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大雪丨順應自然,慎防三病!

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至此而雪盛也。 ”

明天就是大雪了, 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 你的秋衣秋褲已經穿上了嗎?

冬三月, 此為閉藏。 水冰地坼, 無擾乎陽, 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去寒就溫, 無泄皮膚, 使氣極奪。 此冬氣之應, 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 春為痿厥, 奉生者少。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一、冬季養生, 閉藏為先

冬季養生的大原則是「避寒」, 漢代著名醫家, 被尊為醫聖的張仲景以一本《傷寒雜病論》傳世, 在書裡醫聖告訴後人, 許多疾病的初起都源於「傷寒」。 所以《黃帝內經》說冬季養生要「去寒就溫, 無泄皮膚」。 現代人們生活條件很優越, 容易做到「去寒就溫」, 但「無泄皮膚」就很難做到了。

通過對自身的觀察,

我們發現當外界溫度降低的時候, 小便的量會增加, 這說明皮膚毛孔閉合, 通過毛孔散發、代謝水分的功能下降。 人體代謝的垃圾產物轉而從腎臟排泄出體外, 這是人體順應自然的表現:陽氣收回至體內, 為明年春季的升發做物質準備, 此時養陽氣要遵循「無擾乎陽」的原則, 避免毛孔過分張開汗出過多, 千萬別打擾陽氣的收藏。

冬季養生建議大家少蒸「桑拿」、少「汗蒸」、少「泡溫泉」, 這幾種行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毛孔開放, 陽氣外越, 寒邪趁機進入體內。 好比寒冷的天氣, 呆在房間裡, 如果把門窗打開, 屋內的熱量跑出去, 外面的冷空氣進來, 這樣的傻事我們是不會做的。

經常「汗蒸」的朋友可能會有體會:春天來臨之後反復感冒,

這是因為冬天進入體內的寒氣, 暫時沒有發作, 在春季, 受升發的陽氣鼓動, 向外發散, 在肌膚表層與正氣交爭後而產生的類似感冒症狀。 所以《黃帝內經》說:「冬不藏精, 春必病溫」。

二、大雪節氣, 慎防三病

1

防中風

對於血管彈性差的人, 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

引發中風。 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 導致全身血管收縮。 同時, 氣溫較低時, 人體排汗減少, 血容量相對增多, 這些原因都可使血壓升高, 促發腦溢血。 因此, 首先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的治療, 其次注意發現中風先兆, 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2

防心臟病

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隆冬季節與冬末初春為急性肌梗塞的兩個發病高峰期, 其原因除了氣溫偏低刺激人體交感神經, 引起血管收縮外, 寒冷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 血液粘稠度增高, 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 此外, 病變的冠狀動脈對冷刺激特別敏感, 遇冷收縮, 甚至使血管閉塞, 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襲還要定期進行心血管系統體檢,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藥物。

3

防消化道潰瘍

這時由於寒冷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支配內臟的植物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腸凋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粘膜或潰瘍面,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胃病復發。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日常膳食應以溫軟淡素、易消化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煙戒酒,還可選服一些溫胃暖脾的中成藥。

三、男女通用,養生妙法

縱欲過度直接耗散腎精,冬天要閉藏,不僅要求身體注意保暖,也要求我們要固藏好腎精,少消耗是很好的辦法。中醫講任何事情、事物都不要過度,沒有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壞。下面介紹兩個自我操作護腎的方法。

1

撮谷道

「穀道」即肛門,古人將肛門稱之為「五穀殘渣之泄道」,而「撮」就是做肛門收縮上提之法。「撮谷道」是傳統的養生之術。

「撮穀道」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受時間、地點、環境的限制,或蹲、或站、或坐、或躺皆可。具體方法是:緩緩吸氣同時提肛連同會陰一起上升(忍大便狀),停留10秒鐘,呼氣時輕輕放鬆,每次反復5分鐘,以小腹部產生溫熱感為宜,每日3~5次。

「撮穀道」使盆腔肌肉得到鍛煉的同時,可以防治痔瘡、肛裂、脫肛、便秘等症。此外,堅持「撮穀道」對於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陽痿、早洩,女性的盆腔炎、月經不調、白帶異常、性冷淡等生殖系統疾患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

