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結果揭曉

■IT時報

智慧上海, 一個充滿遐想的未來之城。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 “十三五”期間著力加快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建設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的新型智慧城市。

為激勵產業創新, 弘揚資訊化時代的工匠精神, 上海市總工會、上海市經濟資訊化工作黨委、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聯合舉辦了第二屆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評選活動。 自今年8月活動啟動以來, 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共有近七百位選手報名參賽。

本次活動創新採用了多賽事平行選拔模式, 更廣泛地吸引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案設計和軟硬體技術人才參與。 其中, “智慧城市”方案創意競賽海選城市治理新方案、資訊化應用技能競賽比拼軟硬體操作新技能、資訊安全技術競賽展開網路安全攻防戰、工業機器人大賽讓機器人一展風采、“領軍先鋒”評選智慧時代領頭人。

在將近4個月的評選季中, 經過激烈的初賽、複賽和決賽, 105位候選人來到這個角逐場一展風采, 一場場精彩比賽和演講輪番上演, 一個個獨居匠心的智慧城市建設者, 用他們精湛的技藝征服了評委, 經過資格認定、專家初評、大眾網路投票、現場技能競賽、現場答辯等環節, 最終產生了 2017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領軍先鋒”各十名。

領軍先鋒篇領軍智城, 他們用遠見引領上海“新未來”

“我們會將包括智慧知識庫在內的人工智慧技術引入12345平臺, 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上海市民, 支撐政府決策。 ”

“流利說的AI英語老師經歐標(CEFR)對比認證, 學習效率較傳統真人教學可提高三倍以上。

”“我們自主創新的智慧能源全生命週期運營服務模式, 可以為建築提供完整科學的節能及系統優化方案。 ”

2017年11月4日, 2017上海智慧城市建設“領軍先鋒”評選決賽現場, 這些擲地有聲的話語, 為評委們展現了一個個上海智慧城市建設領軍人物的風采。

從為上海做智慧頂層設計的延華智慧, 到聆聽市民所有問題的12345;從用AI教你學英語的流利說, 到為城市消“堵”的共用汽車;從為上海地鐵無線通訊編織大網到智慧控制每一座現代樓宇……在今年的這20位候選人中, 中小企業領軍力量逐漸興起, 中小企業代表占比近五成, 具有創新活力的“智慧矩陣”正在形成。 這些領軍人才跨領域、多元化分佈, 本次決賽候選人涉及智慧應用開發、資料及服務支撐、網路通信建設及物聯網感知建設等多個領域。

本次20名決賽候選人中30-50歲的有19人, 本科6人, 碩士9人, 博士5人, 合計獲得專利近八十項, 發表論文七十餘篇, 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的多項殊榮。

最終, 十位選手當選領軍先鋒, 他們用智慧和汗水、以創新實幹助力智慧上海建設, 他們所帶領的企業, 通過開拓智慧思維、研發智慧技術、創造智慧應用, 成為“活力上海”“智慧上海”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強有力的支撐。

他們, 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領軍人物;他們, 是未來已來的上海“新未來”。

智慧工匠篇築夢智城 他們用匠心繪就“卓越上海”

11月5日開始, “智慧工匠”選樹的系列競賽正式進入決賽階段:設計者集結資源為智慧城市做頂層規劃、資訊安全高手捉對網路攻防對抗廝殺、工業機器人細心搬運“漢諾塔”、“程式猿”們現場程式設計處理難題、智慧硬體比拼實用和安全……五場比賽驚心動魄,

誰將是上海這座智慧城市建設中“最牛的工匠”?靠實力說話!

