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質疑之下,莎普愛思股價為何依舊強勢?

近日莎普愛思受醫療媒體公開質疑, 一篇《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 請放過中國老人》的文章引爆朋友圈, 矛頭直指莎普愛思滴眼液。

文章引述多位眼科醫生的說法和權威文獻資料, 力證“莎普愛思滴眼液”預防和治療白內障, 是彌天大謊;是用洗腦式廣告行銷, “坑害”老年人, 使其延誤治療、有失明風險。

文章並稱“眼科醫生經常開玩笑說, 如果誰能研發出治療白內障的藥物, 拿個諾貝爾獎也沒問題。 ”可見白內障想通過藥物切底治療的難度性非常巨大, 也從側面襯托出白內障的普遍性, 在這篇文中也說到, 只要活的夠長, 都會在一生中的某個時間裡碰上白內障。

說到廣告虛假宣傳, 不得不說, 明知道白內障看不清, 為什麼廣告卻打這麼小的字, 如果不是別有用心, 何必做得浮誇?然而莎普愛思不只是在這則廣告中這樣做, 大部分廣告都有如法炮製的手法。 廣告中莎普愛思不僅宣傳能預防治療白內障, 還列舉了白內障的症狀。 這是廣告裡最聰明的地方:用症狀替換疾病。

隨後公司作出了質疑的回復, 但是回復卻過於空白。 公告更是有趣。 字眼“有一定作用”、“療效確切”, 這樣的是否有點對自己的產品也不太敢確定了,

用療效確切卻不用療效顯著, 療效確切的意思應該只是莎普愛思是用於白內障的藥物吧。

市場潛力龐大, 行銷“踩中點”

從銷量和產品的佔有度都可以看出莎普愛思在市場的份額相當大, 並不是其他品牌能相提並論的, 行業龍頭地位不言而喻。 莎普愛思的眼藥水不但賣的最好, 還是最貴的 , 可見在市場的認可度非常高, 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在治療白內障藥物市場空白率先佈局, 而且現在出現的競爭產品優勢不明顯。

二是廣告行銷, 憑藉著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 要說起莎普愛思的品牌形象, 每個廣東人都能想起熟悉的“康伯”、“康嬸”那熟悉的面孔, 《外來媳婦本地郎》是一部沒有結束的連續劇,

在有線電視還沒有普及的時候, 這是一部每家每戶都看過的電視劇, 所以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品牌效應凸顯。

恰巧, 在老齡化加劇的情況下患白內障的患者在不斷增長, 也應驗了只要活的夠長, 都會在一生中的某個時間裡碰上白內障。

, 即使全球已達成共識, 沒有任何口服藥和滴眼液可以有效治療白內障, 唯有通過手術治療才能康復, 但是要知道, 老年人又最怕挨刀子, 吃藥掛水能好的事情, 為什麼還要去做手術呢?所以麼火爆的莎普愛思的出現, 成為了他們的最好選擇, 而被選中的康伯康嬸, 又恰恰是中老年人最熟悉的, 健康快樂的代表, 所以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其結果,不少年輕人都會給自己的父母買莎普愛思滴眼液,以拯救老人們不斷模糊的視力。龐大的老年群體和高發病率,莎普愛思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銷量能9年漲41倍 ,短短9年間,靠著在黃金檔時間的廣告狂轟濫炸,這支滴眼液的年銷量從2008年67萬支飆升到2016年2800萬支,每年接近3億的廣告費可以說也是花的其所。莎普愛思滴眼液去年為該公司貢獻了7.54億元營收,毛利潤高達7.13億元。

財報背後的暴利

翻閱其A股年報,

滴眼液主要是指莎普愛思白內障滴眼液,而頭孢克肟顆粒主治:急性化膿性膽管炎、克雷白桿菌肺炎、支氣管炎、急性膽管炎、淋菌性尿道炎、球菌肺炎、肺炎急性支氣管。而莎普愛思在這個市場份額只能算是靠前,並不是龍頭企業。所以主要的業績支撐還是莎普愛思白內障滴眼液。

