無咎分別深深一拜,滿臉都是感激之情。

掌戒者一聲歎息:“本是飛天質,偏要淪溝渠。”縱身一躍,不見蹤影。

明崇儼不屑道:“飛天又如何?不過是萬古的冷清與寂寞,怎比俗世一起品歌舞,享音律。”又對薩兀廉道:“你二人到長安去吧,那裡有綠腰舞,有驚鴻舞,有淩波舞,有胡旋舞,有胡騰舞,有羽衣舞……音律更是數不勝數,足以夠你們夫妻二人享樂一生了。”

督無咎將地上繩子撿起道:“給你二人坐騎。”

明崇儼拿過來,將上面打的結一一解開,道:“這樣就無人能知你們蹤跡了。”

薩兀廉接過來,飛天女身形一悚就鑽入他鼻端,薩兀廉把繩索向天伸去,攀援而上,恰巧天邊一月如鉤,那繩索似乎掛在月亮上,兩人宛若爬進了月宮。

明崇儼正看著入神,督無咎拿過明崇儼身邊的口袋,說道:“那鐘聲甚妙,我再聽聽。”

明崇儼剛要說不,督無咎頭已經深入口袋。

霎時之間,督無咎就覺自己站在一口鐘內,外面木槌撞擊不斷。

周遭全是鐘聲。

震得他眼前一陣金星炫動,嗵地一聲跌倒在地。

本人豆瓣閱讀的作品錦翼在售作品,其中專門講故事的有

微信公眾號錦翼 ,歡迎關注

故事是瞎編的,但也是有淵源的 下面是知識點啊。

1. 踩繩技

踩繩技起源於印度,唐朝的時候傳入中國,許多筆記小說裡都有涉及,《聊齋志異·偷桃》中最為有名,說有個表演魔術的要為官員們上天偷蟠桃,就送一根繩子上天,小孩攀著繩子爬上去,一會被肢解成好幾塊扔了下來,說上天看果園的抓住他了云云。其實類似故事在之前就有人記述,蒲松齡也是根據前說改變。英國統治印度期間,也為這門神技所吸引,當時登報尋找神人,並且許以重金,但重賞之下卻無勇夫,沒人出來應徵。想必這神技也就只是一個傳說罷了,抑或擁有此等神技早就扯起一根繩子爬到歐美國家移民了,誰還會當“阿三”。

2上巳節

上巳節是中國古代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漢代之前這個節日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所以稱為上巳節。但後來就固定為農曆的三月初三。這一天最重要的習俗就是要在水濱祓禊,也就是在水邊清潔身體,去災求福。在古代這一天更吸引人的習俗“會男女”,就是鼓勵男男女女們自由戀愛(好吧,古代叫野合)——可惜這麼好的規定沒有流傳下來。到了魏晉時期,人們還發展出了新的玩法“曲水流觴”,大名鼎鼎的《蘭亭序》就寫於上巳節。後來民間還傳說這一天是王母娘娘舉辦大型專題自助餐的時間------蟠桃會。這一下可是天上與人間同樂了。

3豐山霜鳴

豐山霜鳴在《山海經》裡就有記載了“豐山……有九鐘焉,是知霜鳴”。東晉郭璞注:“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也就是說這裡的豐山的鐘每到霜降則自鳴,現代物理學上的解釋是這裡有大溶洞。溶洞有4個大廳,自西南向東北伸展,經勘探長約300米,最高處數十米。所謂霜鳴就是風吹溶洞的聲音。但古人卻稱為神跡,把霜鳴被稱為令人神清志明的聲音。 李白 《聽蜀僧濬彈琴》詩:“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全文完)

本文作者“錦翼”,現居邯鄲,目前已發表了93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錦翼”關注T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