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來泰州, 不夜遊等於白來! 就因為泰州“懂得”夜的美

泰州生活節奏緩慢, 來泰州的遊客很快就能發現這一點。 街上行人步履從容, 做事淡定而自信。 週末時, 他們一頓早茶都能吃一兩個小時。 每天晚上還要去澡堂或者洗浴中心泡上一澡才算了了一樁心事。 但這並不意味著, 泰州人的夜生活不豐富, 恰恰相反, 在泰州的夜晚, 你能找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做。

到泰州旅遊想要賞盡夜色之美, “夜遊鳳城河”是不可或缺的。 “夜遊”一直被認為是泰州旅遊的精華所在, 每當夜色降臨, 鳳城河畔的古建築們在燈光月色的映射下, 別有一番味道。 而鳳城河桃園碼頭的畫舫,

可以帶著你們靜遊其中, 去見識一個不同的鳳城河。

畫舫夜遊的路線為, 桃園—望海樓—文昌閣—迎春橋—鼓樓大橋—坡子街, 進入泰州繁華商業區, 遊覽時間40分鐘。

抵達碼頭還未上船, 才發現眼前的景致和白天看到的鳳城河截然不同, 仿佛換了人間。

泰州無山, 四圍皆水;水, 是泰州的特色和靈魂。 鳳城河風景區正是集中而又完善地體現全國不多見的一種都市水韻, 千畝水域繞城四周。 游走於鳳城河, 和水城脈絡不期而遇。 泰州已經將水玩出了十八般花樣, 浸潤出獨有的溫婉氣質, 相見自難忘。

“城在水中,

水在城中”的複式城河, 讓泰州擁有了全國鮮有的水城格局。 水在江南, 是秦淮河的迷人舊夢;水在江北, 則化作鳳城河的鮮活。 趁著夜色遊走鳳城河的燈影槳聲中, 看造型各異的古橋倒影在水面之上, 兩岸綠意蔥蘢, 文會堂、望海樓等景點林立其中, 千年文化默默流淌。

今天的鳳城河, 河水坦蕩地漫漾流淌, 恣意卻又節制。 河道顯然已是歷經滄桑, 自蘇中平原去往大海。 眼前這座被燈光點綴得恢宏華美的望海樓, 如少婦新妝, 比白天的雄渾壯麗更多一份豔麗妖嬈, 吸引了所有遊客的視線。 向長河拋去了五彩斑斕的倒影, 仿佛一汪碎琉璃。

鳳城河是一個圈,目前畫舫夜遊只開放了其中一半。因此,畫舫在行進中需要兩次掉頭。其中的一段,便是文昌閣。泰州的文昌閣在全國的文昌閣中是較早的一座,位於原文廟泮池之南,與南山寺塔相對。是泰州儒學訓導李香所創,也是泰州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徵。

現代燈光技術的映襯下,古老的鳳城河波光粼粼,流光溢彩。夜遊城河,感受泰州千年來養成風韻氣質,皆來自鳳城河這條母親河。泰州的低調與親和力,也來自這條鳳城河。在沒有被大批遊客光顧的情形下,所有的遊客都可以和當地人一起樂享水城。別的地方紛紛禁止城市內湖水河流垂釣,泰州卻在鳳城河內投放了40多萬尾魚苗,鼓勵市民休閒釣魚。

沿河則有悠揚的昆曲《桃花扇》和泰州古樂的表演。在燈光蕩漾的河面上,你可以靜靜感受鳳城河稱得上風華絕代的夜色。聽著悠揚的絲竹樂器之聲,眼前的河水在燈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白天熟悉的景色,在夜幕的遮掩下,竟能多出幾分的神秘。讓人恍然間穿越百年,重回這座城故往的燦爛芳華。

遊船在夜暗中穿行,透過隱約的燈火,我的思緒似乎穿越到久遠的歷史隧道,去探詢泰州鳳城河一帶的來龍去脈。晚風包裹著咿咿呀呀的唱曲輕拂河面,波動思緒,帶來無限暢想。

畫舫又慢慢接近一座五孔拱橋,夜色吞沒了橋的現代化,朦朧的燈光幻現出橋的久遠古樸,橋墩上,有梅蘭芳的貴妃醉酒浮雕,波光靈動中,夜色朦朧中,鳳冠霞披、雍容華貴的貴妃醉意微醺,銜玉盞,移蓮步,舒長袖,春光流動,醉態可掬,嫵媚無限。千古絕唱,仿佛就在眼前,空氣中浮動的氤氳流光也生動了起來。頓時讓人分不清,現實和倒影,從前和如今。

乘坐畫舫才知道,泰州的歷史文化積澱絲毫不遜色於揚州;除了之前提到的孔尚任創作《桃花扇》,諸如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岳飛、孔尚任、柳敬亭、林則徐等一大批歷史名人等曾在泰州留下過各自的故事。泰州人傑地靈,鐘靈毓秀,雖然這個城市性格低調祥和,深入瞭解後,過往歷史卻是意想不到的璀璨畫卷。

畫舫除了可以飽覽風城河兩岸古色古香的建築,現代時尚的CBD夜景也可以一併欣賞。行船至鼓樓大橋,便會掉頭原路返回,因此無論你坐在畫舫的哪一邊,都不會錯過任意一側的景色,畫舫的線路設計非常合理。

