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如果我有10個億,去日本收購動畫公司,去韓國收購經紀公司

中國電影每年上千部的產量, 其中80%都是虧損的, 浪費額極大, 浪費資金可達百億數額。 內部生產力或想像力差, 與其把投資都浪費在爛片上, 還不如去收購一些國外的優勢公司, 他們細分領域成熟, 既有專業精神, 也有價格優勢。 如果我有10個億, 就去日本收購動畫公司, 去韓國收購經紀公司, 去泰國收購電影公司, 去東歐收購特效公司。

如果用一個“火”字來形容2015年電影市場, 2016年是“冷”, 那麼今年的市場可以說是“怪”。

這一切“怪”的根源, 在於我們電影從業者普遍浮躁, 一兩個用心做的作品撲街了, 跟風的作品成爆款了的狀況一直存在,

也導致大家都難以靜下心來, 以電影本身為出發來做電影。

今年國內市場很多非好萊塢小國別電影時不時就會吊打國產片, 這裡面的根源就在於這些電影小國雖然體量和我們無法相比, 但他們都有較完整的電影工業體系,

既然我們目前的作品不能滿足和吸引觀眾, 拍出來作品幾乎都成為了浪費的垃圾作品, 何不借他山之石逐已身之玉。

對於目前國內的市場而言, 不用說五大, 即便中小影視公司讓他們拿出10億也並不算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那麼如果真的有十億的話, 與其拿出來去拍攝風險愈高的國產電影, 倒不如去佈局外國的影視相關產業公司。

第一步, 向日韓收購明星公司&學習造星計畫

首先, 毫無疑問要解決人的問題。

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 但中國最缺的是伯樂和造夢人。

90、95後年輕觀眾哈韓成風, 八九十年代, 國人也同樣哈日成風。

韓國目前其造星能力反超日本, 已經是亞洲的最前沿。 韓籍明星並不用依靠韓國市場便可以大舉進入好萊塢,足以說明韓國的造星計畫的成功。

歸其原因, 也是因為日韓對於造星計畫是一體和終生制, 往往從很小就開始做培養, 甚至對一個明星的培養要超過十餘年才有機會出道。 這一點工匠精神的培養和我們清末民國初年對京劇名角的培養如出一轍,

但我們現在已經喪失掉對自己孩子”下狠手”的勇氣。 那麼這種練習生機制, 我們不敢對自己的孩子下手, 就不如讓人家來動動手!

借此可見國內和日韓明星經濟公司的巨大差別, 日韓兩國豐富的造星經驗在整個東亞乃至於全世界的成功說明他們必有過人之處。

韓歸明星的優勢地位凸顯也和韓國對明星的嚴格培養密不可分, 國內恰好正欠缺的是這一部分。

中國內地公司如果能向日韓拋出橄欖枝, 並以內地更大的市場來為誘餌, 對於日韓經紀公司反而會更容易獲得彼此的利益, 並可以消除之前韓歸四子曾有的法律糾紛。

韓國JYP經紀公司

當然收購並不是目的,日韓一流經紀公司可以補齊我們目前對明星包裝相對薄弱的一面,也是要解決內地明星包裝低質化為目的,同時也要避免那種跟風和山寨的造星計畫。這也是目前吾之短、夷之長。

那麼,不如先去韓國收購幾個明星經紀公司,從最根本上來解決人的問題。

第二步,向東南亞和南亞伸手,收購影視製作公司

人有了,那麼第二步, 就要從根本上來解決拍攝影視劇的框架問題,那麼就性價比而言,東南亞和東亞的影視公司就是我們很好的目標。

根據關貿總協定,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還要上映一些非好萊塢影片,以防止好萊塢的壟斷。這樣看《摔跤吧!爸爸》、《天才槍手》和《看不見的客人》在中國內地爆發就顯得意義格外重要了。

這啟動了批片格局,也會極大的刺激到這些國家對中國和中國電影市場看法的改變。

目前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都無力從工業化方面對抗好萊塢,這些國家目前仍可以拍出震撼人心靈的作品,依靠得就是更加完備的輕工業電影。