未來已來 為智慧城市尋找創意大師

利用基站定位元資料、WiFi嗅探定位資料、視頻監控資料等構成“城市天地人資訊圖”, 加上大資料與人工智慧技術, 對城市人群擁堵風險進行及時預警;利用人臉識別技術, 並與公安大資料聯動, 在地鐵、火車站等公共區域識別犯罪分子……

在11月18日舉行的智慧城市方案創意大賽上, 這些旨在解決城市運營中“老大難”問題的方案, 助力于上海智慧城市水準的提升, 最終,來自上海電信陳國潤提出的《上海市大人流風險預警系統》和來自依圖科技吳岷提出的《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城市社區公共安全智慧解決方案》獲得一等獎。

陳國潤提出的“人流密集區域的安全控制及疏導解決方案”,為大城市人流擁堵隱患提供了來自運營商“獨有”的智慧解決方案。同樣是服務於城市大人流管理,來自依圖科技的創意方案則是借助其成熟的人臉識別技術,通過公共區域內的攝像頭採集錄入路人臉部資訊,從而與其大資料庫內的人臉資訊相對比,掌握犯罪分子的動態。這套系統的核心在於人臉資訊大資料庫,以及比對精准度。

實際上,這次大賽上湧現出來的不少創意方案都和民生熱點問題相關。此次上海智慧城市方案創意大賽從報名、提交解決方案作品、初賽專家評審到決賽現場演講和展示,歷經三個月,吸引了來自全市各類企事業單位數百位優秀人才報名參賽。參賽者聚焦食品安全、交通出行、環境保護、為老服務等社會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進行了積極破解,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創新性、有效性的解決方案。

機器人之手 為智慧製造尋找未來

11月15日,在上海閔行區科技廣場舉行的“臨港杯”資訊化應用技能(硬體)大賽工業機器人應用競賽決賽上,從全市275名能工巧匠中選出的10名參賽選手,競賽內容是操控工業機器人將七層道具按照“漢諾塔”規則進行搬運,最終在一根柱子上呈現出完整的“智慧工匠”和“臨港集團”LOGO。

本次比賽的冠軍,是來自上海廣矩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電氣及機器人工程主管鄧尉。鄧尉自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機器人自動化相關崗位的工作,對工業機器人在智慧製造領域的應用有很深的瞭解,機器人的工作原理、程式設計調試、故障維修、選型方案等等鄧尉全部瞭若指掌。基於日常工作經驗的累積,鄧尉本次決賽非常從容地選擇了最高難度的操作,最終以18分50秒的優異成績獲得了本次決賽中唯一的一個一等獎名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工業機器人競賽所配用的工業機器臂中有兩台分別為中科新松有限公司以及英華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製造,這也是首次採用國產工業機器人進行技能競賽。

代碼跳動,為智慧城市“軟實力”加油

在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的今天,軟體行業在各行各業都有著廣泛和深入的應用,本次2017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評選暨“臨港杯”資訊化應用技能大賽軟體技能決賽,突破性地將技術技能比賽與專家答辯形式進行了有機的結合,既給予了選手一個施展技術水準的舞臺,也安排了專家從多維度考核選手的綜合素質,以期選拔出真正符合“匠人”精神,能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引領軟體行業前行的人才,共有113名來自全市各行業的優秀軟體人才報名參加,經過初賽的角逐之後,最終15名選手進入了決賽。

本次參賽試題是圍繞當前智慧城市建設進程,採用業界熱門的Java單元測試框架Junit來進行考核,選手在完成每道題的過程中需要處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根據試題給出的語言代碼,獨立編寫一段腳本代碼去測試代碼運行結果的所有可能性;二是找出試題代碼在變異過程中有可能會產生的bug並進行修復。

最終,來自上海億通國際股份公司的朱敏與來自上海迪艾斯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的張興鎮獲得了本次比賽一等獎。

“黑白分明”,為資訊安全築一道牆

近年來,網路攻擊層出不窮,實際上,網路空間的對抗,也就是網路安全人才的對抗。在2017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評選暨“聯通杯”資訊安全技能競賽上,10名殺入決賽的網路安全技術大牛,組隊“廝殺”。最終,上海豌豆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宋國徽積分以大比分領先,榮獲唯一一個一等獎。

這次比賽採用國內和國際上主流的CTF競賽形式,CTF全稱為網路攻防對抗奪旗賽,解題過程主要通過離線分析或線上對話模式完成技術挑戰和獲取題目答案,提交驗證正確後給予題目分數。CTF競賽主要考查參賽選手的技術實戰能力,競賽題目覆蓋Web安全、安全運維、密碼學、移動安全、逆向工程、二進位漏洞挖掘等資訊安全實戰技術。