腎俞穴拔罐

腎俞穴是聯繫腎臟的通道,在此處拔罐可以直接補益腎氣。

腎俞穴的簡易取法:肚臍正對面的脊柱為中心點,向兩側旁開2指寬,左右各一。睡前用真空罐拔10分鐘,拔兩天歇一天,堅持至罐痕顏色恢復正常(女性經期停用)。

四、冬季飲食,順其自然

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在飲食上要注意儘量吃當地、當季的食物。尤其在北方,應多食儲存起來的水果、蔬菜。因為水果、蔬菜經過儲藏,其本身升發的力量減弱了,經過發酵過的蔬菜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減少體內能量的消耗。

冬令進補無可厚非,但補益之後要食幾片生白蘿蔔。夏季養生時我們說過「冬吃蘿蔔夏吃薑」,辛辣的生薑是溫熱性質,在炎熱的夏季吃;白蘿蔔偏涼卻在寒冷的冬季食用。這是為何?

過去農村用轆轆從井裡提水,夏天時井水是涼的,冬天的井水卻是溫的,老鄉說:夏天地氣(能量)在外面,冬天地氣(能量)收回地下。對應于人體,夏天陽氣、熱量集中在體表毛孔張開易出汗,體內卻是空虛的,溫度低,所以用溫熱的生薑進入體內平衡一下;冬天陽氣收回到體內,容易產生鬱熱,吃點偏涼的白蘿蔔防止內熱。我們祖先的思想處處體現平衡的智慧。

最後為大家介紹幾個冬季菜譜:

桂花枸杞粥

◆ ◆ ◆

材料:枸杞和桂花10克,大米100克,15克的白糖。

做法:首先把桂花洗乾淨,大米也淘洗乾淨;然後枸杞去掉果柄和雜質並洗乾淨,最後把桂花、枸杞子和大米一起放在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後,再改用文火煮35分鐘,要吃的時候再加入白糖,味道更鮮美噢!

功效:桂花有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等功效。煮粥的時候放入桂花,不但能讓粥中香氣四溢,還可緩解冬日乾燥。枸杞子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潤肺止咳之功效。

棗桂羊肉湯

◆ ◆ ◆

材料:羊肉200克,紅棗10顆,桂圓5顆,水發木耳50克,薑片、鹽各適量。

做法:羊肉洗淨,切塊,焯5分鐘後撈出,瀝水。紅棗去核,洗淨;桂圓去殼;水發木耳洗淨,撕成小朵。砂鍋中加適量的清水,大火燒沸,放入羊肉、紅棗、木耳、桂圓肉、薑片,改用中火煲3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補氣、養心安神、強壯身體,適用於體寒脾虛所導致的失眠、疲倦無力、形體贏弱等症。

蛤蜊冬瓜湯

◆ ◆ ◆

材料:蛤蜊、冬瓜、料酒、薑片、蔥花、鹽。

做法:蛤蜊用清水沖淨,外殼可以用小刷子刷乾淨。鍋內加適量清水,放入料酒和薑片。將蛤蜊和蔥花放進鍋裡煮開約一分鐘左右。蔥花也可以出鍋的時候放,下入切好的冬瓜片。冬瓜片變軟煮好後,加點鹽調味就可以出鍋了。

功效:這是一道低脂且營養豐富的低成本湯肴,適合減肥或者上火的人經常食用,因為蛤蜊性冷味鹹,有滋陰潤燥、軟堅散結、滋潤五臟等功效。

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襲還要定期進行心血管系統體檢,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藥物。

3

防消化道潰瘍

這時由於寒冷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支配內臟的植物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腸凋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粘膜或潰瘍面,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胃病復發。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日常膳食應以溫軟淡素、易消化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煙戒酒,還可選服一些溫胃暖脾的中成藥。

三、男女通用,養生妙法

縱欲過度直接耗散腎精,冬天要閉藏,不僅要求身體注意保暖,也要求我們要固藏好腎精,少消耗是很好的辦法。中醫講任何事情、事物都不要過度,沒有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壞。下面介紹兩個自我操作護腎的方法。

