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首艘國產航母和遼寧艦有何不同?殲20必上艦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進度一直備受關注, 現在它正處於系泊試驗的最後階段, 相信不久之後就會離開港口, 開始海試工作。

這就是我國第一艘完全自主研發製造的國產航母, 因為還沒有正式命名, 所以我們暫時稱它為首艘國產航母。 它的個頭和遼寧艦差不多, 都屬於中型航母, 同樣採用滑躍起飛的上翹甲板, 那麼它和遼寧艦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首先, 最大的不同就是設計理念了, 眾所周知遼寧艦的艦體是利用重型載機巡洋艦瓦良格號改裝而來的。 而首艘國產航母, 從最開始就是按照航空母艦的標準來進行設計。

舉個例子, 作為重型載機巡洋艦瓦良格號, 在艦首正中的甲板下安裝有12枚花崗岩反艦導彈, 這佔用了甲板下相當大的空間, 而這個結構在改裝遼寧艦的時候是無法完全去除的。 首艘國產航母自然不受這種約束, 結構設計更加適合艦載航空兵作戰需求, 內部也有更大的空間用來裝載艦載機。

除此之外, 首艘國產航母和遼寧艦還有一些外表能看出來的不同, 早有細心軍迷就此展開了討論。 比如最明顯的, 首艘國產航母的艦島比遼寧艦有所縮短, 而高度增加了一些;新航母的艦島上比遼寧艦增加了一層艦橋;艦島上的雷達面板, 位置和樣式也都有所不同;這些大大小小的區別都意味著什麼呢?讓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航母艦島, 指的就是航母甲板一側的島型建築, 現在服役的航母中, 艦島多在甲板右側。 艦島內包括了航海艦橋、飛行甲板調度室、航空艦橋和其他多種工作艙室, 是航母的指揮控制中心。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首艘國產航母的艦島相比遼寧艦有所縮小。 其實在航母中, 遼寧艦的艦島的確算是個大的。 這個原因還得歸究它是由載機巡洋艦改裝而來的這一點上。 因為載機巡洋艦的艦島不但負責航行和艦載機起降, 還有專門艙室負責大型對海、對空和對陸攻擊武器。 而航母上沒有這些, 航母艦島主要負責航行和指揮艦載機, 功能相對集中, 需要的空間自然也就小了很多。

軍事專家尹卓:“另外當然我們在艦島的設計上也會考慮到儘量讓它合理縮小,

縮小的艦島實際上就對停飛機增加了一些面積。 停飛機如果增加了面積, 使我們在飛機出動的時候出動量會更大, 因為飛機的出動量不是由你出動飛機的能力來決定的, 而是由返回時你艦面能夠放多少飛機來決定的。 ”

和遼寧艦一樣, 首艘國產航母的艦島上仍然安裝了四面相控陣雷達, 但是位置和樣式略有不同。 可以看出, 遼寧艦上的雷達罩是凸起的圓弧形, 而首艘國產航母上的則是平面。 這個細節說明後者雷達冷卻性能更好, 因為它不再需要弧形的雷達罩來幫助散熱了。

軍事專家尹卓:我們346A雷達, 應該說比遼寧艦雷達已經有改進,

因為它是全數位化的, 而遼寧艦上還是個模擬量的。 我們第一艘自研航母上的是相當於我們052D那樣一個改進型的相控陣雷達, 它重量比在052D上要大一些, 因為它的板陣要大, 裡頭的機緣也比較多, 它的探測距離也會大一些。 因為它都是固態的元件了, 元器件不大容易發熱, 不容易發熱, 就是我待機的時間可以長, 我雷達連續開機的時間也可以更長。

相控陣雷達並不是航空母艦的標配, 現今世界上服役數量最多的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上就沒有安裝。 我國航母選擇安裝相控陣雷達, 可以彌補暫時沒有艦載預警機的短板, 簡化雷達數量, 相控陣雷達作為重要的感測器還可以為航母編隊指揮提供更好的感知能力。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變化外,

