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好的關係,是付出有回報

《論語·雍也》篇中有雲:“己欲利, 先利人;己欲達, 先達人。 ”

想要得到什麼, 就先付出什麼。

僅僅付出, 或者僅僅索取, 都不能建立長久的關係。

01

前段時間, 懷孕五個月的小美半夜給我打電話, 哭著說她要離婚。

我一下從睡夢中清醒過來。

“他現在對我十分冷漠, 背著我有了外遇, 而且沒有悔過之心, 我想離婚, 他都不挽留……”

我一邊聽著她在電話那頭對老公的種種控訴, 一邊回憶著我們上大學那會, 有個男生十分寵她, 三天兩頭請看電影、請吃飯, 隔三差五噓寒問暖, 送禮物, 各種討她歡心。

一次小美無意中跟朋友說想吃另一個城市的糖炒栗子,

這個男生就默默買了最快去這個城市的車票, 當天來回, 把糖炒栗子遞到小美手中。

當時大夥都十分眼紅, 覺得小美上輩子肯定拯救了銀河系。

這個把她寵上天的男人, 就是她現在指責的渣男老公。

她問我:“難道曾經的那些愛都是假的嗎?”

平心而論, 婚後小美的老公陳曉依然把她當皇太后伺候著, 每天晚上連洗腳水都給她打好。

可這些付出總是被忽視, 一次陳曉生病躺在床上, 小美卻照常赴朋友的約會。

每次聚餐, 小美還總是指責他這裡做的不好, 那裡做的也不好, 毫不顧忌她老公的顏面。

如果一個人對你付出8分, 你看到了他有2分沒有滿足你, 你指出來了。 那麼付出8分等於0分, 付出0分還是等於0分。

換成是你, 你還願意付出嗎?

孔子有雲:來而不往, 非禮也。

我們和伴侶的親密關係其實是一個道場, 讓我們在裡面認識自己, 進行自我成長。

02

人際交往中, 最重要的是感情能量的流淌。

而輸送這份能量的通道, 就在付出與回報之間。

知乎上有人提問:“一直付出, 卻得不到回應的關係要不要堅持?”

有超過半數的人認為應該放棄付出。

其中有個高贊的評論:

“大學時, 我幫一室友打了四年的開水。

結果有一次我想讓他幫我從食堂帶個飯, 卻遭到了拒絕。

當時真的挺傷心的, 大學畢業後我就再也沒有聯繫過他。

很多關係付出得不到回報, 讓人絕望。 ”

對一個人付出的不回應、忽視、理所當然, 是對他付出動力的扼殺。

之前熱播的韓劇《請回答1988》開頭的情景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故事一開始, 就是胡同裡連排住的五個家庭, 讓孩子們把自家炒的菜給鄰居們送來送去, 結果每家餐桌上原本零星的幾道菜, 最後變成了滿滿的一桌菜;

它傳達的不光是你投之以桃、我報之以李的普世道理, 更是讓我透過電視螢幕, 感受到的汩汩暖流。

《國風•衛風•木瓜》曰: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一次孔子的弟子外出, 路遇一人落水, 將之救起, 對方感恩以一牛相贈, 收之。

回來之後孔子稱讚他做得對。

結果大家爭相效仿, 民風得以改善。

不得不佩服聖人的遠見卓識:付出有時也要有回報, 這樣會激勵更多的人去救人。

講究回報的關係, 是為了讓溫暖自由流動在彼此心間, 滋養彼此的心田。

03

無論是戀人還是朋友, 相處下來發現大家不合適都可以重新選擇, 只有親人無法替換。

我的一個表哥初中畢業就沒繼續上學, 整天遊手好閒在家吃老本, 後來家裡給介紹的每份工作, 他都幹不長, 不是拈輕就是怕重。

之後我堂哥開了一家公司, 他就要求去那裡上班, 因為都是親戚, 堂哥不好拒絕, 就給他安排了一個輕鬆的閒職。

可是表哥上班是想去就去, 不想去就不去, 還出了幾次差錯, 險些讓堂哥錯過幾單大生意。

我每次過年最怕的就是回老家, 因為每次回家見到表哥,

他都會找我借錢。

“我是你哥, 借給我點錢不是應該的嗎?”

後來這位表哥成了親戚都避之不及的人物。

對於這種人, 蔡康永在《奇葩說》裡有句話說得好:

“親戚是我們不能選擇的, 難道他們就可以無緣無故自帶光環、不把自己當外人了嗎?”

深以為然。

親戚總是說, 我們是“親戚”, 這個那個都是應該的。

當一個人把這一切都當成了理所應當, 無論對方付出什麼, 在他心中都認為正常。

有一句諺語說的好:“親戚是把鋸, 你有來, 我有去。 ”

以親戚之名, 行利已之事的人, 只做到了“來”, 卻忽略了“去”。

《紅樓夢》裡的劉姥姥, 當年饑寒交迫, 無奈跑到遠房親戚賈府那借些銀子方才過活。

一轉眼冬去春來,到了夏秋瓜果成熟時,劉姥姥又來了,不過這次不是“打秋風”,而是為了報恩。

她扛來兩大口袋,裡面裝滿了棗兒,倭瓜和野菜,她說,給平日山珍海味的姑娘太太們嘗個鮮。

這是劉姥姥的一片心,大字不識的她卻如此知禮數、懂人情,連王熙鳳都被打動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

並沒有。

在樹倒猢猻散時,她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搭救落難的賈府千金。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這個鄉村老嫗一生銘記的做人道理。

親戚不是用來“啃”的,而是要用心去“暖”的。

講究回報的關係,是連接親情的紐帶,是讓彼此更好的成為自己。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說:

她那時候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從現在起,別讓沒有回報的關係謀殺你的人際關係,全然投入去回報身邊愛你的人,去愛身邊的人。

每當有人向你遞出溫暖,你露出溫暖的微笑,你就同樣溫暖了對方,還會得到了一個深情的世界。

人生路上,如果我們都是帶著傷口向前奔跑,那麼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溫暖,卻會讓你時時刻刻感受到生命的寵愛。

一轉眼冬去春來,到了夏秋瓜果成熟時,劉姥姥又來了,不過這次不是“打秋風”,而是為了報恩。

她扛來兩大口袋,裡面裝滿了棗兒,倭瓜和野菜,她說,給平日山珍海味的姑娘太太們嘗個鮮。

這是劉姥姥的一片心,大字不識的她卻如此知禮數、懂人情,連王熙鳳都被打動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

並沒有。

在樹倒猢猻散時,她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搭救落難的賈府千金。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這個鄉村老嫗一生銘記的做人道理。

親戚不是用來“啃”的,而是要用心去“暖”的。

講究回報的關係,是連接親情的紐帶,是讓彼此更好的成為自己。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說:

她那時候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從現在起,別讓沒有回報的關係謀殺你的人際關係,全然投入去回報身邊愛你的人,去愛身邊的人。

每當有人向你遞出溫暖,你露出溫暖的微笑,你就同樣溫暖了對方,還會得到了一個深情的世界。

人生路上,如果我們都是帶著傷口向前奔跑,那麼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溫暖,卻會讓你時時刻刻感受到生命的寵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