《摔跤吧!爸爸》《天才槍手》和《看不見的客人》這些影片,表面看起重工業化的程度並不高,但目前世界電影的潮流早已轉變為看不見的特技才是高級的特技,輕工業化已成為電影小國對抗好萊塢的法寶。

像南亞的印度、東南亞的泰國也都有自成體系的電影產業,未來中國和這些國家多方面的合作都是無法避免的。而且相比日韓而言,這些國家的人工、演員、經紀公司和製片公司的成本和費用都較低,有一些公司本身就是由好萊塢的六大的控股。

既然六大都可以買來擴展全球市場,內地公司完全可以把這些質優價廉,條件完備的公司劃歸己有。

那麼,在有了人才儲備的基礎之上,用最具性價比的南亞和東南亞影視公司,一個出具形態的電影基礎產業體系也就構架完成了。

第三步,拿下日本動畫公司,再創國漫的二次中興

好萊塢的六大和日韓一流影視公司都具備製作動畫片的能力,動畫片也是一個完備電影產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今年是動畫片小年,但未來中國動畫片市場勢必會迎來更大的發展,除了進口美日動畫片,我們也要出現更多的《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這樣的作品。

目前光線走到了最前沿,其彩條屋目前仍以批片為主,依靠媒體和宣發起家的光線要在動畫片方面學習東西更多。中國因多年為日韓代工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漫畫人才,只不過我們仍然缺失對漫畫靈魂的理解。那麼去收購和進入日本的漫畫公司,會使得中國在動畫電影這方面直接彎道超車。

十餘年前中國重振動畫產業,對產業的扶持還是人才的培養都有不小的進步。我們自己的漫畫卡通人才已經從早期代工到現在獨立工作,好萊塢目前也有大批早年淘金過去的中國和華裔動畫工作人員。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更早時其實是日本動畫的老師,日本動畫片的泰山手塚治蟲曾偷師中國著名動畫師萬籟鳴(也就是《大鬧天宮》的導演)中日的動畫片差距近些年雖然有拉近,但我們仍然難以撼動日本動畫片的王者地位。

我們目前的差距不僅僅動畫片製作層面上,而是對整個產業的開發和理解上。

看日韓動畫片產業,不僅僅是單一的影視作品,其還包括周邊產品、各種衍生品、遊戲製作和二次開發都要強於內地,雖然內地也有對動畫片市場的二度開發,但開發出的產品難形成市場規模,幾乎起不到很好的盈利效益。

最重要的一點是日本動畫片公司對版權的重視也遠強於內地,重視版權可以提升整個產業的含金量,降低盜版和盜版衍生品對版權產品的低質打擊。

真人隨時隨地可以老去,也要面臨生病和其他不可控的因素,但動畫片裡面的人物幾乎可以做到永生,一個動畫人物可以帶來的價值幾乎可以讓一個公司獨享若干年而不去考慮簽約費的問題,那麼拿下一個靠譜的日漫公司還是挺划算的。

第四步,拿下東歐特技公司,獲得最佳性價比的大驚喜

最後,上天入地的特效公司勢必是我們下一步將要考慮的物件,但美國和韓國的特技公司已經越來越貴,那麼著眼於其他地區的特效公司便成為更有利的選擇。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西遊伏妖篇》,一家東歐的特效公司展露的頭角,terminalfx是烏克蘭一家公司,曾經參與《龍之心》3、《蠍子王》3、4。

得益於全球一體化,最近幾年歐洲,包括東歐的一些特效公司開始在國際上拿下不少訂單。和美日韓相比,東歐有相對低廉的人工費且效果不輸其他大牌公司特效水準,使得他們頻頻在B級市場上玩得風生水起。

其實去找美國或者韓國日本的特效公司,最終也是分包到了東歐。東歐由於當地政府扶持,有退稅政策等優惠,勞動力成本也較低,在價格上有很大優勢。其次,東歐在語言上佔有優勢,世界通用性的英語減少了溝通成本。最後,其實東歐在特效方面已經相當成熟了,在細分領域幾乎都是業內精尖,字幕、大場面、毛髮、化妝等等細分領域都已經十分成熟,分工明確。細細一看,東歐早已內定了特效公司的王者地位。