首艘國產航母是否能攜載更多的艦載機也是廣大軍迷十分關心的問題。

軍事專家尹卓:“第一艘自研航母跟遼寧艦基本上一樣, 艦載都在40多架, 多一架兩架有可能性。 噸位確實, 我們第一艘自研航母, 比遼寧艦大了一些, 大概至少幾百噸, 近千噸吧。 那麼這也可能是放在油料上, 放在它的機庫上等等這些地方, 這樣的一個機庫維修設施更強勁了以後, 可能艦載機複飛的效率更高一些。 ”

艦載機的數量、性能和單位時間的起降能力, 代表著航母的戰鬥力。 那麼代表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戰鬥力的會是哪款戰機呢?

據軍事專家介紹, 首艘國產航母仍會採用滑躍起飛的方式, 所以殲-15艦載戰鬥機會是首選, 因為這種機型經過多年使用,已經比較成熟,海軍也正是用它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艦載機飛行員。

這就是我們的殲-15,綽號“飛鯊”,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固定翼重型艦載戰鬥機。我身旁這架是略微縮小比例的,實際上它個頭比這大得多,有22.28米長,翼展15米,高5.92米,相當於兩層樓的高度。和多數艦載機一樣,殲-15採用雙發佈局,這2台加力式渦扇發動機,能夠提供它從航母甲板上起飛所需的強大推力,而且如果其中一台遭遇特殊情況熄火,還有一台能用,更加安全。殲-15機尾的下方,有這樣一個可以放下的尾勾,它是艦載機必備的裝置,降落時就靠它勾住航母甲板上的攔阻索讓戰機停下來。航母上空間有限,所以艦載機需要儘量減小停放時的占地面積,殲-15的機翼和水準尾翼都是可以向上折疊的,節省了不少空間。殲-152012年首次實現了從航母遼寧艦起降,現在上過艦的殲-15數量已經超過了20架。

雖然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首艘國產航母仍會使用殲-15或者其改進型作為艦載戰鬥機。不過還是有很多軍迷關心,殲-15之後下一代的艦載機會是什麼樣的。新入列不久的殲-20和還在試飛中的殲-31是否有可能作為艦載機上艦呢?

殲-20是我國研製的首款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2016年在珠海航展開幕式上首次公開亮相,進行了兩分鐘的飛行展示。2017年殲-20正式加入空軍戰鬥序列,並在7月參加了在朱日和舉行的“紀念建軍90周年閱兵”。殲-20的各項性能參數並未公佈,從公開的畫面和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採用兩側進氣、全動垂尾和鴨翼佈局,目測體型略小於殲-15。

根據2013年殲-20帶彈試飛的照片可以推測,殲-20的兩側彈倉和主彈艙內一共可以攜帶8枚導彈。由於裝有外掛點,殲-20可以在犧牲一定隱身性能的條件下加大帶彈量。

我國是除美國外,唯一同時試飛兩種五代戰機的國家。2012年10月,殲-31試飛成功,2014年11月,它首次亮相第十屆珠海航展,並進行了飛行表演。殲-31是我國研製的另一款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鬥機,它作為中型多用途戰鬥機,體積、重量、載油和載彈量都低於殲-20。不過,隱身性能是殲-31引以為傲的優勢。而且它的體型小,在航母甲板上能停放更多數量。

那麼,這兩種各有特色的五代機,是否有望在不遠的將來成為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呢?

軍事專家尹卓:“未來一定會有殲-20和殲-31上艦,我想我們今後的彈射起飛航母一定是選擇五代機上艦,我們不會允許我們今後遠洋碰到對手我們在這個航空平臺上,跟人家有代差。今後我們周邊的國家可能基本都會五代機化,日本、韓國這已經確定了買F-35,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有可能買五代機,印度大概是俄羅斯的T-50。那麼周邊的五代機化一定是一個趨勢。我們未來航母的艦載機,應當是五代機,沒有代差,這對我們航母的安全和行使它的正常的使命任務是必然的,必須的!”

