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哮喘的症狀及注意事項

一、什麼是哮喘?
哮喘是支氣管哮喘的簡稱, 民間又常稱之為“吼病”、“氣急病”、“氣喘病”等, 是氣道最常見的慢性非特異炎症性疾患。 這種炎症與感染無關, 所以無需使用抗菌藥物。 哮喘的慢性氣道炎症的發病機制比較複雜, 主要與過敏反應和免疫調節的異常有關。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 就是氣道過敏或敏感, 從而出現發復發作的咳嗽、喘息、氣促、胸悶等症狀。 這些症狀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迅速緩解。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在我國有一千多萬人、全世界約1.5億人罹患此病。 近年來, 哮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呈增高趨勢。

據統計, 全世界每年約有10萬人死於哮喘病。 該現象引起了世界衛生組織、各國政府和臨床醫生的廣泛關注。

二、怎樣知道自己得了哮喘病?
幾乎所有的哮喘患者都有長期性和發作性的特點, 因此典型哮喘發作三次以上, 有重要的診斷意義。 病人的自覺症狀有胸悶、氣急、呼吸困難, 可自行緩解或用平喘藥物治療而緩解。 患者每次發作前, 以過敏性鼻炎為先兆, 鼻咽發癢, 眼癢, 流清水樣鼻涕, 打噴嚏, 伴胸悶、輕咳、有痰又不易咳出。 對季節性發作明顯的患者, 上述前驅症狀通常相當明顯;緊接著還會出現胸部壓迫感、吸入氣不夠用, 甚至斷氣, 不能平臥、被迫坐起、頭向前俯、兩肩高聳、兩手撐在膝上或桌上、呼氣長吸氣短、發出高調的鳴笛聲、各種呼吸肌都參與活動,

頸胸肌運動明顯, 吸氣時出現很深的陷凹。 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 則會因肺泡內殘餘氣體過多, 影響氣體交換發生缺氧, 出現面色晦暗、口唇指甲發紺、四肢冰涼、心跳增快、脈搏細弱、大汗淋漓、情緒緊張。 有些患者的哮喘發作無明顯的週期性, 一年四季經常發作, 因此需要常年用藥。 不少病人雖能用藥控制, 但緩解期時間很短。
患者出現上述的症狀, 應去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 包括肺功能檢查、血液檢查、和過敏原檢查。 肺功能檢查對哮喘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都很重要。 而過敏原的檢查是要尋找過敏原和確定過敏原, 還可以通過過敏原的浸出液做脫敏療法。

三、怎樣治療哮喘?
哮喘不同於其他疾病, 它具有長期性、週期性的顯著特點, 因此治療方案的設計應當根據基本原則, 並參考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 在哮喘急性發作期, 治療主要是用支氣管擴張劑, 如β2激動劑、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為了達到速效的目的, 通常用氣霧劑吸入的形式, 一般15~30分鐘即起平喘作用, 但維持時間只能是3~6小時, 停藥後哮喘可能再次發作。 因此, 在哮喘急性症狀緩解後, 療效的鞏固和反復發作的預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為此需要同時和合併使用吸入皮質激素類抗炎藥, 以消除氣道的炎症, 降低氣道的反應性。 慢性哮喘或反復發作的哮喘緩解期的治療的核心在於控制氣道炎症, 整個治療的設計最好用階梯式的治療方案。

哮喘目前尚無根治的特效藥, 廣大患者切勿因“追求根治”而多花冤枉錢。 哮喘患者及其家屬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治療誤區。
1.誤區一:期望值過高, 欲速則不達
有的哮喘患者急於求成, 到處尋找“根治”哮喘的“靈丹妙藥”, 只要看到某個廣告說“這種方法可使哮喘永不發作”, 就馬上去買、去試, 屢試屢敗, 屢敗屢試, 總是上當受騙。 不僅花了許多冤枉錢, 還耽誤了正規治療。 不少患者等到出現了阻塞性肺氣腫或慢性肺心病等嚴重併發症時, 才到大醫院找專家, 此時治療效果比早期就進行診療的效差很多。
2.誤區二:只在發病時才去看醫生, 平時不用藥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 支氣管中長期存在炎症是引起哮喘症狀的根源。
只有長期應用吸入型激素等藥物才能抑制氣道的變態反應炎症, 從而預防發病。 如果只在發病後才到醫院看急診、掛吊針, 不僅多受痛苦、多花錢, 還會增加藥物副作用, 加重病情。 對於持續期哮喘患者, 堅持在不發病的時候長期吸入激素是非常重要的。
3.誤區三:不敢用吸入型激素, 怕產生依賴
不少哮喘病人擔心, 用了吸入型激素會引起骨質疏鬆、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全身副作用, 或產生激素依賴。 因此, 一直不用激素, 或剛用一個月就趕快停藥。 其實, 醫生推薦的吸入型激素與口服強的松和靜脈用的地塞米松等全身用激素是不同的。 吸入型激素不僅局部抗炎作用比強的松和地塞米松更強, 而且其全身副作用少很多,即使長期應用也相當安全,不會產生激素依賴。有的哮喘病人連續吸入激素已經近十年了,也沒有出現全身不良反應,像健康人一樣正常工作、學習。

而且其全身副作用少很多,即使長期應用也相當安全,不會產生激素依賴。有的哮喘病人連續吸入激素已經近十年了,也沒有出現全身不良反應,像健康人一樣正常工作、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