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把手”的學習筆記丨 黃曉武:奮力開創中國碳谷·綠金淮北建設新局面

點擊淮北發佈

關注我們

“一把手”的學習筆記

新時代催生新思想, 新理論引領新實踐。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的基本方略、奮鬥目標、戰略安排和工作佈局,

是我們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作為當下首要的政治任務,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一把手”要起表率帶頭作用, 學思在前, 踐悟在前。 為此, 人民網推出“‘一把手’的學習筆記”專欄, 今天編發淮北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曉武的體會文章。

立足新時代 貫徹新思想

奮力開創

中國碳谷·綠金淮北建設新局面

中共淮北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黃曉武

黨的十九大為新時代舉旗定向, 以新思想指引航程, 是極具劃時代和里程碑意義的盛會。 特別是十九大報告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要“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支援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 讓地處中部的資源型城市——淮北備受鼓舞、倍增信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 淮北深入貫徹中央、省委決策部署, 積極應對宏觀經濟下行、煤價斷崖式下跌等不利因素, 認真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特別是五大發展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 確立中國碳谷·綠金淮北戰略, 形成“一二三四五”總體發展思路(堅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個工作中心, 啟動招商帶動、創新驅動兩大動力引擎, 打造政治生態、經濟生態、自然生態三個“綠水青山”, 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 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 呈現發展理念更新、發展思路拓展、城市框架拉開、產業層次提升、開放創新聯動、對外形象靚麗、精神狀態昂揚可喜局面。 特別是在近兩年煤炭去產能800多萬噸背景下, 經濟穩中有進、進中向好, 今年主要指標增速持續上升, 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
城市轉型與經濟社會發展駛上快車道, 成為遠近聞名的創新創業之城、綠色低碳之城、文明之城、好人之城、誠信之城、生態之城、智慧之城、平安之城。 通過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理解, 我們認為, 中國碳谷·綠金淮北戰略和“一二三四五”總體發展思路, 完全符合黨的十九大精神, 完全符合中央、省委要求, 進一步堅定了我們貫徹新思想、抓發展促崛起的信心決心。

下一步, 我們將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堅決維護、愛戴、追隨、捍衛習近平總書記這個党的領袖, 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 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淮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建成向習近平總書記絕對看齊、讓黨中央絕對放心的中國碳谷·綠金淮北。

一、堅持在創新驅動中推進產業轉型, 加快集聚新的發展動能。 創新, 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重要關鍵字, 全文50餘處提到。 作為工業城市, 淮北崇尚創新、致力創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理念入腦入心, 創新之花結出累累碩果, 兩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 擁有陶鋁新材料、金龍電子、卓泰化工、平山電廠135萬千瓦機組、臺灣華翊文創園、中國芳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多個“世界第一”“世界領先”技術和企業, 擁有北大方正智穀、中關村源創客等12個雙創平臺, 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超20%, 非煤工業三分天下有其二, 五年來占比提高近40個百分點。 特別是與上海交大合作開發陶鋁新材料, 掀起“材料輕量化革命”,現代煤化工碳基新材料企業向淮北快速集聚,陶鋁新材料和碳基新材料兩個千億產業板塊前景可期。今後我們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培育新材料、電子資訊、生物科技等高精尖產業,構建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成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樣板區。

二、堅持在城鄉協調中推進發輾轉軌,積極打造區域中心城市。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對增強區域發展協同性、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等,意義重大。這一戰略具體到淮北而言,就是推動城鄉協調發展。近年來,我們以科學規劃引領城鄉建設,東部新城、南部次中心、高鐵新區建設同步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全國領先,四季榴園、長壽南山等美麗鄉村星羅棋佈,依山擁湖城市格局和“一帶雙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灣”風貌顯現,城鎮化率達62.1%,居全省第四、皖北第一,近五年吸納周邊人口近4萬。特別是淮北已融入全國高鐵網,全面接軌“高鐵時代”,處京滬之間三小時黃金節點、東聯西引、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凸顯。今後我們將認真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消除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不斷增強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