天工異彩,本土特效公司

中國也有很多公司收購一些大牌的特效公司,其性價比和效果並不算特別好,因特效製作是一個巨大且複雜的體系,不僅僅是最貴和最知名的特效公司就適合中國。

以目前中國市場環境來看,我們尚不具備直接使用頂級特效的能力。雖然目前國內有不少為好萊塢頂級大片做特效加工渲染的工作室,但這些充其量只不過成為好萊塢頂級特效工作室在睡覺時看攤的。

More VFX,本土視效公司

國內特技製作的短板還是在於基礎人員的早期培養,很多動畫和特技師都沒有太好的美學基礎和基本的審美,這樣的人才做出的特效總是有五毛和影樓的廉價感。那麼收購歐美的特效公司,人才方面我們並不用擔心,畢竟大部分歐美國家都要從小就接受藝術教育,長期的藝術薰陶會促成正常的審美觀,這也是我們目前人才和歐美特效師的一個無法彌補的差距。

收購這些東歐的特效公司,和收購東亞的經紀公司、南亞東南亞的影視公司一樣,都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電影產業的一些短板和不足。收購當然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始終都是要打造完備的全產業鏈生態系統,畢竟坐擁目前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這些是必須且必備的。

韓國JYP經紀公司

當然收購並不是目的,日韓一流經紀公司可以補齊我們目前對明星包裝相對薄弱的一面,也是要解決內地明星包裝低質化為目的,同時也要避免那種跟風和山寨的造星計畫。這也是目前吾之短、夷之長。

那麼,不如先去韓國收購幾個明星經紀公司,從最根本上來解決人的問題。

第二步,向東南亞和南亞伸手,收購影視製作公司

人有了,那麼第二步, 就要從根本上來解決拍攝影視劇的框架問題,那麼就性價比而言,東南亞和東亞的影視公司就是我們很好的目標。

根據關貿總協定,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還要上映一些非好萊塢影片,以防止好萊塢的壟斷。這樣看《摔跤吧!爸爸》、《天才槍手》和《看不見的客人》在中國內地爆發就顯得意義格外重要了。

這啟動了批片格局,也會極大的刺激到這些國家對中國和中國電影市場看法的改變。

目前世界多數國家和地區都無力從工業化方面對抗好萊塢,這些國家目前仍可以拍出震撼人心靈的作品,依靠得就是更加完備的輕工業電影。

《摔跤吧!爸爸》《天才槍手》和《看不見的客人》這些影片,表面看起重工業化的程度並不高,但目前世界電影的潮流早已轉變為看不見的特技才是高級的特技,輕工業化已成為電影小國對抗好萊塢的法寶。

像南亞的印度、東南亞的泰國也都有自成體系的電影產業,未來中國和這些國家多方面的合作都是無法避免的。而且相比日韓而言,這些國家的人工、演員、經紀公司和製片公司的成本和費用都較低,有一些公司本身就是由好萊塢的六大的控股。

既然六大都可以買來擴展全球市場,內地公司完全可以把這些質優價廉,條件完備的公司劃歸己有。

那麼,在有了人才儲備的基礎之上,用最具性價比的南亞和東南亞影視公司,一個出具形態的電影基礎產業體系也就構架完成了。

第三步,拿下日本動畫公司,再創國漫的二次中興

好萊塢的六大和日韓一流影視公司都具備製作動畫片的能力,動畫片也是一個完備電影產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今年是動畫片小年,但未來中國動畫片市場勢必會迎來更大的發展,除了進口美日動畫片,我們也要出現更多的《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這樣的作品。

目前光線走到了最前沿,其彩條屋目前仍以批片為主,依靠媒體和宣發起家的光線要在動畫片方面學習東西更多。中國因多年為日韓代工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漫畫人才,只不過我們仍然缺失對漫畫靈魂的理解。那麼去收購和進入日本的漫畫公司,會使得中國在動畫電影這方面直接彎道超車。

