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德令哈:農墾文化托起特色小鎮發展

柯魯柯鎮有著悠久的歷史, 數十萬農墾人在荒涼的瀚海戈壁開墾土地、辛勤勞作, 與惡劣環境頑強鬥爭的歷史形成了獨特的農墾文化。 今年, 國家住建部公佈了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德令哈市柯魯柯鎮入選。 這個瀚海戈壁上的小小綠洲將以特有的農墾文化為主題, 依託可魯克湖水岸資源, 以現代旅遊和休閒度假為主要方向, 脫去舊裝, 新顏新姿展現在世人面前。

走進別具特色的小鎮, 隨處顯現濃厚的農墾文化底蘊。 公路兩旁夾道而立的楊樹粗壯高大, 這便是60多年前, 德令哈農場墾荒人耕耘的最好見證。 柯魯柯鎮農場四大隊原居民肖四十六已經在這裡生活了34年, 見證了小鎮日新月異的發展。 他說:“我從1983年搬到農場, 來的時候住的是土坯房, 房子結構不好, 而且品質差, 雨天外面大下, 屋內小下, 即便到鎮上也沒有個像樣的房子, 到處都是亂糟糟,

現在你看鎮上建設得多好, 不但乾淨而且外地人旅遊的越來越多, 我感覺現在我們這邊真的好。 ”

正是有了老一輩人的艱辛付出, 創造出了柯魯柯鎮獨有的農墾文化。 如今, 憑藉著濃厚的農墾文化底蘊, 柯魯柯鎮正在著力建設以恢復改造中國原最大勞改農場為主要文化旅遊項目, 以農墾文化為主題, 圍繞紅色旅遊產業發展、旅遊基礎設施等內容的農墾文化風情小鎮。

說起這些年柯魯柯鎮的變化, 世代生活在這裡的群眾感受最深。 開百貨商店的李田基在鎮上做了十多年生意, 對鎮上的變化讚不絕口。 他說:“鎮上以前和現在相比變化太大了, 近年來, 國家發展旅遊業, 把我們鎮建設成風情小鎮, 給做生意的人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

以前我們商店的物品單一, 現在我們既要改變發展思路, 還要讓物品更豐富, 賣點當地特產, 黑紅枸杞、藜麥等增加收入, 同時想辦法搞好服務業, 吸引更多遊客來旅遊。 ”

特色小鎮建設不僅僅是換個門面, 貼幾面紅磚, 修葺幾座老建築的表面功夫, 更多的是通過特色小鎮建設, 調整新的產業結構, 開發新的產業, 取得新的經濟效益, 讓全鎮的農牧民群眾共用城鎮化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農業農村發展, 推進城鎮化提出明確要求, 柯魯柯鎮乘著十九大和全國特色小鎮建設的東風, 不斷挖掘自身優勢, 大力發展旅遊業、特色農牧產品和生物產業, 讓風情小鎮的內涵更加飽滿。

黨委副書記、鎮長辛素萍表示, 打造柯魯柯鎮農墾文化風情小鎮, 是提升城鎮品位、擴大帶動就業、發展旅遊服務業、促進農牧民增收, 助力精准脫貧攻堅的有效舉措, 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德令哈市委常委、副市長檀中琦表示, 德令哈市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 不斷深入分析小鎮自然生態、文化景觀、民俗等資源, 特別是深入挖掘農墾文化和民俗, 形成特有的旅遊風格和體系, 充分挖掘柯魯柯鎮枸杞、藜麥、三元牛等特色農牧業資源, 合理嫁接, 延伸產業鏈, 深化農牧區改革, 努力建設具有農墾文化特色的旅遊城鎮和支撐全市特色農牧業種植養殖加工於一體的產業化基地,

進一步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 加快柯魯柯鎮統籌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