三、堅持在綠色發展中推進城市轉向,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資源型城市,淮北對犧牲生態環境搞開發的代價有切膚之痛,對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等重要論述有更深理解。近年來,我們以入選國家低碳城市試點、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為契機,深入實施青山綠水藍天工程,以愚公精神為20萬畝石質山披上綠裝,成為座座“花果山”,躋身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化腐朽為神奇般治理4000公頃採煤沉陷區,建成南湖4A景區、中湖中央公園等;創新實施治超、治汙、治安、治稅“四治”聯動,空氣品質不斷改善,“淮北藍”和城市美景頻現市民微信“朋友圈”。特別是22年持之以恆開展文明創建,前不久以全國第三、全省第一的佳績奪得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桂冠,昔日“煤城”成為公認的“美城”。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樹牢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嚴守生態環境底線,宣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完善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森林城市,讓淮北更宜人宜居宜業宜游,為美麗中國和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增添亮色。

四、堅持在改革開放中推進動力轉換,全面啟動發展動力引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同樣,淮北正處在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必須以改革開放釋放更多活力動力。近年來,我們扎實推進去降補、放管服、財稅金融等重點改革,權力事項、行政審批事項精簡56%、63%,建成政務服務、金融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六大便民利企中心,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達57%,五年提高近20個百分點;改革成立市建投公司,兩年時間總資產、淨資產翻一番多,政府負債率控制在70%以內。樹牢招商生命線,搭建食品工業博覽會、石榴文化旅遊節等平臺,招商引資引智引技引制同步推進,與河北榮盛集團等合作建設碳穀產業新城,高端人才紛至遝來,優質項目排隊落戶。今後我們將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統籌抓好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雙修”試點建設,深度對接國家“三大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打造蘇魯豫皖四省交匯區域開放創新新高地,以改革的新成效、開放的新姿態迎接改革開放40周年。

五、堅持在共建共用中增進民生福祉,努力創造更加美好生活。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近年來,我們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各項社會事業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年度目標順利完成,連續九年保持民生工作全省先進,連續八年獲評全省綜治工作先進市,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特別是以文明創建惠民育民,139位市民入選中國好人榜,每10萬人約有6.3名,比例全國第一;兩年改造棚戶區10萬套,30多萬居民蝸居變安居,被住建部列為先進典型在全國推廣;在去產能分流職工的壓力下,今年前三季度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9%,充分就業率居全省第一。今後我們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在發展中保障改善民生,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六、堅持在從嚴治黨中優化政治生態,不斷提高党的建設品質。黨的十九大系統提出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鮮明態度。近年來,我們認真履行、逐級壓實主體責任,市、縣、鎮三級黨委換屆圓滿完成,開放式黨校等基層党建創新品牌不斷湧現,智慧紀檢上線運行,巡察監督、派駐紀檢機構改革效果逐步顯現,政治生態更趨山清水秀。特別是樹牢“以實績論英雄、按貢獻排座次、為發展配幹部、用墩苗助成長”用人導向,嚴把政治關、廉潔關,在全省率先、全國領先出臺容錯機制,幹部群眾凝心聚力幹事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市上下心齊、氣順、勁足。今後我們將切實擔負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党的歷史重任,堅決貫徹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確保市人大政府政協換屆圓滿成功,謀劃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淮北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

掀起“材料輕量化革命”,現代煤化工碳基新材料企業向淮北快速集聚,陶鋁新材料和碳基新材料兩個千億產業板塊前景可期。今後我們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培育新材料、電子資訊、生物科技等高精尖產業,構建創新型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成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樣板區。