莎普愛思的眼藥水2016年給公司貢獻了7.54億收入,占總收入的77.03%,而這小小的眼藥水竟然有95%的毛利率,怪不得如此直白就叫莎普愛思,一個眼藥水產品支撐成了60億的市值。可見莎普愛思在行業的地位是如此不可撼動,也說明了白內障治療藥物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大利空,股價堅挺

作為賴以生存的主營產品出現問題,那將是毀滅性的衝擊,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無疑市場的回饋將是最為直觀的。

股價市場在週一競價開盤一度封死跌停,但隨後股價開始快速反彈,跌幅只剩1.77%,如此的強勢反彈,讓人有點摸不著頭難,12月5號低開震盪後,尾盤再次強勢反彈,終收22.89元每股,莎普愛思的表現遠要比現市場其他中小板板塊的股票要強勢,可見股票受利空消息的影響並不大,反而要比現市場行情的其他顯得更為強勢。

原因有三個:

①一是市場承接盤較大。可以看到盤面,週一出現了自公司上市後以來的日最大交易額2.16億,但是即使如此大的拋盤也難以製造出太大動靜,顯然承接資金是有備而來的,使得莎普愛思在受如此利空消息後最終只收跌了3.33%。而週二上證一度萎靡和中小創都出現了較大分歧,莎普愛思即使盤中一度下跌3%,尾盤也強勢拉升。可見願意承接的資金目的性很強。

②籌碼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從流通股東來看,2017第二季度較較第一季度的股東人數持股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這一現象也持續到了第三季度,而且集中程度更為集中,可猜測是有資金團體在逐步增持莎普愛思,這個都可以從資料表現出來。

流通比例極其小,大部分都在公司股東手上,還有34.39%限制流通的股票。而十大流通股東有4家信託,相信這些信託在沒有確定的利空消息是不會輕易進行變動的,而基金的持股少的可憐,在這麼大承接盤面前估計全部拋出來也製造不出太大的影響。

如此大的承接資金,這是不是意味著股價不會跌了啊?是不是可以大膽買入莎普愛思,只能說現在的情況只能說,承接盤的大,只是市場反映出來的帶有目的性,並不是代表市場永遠都會在某一時間湧現資金承接。

莎普愛思滴眼液是莎普愛思的主打產品。如果接下來問題升級,醫療媒體再次針對莎普愛思作出深度質疑,有理有據的證明實際的藥效沒有實際作用,食品藥監局認定莎普愛思為不合格藥品,莎普愛思難以用證據驗證產品,那麼接下來的風險不言而喻,恐怕莎普愛思不一定能招架住。可能會面臨產品停產自檢等等風險。

所以從投資角度來說,投資是想規避降低風險獲得回報,在能看到投資的風險面前,選擇鋌而走險是否有點與投資的初衷所背離,賭博的味道反而更濃一點,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③關注度太低

一是主流媒體對於質疑事件關注太低,缺乏熱點效應從大資料統計出來的資料就可以看出來。二來就是事件只是質疑,沒有得到更有力的驗證。所以市場表現出來的結果,也是合情合理。

為什麼這樣備受爭議的藥物能上市?

首先白內障醫治的方式只能通過手術來解決,市場暫時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醫治白內障,作為創新藥無疑是應該給予支持,同時長期缺乏白內障治療藥物,那麼這種0.5%苄達賴氨酸滴眼液對延緩老年性白內障的發展及改善或維持視力有一定的作用的藥物無疑是填補這一空白的最好選擇,同時給予這些創新的公司多一些支持,自然能順其自然上市。

其次莎普愛思是在90年代獲批上市的,那個時候中國的審批標準和藥監部門的審核水準都不是非常嚴格或者說是醫療水準相對落後,對於勇於創新的公司都會給予支援,而現在的監管批發遠要比90年底更為嚴謹。

