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凝聚“一盤棋”合力全力解決“骨頭案” ——市中院多措並舉解決執行難

截至2017年11月底, 全市法院受理執行案件13456件, 同比增加了42.5%, 執結9524件, 案件執結率為68.78%, 實際執結率為89%, 同比提高8.7%, 標的到位額為191884萬元, 標的實際到位率為81%。 這是市中院凝聚“一盤棋”合力, 向執行難全面宣戰取得的成績。 今年來, 市中院通過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執行改革、強化執行措施……一把把“利劍”斬向執行難“堅冰”, “回春妙手”醫治執行難“頑疾”。

——堅持党的領導, 構建黨委領導的執行工作大格局。

今年初, 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市中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彙報, 決定成立由市委政法委書記任組長, 44家成員單位組成的市“基本解決執行難”領導小組。

市委、市政府召開了渭南市地縣兩級“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會議, 作出《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法院執行工作, 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意見》、市委辦、市政府辦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 市政法委、市綜治辦和市中院下發了《關於落實“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 市委政法委成立了“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督查組, 明確了督查工作職責, 對“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開展不力的部門和領導進行問責。

至此, 渭南市縣區兩級法院“堅持黨委領導, 政府支持, 人大、政協監督, 法院主辦, 社會各界參與”的執行工作大格局已初步形成,

使“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得到了組織和制度保障。 市中院與市公安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協助查控被執行人機動車輛的實施意見》, 與公安、國土、房管等部門建立了協助查控被執行人財產工作機制;與臨渭區法院、臨渭區檢察院、開發區公安局形成了“關於打擊拒執罪”座談會紀要, 建立完善了打擊“拒執罪”工作機制, 有效打擊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的犯罪行為;全市12家法院全部建成執行指揮中心, 落實了執行指揮管理平臺日常值班制度, 確定了值班人員, 實現了執行力量“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的功能, 使之成為執行工作運轉的“中樞”;對被執行人銀行存款、土地、房產、車輛等資訊的網路查控和有效追蹤。

——大膽改革創新, 擼起袖子齊攻堅。

市中院執行局設立執行一庭、執行二庭、綜合處、涉執信訪辦和執行警務大隊。 執行一庭負責案件實施執行, 成立三個辦案團隊, 法警分別配屬到三個執行實施團隊小組, 直接參與執行保障;配備了執法記錄儀、執行指揮用車、警車等設備。 執行二庭負責執行異議、覆議案件審查。 執行局綜合處、涉執信訪辦負責執行申訴信訪、監督督辦工作。

在提高執行質效方面, 市中院一方面持續開展集中執行系列行動。 活動由市中院調配執行人員、司法員警, 分別組成多個執行團隊, 先後在大荔、蒲城、臨渭區、華陰等地開展了“聯合亮劍”“交叉”執行等執行活動。 活動參戰法官、司法員警340余人, 警車30餘台,

依法拘傳被執行人95人, 拘留107人。 活動中執結153件, 執行回案款1100余萬元。 另一方面, 全力查控被執行人財產案件執行中依法對被執行人發出了財產申報令、財產調查令。 2016年市中院針對一起因無財產可供執行而“終本”案件, 申請執行人代理律師向本院申請《調查令》, 市中院積極探索, 大膽實踐, 開出首份《調查令》。 這是自《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調查令實施辦法(試行)》以來, 市中院發出的首份《調查令》, 各基層法院積極跟進。

——擴大執行威懾宣傳力度, 營造良好執行的氛圍。

市中院制定了《執行宣傳實施方案》, 召開了兩次執行工作新聞發佈會、六次執行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推進會, 先後在合陽縣法院、大荔縣法院和華陰市法院召開了打擊“拒執罪”現場觀摩和經驗交流會,

《人民法院報》、《陝西日報》、渭南電視臺等媒體進行了跟蹤報導。 據瞭解, 全市兩級法院共曝光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914案2084人, 限制高消費449人, 限制出入境286人, 司法拘留252人, 公佈12起拒執罪典型案例。 按“拒執罪”移送追究刑事責任13人, 依法實際判處6人。

“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 時刻把案件情況裝在心中, 時刻準備好採取措施對付老賴”, 這是市中院對全市法院執行幹警提出的要求。 如今, 這已經成了渭南兩級法院執行幹警的座右銘。

今年是解決執行難工作的收官之年。 為深入推進解決執行難工作, 渭南兩級法院聚集一切可用力量, 用盡所有執行手段, 專盯“骨頭案”“釘子案”, 攻堅克難, 始終保持懲治老賴的高壓態勢。

渭南日報記者張燕實習生喬翠

渭南日報記者張燕實習生喬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