十餘年前中國重振動畫產業,對產業的扶持還是人才的培養都有不小的進步。我們自己的漫畫卡通人才已經從早期代工到現在獨立工作,好萊塢目前也有大批早年淘金過去的中國和華裔動畫工作人員。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更早時其實是日本動畫的老師,日本動畫片的泰山手塚治蟲曾偷師中國著名動畫師萬籟鳴(也就是《大鬧天宮》的導演)中日的動畫片差距近些年雖然有拉近,但我們仍然難以撼動日本動畫片的王者地位。

我們目前的差距不僅僅動畫片製作層面上,而是對整個產業的開發和理解上。

看日韓動畫片產業,不僅僅是單一的影視作品,其還包括周邊產品、各種衍生品、遊戲製作和二次開發都要強於內地,雖然內地也有對動畫片市場的二度開發,但開發出的產品難形成市場規模,幾乎起不到很好的盈利效益。

最重要的一點是日本動畫片公司對版權的重視也遠強於內地,重視版權可以提升整個產業的含金量,降低盜版和盜版衍生品對版權產品的低質打擊。

真人隨時隨地可以老去,也要面臨生病和其他不可控的因素,但動畫片裡面的人物幾乎可以做到永生,一個動畫人物可以帶來的價值幾乎可以讓一個公司獨享若干年而不去考慮簽約費的問題,那麼拿下一個靠譜的日漫公司還是挺划算的。

第四步,拿下東歐特技公司,獲得最佳性價比的大驚喜

最後,上天入地的特效公司勢必是我們下一步將要考慮的物件,但美國和韓國的特技公司已經越來越貴,那麼著眼於其他地區的特效公司便成為更有利的選擇。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西遊伏妖篇》,一家東歐的特效公司展露的頭角,terminalfx是烏克蘭一家公司,曾經參與《龍之心》3、《蠍子王》3、4。

得益於全球一體化,最近幾年歐洲,包括東歐的一些特效公司開始在國際上拿下不少訂單。和美日韓相比,東歐有相對低廉的人工費且效果不輸其他大牌公司特效水準,使得他們頻頻在B級市場上玩得風生水起。

其實去找美國或者韓國日本的特效公司,最終也是分包到了東歐。東歐由於當地政府扶持,有退稅政策等優惠,勞動力成本也較低,在價格上有很大優勢。其次,東歐在語言上佔有優勢,世界通用性的英語減少了溝通成本。最後,其實東歐在特效方面已經相當成熟了,在細分領域幾乎都是業內精尖,字幕、大場面、毛髮、化妝等等細分領域都已經十分成熟,分工明確。細細一看,東歐早已內定了特效公司的王者地位。

天工異彩,本土特效公司

中國也有很多公司收購一些大牌的特效公司,其性價比和效果並不算特別好,因特效製作是一個巨大且複雜的體系,不僅僅是最貴和最知名的特效公司就適合中國。

以目前中國市場環境來看,我們尚不具備直接使用頂級特效的能力。雖然目前國內有不少為好萊塢頂級大片做特效加工渲染的工作室,但這些充其量只不過成為好萊塢頂級特效工作室在睡覺時看攤的。

More VFX,本土視效公司

國內特技製作的短板還是在於基礎人員的早期培養,很多動畫和特技師都沒有太好的美學基礎和基本的審美,這樣的人才做出的特效總是有五毛和影樓的廉價感。那麼收購歐美的特效公司,人才方面我們並不用擔心,畢竟大部分歐美國家都要從小就接受藝術教育,長期的藝術薰陶會促成正常的審美觀,這也是我們目前人才和歐美特效師的一個無法彌補的差距。

收購這些東歐的特效公司,和收購東亞的經紀公司、南亞東南亞的影視公司一樣,都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電影產業的一些短板和不足。收購當然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始終都是要打造完備的全產業鏈生態系統,畢竟坐擁目前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這些是必須且必備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