是不是說意味著像莎普愛思這樣的企業就應該定性沒有什麼未來發展空間了,其實這種新聞其實在國內也比較多見,像東阿阿膠豬牛代替驢生產阿膠、葵花藥業使用劣質中藥飲片、同仁堂朱砂超標等等事件,其實問題主要是在為藥監局的管控上面的是疏忽,導致問題長期存在,也助漲了企業對藥品製造的嚴謹。所以問題還是要在根源上解決。

針對國內白內障患者求診率低、白內障藥物市場發展不成熟的現狀,充分發揮莎普愛思滴眼液的技術先,雖然說現階段被質疑虛假宣傳,滴眼液對於白內障的治療和恢復作用基本無回天之力,但是仍有延緩白內障發展的重要作用,市場的競爭有力者太少,不能忽視恢復後市場佔有的繼續擴張。加大投入研發整個白內障藥物鏈。

而當下莎普愛思更應該拿出更有力的證據,證明藥物的有效性回擊質疑,在對於很多眼科醫生要莎普愛思去做有力臨床實驗,想必這是恢復市場信心的有效方法,公司高層也會考慮可行性,但是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如果市場質疑再一步升級,判定莎普愛思的廣告是誇大事實,實際的藥效沒有實際作用,食品藥監局認定莎普愛思為不合格藥品,那麼接下來的風險不言而喻。作為賴以生存的主營產品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最後只能說是成也滴眼液,敗也滴眼液。最新消息是浙江食品藥品稽查局調查未發現莎普愛思抽驗不合格。(本文首發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其結果,不少年輕人都會給自己的父母買莎普愛思滴眼液,以拯救老人們不斷模糊的視力。龐大的老年群體和高發病率,莎普愛思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銷量能9年漲41倍 ,短短9年間,靠著在黃金檔時間的廣告狂轟濫炸,這支滴眼液的年銷量從2008年67萬支飆升到2016年2800萬支,每年接近3億的廣告費可以說也是花的其所。莎普愛思滴眼液去年為該公司貢獻了7.54億元營收,毛利潤高達7.13億元。

財報背後的暴利

翻閱其A股年報,

滴眼液主要是指莎普愛思白內障滴眼液,而頭孢克肟顆粒主治:急性化膿性膽管炎、克雷白桿菌肺炎、支氣管炎、急性膽管炎、淋菌性尿道炎、球菌肺炎、肺炎急性支氣管。而莎普愛思在這個市場份額只能算是靠前,並不是龍頭企業。所以主要的業績支撐還是莎普愛思白內障滴眼液。

莎普愛思的眼藥水2016年給公司貢獻了7.54億收入,占總收入的77.03%,而這小小的眼藥水竟然有95%的毛利率,怪不得如此直白就叫莎普愛思,一個眼藥水產品支撐成了60億的市值。可見莎普愛思在行業的地位是如此不可撼動,也說明了白內障治療藥物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大利空,股價堅挺

作為賴以生存的主營產品出現問題,那將是毀滅性的衝擊,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無疑市場的回饋將是最為直觀的。

股價市場在週一競價開盤一度封死跌停,但隨後股價開始快速反彈,跌幅只剩1.77%,如此的強勢反彈,讓人有點摸不著頭難,12月5號低開震盪後,尾盤再次強勢反彈,終收22.89元每股,莎普愛思的表現遠要比現市場其他中小板板塊的股票要強勢,可見股票受利空消息的影響並不大,反而要比現市場行情的其他顯得更為強勢。

原因有三個:

①一是市場承接盤較大。可以看到盤面,週一出現了自公司上市後以來的日最大交易額2.16億,但是即使如此大的拋盤也難以製造出太大動靜,顯然承接資金是有備而來的,使得莎普愛思在受如此利空消息後最終只收跌了3.33%。而週二上證一度萎靡和中小創都出現了較大分歧,莎普愛思即使盤中一度下跌3%,尾盤也強勢拉升。可見願意承接的資金目的性很強。