在非專業人士看來,這樣的比賽內容可能顯得略微晦澀難懂,但實際上,很多題目與生活中的場景息息相關。比如在逆向工程類型有一題是“圖元點的秘密”,這套題目採取的是圖片隱寫技術,即一張照片上隱藏著一般人看不到的資訊,只有通過一定的“解密”方法才能解開這些隱藏著的資訊。

在這次入圍決賽的十支隊伍中,運營商團隊占了半壁江山,有5支隊伍來自運營商,比如三位三等獎的獲獎者中,有兩位來自上海電信。一位評委如此點評:這兩年,運營商積極參與世博會、亞信峰會、G20等各種重大網路安全保障任務,技術練兵的機會多,實戰中培養鍛煉出了一批資訊安全人才和領軍人物。

智慧硬體,為生活解決懸而未決之難題

“為什麼你們的產品定義成納米級的應用?”“作為團隊的負責人,在產品的研發中你是如何擔當的?”11月10日下午,10名選手在專家們專業而又“吹毛求疵”式高標準提問下,對自家公司研發的資訊化前沿技術硬體作品,做了詳細的闡釋。最終,英華達科技有限公司機構工程師董滙豐憑藉參賽作品“YS01機械手臂”獲得一等獎。

這場面向工業的硬體比賽,讓人看到了行業更多的可發展性。上海航天局第八〇二研究院技術經理楊斌帶來的參賽作品“基於視覺SLAM的移動機器人”影響的是整個物流行業的效率,意圖讓機器人替代叉車工。它通過定位與地圖構建系統、導航系統、多機協調系統,實現機器人的自主搬運貨物。

此次智慧硬體設計競賽吸引了來自全市242名選手圍繞生產、服務等場景運用傳感技術、無線通訊技術、資料分析、自動識別、人工智慧等資訊化前沿技術硬體作品,通過初選、決賽等環節,共有十家單位的選手晉級決賽。

最終,來自上海電信陳國潤提出的《上海市大人流風險預警系統》和來自依圖科技吳岷提出的《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城市社區公共安全智慧解決方案》獲得一等獎。

陳國潤提出的“人流密集區域的安全控制及疏導解決方案”,為大城市人流擁堵隱患提供了來自運營商“獨有”的智慧解決方案。同樣是服務於城市大人流管理,來自依圖科技的創意方案則是借助其成熟的人臉識別技術,通過公共區域內的攝像頭採集錄入路人臉部資訊,從而與其大資料庫內的人臉資訊相對比,掌握犯罪分子的動態。這套系統的核心在於人臉資訊大資料庫,以及比對精准度。

實際上,這次大賽上湧現出來的不少創意方案都和民生熱點問題相關。此次上海智慧城市方案創意大賽從報名、提交解決方案作品、初賽專家評審到決賽現場演講和展示,歷經三個月,吸引了來自全市各類企事業單位數百位優秀人才報名參賽。參賽者聚焦食品安全、交通出行、環境保護、為老服務等社會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進行了積極破解,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創新性、有效性的解決方案。

機器人之手 為智慧製造尋找未來

11月15日,在上海閔行區科技廣場舉行的“臨港杯”資訊化應用技能(硬體)大賽工業機器人應用競賽決賽上,從全市275名能工巧匠中選出的10名參賽選手,競賽內容是操控工業機器人將七層道具按照“漢諾塔”規則進行搬運,最終在一根柱子上呈現出完整的“智慧工匠”和“臨港集團”LOGO。

本次比賽的冠軍,是來自上海廣矩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電氣及機器人工程主管鄧尉。鄧尉自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機器人自動化相關崗位的工作,對工業機器人在智慧製造領域的應用有很深的瞭解,機器人的工作原理、程式設計調試、故障維修、選型方案等等鄧尉全部瞭若指掌。基於日常工作經驗的累積,鄧尉本次決賽非常從容地選擇了最高難度的操作,最終以18分50秒的優異成績獲得了本次決賽中唯一的一個一等獎名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工業機器人競賽所配用的工業機器臂中有兩台分別為中科新松有限公司以及英華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製造,這也是首次採用國產工業機器人進行技能競賽。