回程時,遠遠拍到了花旦的背影,對於她們,最平常的一天工作結束了;而對於我們,一場盛大華麗的演出才剛剛落幕。

鳳城河展示的是泰州這座歷史文化小城的寧靜、悠遠、古樸、深邃、厚重、閒適……久遠的歷史,古老的傳說,和著悠揚的京韻昆曲,襯著簡潔的燈光映著清澈的河水,一切都別有韻味,另有情調。

久居在喧囂的大都市,格外貪戀眼前片刻的寧靜。閉上眼睛,任自己的思緒越飄越遠……

遊船完畢,回到白天走過的老街。夜色掩映下的老街,依舊被驚豔到。店鋪的照明與兩邊整理的紅燈籠不動聲色地將老街照亮,我們仿佛走入了《千與千尋》中的異想世界。

燈火璀璨的古戲臺,只是沒有低吟淺唱的戲曲表演,多少顯得有些落寞寂寥。

整條老街燈火輝煌,夜間比白天更適合遊覽。乘坐遊船的時候發現,不僅僅是老街,整個泰州城的燈光照明設計做得都非常到位,這點讓我想起了之前去過的南通濠河風景區,同樣是屬於夜晚的。

鳳城河是一個圈,目前畫舫夜遊只開放了其中一半。因此,畫舫在行進中需要兩次掉頭。其中的一段,便是文昌閣。泰州的文昌閣在全國的文昌閣中是較早的一座,位於原文廟泮池之南,與南山寺塔相對。是泰州儒學訓導李香所創,也是泰州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徵。

現代燈光技術的映襯下,古老的鳳城河波光粼粼,流光溢彩。夜遊城河,感受泰州千年來養成風韻氣質,皆來自鳳城河這條母親河。泰州的低調與親和力,也來自這條鳳城河。在沒有被大批遊客光顧的情形下,所有的遊客都可以和當地人一起樂享水城。別的地方紛紛禁止城市內湖水河流垂釣,泰州卻在鳳城河內投放了40多萬尾魚苗,鼓勵市民休閒釣魚。

沿河則有悠揚的昆曲《桃花扇》和泰州古樂的表演。在燈光蕩漾的河面上,你可以靜靜感受鳳城河稱得上風華絕代的夜色。聽著悠揚的絲竹樂器之聲,眼前的河水在燈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白天熟悉的景色,在夜幕的遮掩下,竟能多出幾分的神秘。讓人恍然間穿越百年,重回這座城故往的燦爛芳華。

遊船在夜暗中穿行,透過隱約的燈火,我的思緒似乎穿越到久遠的歷史隧道,去探詢泰州鳳城河一帶的來龍去脈。晚風包裹著咿咿呀呀的唱曲輕拂河面,波動思緒,帶來無限暢想。

畫舫又慢慢接近一座五孔拱橋,夜色吞沒了橋的現代化,朦朧的燈光幻現出橋的久遠古樸,橋墩上,有梅蘭芳的貴妃醉酒浮雕,波光靈動中,夜色朦朧中,鳳冠霞披、雍容華貴的貴妃醉意微醺,銜玉盞,移蓮步,舒長袖,春光流動,醉態可掬,嫵媚無限。千古絕唱,仿佛就在眼前,空氣中浮動的氤氳流光也生動了起來。頓時讓人分不清,現實和倒影,從前和如今。

乘坐畫舫才知道,泰州的歷史文化積澱絲毫不遜色於揚州;除了之前提到的孔尚任創作《桃花扇》,諸如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岳飛、孔尚任、柳敬亭、林則徐等一大批歷史名人等曾在泰州留下過各自的故事。泰州人傑地靈,鐘靈毓秀,雖然這個城市性格低調祥和,深入瞭解後,過往歷史卻是意想不到的璀璨畫卷。

畫舫除了可以飽覽風城河兩岸古色古香的建築,現代時尚的CBD夜景也可以一併欣賞。行船至鼓樓大橋,便會掉頭原路返回,因此無論你坐在畫舫的哪一邊,都不會錯過任意一側的景色,畫舫的線路設計非常合理。

回程時,遠遠拍到了花旦的背影,對於她們,最平常的一天工作結束了;而對於我們,一場盛大華麗的演出才剛剛落幕。

鳳城河展示的是泰州這座歷史文化小城的寧靜、悠遠、古樸、深邃、厚重、閒適……久遠的歷史,古老的傳說,和著悠揚的京韻昆曲,襯著簡潔的燈光映著清澈的河水,一切都別有韻味,另有情調。

久居在喧囂的大都市,格外貪戀眼前片刻的寧靜。閉上眼睛,任自己的思緒越飄越遠……

遊船完畢,回到白天走過的老街。夜色掩映下的老街,依舊被驚豔到。店鋪的照明與兩邊整理的紅燈籠不動聲色地將老街照亮,我們仿佛走入了《千與千尋》中的異想世界。

燈火璀璨的古戲臺,只是沒有低吟淺唱的戲曲表演,多少顯得有些落寞寂寥。

整條老街燈火輝煌,夜間比白天更適合遊覽。乘坐遊船的時候發現,不僅僅是老街,整個泰州城的燈光照明設計做得都非常到位,這點讓我想起了之前去過的南通濠河風景區,同樣是屬於夜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