②籌碼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從流通股東來看,2017第二季度較較第一季度的股東人數持股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這一現象也持續到了第三季度,而且集中程度更為集中,可猜測是有資金團體在逐步增持莎普愛思,這個都可以從資料表現出來。

流通比例極其小,大部分都在公司股東手上,還有34.39%限制流通的股票。而十大流通股東有4家信託,相信這些信託在沒有確定的利空消息是不會輕易進行變動的,而基金的持股少的可憐,在這麼大承接盤面前估計全部拋出來也製造不出太大的影響。

如此大的承接資金,這是不是意味著股價不會跌了啊?是不是可以大膽買入莎普愛思,只能說現在的情況只能說,承接盤的大,只是市場反映出來的帶有目的性,並不是代表市場永遠都會在某一時間湧現資金承接。

莎普愛思滴眼液是莎普愛思的主打產品。如果接下來問題升級,醫療媒體再次針對莎普愛思作出深度質疑,有理有據的證明實際的藥效沒有實際作用,食品藥監局認定莎普愛思為不合格藥品,莎普愛思難以用證據驗證產品,那麼接下來的風險不言而喻,恐怕莎普愛思不一定能招架住。可能會面臨產品停產自檢等等風險。

所以從投資角度來說,投資是想規避降低風險獲得回報,在能看到投資的風險面前,選擇鋌而走險是否有點與投資的初衷所背離,賭博的味道反而更濃一點,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③關注度太低

一是主流媒體對於質疑事件關注太低,缺乏熱點效應從大資料統計出來的資料就可以看出來。二來就是事件只是質疑,沒有得到更有力的驗證。所以市場表現出來的結果,也是合情合理。

為什麼這樣備受爭議的藥物能上市?

首先白內障醫治的方式只能通過手術來解決,市場暫時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醫治白內障,作為創新藥無疑是應該給予支持,同時長期缺乏白內障治療藥物,那麼這種0.5%苄達賴氨酸滴眼液對延緩老年性白內障的發展及改善或維持視力有一定的作用的藥物無疑是填補這一空白的最好選擇,同時給予這些創新的公司多一些支持,自然能順其自然上市。

其次莎普愛思是在90年代獲批上市的,那個時候中國的審批標準和藥監部門的審核水準都不是非常嚴格或者說是醫療水準相對落後,對於勇於創新的公司都會給予支援,而現在的監管批發遠要比90年底更為嚴謹。

是不是說意味著像莎普愛思這樣的企業就應該定性沒有什麼未來發展空間了,其實這種新聞其實在國內也比較多見,像東阿阿膠豬牛代替驢生產阿膠、葵花藥業使用劣質中藥飲片、同仁堂朱砂超標等等事件,其實問題主要是在為藥監局的管控上面的是疏忽,導致問題長期存在,也助漲了企業對藥品製造的嚴謹。所以問題還是要在根源上解決。

針對國內白內障患者求診率低、白內障藥物市場發展不成熟的現狀,充分發揮莎普愛思滴眼液的技術先,雖然說現階段被質疑虛假宣傳,滴眼液對於白內障的治療和恢復作用基本無回天之力,但是仍有延緩白內障發展的重要作用,市場的競爭有力者太少,不能忽視恢復後市場佔有的繼續擴張。加大投入研發整個白內障藥物鏈。

而當下莎普愛思更應該拿出更有力的證據,證明藥物的有效性回擊質疑,在對於很多眼科醫生要莎普愛思去做有力臨床實驗,想必這是恢復市場信心的有效方法,公司高層也會考慮可行性,但是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如果市場質疑再一步升級,判定莎普愛思的廣告是誇大事實,實際的藥效沒有實際作用,食品藥監局認定莎普愛思為不合格藥品,那麼接下來的風險不言而喻。作為賴以生存的主營產品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最後只能說是成也滴眼液,敗也滴眼液。最新消息是浙江食品藥品稽查局調查未發現莎普愛思抽驗不合格。(本文首發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