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嘉程資本李黎對話經緯張穎:研判2018創投新戰場

前幾天張穎的“七條建議”在朋友圈刷屏, 今天, 2017年小飯桌全球青年創業者大會在北京召開, 我們再次邀請到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

這也是繼去年青年創業者大會後小飯桌和張穎的再次“約會”。 今年, 他講述了經緯中國創立10年來他對早期投資的心得、對2018年創投圈的研判、如何看待風口等問題, 小飯桌做了不修改原意的整理, 以下, Enjoy~

從“七條創業法則”說起

李黎:去年我們在小飯桌第一屆全球青年創業大會上討論了很多話題, 今年一年過去了, 前幾天張穎也提出了“新的七條創業分析”在網上瘋轉, 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議給創始人。 在今年即將過去的這個節點我們來進行一下盤點, 在2017年, 有哪些項目是你感到最得意, 又有哪些項目讓你非常“窩火”?

張穎:先幫小飯桌打個廣告, 我們很早就參與了小飯桌的投資。 到今天為止我們投了四百多家公司,

如果我們不是發自內心認為一個公司發展得很好, 而且創始人價值觀比較正, 我也不會去隨便幫投資的公司月臺。 小飯桌過去幾年幫助初創企業發展, 做了很多很有價值的事情。

李黎和李晶聊小飯桌創建的時候, 我正好碰到了她們:有一天我們在一個酒店吃飯, 隔壁那桌就是李黎和李晶。 她們聊完之後過了幾天告訴我這個主意, 我毫不猶豫地和其他幾個投資人參與了小飯桌的第一輪投資。 謝謝你們邀請我來這裡跟大家分享, 其實我不太喜歡, 也不太適應這種大會。

最近那篇文章是倒時差倒得很厲害, 早晨起來胡思亂想, 再加上經緯系430多家公司, 積累了很多資料和經驗, 我經常會反復把資料拿出來看。

這篇文章是我自己最近發現的一些比較顯著的趨勢, 文章裡面也提過, 融資方面細節的拿捏, 怎麼跟戰略投資人打交道等等, 也是通過430多家被投公司大資料得出來的, 很明顯的趨勢。

過去一年我們有一些成績, 從品牌的角度來說, 經緯中國越來越被大家所知道。 但是作為一線基金, 我自己心裡面還是越來越焦慮的。 如果每年你在最優秀的幾家公司裡面沒有一定的佔有率, 沒有投進去, 是非常荒唐的事情。 過去的兩年我們成績還算可以, 投到了VIPKID、ofo、瓜子二手車、獵豹分拆出來的Live.me, 還算可以。

不過我內心的恐懼和焦慮越來越強。 12月有各種各樣的大會, 主角都是投資人、投資機構的一把手, 我個人覺得這很荒唐。 我們站在這裡跟大家交流,

但其實還是這些公司和創始人成就了我們。 他們每天經歷的事情太多, 他們的一天是我們的一個月, 他們的一個月有可能是別人的一年。

李黎:今年哪些項目讓你很惱火?

張穎:說不出來, 我們還是一個以量取質的機構, 今年已經投了70多家, 在這裡面幾乎以每週做一個單元, 我們都在跟我們非常尊重的競爭對手在廝殺, 有時候我們贏, 有時候別人贏。 今天來說其實這幾年是真正好的時間點, 只要做好事情, 有不錯的團隊, 很容易融到錢, 借助資本的力量嘗試一下原來不能達到的夢想。 真正哪一個項目讓我窩火, 我還真提不出來, 整體的狀態, 整個團隊還是非常緊繃的, 非常焦慮的同時也非常兇悍。

過去十年, 我給自己打70分

李黎:說到搶專案, 我有深刻的體會, 前幾個月, 嘉程資本和經緯中國搶下一個非常熱門的項目, 各家合夥人去堵門, 我看到經緯中國各位同事非常敬業。 晚上10:30我在跑步的時候聽說這個專案在經緯中國的辦公室, 我從家裡打了個車到經緯, 看到經緯中國的合夥人肖敏和分析師在場, 我們一起進到這個項目。 晚上11點多, 張穎發了一個微信給大家, 說他也會陪伴我們一起來幫助拿下這個項目, 第二天一早張穎也見了這個項目。 搶專案從上到下經緯中國都是全體線上的, 這個令我非常感慨。 新基金不斷湧現出來, 競爭非常激烈, 經緯中國在競爭上有哪些策略, 分享一下經驗。