二、堅持在城鄉協調中推進發輾轉軌,積極打造區域中心城市。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對增強區域發展協同性、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等,意義重大。這一戰略具體到淮北而言,就是推動城鄉協調發展。近年來,我們以科學規劃引領城鄉建設,東部新城、南部次中心、高鐵新區建設同步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全國領先,四季榴園、長壽南山等美麗鄉村星羅棋佈,依山擁湖城市格局和“一帶雙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灣”風貌顯現,城鎮化率達62.1%,居全省第四、皖北第一,近五年吸納周邊人口近4萬。特別是淮北已融入全國高鐵網,全面接軌“高鐵時代”,處京滬之間三小時黃金節點、東聯西引、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凸顯。今後我們將認真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消除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不斷增強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

三、堅持在綠色發展中推進城市轉向,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資源型城市,淮北對犧牲生態環境搞開發的代價有切膚之痛,對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等重要論述有更深理解。近年來,我們以入選國家低碳城市試點、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為契機,深入實施青山綠水藍天工程,以愚公精神為20萬畝石質山披上綠裝,成為座座“花果山”,躋身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化腐朽為神奇般治理4000公頃採煤沉陷區,建成南湖4A景區、中湖中央公園等;創新實施治超、治汙、治安、治稅“四治”聯動,空氣品質不斷改善,“淮北藍”和城市美景頻現市民微信“朋友圈”。特別是22年持之以恆開展文明創建,前不久以全國第三、全省第一的佳績奪得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桂冠,昔日“煤城”成為公認的“美城”。今後,我們將進一步樹牢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嚴守生態環境底線,宣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完善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森林城市,讓淮北更宜人宜居宜業宜游,為美麗中國和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增添亮色。

四、堅持在改革開放中推進動力轉換,全面啟動發展動力引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同樣,淮北正處在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必須以改革開放釋放更多活力動力。近年來,我們扎實推進去降補、放管服、財稅金融等重點改革,權力事項、行政審批事項精簡56%、63%,建成政務服務、金融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六大便民利企中心,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達57%,五年提高近20個百分點;改革成立市建投公司,兩年時間總資產、淨資產翻一番多,政府負債率控制在70%以內。樹牢招商生命線,搭建食品工業博覽會、石榴文化旅遊節等平臺,招商引資引智引技引制同步推進,與河北榮盛集團等合作建設碳穀產業新城,高端人才紛至遝來,優質項目排隊落戶。今後我們將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統籌抓好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城市“雙修”試點建設,深度對接國家“三大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全方位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打造蘇魯豫皖四省交匯區域開放創新新高地,以改革的新成效、開放的新姿態迎接改革開放40周年。

五、堅持在共建共用中增進民生福祉,努力創造更加美好生活。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近年來,我們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各項社會事業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年度目標順利完成,連續九年保持民生工作全省先進,連續八年獲評全省綜治工作先進市,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特別是以文明創建惠民育民,139位市民入選中國好人榜,每10萬人約有6.3名,比例全國第一;兩年改造棚戶區10萬套,30多萬居民蝸居變安居,被住建部列為先進典型在全國推廣;在去產能分流職工的壓力下,今年前三季度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9%,充分就業率居全省第一。今後我們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在發展中保障改善民生,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六、堅持在從嚴治黨中優化政治生態,不斷提高党的建設品質。黨的十九大系統提出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堅持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鮮明態度。近年來,我們認真履行、逐級壓實主體責任,市、縣、鎮三級黨委換屆圓滿完成,開放式黨校等基層党建創新品牌不斷湧現,智慧紀檢上線運行,巡察監督、派駐紀檢機構改革效果逐步顯現,政治生態更趨山清水秀。特別是樹牢“以實績論英雄、按貢獻排座次、為發展配幹部、用墩苗助成長”用人導向,嚴把政治關、廉潔關,在全省率先、全國領先出臺容錯機制,幹部群眾凝心聚力幹事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市上下心齊、氣順、勁足。今後我們將切實擔負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党的歷史重任,堅決貫徹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確保市人大政府政協換屆圓滿成功,謀劃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淮北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