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以首創精神走好新征程

“黃浦江畔, 碼頭工人彎腰弓背的姿勢, 凝固成一個時代被壓迫者的雕像, 而13個平均年齡28歲的書生, 悄悄走進法租界的一條里弄, 興奮地聆聽遙遠的北方炮聲的轟鳴……”近日, 上海的一場詩歌朗誦會上, 一首飽含深情的《從石庫門到天安門》, 感染了在場的聽眾。 回望1921年, 那場從上海石庫門到浙江嘉興南湖的緊急轉移, 成就了“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沿著紅船的精神航向, 人們再次重溫中國共產黨的首創精神。

2005年, 習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並闡釋“紅船精神”, 將“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置於三個深刻內涵的首位。

為何首創精神如此重要?這是因為, 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於創造力, 我們黨就是在不斷創造歷史的過程中, 完成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回望九十六載歷史煙雲, 從“喚起工農千百萬”的革命鬥爭, 到“諸公努力救神州”的抗戰偉業;從“青山著意化為橋”的建設時期, 到“塵埃與曙光升騰”的改革年月, 我們黨正是憑著這股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沿著歷史的河床擊水千里, 不斷開闢新的征程。 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 以穿越百年的首創精神, 我們黨不僅回答了中華民族往哪裡去的歷史之問, 也以自身的偉大實踐豐富了人類社會追求美好生活的制度方案。

今天, 我們重溫首創精神, 就是要啟動這一精神所蘊含的豐富寶藏,

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們黨憑著一股子氣與勁, 以首創精神啃硬骨頭、涉險灘, 將當代中國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方位。 十八大以來, 無論是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還是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 無論是堅決淘汰落後產能, 還是確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無不展現出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無不展現出破釜沉舟的決心、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 改革發展的實踐表明, 不論時代環境如何變化, 幹事創業、改革創新, 都呼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進取精神, 都離不開敢於開拓新局面的信心和勇氣。

時至今日, 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已經融入共產黨人的精神氣質, 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密碼”之一。

不久前, 美國《時代》雜誌亞洲版推出“中國贏了”封面報導。 中國之所以能“贏”, 就在於一以貫之的首創精神, 催動中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驕人成就, 讓世界為之驚歎。 從作出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大論斷, 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從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到推動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靠著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氣質, 一系列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不斷湧現。 這些創新, 見證著新時代的首創精神, 標注著“紅船精神”與時代相結合的印記。

弘揚“紅船精神”, 以首創精神走好新的長征路, 必須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 今日中國,

正如中流擊水, 前方有無限風光, 腳下亦有激流暗礁。 激流勇進、乘勢而上, 尤需發揚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未來,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各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 我們還會遭遇難以預料的挑戰, 面臨稍縱即逝的機遇, 沒有現成的經驗可資借鑒。 敢於突破前人, 摒棄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觀念, 堅持用首創精神開疆拓土、開拓創新, 才能不斷開闢共產黨人的新天地。

“南湖紅船點燃的星星之火, 形成了中國革命的燎原之勢, 使四海翻騰, 五嶽震盪。 ”從南湖出發的偉大航船, 已經駛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 沿著紅船航向大力弘揚首創精神, 進一步提振全黨全國人民的精氣神,

我們就一定能讓“紅船精神”凝聚起更為磅礴的復興偉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