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足壇名宿張路:為何青少年成績好成年隊差?造假嚴重毀掉中國足球

本賽季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大幕落下, 給球迷們留下深刻印象的, 除了競技層面上的比賽, 還有足協開出的一紙又一紙罰單。

這些罰單中, 常常會出現四個字“弄虛作假”, 因此, 涉事的球員被處以數月的禁賽。

其實, 有一個問題, 始終困擾著球迷。 為何國青和國少在亞洲的成績, 曾經長時間好于成年國家隊?

例如2005年, 國青進入世青賽決賽圈, 馮瀟霆、趙旭日、郜林、蒿俊閔等至今仍是國家隊的一員。

同樣是2005年, 國少隊進入了秘魯世少賽, 王大雷、於大寶、池文一等球員, 同樣也活躍在中超賽場。

但是, 在成年國家隊的層面, 國足卻只打進過一次世界盃決賽圈。

對於這一問題, 著名的足球評論員、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副董事長張路給出了答案——造假。

小孩子年齡相差一歲, 其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等就會有相當的差距。 張路透露, 有些隊打起了“如意算盤”, 剛開始還只是少部分球隊在改年齡, 到後來改年齡的球隊越來越多。

並且, 起初只是修改1.5歲, 到後來甚至敢修改4歲。 張路表示, 這就造成了一種局面, 參加杯賽的小學生球員, 大部分隊員的真正年齡至少已經15歲了。

張路表示, 作為小球員, 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年齡被改,

為了防止露餡, 家長們開始教孩子們說假話。

這樣做的弊端便是, 沒有改年齡的小球員, 因為實力不如大自己幾歲的“同齡人”, 被早早淘汰出局了, 他們空有實力, 卻因為年齡真實, 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張路表示, 之所以要提這些, “是因為現在還有很多地方很多人花很多錢,

在滿腔熱情地重複我們當年幹的這些錯事, 傻事。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