五代機、彈射起飛是我國航母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國產大型預警機、運輸機、驅逐艦等一系列武器裝備的面世,以我國的技術能力,實現航母艦載機彈射起飛指日可待。

軍事專家尹卓:“我個人的看法當然是電磁彈射是最好的。最適合我們下一代自研航母的。現在的電磁彈射我們彈的是殲-15,彈殲-15表明什麼,它是個工程樣機,而不是原理樣機,不是個試驗性的裝置,它是個成熟的工程樣機,就是它完全可以移植到艦上去,直接可以使用,而且我可以明白地告訴大家,我們電磁彈射比美國現在用的福特級電磁彈射要好得多,我們技術上要成熟得多,他的很多重大問題現在還存在,我們早已經解決,我們在電磁彈射技術上,我們遠遠領先於美國。”

首艘國產航母是我國頭一次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所以我們也格外關注它的建造和試驗過程。這整個過程有幾個重要的節點,其中之一就是結束舾裝工作,展開系泊試驗。這個節點標誌著航母內外的航行、生活和戰鬥設施都已經基本安裝完畢,已經是一艘完整的航母了。那麼系泊試驗階段,具體要做些什麼呢??

系泊試驗,也被稱為“碼頭試車”,航母要系泊在碼頭上,接通岸上的電力,來試動力系統、武器系統等各大系統的是否可以正常運行。比如動力系統,要試它主機、輔機的控制信號是否通暢,試水溫、水壓、油壓等是否正常。

試武器系統,要試指揮控制信號發出後,是否能及時到達位於航母各處的火力單元,比如不同口徑的火炮、防空導彈和中近程導彈等等。

系泊試驗完成又是一個重要節點,接下來航母就會開始海試。海試主要是試驗航母各系統的適航性。要看一下實際跑起來之後,動力系統是否正常,各種管路有沒有爆管或是洩露的地方。在茫茫大海上,航母就好似一葉扁舟。海試過程中還要讓航母在航行中把加速、減速,拐大彎,等各種動作都走一遍。並且還要試驗航母在不同大小的風浪中傾斜情況怎麼樣,這關係到日後的艦載機起降和艦載武器的使用。比如,預計防空導彈在六級海況下可以使用,那麼在海試中要實際驗證一下,看看是不是的確可以用。

航母試航的目的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試航過程造船企業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會都會跟著上艦,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明確責任分工,制定解決方案,規定時間。待問題都解決之後,這艘航母就可以交給部隊服役了。

對於前後使用過幾十艘航空母艦的美國海軍來說,海試仍是每艘航母必須經歷的過程。今年7月,美國首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福特號正式入列服役。這之前,福特號按照美國海軍的驗收條例在海試階段接受了500多項測試。其中包括主推進器、輔助系統、轉向系統的測試,比如緊急轉向和高速轉彎,這兩項試驗是航母在建造完成或改裝大修之後,需要進行的一種壓力測試,目的是檢查航母的適航性。而拋錨泊船主要是測試錨機、錨鏈以及其它拋錨、收錨設備的運轉情況。損管系統的測試也是一個大項,畫面上正在進行的就是損管系統中的消防系統測試。機庫上方噴出的是水成膜泡沫,也稱為輕水泡沫,它是艦船廣泛使用的滅火劑,一旦發生火災可以有效防止火勢蔓延。甲板上白色泡沫四處飛散,就像是有個超大的洗衣機出了故障,這個場面常常被戲稱為航母在洗澡,其實這是飛行甲板的滅火測試。這個噴淋裝置除了能夠滅火,還用於航母受到核生化武器襲擊後的洗消工作。測試中航母艦員們會在造船廠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如何使用這些設備,以應對突發的緊急情況。

