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低保發放是否陽光?成都民政引入協力廠商專項監督

關係保、人情保, 騙保、錯保、漏保……為杜絕和防治這些損害困難群眾切身利益的行為, 12月6日, 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 成都民政針對救助領域“微腐敗”問題,

創新性引入了協力廠商社會組織來對全市低保工作實施專項監督, 確保成都低保評審和發放在陽光下進行。

專家評審, 公開引進協力廠商監督

據成都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民政部門既制定低保政策, 又監督檢查政策執行情況, 相關檢查結果在面對社會質疑時顯得公信力、說服力不夠。 協力廠商社會組織展開展監督工作, 無利益衝突, 無後顧之憂, 立場更顯公正。

據瞭解, 成都民政局將社會組織開展低保監督作為社會組織扶持發展專項基金的定向扶持專案, 預算安排50萬元扶持資金。 公開發佈專案需求, 邀請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積極申報項目、提交方案。 通過專家公開評審, 確定扶持專案及社會組織。

除此之外, 市民政局組織還對社會組織進行相關政策培訓, 讓相關人員掌握低保政策和監督方式, 並統一製作提供相應文書, 授權社會組織開展必要的工作。

關鍵環節, 定時彙報監督情況

據成都民政局救助處工作人員介紹, 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到基層檢查, 通常被引導至工作較好或準備充分的地方, 發現的問題可能不全面、不典型, 而協力廠商社會組織身份“超脫”, “不按常理出牌”, 在取得授權前提下, 能夠深入更多地方, 掌握更多情況, 發現更多問題。 過去個別地方隱瞞問題、平常工作顯得不錯, 在協力廠商監督下, 真實情況就被暴露出來。

據悉, 在引入協力廠商監督組織後, 他們組織社工、志願者深入鄉鎮、社區(村),

查閱低保檔案, 檢查救助台賬, 並開展入戶查看和鄰里訪問。 緊緊圍繞低保制度是否嚴格落實, 審核審批程式是否規範, 村(社區)是否落實長期公示制度, 是否存在“應退未退”“應保未保”現象, 是否存在“人情保”、“關係保”等方面的問題開展工作。

在專案實施過程中, 協力廠商社會組織建立了兩本台賬:工作臺賬記錄工作量, 問題台賬登記發現的問題線索, 按月向市民政局回饋監督工作推進情況。

調查走訪, 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據悉, 自成都民政引入協力廠商監督組織以來, 監督工作覆蓋全市20個區(市)縣和成都高新區、天府新區, 共抽樣調查122個鄉鎮(街道)、414個村(社區), 查閱低保檔案8613套, 入戶調查低保物件569戶。 累計發現低保檔案不規範問題578條,

村(社區)低保公開公示問題和困難群眾台賬問題99條, 低保保障問題線索15條。

協力廠商監督組織在調查中發現的問題, 及時匯總到成都市民政局, 由市民政局責成區(市)縣民政部門核實, 限期整改。 通過整改, 將2戶5人納入保障範圍, 7戶8人退出低保, 全市低保檔案管理、公開公示、台賬管理得到了進一步規範。

據悉, 下一步, 成都市民政局將建立健全支持協力廠商參與低保監督工作的長效機制, 實現低保監督工作對所有時段、所有區域全覆蓋, 著力打造“陽光低保”, 不斷提升困難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