張穎:作為一個優秀的投資機構, 對我們來說,現在從上到下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持續的卓越。在任何一年,任何一家基金綜合的現金回報超越經緯中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每年都會發生,但是如果真正能做到把時間拉長,三年五年十年,你都能站在早期投資領域裡面的前三名、前兩名甚至第一名,這就是我自己定義的持續卓越。

經緯2008年成立到現在十年,給我們自己打分最多70分,我不會說一句謊話,這是我內心的想法。如果做到90分,我們需要三倍五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從上到下,從我到剛剛加入經緯中國的分析師,大家都非常清楚,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如果這不是他的目標,他到公司半年就待不下去了。只有有這樣的意念,只有有這樣的欲望,當我們遇到這樣的項目時才會拼命。

很多同行說這是合作,大家一起賺錢,我覺得這是扯淡。早期投資基本就是一個零合遊戲,有你沒我,有我沒你。一個優秀的創始人一輪最多稀釋10%—20%的股份,這裡面每一家都有欲望全部拿下。我們都不缺錢,我們基金都有足夠的子彈,如果抓住一個創始人,我們覺得他是優秀的創始人,變成會做成很優秀的公司,我憑什麼要跟你分?這種廝殺大家一般都是大家“不說只做”,每個案子我們都要追求最高的頂,碰到友善基金合作再說,但是本質上肯定都是想全部拿下。我們時常打交道的基金,大家競爭還是非常友善、有分寸,大家都是從競合中成長起來,互相尊敬,像我們和紅杉、IDG、DCM,很多是競爭合作關係、互相尊重、共同成長,很正常。

如何看待“風口”

李黎:今年以來已經出現過很多風口,比如互聯網金融、人工智慧、無人車、新零售,經緯中國對於風口型的專案是什麼樣的心態?

張穎:我對風口一點都不關心,我們內部是按交易平臺,金融、企業服務、醫療、文娛+移動ToC、新技術、新零售新服務等等細分領域去看專案,在這些行業裡面都有巨大的機會。到今天沒有人再去說O2O這個詞了,但其實我們一直在所謂的O2O、“互聯網+”這塊耕耘努力,也投了很多優秀的公司。“風口不風口”作為優秀的投資人還是要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在每各行業裡面、任何一個時點在中國的今天都有非常優秀的創始人和創始團隊出現,對我來說沒有什麼風口之分,我今天的工作是配合合夥人在這些行業裡面不停找到最優秀的人、不停早佈局,儘量多投,把優秀的創始人早一點拿下,耐心陪伴他們成長,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做得非常好,我們再分一杯羹,就這麼簡單。

早期投資不可能死

李黎:經緯中國也是很多基金的榜樣,前段時間有個話題炒作得很火“早期投資已死”,我知道經緯中國最早從早期起步的,現在從早期到中後期都做,你怎麼看“早期已死”的這種論調,其實嘉程資本也是早期投資基金,我們非常有信心,想聽聽張穎的看法。

張穎:我沒有看過這個稿子,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言論自由。但如果只是這句話,你覺得我會怎麼說?完全是瞎扯!什麼叫早期投資已經結束?中國的創業浪潮現在愈演愈烈,優秀的創始人開始越來越多。沒有早期他們怎麼來呢?他們怎麼拿到資金?怎麼發展?怎麼變成未來的BAT呢?完全是瞎扯。

邏輯上也是這樣,什麼叫早期投資已死?我們一個月開一次合夥人會議。前兩天剛剛開過,我們內部的定論還是要加大早期,加大大天使投資,我們一直以來的優勢就是人海戰術、以量取質,每年投資60—80家公司。

