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緬甸與西方漸行漸遠 外媒:老朋友中國地位越來越突出

外媒稱, 當西方國家和緬甸因若開邦危機漸行漸遠之時, 一個老朋友出現了——中國。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2月3日報導, 緬甸人近來走上街頭, 抗議聯合國, 支持緬甸軍方。 60多萬羅興亞人為躲避軍方從若開邦逃往孟加拉避難後, 西方和緬甸走得越來越遠。 聯合國和美國稱, 若開邦所發生的是“民族清洗”, 而緬甸人則認為, 軍方是為了保護他們不受恐怖分子傷害。

隨著西方與緬甸的夥伴關係破裂, 中國的地位顯得越來越突出。 不久前, 中國外長王毅推出了一個在中國的支持下解決若開邦危機的三階段方案。

除了停火和難民重返緬甸之外, 第三點就是消除貧困。

王毅在孟加拉舉行的亞歐外長會議上表示, 若開邦必須得到發展, 中國願意提供幫助。 儘管石油和天然氣蘊藏豐富, 但持續危機導致若開邦依然屬於緬甸最貧窮的地區。

不過, 報導稱, 中國提供説明並不僅出於利他主義。 若開邦的皎漂港是中緬油氣管道的起點。 這條路線縮短了中東原材料輸往中國的距離, 今後, 輸往中國的石油也將到達皎漂港, 再經向北的油氣管道輸往中國。

報導注意到, 12月1日, 中國領導人會見了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的昂山素季。 官方媒體報導稱, 昂山素季表示, “我們充分感受到了中國黨和政府的真誠友好情誼,

這必將推動緬中關係更為坦誠親密, 在緬中經濟走廊等各領域開展卓有成效的合作。 ”

仰光的政治學者Kyaw Lin Oo告訴德媒, 緬甸政府不僅對中國在若開邦危機中提供的支援表示感謝, 也希望成為新絲綢之路項目的一部分。

另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1日報導, 隨著中緬這兩個鄰國團結起來, 一周內已有兩位緬甸的高級領導人訪問北京。

報導稱, 緬甸事實上的文職領導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昂山素季於11月30日抵達中國, 參加由中共舉辦的政黨國際會議。 在她之前, 軍方總司令敏昂萊也與中國領導人舉行了會晤。 會晤期間, 中國領導人描述中緬兩軍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水準。

報導認為, 已經在緬甸的基礎建設專案中花費了數十億美元的中國,

如今也在外交方面協助它的鄰國, 努力挽回緬甸的形象。

在中國外長王毅近期訪問緬甸期間, 昂山素季說, “緬甸珍視中國對若開邦複雜、敏感問題的理解”。

資料圖片:2017年12月1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前來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的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