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郯城縣歸昌鄉:特色農業托起農民致富夢

室外冷風陣陣, 室內溫暖如春。 12月5日上午, 在郯城縣歸昌鄉中于莊村的瓜果大棚內, 瓜農們不時擦拭臉頰上的汗水, 一個個不停地忙著整枝摘衩或採摘成熟番茄。

上午10點左右, 筆者來到中于莊村東李再林的瓜果大棚。 只見大棚內, 一串串的番茄紅得像燈籠一樣掛滿枝頭, 大棚主人李再林正和工人們在採摘成熟的果實。 “我這一棚番茄的產量最多能結12000斤呢!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 少說也得賣它20000元。 ”李再林興奮地說道, 他家的番茄不但產量高, 而且都是用沼液、沼渣做肥料種植, 品質非常好。 除了番茄之外,

李再林還種了不少黃瓜和西葫蘆, 也都長勢良好, 一片豐收的景象。 “我種植蔬菜瓜果, 都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指導。 ”李再林告訴筆者, 現在他種田既不擔心技術問題, 也不擔心銷路。 在和李再林的聊天中, 筆者還瞭解到, 他是個建築工人, 正是因為看上了蔬菜、瓜果種植的效益, 才決定“下海”一試。 去年, 他承包了10畝土地, 搭建了4個蔬菜瓜果大棚, 如今已經嘗到了收穫的甜頭。

走出李再林家的瓜果大棚不多久, 筆者眼前又出現了一片白濛濛的大棚。 “全村蔬菜瓜果大棚估計有230多畝, 這一片都是村民承包的。 ”歸昌社區村委會委員、中于莊村負責人于衛東告訴筆者, 中于莊村前期靠省派“第一書記”、國家高標準農田整理項目和千億斤糧食建設工程,

引導村民發展特色農業種植, 取得了顯著效果。 “村民們看到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的效益後, 都有了很大興趣。 ”于衛東笑著對筆者說, 後來村民們又自籌了130多萬元, 擴大了230畝左右的蔬菜瓜果種植, 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沿著村東南的水泥路一直走,

不一會筆者就看到了一塊寫著“中于莊農莊有機草莓採摘園”的牌子。 走進去一看, 裡面草莓已變紅待摘。 “這些品種主要是紅顏、日本紅豐, 現在已經進入了採摘期。 ”于衛東告訴筆者, 由於當地的土壤適合種植草莓, 加上採用了沼液、沼渣、雞糞做肥料種植, 中于莊有機草莓基地內種植的草莓品質完全可以稱為上等。 據於介紹, 今年是中于莊村種植有機草莓的第二年, 畝產可達到1500公斤以上, 比普通草莓的畝均效益將翻一番多。 目前, 該村主要採取和周邊超市進行農超對接, 以及遊人採摘等方式進行銷售。 “等京滬高速公路拓寬工程在310國道北側留有出口後, 村裡的區位優勢將會更明顯, 那時我們要把有機草莓採摘園的牌子打出去!”于衛東笑著自信地說。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 通過利用沼氣、生態種植, 在促進村民收入增長的同時, 促進鄉村生態和諧……于衛東還考慮到了發展特色農業的綜合效益。 ’態鄉村、特色種植、農家樂、採摘遊, 這些都是我們發展的途徑。 ”于衛東告訴筆者, 雖然中于莊村特色農業發展的時間不長, 但是起點很高。 于衛東還早早地給中于莊村註冊好了品牌——中于莊農莊。 “希望中于莊村能夠成為一個生態綠色農莊, 給遊客帶來自然溫馨的感覺。 ”臨走時, 于衛東指著“中于莊農莊”牌子, 對筆者說出了自己的願望。 (通訊員 李靜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