我們內部12個字“子彈不斷、投資不斷、聚焦中國”。什麼意思呢?除了中國,我們在其它地方一分錢不放,我們只聚焦中國。第二,子彈不斷,因為今天的品牌優勢,因為我們之前的成績,募資對我們來說是相對容易的事情。既然有資金,讓我們的投資節奏不斷,保持這樣的量,不停去挖掘未來的ofo,未來的瓜子等等這樣優秀的團隊。

還有另外一點,到年底了大家都在曬自己有多少家上市了,有多少家IPO,用IPO來判斷一個基金確實是最重要的指數之一,但是它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這完全是過去時了。舉一個例子,我們的ofo融的錢有可能是最近一些上市公司融的幾倍或十倍,可以說資金使用效率更高,這個模式有點不一樣。我們投的瓜子,過去幾個月融的錢等於很多公司的幾個IPO。我也堅定地相信,如果你能在一級市場融到上市時足夠的錢,那就沒有必要去上市,那就應該把上市往後拖。我們的VIPKID今年也是融了幾億美金。不是只有上市才能融到錢,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你可以不上市,這樣可以更加從容去打仗,搶更多的市場佔有率,搶更多的用戶,賺更多的錢;等到公司更加成熟穩健的時候再去上市。

當有一段時間密集幾家公司上市,不是我們投的,就那幾天,我真的是非常焦慮。一方面我肯定是恭喜那幾家同行幾個朋友們;另外一方面我心裡面非常不爽,為什麼我們沒有投到上市的公司?這種不爽,第二天我回到辦公室逼著資料小組把我們投了哪些公司的資料拿給我看,知道我手上有多少張牌,有多少家優秀的明星企業,他們最近又融了多少錢,我就會從容很多。這種心態的起伏我有時候覺得是自己非常不成熟,但是也沒有辦法,我就是非常好勝非常想贏,對持續的卓越這件事情極其渴望,有時候想到都會心慌。

感謝曾經讓我“痛不欲生”的投行經歷

李黎:非常棒,這也是一個頂級投資人的競爭欲、好勝心,正是這樣的好勝心讓經緯中國成為市場上非常TOP的基金。說到你的性格和心態,我看到你以前在所羅門公司有過工作經歷,這是華爾街上最狼性文化的公司之一,整個文化都是血腥殘酷的。這段經歷有沒有給你帶來烙印?是不是把這種文化帶進了經緯中國?

張穎:簡單的回答是有的。我在所羅門兄弟正確地說是SSB,後來我離開不久之後被花旗收購了,現在變成花旗的投資銀行部。我在那裡工作了兩年,痛不欲生,每週100個小時,100小時算說少了。你就睡在辦公室,在旁邊健身房洗澡,回來衣服揉成一個團,有專門的人拿去乾洗再送回來,吃的隨便你點;當你有機會回家,用很好的車子送你,用這種麻痹我們,讓我們沒有任何生活上的顧慮。當初很年輕,真是痛不欲生。像我這種骨子裡面比較吊兒郎當,不是學霸,也不是發自內心的勞模。雷軍的百分之一我是做不到的,那麼拼命那麼勤奮。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天被上司用言語侮辱,因為做得不好,看我們的PPT不爽就扔我們頭上。

每到禮拜五恐懼感爆掉了,我經常禮拜五兩點躲到男廁所裡面,一兩個小時,兩三個小時,那時候他們有時候會巡視,隨便拉到一個分析師就會給你佈置工作,你週末就廢掉了。我們投行有一個VP專門分配任務,他心裡面很知道,最後直接來敲門,“我知道你在裡面,你可以出來了,你躲不躲到裡面,這個週末的工作都分配好了。”我們花十幾個小時、二十小時寫出來一本對一個公司的推薦,那時候我們的老闆們我們的MD、我們的副總就在自己家的泳池邊上陪小孩。我們快遞送給他,他看完之後,勾勾叉叉再發給我們,非常痛苦。

反過來說,這兩年對我未來一些工作上的習慣和理念也有很大的幫助。我比很多同事們更嚴謹,對細節把握得更加准,對很多基本的要求更加高、更加細心。我覺得還是蠻好的,雖然那段經歷現在想想都很痛苦,但真的很好。

