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順:讓綠色成為城市最美底色

“這幾年, 生態環境是越來越好了, 周邊的綠色植被也越來越豐富了, 退休後一早一晚我都會來周邊走一走。 ”說起生態環境變化, 76歲的格道村村民胡吉星甚是滿意。 出門滿眼綠, 移步處處景, 這些都成為了長順縣的真實寫照。

然而多年前, 這裡土如珍珠, 水貴如油, 滿山遍野都是大石頭。 是什麼給這裡帶來了巨大變化?這些轉變都源於綠色發展的理念和綠色工程的實施。

近年來, 長順縣利用退耕還林工程打造刺梨產業, 並通過實施天保、石漠化等工程, 確保以1.5個百分點覆蓋率遞增, 確保2018年森林覆蓋率達61.5%,

讓人們享受青山綠水滋養的幸福生活。

青山綠水間碧波蕩漾

培育森林資源 打造宜居城市

走在長順縣的大街小巷, 一幅水碧草綠入畫屏的美景展現在眼前。 舉目遠望, 滿眼青翠, 讓人陶醉;徜徉城鄉, 綠韻飛揚, 令人神往……無論是常年在外的遊子,

還是久居長順縣的百姓, 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變得更美了, 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也越來越高。

“我覺得改善森林資源是件大好事, 我們老百姓可是很支援的, 常常全民參與其中。 ”縣城居民張忠良告訴記者, 長順縣現在正打造成宜居城市, 周邊環境變得如詩如畫般美麗, 還有不少公園可供百姓茶餘飯後遊玩, 這生活讓外地的親戚們羡慕得不行。

“城市的嬗變與長順縣不斷強化森林資源培育的生態建設理念, 統籌推進宜居城市的建設, 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密不可分。 ”長順縣政協副主席、林業局局長陳昌海說。

近年來, 在長順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 通過全縣上下持續不懈的努力, 長順縣造林綠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6全縣森林覆蓋率已達58.46%, 預計2020年將實現森林覆蓋率達到65%以上的目標。

為此, 長順縣在現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克服一切困難, 上下聯動, 抓住今冬綠化造林黃金季節精准發力, 開展大戰100天造林活動, 確保完成年度10萬畝造林任務。

為完成這一任務, 長順縣在造林過程中, 組織造林公司、造林專業隊、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等形式多樣的造林隊伍, 並在各鄉鎮相對集中的地帶組建戰鬥分隊, 以及在各村組山頭、小班、地塊組建戰鬥突擊隊, 集中時間、集中人員、集中地點, 打響全線出擊、全域覆蓋、全民參與的造林攻堅戰。

“作為林業工作者, 這是我的工作內容, 再難、再苦都要咬牙堅持;作為黨員先鋒, 這是我的責任, 為廣大百姓樹立榜樣;作為市民,

這是我的責任, 生態環境是大家的, 人人都有責任和義務。 ”黨員先鋒隊負責人說。

除了開展大戰100天造林活動, 長順縣還開展營造林、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等多方面工作, 對森林資源培育、還綠於民、推動生態建設發展和提升百姓們的生活居住環境, 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截至目前, 長順縣完成2016年營造林工程掃尾及驗收面積54165畝, 其中人工造林16053畝, 低產林改造1900畝, 森林撫育8000畝, 封山育林28212畝, 並完成2015-2016年工程追肥、割灌除草等撫育工作。

春華秋實, 一串串數位記錄了長順人建設美好家園的輝煌成就, 記錄了長順縣建設生態文明鏗鏘奮進的腳步。

喜獲豐收

花開爭豔

開展森林保護 全民攜手護林

如今,長順縣鼓揚鎮格道村的風景美如畫卷,林木蔥郁,花草繁盛,百米一景,市民出門即賞景,推窗即見綠,生活悠樂美,這一切都是在五年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說起以前村裡的狀況,村主任班朝斌拉開了話匣子:“那會兒村裡的村裡小夥子成天無所事事,不時亂砍樹木,違規用火,森林資源被大面積破壞,村裡又髒又亂又差,偷拿搶隨處可見。”