福特號航母在5月26日完成了驗收試航,7月22日正式入列美國海軍,但對於這艘使用了多種新技術的航母來說,測試工作並沒有結束。福特號是第一艘使用電磁彈射器的航空母艦,按設計標準它每45秒就可以彈射一架飛機,比上一代使用蒸汽彈射器的尼米茲級航母快25%。入列6天之後,福特號首次用一架真正的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測試了它的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裝置,在未來它還需要彈射和回收多種不同重量的艦載機,來驗證電磁彈射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另一艘新航母——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號,也在今年進行了它的海試工作。6月26日“伊莉莎白女王”號開始首次海試,它原計劃前往北海完成多項測試工作,然後抵達朴茨茅斯海軍基地交付英國海軍。然而僅僅不到半個月,航母推進系統的主軸就出現了故障,還有5名艦員因為水密艙門操作不當而受傷,海試工作被迫中止。10月30日“伊莉莎白女王”號再次起航,在航行中對動力、雷達和通信等系統進行測試,為明年準備開展的全面飛行試驗做準備。據美國國防部公佈的消息,美國將説明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完成F-35B戰鬥機的上艦測試工作。

美國在航母建造和使用方面比較有經驗,而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的出現就標誌著我們正在努力追趕這些海軍強國。自從首艘國產航母下水以後,國內各大媒體和軍事論壇上就已經有不少人開始討論第二艘國產航母是什麼樣子,甚至還有不少軍迷爭相曬出了自己設計的未來國產航母想像圖。

來看這款設計,和我們現在首艘國產航母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採用通長甲板,艦載機彈射起飛,並且有三個彈射器。這種設計是否合理?我國第二艘國產航母會是什麼樣?我們也就這些問題請教了軍事專家。

據專家介紹,我國第二艘國產航母,會完全脫離遼寧艦的影響,不再使用滑躍起飛方式,而是採用大家都期待的這種大甲板和彈射起飛的方式,這樣不但可以大幅縮短艦載機起飛的時間間隔,更有利於航母上起降固定翼預警機,專用電子戰飛機,固定翼反潛機,大中型無人機等資訊化作戰平臺,增加我們航母編隊的資訊化作戰能力,提升航母作戰半徑和預警範圍。另外,它的艦載機聯隊的飛機數量會遠遠超過遼寧艦和首艘國產航母,艦載機至少在60架以上。艦載攻擊飛機應該是大型化的,四代機和五代機結合使用,四代機殲-15可以攜帶大量的對空對陸對海的導彈,特別是五代機攜帶不了的遠端的導彈。而五代機可以發揮它的隱身優勢,執行踹門行動。

航母是國家軍事實力的一個象徵,我國航母起步雖晚,但發展勢頭迅猛,有了首艘國產航母,就會有更多更先進的航母跟上來,強大的人民海軍將是保衛祖國海疆,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因為這種機型經過多年使用,已經比較成熟,海軍也正是用它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艦載機飛行員。

這就是我們的殲-15,綽號“飛鯊”,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固定翼重型艦載戰鬥機。我身旁這架是略微縮小比例的,實際上它個頭比這大得多,有22.28米長,翼展15米,高5.92米,相當於兩層樓的高度。和多數艦載機一樣,殲-15採用雙發佈局,這2台加力式渦扇發動機,能夠提供它從航母甲板上起飛所需的強大推力,而且如果其中一台遭遇特殊情況熄火,還有一台能用,更加安全。殲-15機尾的下方,有這樣一個可以放下的尾勾,它是艦載機必備的裝置,降落時就靠它勾住航母甲板上的攔阻索讓戰機停下來。航母上空間有限,所以艦載機需要儘量減小停放時的占地面積,殲-15的機翼和水準尾翼都是可以向上折疊的,節省了不少空間。殲-152012年首次實現了從航母遼寧艦起降,現在上過艦的殲-15數量已經超過了20架。

雖然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首艘國產航母仍會使用殲-15或者其改進型作為艦載戰鬥機。不過還是有很多軍迷關心,殲-15之後下一代的艦載機會是什麼樣的。新入列不久的殲-20和還在試飛中的殲-31是否有可能作為艦載機上艦呢?