李黎:比創業者更努力的投資人,所以能夠投到這麼多優秀的公司。在這個市場上我們看過很多優秀的年輕人成長,真的是虐自己一萬遍,把自己虐到無路可走,每個人的成長從那裡開始蛻變。

張穎:我補充一句,很多投行出來的人都會在自己成長或者職場成長自己有一天做公司的時候,把虐別人當成很自然的延伸。覺得我當初這樣被虐,我現在要虐你們,你們以後要虐下面的人。我不是這樣的。我給我們投資同事莫大的壓力,沒錯!因為我覺得加入經緯中國的任何一個同事,如果在兩三年以內都有機會做成核心。因為我們跟很多其它基金有一個本質區別,我們不停扣扳機;很多同行拿著槍在訓練場發出聲音,但是沒有實彈沒有足夠的子彈,嘴裡面啪啪,但是實際沒有扣扳機;在我們這裡每個人都有扣扳機的機會,有機會才會有成長。我雖然給大家很大壓力,但我在言語上虐,不會在行為上虐,不會要求他們在辦公室浪費他們的時間。

如何理解“一樣給錢不一樣的酷”

李黎:好的投資人一般是自己虐自己,像當年你虐自己,到現在追求精益求精,我和李晶成為閨蜜後來成為創業合夥人,是起源于我們在華興的team加班,加班過程中成為戰友一路走到今天。經緯中國有一個slogan在創業之中“一樣給錢不一樣的酷”,解釋一下什麼叫不一樣的酷?

張穎:這是一個好問題,這個問題會讓我得罪很多同行。簡單來說,很多創業者對我們的認可就是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真的跟別人不一樣在哪裡?到今天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對內一個對外,對內就是我們給年輕人無限的空間,他們做得很好,我跟幾個合夥人再去擴展他們的邊界,讓他們承擔更多的邊界。這裡面有很多從分析師變成合夥人,王華東(經緯中國合夥人)就是一個案例,從四大出來的年輕人有些幾年後變成我們的CFO,有些變成資本市場組的負責人。六年了,我們前臺的小姑娘都沒有一個流失,其中有三四個轉到其它的投後小組,變成骨幹,變成最重要的成員之一——這是對內給大家機會。

對外,每個投資機構都在說我們很注重創始人,我們也是一樣。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對細節的拿捏,我們做得比很多人到位。也許有人說你極其自信,也許有人說你極其囂張,但是你永遠看不到任何一個時間點,我對創業者囂張或者取笑創業者,或者高高在上;也許跟同行,也許跟比我更強的人打交道,我比較囂張比較奇葩或者比較“二”——但是從來不會對創業者這樣,我心裡非常清楚我們的衣食父母是誰。

也許我這個理念不能完美灌輸到經緯中國的每一個人,但是這種理念是強制性的,我們每天都在提醒自己。哪怕是做得最不好的投資同事,在這一點上都要做得比行業普通的投資同行要好很多。

最後一點,酷就是酷。每年的大型活動我們有很多,面向泛眾的音樂節、面向經緯系優秀公司的創接匯、面向非經緯系公司做公益諮詢的創答會。創業者對我們品牌的認可,對我們來說也是莫大的壓力,怎麼繼續保持我們的口碑。價值觀和正確的待人態度這件事情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是讓我們背著包袱或者說背著鉛袋一步步前行。但是你一年的耕耘、多年的耕耘,總有一天會到一個節點,這件事情的堅持會讓我們日行千里或者你日行千里我日行萬里。它給我們帶來的效益、品牌和對我們的幫助,當我們每個同事拿著名片出去跟人家聊事情的時候都能日行萬里。在這個節點,我對這個東西更加介意。當今天我們跟同行們打交道,我們跟創業者打交道,當我們跟各種各樣產業鏈的人打交道,沒有一句謊言,個人品牌的保護、基金品牌的保護對我來說,遠重要過一個戰役的輸和贏。

最欣賞Feeney和比爾蓋茨

李黎:謝謝。你透露過你的偶像是DFS的創始人Feeney,也很欣賞比爾蓋茨,他們都是超級富豪,現在全身心投入慈善,對自己未來的設想和理想是怎樣的?