格道村當時面臨的基層治理困境是當時長順縣廣大農村的一個普遍現象。因此,格道村結合本村實際,以維護本村的社會秩序、社會公共道德、村風民俗、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通過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並召開村集體大會,制定約束規範村民行為的村規民約,從而改善村裡的亂象。

“在我們村,若是違反村規民約,就要根據相關條例制度罰款。我們將這些錢用以維修公路、資助大學生和慰問孤寡老人等公益事業。”班朝斌告訴記者,罰款主要是起到警示作用,讓村裡人人都有保護家園的意識。

隨後,記者來到長順縣廣順鎮石板村。在村委會牆上,粘貼著該村森林防火村規民約,將森林防火令、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和違規野外用火處罰相關規定等逐一羅列其中。廣順鎮林業站站長羅天明說:“這些條例都是村民們自己制定的,通過村規民約來約束違規行為,以此來激發全民護林,讓大家一起攜手共護森林資源。”

除此以外,長順縣還落實長順縣森林防火“村為主”工作部門包保責任,進一步加強森林防火‘村為主’工作,明確責任主體,細化措施,確保‘山有人守、坡有人看、火有人防’,形成全民積極參與森林防火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全縣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及人員傷亡事故。

同時,長順縣還開展“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工作,並成立長順縣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聯席會議辦公室,明確分管縣長任聯席會議召集人,具體人員有林業局、縣公安局、縣發改局和縣交通局等相關單位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在縣林業局,負責專項行動的總體組織、協調、督查工作和日常事務。

為認真貫徹落實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工作的要求,持續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充分發揮全縣各部門對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職能作用。長順縣人民政府結合實際制定《長順縣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下發至各鄉鎮(街道辦事處)人民政府和縣直各有關部門,實行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一案六報”制度,有效推進執法專項行動“六個常態化”。

通過近三年來的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有效的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促進林業經濟有序發展,根據長順縣第四次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成果顯示,長順縣的森林覆蓋率比全省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森林覆蓋率指標55%超過3.46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為3216826.5立方米,比2005年1317973.34立方米增加了1898853.16立方米。

成熟的刺梨

長順新農村

發展產業增收 生態惠利群眾

長順縣不僅要將生態變美,還要讓老百姓脫貧致富。近年來,在全縣26萬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當地黨委、政府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攻克一個又一個新堡壘,取得一個又一個新業績,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方面,長順將涉及貧困戶補償面積12.39萬畝公益林給予補償,補償資金157.83萬元,涉及貧困戶數為4978戶,受益人口為19159人。同時,還給予退耕還林補償,涉及貧困戶1082戶,4093人,6408畝,資金320.4萬元。

此外,長順縣根據省林業廳關於上報2017年生態護林員需求情況的通知,組織鄉鎮按照《貴州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細則》要求上報生態護林員1051名。據瞭解,目前按上級要求完成全縣生態護林員279名的續聘工作,每名護林員年收入可達1萬元。

長順縣廣順鎮石板村護林員唐明貴說:“現在既能守護自家的家園,又能在家門口賺錢,當初要不是有生態護林員這份工作,我都準備帶著一家老小出去務工了。”

另一方面,為充分發揮林業產業優勢,在全縣實施刺梨種植8.5萬畝。據統計,2017年進入初產期面積1.5萬畝,年總產量450萬斤,外商收購價平均2元/斤,全年實現總產值900萬元,其中涉及貧困戶1052戶3368人。

長順縣白雲山鎮猛秋村的精准扶貧戶楊小雲就是通過刺梨產業致富的例子,由於家庭條件較為艱苦,兩個30多歲的兒子至今外出打工還未成家,加之丈夫陳紹能和自己身體常年患病,無法外出務工的夫妻倆只能靠種植玉米和就近打零工維持生計。

如今,通過林業部門的引導和培訓,楊小雲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楊小雲說:“今年我流轉了2畝多地給他們種植刺梨,一年每畝地地租350元,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這裡務工,我一天80元,丈夫背著割草機,一天100元,一年下來收入相對以前就要多了三千多元,還是要比種莊稼強多了。”