1

撮谷道

「穀道」即肛門,古人將肛門稱之為「五穀殘渣之泄道」,而「撮」就是做肛門收縮上提之法。「撮谷道」是傳統的養生之術。

「撮穀道」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受時間、地點、環境的限制,或蹲、或站、或坐、或躺皆可。具體方法是:緩緩吸氣同時提肛連同會陰一起上升(忍大便狀),停留10秒鐘,呼氣時輕輕放鬆,每次反復5分鐘,以小腹部產生溫熱感為宜,每日3~5次。

「撮穀道」使盆腔肌肉得到鍛煉的同時,可以防治痔瘡、肛裂、脫肛、便秘等症。此外,堅持「撮穀道」對於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陽痿、早洩,女性的盆腔炎、月經不調、白帶異常、性冷淡等生殖系統疾患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

腎俞穴拔罐

腎俞穴是聯繫腎臟的通道,在此處拔罐可以直接補益腎氣。

腎俞穴的簡易取法:肚臍正對面的脊柱為中心點,向兩側旁開2指寬,左右各一。睡前用真空罐拔10分鐘,拔兩天歇一天,堅持至罐痕顏色恢復正常(女性經期停用)。

四、冬季飲食,順其自然

中國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在飲食上要注意儘量吃當地、當季的食物。尤其在北方,應多食儲存起來的水果、蔬菜。因為水果、蔬菜經過儲藏,其本身升發的力量減弱了,經過發酵過的蔬菜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減少體內能量的消耗。

冬令進補無可厚非,但補益之後要食幾片生白蘿蔔。夏季養生時我們說過「冬吃蘿蔔夏吃薑」,辛辣的生薑是溫熱性質,在炎熱的夏季吃;白蘿蔔偏涼卻在寒冷的冬季食用。這是為何?

過去農村用轆轆從井裡提水,夏天時井水是涼的,冬天的井水卻是溫的,老鄉說:夏天地氣(能量)在外面,冬天地氣(能量)收回地下。對應于人體,夏天陽氣、熱量集中在體表毛孔張開易出汗,體內卻是空虛的,溫度低,所以用溫熱的生薑進入體內平衡一下;冬天陽氣收回到體內,容易產生鬱熱,吃點偏涼的白蘿蔔防止內熱。我們祖先的思想處處體現平衡的智慧。

最後為大家介紹幾個冬季菜譜:

桂花枸杞粥

◆ ◆ ◆

材料:枸杞和桂花10克,大米100克,15克的白糖。

做法:首先把桂花洗乾淨,大米也淘洗乾淨;然後枸杞去掉果柄和雜質並洗乾淨,最後把桂花、枸杞子和大米一起放在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後,再改用文火煮35分鐘,要吃的時候再加入白糖,味道更鮮美噢!

功效:桂花有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等功效。煮粥的時候放入桂花,不但能讓粥中香氣四溢,還可緩解冬日乾燥。枸杞子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潤肺止咳之功效。

棗桂羊肉湯

◆ ◆ ◆

材料:羊肉200克,紅棗10顆,桂圓5顆,水發木耳50克,薑片、鹽各適量。

做法:羊肉洗淨,切塊,焯5分鐘後撈出,瀝水。紅棗去核,洗淨;桂圓去殼;水發木耳洗淨,撕成小朵。砂鍋中加適量的清水,大火燒沸,放入羊肉、紅棗、木耳、桂圓肉、薑片,改用中火煲3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補氣、養心安神、強壯身體,適用於體寒脾虛所導致的失眠、疲倦無力、形體贏弱等症。

蛤蜊冬瓜湯

◆ ◆ ◆

材料:蛤蜊、冬瓜、料酒、薑片、蔥花、鹽。

做法:蛤蜊用清水沖淨,外殼可以用小刷子刷乾淨。鍋內加適量清水,放入料酒和薑片。將蛤蜊和蔥花放進鍋裡煮開約一分鐘左右。蔥花也可以出鍋的時候放,下入切好的冬瓜片。冬瓜片變軟煮好後,加點鹽調味就可以出鍋了。

功效:這是一道低脂且營養豐富的低成本湯肴,適合減肥或者上火的人經常食用,因為蛤蜊性冷味鹹,有滋陰潤燥、軟堅散結、滋潤五臟等功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