代碼跳動,為智慧城市“軟實力”加油

在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的今天,軟體行業在各行各業都有著廣泛和深入的應用,本次2017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評選暨“臨港杯”資訊化應用技能大賽軟體技能決賽,突破性地將技術技能比賽與專家答辯形式進行了有機的結合,既給予了選手一個施展技術水準的舞臺,也安排了專家從多維度考核選手的綜合素質,以期選拔出真正符合“匠人”精神,能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引領軟體行業前行的人才,共有113名來自全市各行業的優秀軟體人才報名參加,經過初賽的角逐之後,最終15名選手進入了決賽。

本次參賽試題是圍繞當前智慧城市建設進程,採用業界熱門的Java單元測試框架Junit來進行考核,選手在完成每道題的過程中需要處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根據試題給出的語言代碼,獨立編寫一段腳本代碼去測試代碼運行結果的所有可能性;二是找出試題代碼在變異過程中有可能會產生的bug並進行修復。

最終,來自上海億通國際股份公司的朱敏與來自上海迪艾斯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的張興鎮獲得了本次比賽一等獎。

“黑白分明”,為資訊安全築一道牆

近年來,網路攻擊層出不窮,實際上,網路空間的對抗,也就是網路安全人才的對抗。在2017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工匠”選樹、“領軍先鋒”評選暨“聯通杯”資訊安全技能競賽上,10名殺入決賽的網路安全技術大牛,組隊“廝殺”。最終,上海豌豆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宋國徽積分以大比分領先,榮獲唯一一個一等獎。

這次比賽採用國內和國際上主流的CTF競賽形式,CTF全稱為網路攻防對抗奪旗賽,解題過程主要通過離線分析或線上對話模式完成技術挑戰和獲取題目答案,提交驗證正確後給予題目分數。CTF競賽主要考查參賽選手的技術實戰能力,競賽題目覆蓋Web安全、安全運維、密碼學、移動安全、逆向工程、二進位漏洞挖掘等資訊安全實戰技術。

在非專業人士看來,這樣的比賽內容可能顯得略微晦澀難懂,但實際上,很多題目與生活中的場景息息相關。比如在逆向工程類型有一題是“圖元點的秘密”,這套題目採取的是圖片隱寫技術,即一張照片上隱藏著一般人看不到的資訊,只有通過一定的“解密”方法才能解開這些隱藏著的資訊。

在這次入圍決賽的十支隊伍中,運營商團隊占了半壁江山,有5支隊伍來自運營商,比如三位三等獎的獲獎者中,有兩位來自上海電信。一位評委如此點評:這兩年,運營商積極參與世博會、亞信峰會、G20等各種重大網路安全保障任務,技術練兵的機會多,實戰中培養鍛煉出了一批資訊安全人才和領軍人物。

智慧硬體,為生活解決懸而未決之難題

“為什麼你們的產品定義成納米級的應用?”“作為團隊的負責人,在產品的研發中你是如何擔當的?”11月10日下午,10名選手在專家們專業而又“吹毛求疵”式高標準提問下,對自家公司研發的資訊化前沿技術硬體作品,做了詳細的闡釋。最終,英華達科技有限公司機構工程師董滙豐憑藉參賽作品“YS01機械手臂”獲得一等獎。

這場面向工業的硬體比賽,讓人看到了行業更多的可發展性。上海航天局第八〇二研究院技術經理楊斌帶來的參賽作品“基於視覺SLAM的移動機器人”影響的是整個物流行業的效率,意圖讓機器人替代叉車工。它通過定位與地圖構建系統、導航系統、多機協調系統,實現機器人的自主搬運貨物。

此次智慧硬體設計競賽吸引了來自全市242名選手圍繞生產、服務等場景運用傳感技術、無線通訊技術、資料分析、自動識別、人工智慧等資訊化前沿技術硬體作品,通過初選、決賽等環節,共有十家單位的選手晉級決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