為了讓更多貧困戶像楊小雲一樣,能夠通過刺梨產業脫貧致富,長順縣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捆綁利益聯結方式,使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積極建立自己的原料生產基地,組織貧困群眾參與管理生產,與農戶簽定最低收購保護價,使雙方建立起相同的利益訴求,既緊密了關係,又讓貧困群眾的農產品銷售有保障,從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目前,長順丹索亞刺梨莊園有限公司已與農戶簽定了不低於每斤1.5元刺梨鮮果保底價。

白雲山鎮金山村的村民楊萬能說:“我種刺梨也有四年多了,每年都愁賣不出去,硬生生的看著壞掉,今年5畝刺梨地,產量4000多斤,袁老闆按每斤2元全收購了,賺了8000元,還有機會在務工再掙一筆。”

同時,長順縣還把刺梨產業與旅遊線路及精准扶貧相結合,全面打造縣城至白雲山古寺旅遊公路沿線刺梨產業帶,繼續打造長寨石浪關1000畝刺梨示範基地,引進大戶新增代化鬥蓬村、廣順新寨及白雲山1000畝刺梨示範基地,建立中壩板蟲集體經濟流轉3000餘畝土地發展刺梨產業。按照“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的工作思路,發揮示範基地帶動,可帶動300余戶貧困戶,讓貧困農戶早日脫貧致富。

陳昌海表示,下一步,長順縣將加強生態公益林補償和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兌現的跟蹤督促工作,按時足額兌現,真正發揮生態補償資金的作用,從而增強貧困地區綠色崛起的內生動力,並採取多管道方式積極爭取專案資金扶持,加大林業產業後續管理資金的投入,積極引導、督促貧困群眾加強產業的管理,讓產業早日見效益,增加貧困群眾的收入,實現脫貧。

杜鵑湖的森林覆蓋率近90%,生長著原生態的常綠杜鵑花

加快旅遊融合 共譜和諧樂章

寒冬將至,記者來到長順縣廣順鎮苗族村寨,看到天臺千年銀杏樹金黃色的落葉滿地,像鋪上一塊金黃色的大地毯,十分漂亮,引數千遊客慕名前來。遊客們有的拍照留影、有的拾葉收藏、有的虔誠祈禱,甚是熱鬧。

來自貴陽市的遊客李思羽說:“這可是今年的最後一抹秋色呀!因為離貴陽比較近,我特意帶著相機和三腳架來這取景,身邊不少朋友都在問這是哪,紛紛表示都想來這裡拍照。”

據長順縣林業局工作人員瞭解,千年銀杏樹周長16.8米,樹高50余米,每年結果實3000多斤,單是掉在地上的銀杏樹葉就有千餘斤,據林業專家初步鑒定,樹齡有47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中華銀杏王”。

近年來,長順縣加大對“中華銀杏王”景區的打造,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帶動了當地住宿、飲食業更好發展。周邊飲食業老闆說:“自打打造成景區後,我們這個曾經窮鄉僻壤的地方,開始有絡繹不絕的遊客遊玩。看著這形勢,我們一家人趕緊做點小生意,預計到過年收入將有好幾萬元。”

長順縣依託優美的自然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山地特色農業,結合生態建設,圍繞“一山一樹一井一湖”做文章,著力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實現城景一體化。大力打造威遠潮井濕地公園、縣城生態體育公園、廣順玉帶河公園、鳳凰壩生態旅遊休閒觀光體驗園、重建廣順老州府建設,打造“宜居、宜遊、宜業”的四季休閒度假品牌。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長順旅遊收入創新高,旅遊收入達16.81億元,同比增長37.66%,旅遊總人數達201.32萬人次,同比增長21.93%,完成脫貧任務753人,為長順旅遊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經濟活力。

登高俯瞰,長順縣城高樓林立,樹木鬱鬱蔥蔥,新舊城區連片,一座充滿希望與朝氣的現代城市正在實踐中提升,在提升中飛躍。一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和宜居宜遊宜業的“山水園林盆景城市”正在形成。

(本報記者 李卓檬)

花開爭豔

開展森林保護 全民攜手護林

如今,長順縣鼓揚鎮格道村的風景美如畫卷,林木蔥郁,花草繁盛,百米一景,市民出門即賞景,推窗即見綠,生活悠樂美,這一切都是在五年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說起以前村裡的狀況,村主任班朝斌拉開了話匣子:“那會兒村裡的村裡小夥子成天無所事事,不時亂砍樹木,違規用火,森林資源被大面積破壞,村裡又髒又亂又差,偷拿搶隨處可見。”