殲-20是我國研製的首款第五代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2016年在珠海航展開幕式上首次公開亮相,進行了兩分鐘的飛行展示。2017年殲-20正式加入空軍戰鬥序列,並在7月參加了在朱日和舉行的“紀念建軍90周年閱兵”。殲-20的各項性能參數並未公佈,從公開的畫面和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採用兩側進氣、全動垂尾和鴨翼佈局,目測體型略小於殲-15。

根據2013年殲-20帶彈試飛的照片可以推測,殲-20的兩側彈倉和主彈艙內一共可以攜帶8枚導彈。由於裝有外掛點,殲-20可以在犧牲一定隱身性能的條件下加大帶彈量。

我國是除美國外,唯一同時試飛兩種五代戰機的國家。2012年10月,殲-31試飛成功,2014年11月,它首次亮相第十屆珠海航展,並進行了飛行表演。殲-31是我國研製的另一款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鬥機,它作為中型多用途戰鬥機,體積、重量、載油和載彈量都低於殲-20。不過,隱身性能是殲-31引以為傲的優勢。而且它的體型小,在航母甲板上能停放更多數量。

那麼,這兩種各有特色的五代機,是否有望在不遠的將來成為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呢?

軍事專家尹卓:“未來一定會有殲-20和殲-31上艦,我想我們今後的彈射起飛航母一定是選擇五代機上艦,我們不會允許我們今後遠洋碰到對手我們在這個航空平臺上,跟人家有代差。今後我們周邊的國家可能基本都會五代機化,日本、韓國這已經確定了買F-35,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有可能買五代機,印度大概是俄羅斯的T-50。那麼周邊的五代機化一定是一個趨勢。我們未來航母的艦載機,應當是五代機,沒有代差,這對我們航母的安全和行使它的正常的使命任務是必然的,必須的!”

五代機、彈射起飛是我國航母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國產大型預警機、運輸機、驅逐艦等一系列武器裝備的面世,以我國的技術能力,實現航母艦載機彈射起飛指日可待。

軍事專家尹卓:“我個人的看法當然是電磁彈射是最好的。最適合我們下一代自研航母的。現在的電磁彈射我們彈的是殲-15,彈殲-15表明什麼,它是個工程樣機,而不是原理樣機,不是個試驗性的裝置,它是個成熟的工程樣機,就是它完全可以移植到艦上去,直接可以使用,而且我可以明白地告訴大家,我們電磁彈射比美國現在用的福特級電磁彈射要好得多,我們技術上要成熟得多,他的很多重大問題現在還存在,我們早已經解決,我們在電磁彈射技術上,我們遠遠領先於美國。”

首艘國產航母是我國頭一次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所以我們也格外關注它的建造和試驗過程。這整個過程有幾個重要的節點,其中之一就是結束舾裝工作,展開系泊試驗。這個節點標誌著航母內外的航行、生活和戰鬥設施都已經基本安裝完畢,已經是一艘完整的航母了。那麼系泊試驗階段,具體要做些什麼呢??

系泊試驗,也被稱為“碼頭試車”,航母要系泊在碼頭上,接通岸上的電力,來試動力系統、武器系統等各大系統的是否可以正常運行。比如動力系統,要試它主機、輔機的控制信號是否通暢,試水溫、水壓、油壓等是否正常。

試武器系統,要試指揮控制信號發出後,是否能及時到達位於航母各處的火力單元,比如不同口徑的火炮、防空導彈和中近程導彈等等。

系泊試驗完成又是一個重要節點,接下來航母就會開始海試。海試主要是試驗航母各系統的適航性。要看一下實際跑起來之後,動力系統是否正常,各種管路有沒有爆管或是洩露的地方。在茫茫大海上,航母就好似一葉扁舟。海試過程中還要讓航母在航行中把加速、減速,拐大彎,等各種動作都走一遍。並且還要試驗航母在不同大小的風浪中傾斜情況怎麼樣,這關係到日後的艦載機起降和艦載武器的使用。比如,預計防空導彈在六級海況下可以使用,那麼在海試中要實際驗證一下,看看是不是的確可以用。

航母試航的目的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試航過程造船企業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會都會跟著上艦,把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明確責任分工,制定解決方案,規定時間。待問題都解決之後,這艘航母就可以交給部隊服役了。

