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說:老師,孩子不聽我的話!

作為老師, 我經常聽到家長和老師訴苦:怎麼辦呢?老師, 孩子不聽我的, 也就聽您的了!作為家長, 在外面帶孩子玩耍、上課的時候, 我也經常聽到家長說:我們孩子, 嗨, 不聽我的!奇怪的是, 臉上的表情當然有些許無奈, 有一點慚愧, 但更多的是一種賣弄、一種——炫耀!?(你沒看錯, 我也沒打錯字, 真的是炫耀!)

每次遇到這樣的家長, 我都在心裡鄙視他。 為什麼?很簡單啊!孩子還小, 打也打不過你,

生活離不開你, 你都管不了他, 那將來他長大了, 豈不是更要視你如無物了?

如果一個領導說:屬下不聽我的, 我管不了他們, 你會不會覺得他無能?

如果一個老師說:學生不聽我的, 我管不了他們, 你會不會覺得他失職?

如果一個軍官說:士兵不聽我的, 我管不了他們, 你會不會覺得他差勁?

同樣的道理啊, 你是家長, 生他養他, 你是他的監護人, 你說孩子不聽你的, 不覺得慚愧嗎?究竟是孩子有問題, 還是你有問題呢?

如果你具有理性思維, 那麼每個問題都可以通過分析原因, 來找到對策。

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原因何在?

你說的根本不對, 所以孩子不聽?

你不會說?所以孩子沒聽明白?

你在孩子面前沒有威嚴, 所以孩子不敬畏你?

你沒有給孩子養成聽的習慣, 所以他根本不會聽。

一、你說的不對, 所以不聽。

過去的封建社會, 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女不能指責父母, 但是現在不是這個時代了, 不管你是誰, 凡事都要講究對錯, 要有是非觀念。 所以, 別再高高在上, 端著父母的架子了。 孩子不聽的時候, 先想想自己說的對不對。

有句話在朋友圈裡看到, 覺得特別有意義:所有問題都向內求, 莫向外尋。 連孔聖人都說:吾日三省吾身。 何況咱們一介凡人呢?所以, 遇到問題, 請先自省, 別隨隨便便就給孩子扣上“不聽話”的大帽子!

二、你不會說?所以孩子沒聽明白?

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 你不會表達, 所以孩子沒聽明白, 並不是人家不聽你的。

啊, 有的家長要跳腳了,

我怎麼不會說了, 我這麼大個人, 連話都不會說嗎?對, 您還別不服氣, 真的有很多時候是你不會說話。

可能你說的都是成人語言, 不是孩子語言, 所以孩子聽不懂。 比如:孩子, 你有什麼問題嗎?年齡小的孩子可能就不明白, 應該說:孩子, 你有什麼不明白?你說, 來, 爸爸媽媽解釋給你聽。 解釋這個詞, 寶寶不明白, 你應該說:爸爸媽媽告訴你, 講給你聽。 你說:乖孩子, 看看這兩幅圖有什麼區別?孩子不明白什麼叫區別。 你應該說:這兩幅圖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

可能你說話速度太快, 而孩子年齡小, 大腦捕捉資訊的速度沒這麼快, 理解起來也需要時間, 所以孩子沒有立刻反應。 你應該放慢速度, 清晰平緩地說, 給孩子捕捉、理解、思考、反應的時間。

可能你說的孩子根本不感興趣。 比如孩子一放學, 你就問他今天學了什麼?孩子上了一天學, 剛想放鬆一下, 休息一下呢, 這時候對這個問題可以說很不感興趣。 剛放學的孩子, 最需要的是放鬆, 用他自己的方式放鬆。 家長或者先讓孩子放鬆, 然後再問一天的學習情況。 或者問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比如:今天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

可能你的語氣太生硬, 太咄咄逼人, 孩子本能地反感。 比如你帶孩子去玩, 孩子玩一個遊戲津津有味, 不願意走, 但是你想走馬觀花, 於是不顧孩子的感受, 疾聲厲色地說“別玩了, 快走!”孩子當然不想聽。 所以, 表達的時候, 不要以為自己是父母, 就可以不注意語氣和方式, 柔和一點、舒緩一點,孩子更容易接受。

三、你在孩子面前沒有威嚴,所以孩子不敬畏你?

這個問題比前兩點要嚴重。由於現在每家都是一兩個孩子,家裡的關心愛護,使孩子養成了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壞毛病。很多孩子根本不把家長放在眼裡,所以對於家長的話,不管是什麼,有用沒用,都是愛搭不理。

更糟糕的是,很多家長把孩子這樣的表現,當成是有個性,有主見,不去引導,不去改善。

有個性、有主見,並不等於不守規則。父母即使說的不對,但也是長輩,起碼的尊敬不能沒有。

而且,孩子在家裡不敬畏家長,在學校,就不可能敬畏老師。如果他對誰都沒有敬畏,總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自我感覺,怎麼和同學相處?怎麼走上社會呢?

所以,家長應該尊重孩子,但是也要教育孩子,尊重家長。

四、你沒有給孩子養成聽的習慣,所以他根本不會聽。

這一點是承接上一點來說的。正是因為一些孩子不敬畏家長,不尊重家長,所以沒有養成聽的習慣。

下面這種現象你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孩子說話,問問題,說了幾遍孩子都沒有反應。還有甚者,如果家長大聲和孩子說,孩子還倒打一耙“誰讓你打擾我了?”

弟子規裡就有“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句子,這和培養孩子的個性並不衝突。

聽的習慣怎麼培養呢?我在《怎樣培養孩子聽的能力》裡詳細寫過。簡單說來就是: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聽,有要求的意識。

說重要的事情,要求孩子看著說話的人。

可以要求孩子重複聽到的話。

要求孩子聽到後一定要即時回饋。

好了,現在,你不會再吐槽“孩子不聽我的話“了吧?

柔和一點、舒緩一點,孩子更容易接受。

三、你在孩子面前沒有威嚴,所以孩子不敬畏你?

這個問題比前兩點要嚴重。由於現在每家都是一兩個孩子,家裡的關心愛護,使孩子養成了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壞毛病。很多孩子根本不把家長放在眼裡,所以對於家長的話,不管是什麼,有用沒用,都是愛搭不理。

更糟糕的是,很多家長把孩子這樣的表現,當成是有個性,有主見,不去引導,不去改善。

有個性、有主見,並不等於不守規則。父母即使說的不對,但也是長輩,起碼的尊敬不能沒有。

而且,孩子在家裡不敬畏家長,在學校,就不可能敬畏老師。如果他對誰都沒有敬畏,總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自我感覺,怎麼和同學相處?怎麼走上社會呢?

所以,家長應該尊重孩子,但是也要教育孩子,尊重家長。

四、你沒有給孩子養成聽的習慣,所以他根本不會聽。

這一點是承接上一點來說的。正是因為一些孩子不敬畏家長,不尊重家長,所以沒有養成聽的習慣。

下面這種現象你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孩子說話,問問題,說了幾遍孩子都沒有反應。還有甚者,如果家長大聲和孩子說,孩子還倒打一耙“誰讓你打擾我了?”

弟子規裡就有“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句子,這和培養孩子的個性並不衝突。

聽的習慣怎麼培養呢?我在《怎樣培養孩子聽的能力》裡詳細寫過。簡單說來就是: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聽,有要求的意識。

說重要的事情,要求孩子看著說話的人。

可以要求孩子重複聽到的話。

要求孩子聽到後一定要即時回饋。

好了,現在,你不會再吐槽“孩子不聽我的話“了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