格道村當時面臨的基層治理困境是當時長順縣廣大農村的一個普遍現象。因此,格道村結合本村實際,以維護本村的社會秩序、社會公共道德、村風民俗、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通過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並召開村集體大會,制定約束規範村民行為的村規民約,從而改善村裡的亂象。

“在我們村,若是違反村規民約,就要根據相關條例制度罰款。我們將這些錢用以維修公路、資助大學生和慰問孤寡老人等公益事業。”班朝斌告訴記者,罰款主要是起到警示作用,讓村裡人人都有保護家園的意識。

隨後,記者來到長順縣廣順鎮石板村。在村委會牆上,粘貼著該村森林防火村規民約,將森林防火令、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和違規野外用火處罰相關規定等逐一羅列其中。廣順鎮林業站站長羅天明說:“這些條例都是村民們自己制定的,通過村規民約來約束違規行為,以此來激發全民護林,讓大家一起攜手共護森林資源。”

除此以外,長順縣還落實長順縣森林防火“村為主”工作部門包保責任,進一步加強森林防火‘村為主’工作,明確責任主體,細化措施,確保‘山有人守、坡有人看、火有人防’,形成全民積極參與森林防火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全縣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及人員傷亡事故。

同時,長順縣還開展“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工作,並成立長順縣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聯席會議辦公室,明確分管縣長任聯席會議召集人,具體人員有林業局、縣公安局、縣發改局和縣交通局等相關單位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在縣林業局,負責專項行動的總體組織、協調、督查工作和日常事務。

為認真貫徹落實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工作的要求,持續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充分發揮全縣各部門對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職能作用。長順縣人民政府結合實際制定《長順縣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下發至各鄉鎮(街道辦事處)人民政府和縣直各有關部門,實行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一案六報”制度,有效推進執法專項行動“六個常態化”。

通過近三年來的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執法專項行動,有效的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促進林業經濟有序發展,根據長順縣第四次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成果顯示,長順縣的森林覆蓋率比全省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森林覆蓋率指標55%超過3.46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為3216826.5立方米,比2005年1317973.34立方米增加了1898853.16立方米。

成熟的刺梨

長順新農村

發展產業增收 生態惠利群眾

長順縣不僅要將生態變美,還要讓老百姓脫貧致富。近年來,在全縣26萬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當地黨委、政府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攻克一個又一個新堡壘,取得一個又一個新業績,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方面,長順將涉及貧困戶補償面積12.39萬畝公益林給予補償,補償資金157.83萬元,涉及貧困戶數為4978戶,受益人口為19159人。同時,還給予退耕還林補償,涉及貧困戶1082戶,4093人,6408畝,資金320.4萬元。

此外,長順縣根據省林業廳關於上報2017年生態護林員需求情況的通知,組織鄉鎮按照《貴州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細則》要求上報生態護林員1051名。據瞭解,目前按上級要求完成全縣生態護林員279名的續聘工作,每名護林員年收入可達1萬元。

長順縣廣順鎮石板村護林員唐明貴說:“現在既能守護自家的家園,又能在家門口賺錢,當初要不是有生態護林員這份工作,我都準備帶著一家老小出去務工了。”

另一方面,為充分發揮林業產業優勢,在全縣實施刺梨種植8.5萬畝。據統計,2017年進入初產期面積1.5萬畝,年總產量450萬斤,外商收購價平均2元/斤,全年實現總產值900萬元,其中涉及貧困戶1052戶3368人。

長順縣白雲山鎮猛秋村的精准扶貧戶楊小雲就是通過刺梨產業致富的例子,由於家庭條件較為艱苦,兩個30多歲的兒子至今外出打工還未成家,加之丈夫陳紹能和自己身體常年患病,無法外出務工的夫妻倆只能靠種植玉米和就近打零工維持生計。

如今,通過林業部門的引導和培訓,楊小雲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楊小雲說:“今年我流轉了2畝多地給他們種植刺梨,一年每畝地地租350元,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這裡務工,我一天80元,丈夫背著割草機,一天100元,一年下來收入相對以前就要多了三千多元,還是要比種莊稼強多了。”