張穎:全球免稅商店的創始人Feeney,創建了全球免稅商店連鎖,最高位的時候套現,自己身價80多億美金,做事過程中極其強勢極其兇悍,對賺錢一點都不手軟。風格跟我差不多,他賺錢之後默默無聞做很多事情,再回饋他自己的國家,他從愛爾蘭來的,他也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在他掛掉之前把他的身價80億美金全部捐掉變成0,他不像其他很多慈善基金傳承,每年還要賺錢,用賺的錢再滾動服務更多人。

他的理念是,我比以後管我錢的人要強,要更高效更直接,我要通過我的有生七八十年,把自己的身家全部捐光。我不是一個窮人,加上經緯中國,加上經緯中國的影響力,未來能夠做很多事情,希望能夠向他們學習,把自己的財富在自己掛掉的那一天基本上全部捐掉,或者通過高效的方法支持更多人做對社會更加有益的事情。Feeney是我的榜樣,不是商界的領袖,不是大家所認知的明星。讓我去佩服一個人,讓我去崇拜一個人,比登天都難,但是這兩個人在慈善對社會做有益的事情上,通過商人的敏銳度,做生意的思考和執行,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加好,讓我無比佩服。

錯過給我更大的欲望

李黎:非常棒!最後一個問題,經緯中國是2008年成立的,明年即將迎來第一個十年,對於過去的十年怎麼總結得與失,未來的十年怎麼展望?這也代表了投資界的風向標。

張穎:既然要賺錢就賺徹底一點,過去十年我們給自己70分,做得還可以,但是錯過很多東西,錯過了京東、唯品會、頭條、快手、小米等等。我覺得這些錯過其實今天給了我更大的動力、更大的欲望。那天我跟一個人聊天,他說有可能這叫遺憾的藝術。不管怎麼說,未來的十年,我們的目標從上到下就是持續卓越,能保持品牌的優勢,珍惜創業者對我們的認可,持續有這樣好的成績回報投資人,持續卓越,做出更多很好的投資,做有意義的事情。今天基金或者個人的影響力對我來說是我做夢都沒有想過的事情,既然有了這些影響力,工作這件事情就變得無比重要。謝謝!

李黎:非常酷,謝謝張穎,也謝謝在座的各位。非常好,我們明年再見

對我們來說,現在從上到下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持續的卓越。在任何一年,任何一家基金綜合的現金回報超越經緯中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且每年都會發生,但是如果真正能做到把時間拉長,三年五年十年,你都能站在早期投資領域裡面的前三名、前兩名甚至第一名,這就是我自己定義的持續卓越。

經緯2008年成立到現在十年,給我們自己打分最多70分,我不會說一句謊話,這是我內心的想法。如果做到90分,我們需要三倍五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從上到下,從我到剛剛加入經緯中國的分析師,大家都非常清楚,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如果這不是他的目標,他到公司半年就待不下去了。只有有這樣的意念,只有有這樣的欲望,當我們遇到這樣的項目時才會拼命。

很多同行說這是合作,大家一起賺錢,我覺得這是扯淡。早期投資基本就是一個零合遊戲,有你沒我,有我沒你。一個優秀的創始人一輪最多稀釋10%—20%的股份,這裡面每一家都有欲望全部拿下。我們都不缺錢,我們基金都有足夠的子彈,如果抓住一個創始人,我們覺得他是優秀的創始人,變成會做成很優秀的公司,我憑什麼要跟你分?這種廝殺大家一般都是大家“不說只做”,每個案子我們都要追求最高的頂,碰到友善基金合作再說,但是本質上肯定都是想全部拿下。我們時常打交道的基金,大家競爭還是非常友善、有分寸,大家都是從競合中成長起來,互相尊敬,像我們和紅杉、IDG、DCM,很多是競爭合作關係、互相尊重、共同成長,很正常。

如何看待“風口”

李黎:今年以來已經出現過很多風口,比如互聯網金融、人工智慧、無人車、新零售,經緯中國對於風口型的專案是什麼樣的心態?

