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位科學家,給中國石油工業創造幾千億財富,大破美蘇壟斷!

閔恩澤(1924.2.8-2016.3.7), 是我國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 被稱為“中國催化劑之父”。 他所研製的一系列煉油催化劑, 為我國煉油催化應用學科奠定了基礎。

閔恩澤院士

文 | 石油Link (更多深度內容, 請關注公眾號:石油Link)

石油離不開煉製, 煉製離不開催化劑

石油從地下生產出來時, 被稱為原油。 原油成分複雜, 組分繁多, 不能直接應用, 必須要經過煉製加工之後, 才能變成工業上使用的各類最終產品, 如汽油、柴油等。

催化劑示意圖

而在煉油工業中, 除了常減壓、焦化等幾個少數工藝外, 催化反應占到了整個過程的80%以上。 而在這裡面, 催化劑成為了原油高效轉化與清潔利用的核心關鍵技術, 原油通過催化劑的催化, 轉變為不同產品, 是煉油科技裡的核心。

早在100多年前, 美國率先在石油煉製加工中使用了催化技術, 並從此確定了全世界煉油技術的方向。 而石油化工領域, 催化劑同樣佔據了重要地位, 其重要性相當於“晶片”之於電子產業。 由此, 各國多年來一直對催化劑技術高度保密, 從不外泄。

放棄美國高薪待遇, 助國家打破壟斷

閔恩澤在國內, 做過成都自來水廠的分析化驗工, 在上海印染廠當過印染技術員, 並在1948年赴美留學。

在回國前, 他已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畢業, 並在美國擔任高級化學工程師。

1955年, 閔恩澤夫婦放棄了美國的洋房、汽車、金錢與地位, 從香港取道, 一路輾轉回到了祖國, 並進入了北京石油煉製研究所(今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開始了催化劑研究工作, 而這一干, 就是50多年。

60年代, 中蘇交惡, 蘇聯逐漸停止了對我國煉油催化劑的供應。 當時, 供螺旋槳飛機使用的航空汽油的生產需要一種小球矽鋁裂化催化劑, 沒有了這種催化劑, 國內就算是有大慶原油, 也造不出航空汽油, 沒有航空汽油, 飛機就傷不了天!

當時是困難時期, 生活環境非常艱苦。 閔恩澤吃在車間, 睡在辦公室, 和工人一起爬裝置、爬乾燥箱, 一心埋頭搞研究攻關。

終於, 經過了數百次試驗, 閔恩澤研製出了我國的小球矽鋁裂化催化劑, 而且品質還高於國外產品, 被稱為名副其實的“爭氣劑”。 接著, 他又研製出了我國煉油工業急需的磷酸疊合催化劑和鉑重整催化劑

90年代, 我國生產噴氣燃料的工藝會產生大量廢堿廢渣,

嚴重污染環境, 閔恩澤在工藝上做出了創新, 開發出RHSS(噴氣燃料脫硫醇)新工藝。 與傳統工藝相比, 新工藝不排放廢渣, 並顯著降低了費用。

功勳卓著成果斐然

閔恩澤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之一。 閔恩澤院士的巨大貢獻, 不僅在於卓越的科研成果, 更帶出了一支科研隊伍, 為石化研究儲備了人才庫。

閔恩澤院士榮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給閔恩澤的頒獎辭

2011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將中國發現的編號30991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閔恩澤星”,2013年,閔恩澤個人出資400萬,中石化捐資800萬元,由中國工程院與中石化聯合設立“閔恩澤能源化工獎”。

閔恩澤院士榮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給閔恩澤的頒獎辭

2011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將中國發現的編號30991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閔恩澤星”,2013年,閔恩澤個人出資400萬,中石化捐資800萬元,由中國工程院與中石化聯合設立“閔恩澤能源化工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