為了讓更多貧困戶像楊小雲一樣,能夠通過刺梨產業脫貧致富,長順縣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捆綁利益聯結方式,使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積極建立自己的原料生產基地,組織貧困群眾參與管理生產,與農戶簽定最低收購保護價,使雙方建立起相同的利益訴求,既緊密了關係,又讓貧困群眾的農產品銷售有保障,從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目前,長順丹索亞刺梨莊園有限公司已與農戶簽定了不低於每斤1.5元刺梨鮮果保底價。

白雲山鎮金山村的村民楊萬能說:“我種刺梨也有四年多了,每年都愁賣不出去,硬生生的看著壞掉,今年5畝刺梨地,產量4000多斤,袁老闆按每斤2元全收購了,賺了8000元,還有機會在務工再掙一筆。”

同時,長順縣還把刺梨產業與旅遊線路及精准扶貧相結合,全面打造縣城至白雲山古寺旅遊公路沿線刺梨產業帶,繼續打造長寨石浪關1000畝刺梨示範基地,引進大戶新增代化鬥蓬村、廣順新寨及白雲山1000畝刺梨示範基地,建立中壩板蟲集體經濟流轉3000餘畝土地發展刺梨產業。按照“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的工作思路,發揮示範基地帶動,可帶動300余戶貧困戶,讓貧困農戶早日脫貧致富。

陳昌海表示,下一步,長順縣將加強生態公益林補償和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兌現的跟蹤督促工作,按時足額兌現,真正發揮生態補償資金的作用,從而增強貧困地區綠色崛起的內生動力,並採取多管道方式積極爭取專案資金扶持,加大林業產業後續管理資金的投入,積極引導、督促貧困群眾加強產業的管理,讓產業早日見效益,增加貧困群眾的收入,實現脫貧。

杜鵑湖的森林覆蓋率近90%,生長著原生態的常綠杜鵑花

加快旅遊融合 共譜和諧樂章

寒冬將至,記者來到長順縣廣順鎮苗族村寨,看到天臺千年銀杏樹金黃色的落葉滿地,像鋪上一塊金黃色的大地毯,十分漂亮,引數千遊客慕名前來。遊客們有的拍照留影、有的拾葉收藏、有的虔誠祈禱,甚是熱鬧。

來自貴陽市的遊客李思羽說:“這可是今年的最後一抹秋色呀!因為離貴陽比較近,我特意帶著相機和三腳架來這取景,身邊不少朋友都在問這是哪,紛紛表示都想來這裡拍照。”

據長順縣林業局工作人員瞭解,千年銀杏樹周長16.8米,樹高50余米,每年結果實3000多斤,單是掉在地上的銀杏樹葉就有千餘斤,據林業專家初步鑒定,樹齡有47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中華銀杏王”。

近年來,長順縣加大對“中華銀杏王”景區的打造,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帶動了當地住宿、飲食業更好發展。周邊飲食業老闆說:“自打打造成景區後,我們這個曾經窮鄉僻壤的地方,開始有絡繹不絕的遊客遊玩。看著這形勢,我們一家人趕緊做點小生意,預計到過年收入將有好幾萬元。”

長順縣依託優美的自然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山地特色農業,結合生態建設,圍繞“一山一樹一井一湖”做文章,著力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實現城景一體化。大力打造威遠潮井濕地公園、縣城生態體育公園、廣順玉帶河公園、鳳凰壩生態旅遊休閒觀光體驗園、重建廣順老州府建設,打造“宜居、宜遊、宜業”的四季休閒度假品牌。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長順旅遊收入創新高,旅遊收入達16.81億元,同比增長37.66%,旅遊總人數達201.32萬人次,同比增長21.93%,完成脫貧任務753人,為長順旅遊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經濟活力。

登高俯瞰,長順縣城高樓林立,樹木鬱鬱蔥蔥,新舊城區連片,一座充滿希望與朝氣的現代城市正在實踐中提升,在提升中飛躍。一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和宜居宜遊宜業的“山水園林盆景城市”正在形成。

(本報記者 李卓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