張穎:我對風口一點都不關心,我們內部是按交易平臺,金融、企業服務、醫療、文娛+移動ToC、新技術、新零售新服務等等細分領域去看專案,在這些行業裡面都有巨大的機會。到今天沒有人再去說O2O這個詞了,但其實我們一直在所謂的O2O、“互聯網+”這塊耕耘努力,也投了很多優秀的公司。“風口不風口”作為優秀的投資人還是要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在每各行業裡面、任何一個時點在中國的今天都有非常優秀的創始人和創始團隊出現,對我來說沒有什麼風口之分,我今天的工作是配合合夥人在這些行業裡面不停找到最優秀的人、不停早佈局,儘量多投,把優秀的創始人早一點拿下,耐心陪伴他們成長,希望他們能夠在未來做得非常好,我們再分一杯羹,就這麼簡單。

早期投資不可能死

李黎:經緯中國也是很多基金的榜樣,前段時間有個話題炒作得很火“早期投資已死”,我知道經緯中國最早從早期起步的,現在從早期到中後期都做,你怎麼看“早期已死”的這種論調,其實嘉程資本也是早期投資基金,我們非常有信心,想聽聽張穎的看法。

張穎:我沒有看過這個稿子,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言論自由。但如果只是這句話,你覺得我會怎麼說?完全是瞎扯!什麼叫早期投資已經結束?中國的創業浪潮現在愈演愈烈,優秀的創始人開始越來越多。沒有早期他們怎麼來呢?他們怎麼拿到資金?怎麼發展?怎麼變成未來的BAT呢?完全是瞎扯。

邏輯上也是這樣,什麼叫早期投資已死?我們一個月開一次合夥人會議。前兩天剛剛開過,我們內部的定論還是要加大早期,加大大天使投資,我們一直以來的優勢就是人海戰術、以量取質,每年投資60—80家公司。

我們內部12個字“子彈不斷、投資不斷、聚焦中國”。什麼意思呢?除了中國,我們在其它地方一分錢不放,我們只聚焦中國。第二,子彈不斷,因為今天的品牌優勢,因為我們之前的成績,募資對我們來說是相對容易的事情。既然有資金,讓我們的投資節奏不斷,保持這樣的量,不停去挖掘未來的ofo,未來的瓜子等等這樣優秀的團隊。

還有另外一點,到年底了大家都在曬自己有多少家上市了,有多少家IPO,用IPO來判斷一個基金確實是最重要的指數之一,但是它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這完全是過去時了。舉一個例子,我們的ofo融的錢有可能是最近一些上市公司融的幾倍或十倍,可以說資金使用效率更高,這個模式有點不一樣。我們投的瓜子,過去幾個月融的錢等於很多公司的幾個IPO。我也堅定地相信,如果你能在一級市場融到上市時足夠的錢,那就沒有必要去上市,那就應該把上市往後拖。我們的VIPKID今年也是融了幾億美金。不是只有上市才能融到錢,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你可以不上市,這樣可以更加從容去打仗,搶更多的市場佔有率,搶更多的用戶,賺更多的錢;等到公司更加成熟穩健的時候再去上市。

當有一段時間密集幾家公司上市,不是我們投的,就那幾天,我真的是非常焦慮。一方面我肯定是恭喜那幾家同行幾個朋友們;另外一方面我心裡面非常不爽,為什麼我們沒有投到上市的公司?這種不爽,第二天我回到辦公室逼著資料小組把我們投了哪些公司的資料拿給我看,知道我手上有多少張牌,有多少家優秀的明星企業,他們最近又融了多少錢,我就會從容很多。這種心態的起伏我有時候覺得是自己非常不成熟,但是也沒有辦法,我就是非常好勝非常想贏,對持續的卓越這件事情極其渴望,有時候想到都會心慌。

感謝曾經讓我“痛不欲生”的投行經歷

李黎:非常棒,這也是一個頂級投資人的競爭欲、好勝心,正是這樣的好勝心讓經緯中國成為市場上非常TOP的基金。說到你的性格和心態,我看到你以前在所羅門公司有過工作經歷,這是華爾街上最狼性文化的公司之一,整個文化都是血腥殘酷的。這段經歷有沒有給你帶來烙印?是不是把這種文化帶進了經緯中國?