對於前後使用過幾十艘航空母艦的美國海軍來說,海試仍是每艘航母必須經歷的過程。今年7月,美國首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福特號正式入列服役。這之前,福特號按照美國海軍的驗收條例在海試階段接受了500多項測試。其中包括主推進器、輔助系統、轉向系統的測試,比如緊急轉向和高速轉彎,這兩項試驗是航母在建造完成或改裝大修之後,需要進行的一種壓力測試,目的是檢查航母的適航性。而拋錨泊船主要是測試錨機、錨鏈以及其它拋錨、收錨設備的運轉情況。損管系統的測試也是一個大項,畫面上正在進行的就是損管系統中的消防系統測試。機庫上方噴出的是水成膜泡沫,也稱為輕水泡沫,它是艦船廣泛使用的滅火劑,一旦發生火災可以有效防止火勢蔓延。甲板上白色泡沫四處飛散,就像是有個超大的洗衣機出了故障,這個場面常常被戲稱為航母在洗澡,其實這是飛行甲板的滅火測試。這個噴淋裝置除了能夠滅火,還用於航母受到核生化武器襲擊後的洗消工作。測試中航母艦員們會在造船廠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如何使用這些設備,以應對突發的緊急情況。

福特號航母在5月26日完成了驗收試航,7月22日正式入列美國海軍,但對於這艘使用了多種新技術的航母來說,測試工作並沒有結束。福特號是第一艘使用電磁彈射器的航空母艦,按設計標準它每45秒就可以彈射一架飛機,比上一代使用蒸汽彈射器的尼米茲級航母快25%。入列6天之後,福特號首次用一架真正的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測試了它的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裝置,在未來它還需要彈射和回收多種不同重量的艦載機,來驗證電磁彈射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另一艘新航母——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號,也在今年進行了它的海試工作。6月26日“伊莉莎白女王”號開始首次海試,它原計劃前往北海完成多項測試工作,然後抵達朴茨茅斯海軍基地交付英國海軍。然而僅僅不到半個月,航母推進系統的主軸就出現了故障,還有5名艦員因為水密艙門操作不當而受傷,海試工作被迫中止。10月30日“伊莉莎白女王”號再次起航,在航行中對動力、雷達和通信等系統進行測試,為明年準備開展的全面飛行試驗做準備。據美國國防部公佈的消息,美國將説明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完成F-35B戰鬥機的上艦測試工作。

美國在航母建造和使用方面比較有經驗,而我國首艘國產航母的出現就標誌著我們正在努力追趕這些海軍強國。自從首艘國產航母下水以後,國內各大媒體和軍事論壇上就已經有不少人開始討論第二艘國產航母是什麼樣子,甚至還有不少軍迷爭相曬出了自己設計的未來國產航母想像圖。

來看這款設計,和我們現在首艘國產航母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採用通長甲板,艦載機彈射起飛,並且有三個彈射器。這種設計是否合理?我國第二艘國產航母會是什麼樣?我們也就這些問題請教了軍事專家。

據專家介紹,我國第二艘國產航母,會完全脫離遼寧艦的影響,不再使用滑躍起飛方式,而是採用大家都期待的這種大甲板和彈射起飛的方式,這樣不但可以大幅縮短艦載機起飛的時間間隔,更有利於航母上起降固定翼預警機,專用電子戰飛機,固定翼反潛機,大中型無人機等資訊化作戰平臺,增加我們航母編隊的資訊化作戰能力,提升航母作戰半徑和預警範圍。另外,它的艦載機聯隊的飛機數量會遠遠超過遼寧艦和首艘國產航母,艦載機至少在60架以上。艦載攻擊飛機應該是大型化的,四代機和五代機結合使用,四代機殲-15可以攜帶大量的對空對陸對海的導彈,特別是五代機攜帶不了的遠端的導彈。而五代機可以發揮它的隱身優勢,執行踹門行動。

航母是國家軍事實力的一個象徵,我國航母起步雖晚,但發展勢頭迅猛,有了首艘國產航母,就會有更多更先進的航母跟上來,強大的人民海軍將是保衛祖國海疆,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