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探討 |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作者:陳國傑

退耕還林工程是國家為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為了配合此項工程的大力實施, 國家投入了大量的專項補助資金, 退耕還林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 但審計發現, 由於退耕還林工程點多、面廣、線長, 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存在的問題

“重退輕管”現象較為突出。 雖然政府制定出臺了相應的退耕還林管護辦法, 鄉鎮也不同程度地將管護工作納入議事日程, 也與退耕農戶簽訂了退耕還林管護合同,

按照“誰退耕, 誰造林, 誰經營, 誰受益”的政策, 但真正落實到千家萬戶難度較大。 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很多農民退時積極, 管時消極, 致使退耕林地處於自然發展狀態, 任憑林木自由生長, 一些退耕農戶只顧眼前利益, 不注重後期管護投入, 撫育管理不到位, 有的退耕林地雜草叢生, 苗草互爭水肥, 造林成活率低下, 致使退耕還林效果大打折扣。

後續產業發展資金不足。 由於基層財政收入有限, 致使林業科技投入不足, 科技資源分散, 現有使用技術成果轉化緩慢, 新技術、新成果應用力度不夠, 林業科技人員知識更新緩慢, 資金投入力度和採取措施遠遠滿足不了後續產業發展的需要。

有關建議

要切實加強退耕還林工程的後期管護。

一方面, 要大力實行禁牧封育保護政策, 將樹木管護納入績效考核指標範圍, 建立林木管護定期督查工作制度, 堅持與退耕戶簽訂管護合同, 將相關責任人的管護責任真正落到實處;另一方面, 要切實加大巡查力度, 組織森林公安民警及護林員定期或不定期巡迴檢查, 並提供技術措施, 指導管護工作, 按照國家相關配套規定, 對有人為破壞、牛羊入地、蓄意亂砍伐、墾伐的情況及時查處, 確保退耕林地持續健康成長。

要切實保證退耕還林工作經費。 基層財政要根據退耕還林工作要求, 結合財政收入的增長情況, 逐步加大對退耕還林工作的預算安排, 同時將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案專項建設前期費用和管理經費納入專案工程預算,

明確資金開支管道和開支範圍, 切實提高基層站所的裝備水準, 保證退耕還林工作的正常開展。

(責任編輯:郭相淮 石敏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