張穎:簡單的回答是有的。我在所羅門兄弟正確地說是SSB,後來我離開不久之後被花旗收購了,現在變成花旗的投資銀行部。我在那裡工作了兩年,痛不欲生,每週100個小時,100小時算說少了。你就睡在辦公室,在旁邊健身房洗澡,回來衣服揉成一個團,有專門的人拿去乾洗再送回來,吃的隨便你點;當你有機會回家,用很好的車子送你,用這種麻痹我們,讓我們沒有任何生活上的顧慮。當初很年輕,真是痛不欲生。像我這種骨子裡面比較吊兒郎當,不是學霸,也不是發自內心的勞模。雷軍的百分之一我是做不到的,那麼拼命那麼勤奮。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天被上司用言語侮辱,因為做得不好,看我們的PPT不爽就扔我們頭上。

每到禮拜五恐懼感爆掉了,我經常禮拜五兩點躲到男廁所裡面,一兩個小時,兩三個小時,那時候他們有時候會巡視,隨便拉到一個分析師就會給你佈置工作,你週末就廢掉了。我們投行有一個VP專門分配任務,他心裡面很知道,最後直接來敲門,“我知道你在裡面,你可以出來了,你躲不躲到裡面,這個週末的工作都分配好了。”我們花十幾個小時、二十小時寫出來一本對一個公司的推薦,那時候我們的老闆們我們的MD、我們的副總就在自己家的泳池邊上陪小孩。我們快遞送給他,他看完之後,勾勾叉叉再發給我們,非常痛苦。

反過來說,這兩年對我未來一些工作上的習慣和理念也有很大的幫助。我比很多同事們更嚴謹,對細節把握得更加准,對很多基本的要求更加高、更加細心。我覺得還是蠻好的,雖然那段經歷現在想想都很痛苦,但真的很好。

李黎:比創業者更努力的投資人,所以能夠投到這麼多優秀的公司。在這個市場上我們看過很多優秀的年輕人成長,真的是虐自己一萬遍,把自己虐到無路可走,每個人的成長從那裡開始蛻變。

張穎:我補充一句,很多投行出來的人都會在自己成長或者職場成長自己有一天做公司的時候,把虐別人當成很自然的延伸。覺得我當初這樣被虐,我現在要虐你們,你們以後要虐下面的人。我不是這樣的。我給我們投資同事莫大的壓力,沒錯!因為我覺得加入經緯中國的任何一個同事,如果在兩三年以內都有機會做成核心。因為我們跟很多其它基金有一個本質區別,我們不停扣扳機;很多同行拿著槍在訓練場發出聲音,但是沒有實彈沒有足夠的子彈,嘴裡面啪啪,但是實際沒有扣扳機;在我們這裡每個人都有扣扳機的機會,有機會才會有成長。我雖然給大家很大壓力,但我在言語上虐,不會在行為上虐,不會要求他們在辦公室浪費他們的時間。

如何理解“一樣給錢不一樣的酷”

李黎:好的投資人一般是自己虐自己,像當年你虐自己,到現在追求精益求精,我和李晶成為閨蜜後來成為創業合夥人,是起源于我們在華興的team加班,加班過程中成為戰友一路走到今天。經緯中國有一個slogan在創業之中“一樣給錢不一樣的酷”,解釋一下什麼叫不一樣的酷?

張穎:這是一個好問題,這個問題會讓我得罪很多同行。簡單來說,很多創業者對我們的認可就是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真的跟別人不一樣在哪裡?到今天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對內一個對外,對內就是我們給年輕人無限的空間,他們做得很好,我跟幾個合夥人再去擴展他們的邊界,讓他們承擔更多的邊界。這裡面有很多從分析師變成合夥人,王華東(經緯中國合夥人)就是一個案例,從四大出來的年輕人有些幾年後變成我們的CFO,有些變成資本市場組的負責人。六年了,我們前臺的小姑娘都沒有一個流失,其中有三四個轉到其它的投後小組,變成骨幹,變成最重要的成員之一——這是對內給大家機會。

對外,每個投資機構都在說我們很注重創始人,我們也是一樣。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對細節的拿捏,我們做得比很多人到位。也許有人說你極其自信,也許有人說你極其囂張,但是你永遠看不到任何一個時間點,我對創業者囂張或者取笑創業者,或者高高在上;也許跟同行,也許跟比我更強的人打交道,我比較囂張比較奇葩或者比較“二”——但是從來不會對創業者這樣,我心裡非常清楚我們的衣食父母是誰。

也許我這個理念不能完美灌輸到經緯中國的每一個人,但是這種理念是強制性的,我們每天都在提醒自己。哪怕是做得最不好的投資同事,在這一點上都要做得比行業普通的投資同行要好很多。

最後一點,酷就是酷。每年的大型活動我們有很多,面向泛眾的音樂節、面向經緯系優秀公司的創接匯、面向非經緯系公司做公益諮詢的創答會。創業者對我們品牌的認可,對我們來說也是莫大的壓力,怎麼繼續保持我們的口碑。價值觀和正確的待人態度這件事情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是讓我們背著包袱或者說背著鉛袋一步步前行。但是你一年的耕耘、多年的耕耘,總有一天會到一個節點,這件事情的堅持會讓我們日行千里或者你日行千里我日行萬里。它給我們帶來的效益、品牌和對我們的幫助,當我們每個同事拿著名片出去跟人家聊事情的時候都能日行萬里。在這個節點,我對這個東西更加介意。當今天我們跟同行們打交道,我們跟創業者打交道,當我們跟各種各樣產業鏈的人打交道,沒有一句謊言,個人品牌的保護、基金品牌的保護對我來說,遠重要過一個戰役的輸和贏。

最欣賞Feeney和比爾蓋茨

李黎:謝謝。你透露過你的偶像是DFS的創始人Feeney,也很欣賞比爾蓋茨,他們都是超級富豪,現在全身心投入慈善,對自己未來的設想和理想是怎樣的?

張穎:全球免稅商店的創始人Feeney,創建了全球免稅商店連鎖,最高位的時候套現,自己身價80多億美金,做事過程中極其強勢極其兇悍,對賺錢一點都不手軟。風格跟我差不多,他賺錢之後默默無聞做很多事情,再回饋他自己的國家,他從愛爾蘭來的,他也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在他掛掉之前把他的身價80億美金全部捐掉變成0,他不像其他很多慈善基金傳承,每年還要賺錢,用賺的錢再滾動服務更多人。

他的理念是,我比以後管我錢的人要強,要更高效更直接,我要通過我的有生七八十年,把自己的身家全部捐光。我不是一個窮人,加上經緯中國,加上經緯中國的影響力,未來能夠做很多事情,希望能夠向他們學習,把自己的財富在自己掛掉的那一天基本上全部捐掉,或者通過高效的方法支持更多人做對社會更加有益的事情。Feeney是我的榜樣,不是商界的領袖,不是大家所認知的明星。讓我去佩服一個人,讓我去崇拜一個人,比登天都難,但是這兩個人在慈善對社會做有益的事情上,通過商人的敏銳度,做生意的思考和執行,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加好,讓我無比佩服。

錯過給我更大的欲望

李黎:非常棒!最後一個問題,經緯中國是2008年成立的,明年即將迎來第一個十年,對於過去的十年怎麼總結得與失,未來的十年怎麼展望?這也代表了投資界的風向標。

張穎:既然要賺錢就賺徹底一點,過去十年我們給自己70分,做得還可以,但是錯過很多東西,錯過了京東、唯品會、頭條、快手、小米等等。我覺得這些錯過其實今天給了我更大的動力、更大的欲望。那天我跟一個人聊天,他說有可能這叫遺憾的藝術。不管怎麼說,未來的十年,我們的目標從上到下就是持續卓越,能保持品牌的優勢,珍惜創業者對我們的認可,持續有這樣好的成績回報投資人,持續卓越,做出更多很好的投資,做有意義的事情。今天基金或者個人的影響力對我來說是我做夢都沒有想過的事情,既然有了這些影響力,工作這件事情就變得無比重要。謝謝!

李黎:非常酷,謝謝張穎,也謝謝在座的各位。非常好,我們明年再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